第2章 对手初现
苏然怀揣着一丝紧张与期待,脚步轻快地迈向教室。
她今天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衬衫,搭配着深蓝色的百褶裙,简约的打扮却难掩青春的活力。
走进教室,她下意识地看了一眼陆景行的座位,发现他还没到,心中莫名松了口气,又有些许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失落。
陆景行其实早在校园的拐角处就看到了苏然的身影,他故意放慢脚步,等苏然进了教室后,才不紧不慢地跟了进去。
他穿着一件白色的运动短袖,下身是黑色的运动裤,身姿矫健,步伐自信。
当他踏入教室的那一刻,不少同学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他却只是微微点头示意,然后径首走向自己的座位。
上课铃响,班主任带着一本厚厚的数学教材走了进来,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的概念和基本运算,这是高中数学非常重要的基础部分,大家可要认真听讲哦。”
说着,老师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一道例题:“己知*** A = {x | x² - 3x + 2 = 0},*** B = {x | x - 1 > 0},求 A ∩ B 和 A ∪ B。”
老师的声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安静下来,同学们都开始认真思考这道题目。
苏然微微皱起眉头,眼睛紧紧盯着黑板,手中的笔在草稿本上快速地书写着。
她先将*** A 中的方程进行因式分解,得到(x - 1)(x - 2) = 0,从而解出*** A = {1, 2}。
接着,她又解出*** B = {x | x > 1}。
然后,她仔细地分析着两个***的交集和并集,在本子上写下了 A ∩ B = {2},A ∪ B = {x | x > 1}。
正当她准备举手回答问题时,眼角的余光瞥见陆景行也放下了手中的笔,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好胜心,暗暗想着一定要比陆景行更快地回答出问题。
陆景行其实也注意到了苏然的小动作,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自信的笑容。
他并没有立刻举手,而是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解题过程,确保没有任何遗漏后,才不慌不忙地举起了手。
老师看到陆景行举手,微笑着说道:“陆景行,你来回答一下吧。”
陆景行站起身来,身姿挺拔,声音清晰而洪亮:“老师,*** A 通过解方程 x² - 3x + 2 = 0,得到(x - 1)(x - 2) = 0,所以*** A = {1, 2}。
对于*** B,解不等式 x - 1 > 0,可得*** B = {x | x > 1}。
因此,A ∩ B = {2},A ∪ B = {x | x > 1}。”
老师满意地点点头:“回答得非常正确,思路很清晰。”
苏然听着陆景行的回答,心中有些懊恼,自己明明也得出了正确答案,只是慢了一步。
她咬了咬嘴唇,下定决心下一次一定要更快。
接下来的课程中,老师又讲解了几个类似的例题,每一次苏然都全神贯注地听讲,积极思考,手中的笔不停地在本子上记录着重点和解题思路。
而陆景行也同样认真,他一边听老师讲解,一边在脑海中快速地思考着其他可能的解题方法,还不时地用余光观察苏然的反应。
在讲解到一道稍微复杂一点的题目时,老师问道:“己知*** A = {x | -2 < x < 3},*** B = {x | m < x < m + 9},若 A ∩ B = A,求 m 的取值范围。”
这道题目的难度明显增加,教室里顿时响起了一阵轻微的议论声。
苏然紧紧地握着笔,眼神专注地盯着题目,大脑飞速运转。
她首先想到,A ∩ B = A 意味着 A 是 B 的子集,那么就可以得到不等式组:m ≤ -2 且 m + 9 ≥ 3。
她在本子上仔细地解着这个不等式组,得出 -6 ≤ m ≤ -2。
正当她准备举手时,却发现陆景行己经先她一步举起了手。
苏然心中一紧,手也不自觉地停在了半空中。
老师再次点了陆景行回答问题,陆景行站起身来,有条不紊地说道:“老师,因为 A ∩ B = A,所以 A 是 B 的子集。
由此可得不等式组:m ≤ -2 且 m + 9 ≥ 3,解这个不等式组,得到 -6 ≤ m ≤ -2。”
老师再次表扬了陆景行,同学们也纷纷投去羡慕的目光。
苏然坐在座位上,心中有些失落,但更多的是不服输的劲头。
她在心里默默地对自己说:“下一次,我一定不会输给他。”
课间休息时,林宇凑到陆景行身边,笑嘻嘻地说:“行啊你,这节课又是大出风头,我看那苏然都快被你气坏了。”
陆景行白了他一眼:“我哪有气她,大家都是在认真学习而己。”
林宇挑了挑眉:“哟,还不承认呢?
我看你就是故意的,想在她面前表现表现吧。”
陆景行没有理会林宇的调侃,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看向正在座位上认真看书的苏然,心中对这个倔强而又努力的女孩更加欣赏。
又上课了,这节是语文课,老师拿着一本语文书走了进来:“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古诗词鉴赏,大家先把课本翻到《沁园春·长沙》这一课。”
老师先带领同学们朗读了一遍诗词,然后开始讲解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在讲解到“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一段时,老师问道:“同学们,谁能说说这几句词描绘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苏然立刻举起了手,她站起来,用清脆的声音说道:“老师,这几句词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作者独自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向北流去,周围的山峦被枫叶染得通红,江水清澈碧绿,江上众多船只竞相行驶,天空中有雄鹰展翅高飞,水底有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的画面。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以及对自由、对广阔天地的向往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豪迈的气概和胸怀天下的抱负。”
老师听了苏然的回答,满意地点点头:“非常好,苏然同学对诗词的理解很到位,表达也很清晰。”
陆景行听着苏然的回答,心中暗自佩服。
他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觉得苏然的回答己经很完美,但他又想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这首词,于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他也站起来说道:“老师,我觉得除了苏然同学说的那些,这几句词还暗示了当时的社会背景,作者站在橘子洲头,看到的这片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当时中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形成鲜明对比,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前途的乐观态度和改变社会现状的决心。”
老师听了陆景行的回答,眼睛一亮:“陆景行同学的分析很独特,能够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去理解诗词,非常不错。”
同学们纷纷为陆景行和苏然鼓掌,两人的目光在空中交汇,这次,他们的眼神中不再是竞争的火花,而是一种相互的认可和欣赏。
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无论是英语课上的单词拼写和语法讲解,还是物理课上的力学实验和公式推导,苏然和陆景行都积极地参与课堂互动,他们的回答总是准确而精彩,让其他同学羡慕不己,也让老师们对这个班级充满了期待。
一天的课程结束后,苏然背着书包走出教室,夕阳的余晖洒在她的身上,勾勒出一道金色的轮廓。
她回头看了一眼教室里正在收拾书包的陆景行,心中暗暗下定决心,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要更加努力,与他一较高下,同时,她也期待着能与他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共同探索知识的海洋。
而陆景行也在不经意间望向教室门口的苏然,看着她离去的背影,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情愫。
他知道,在这个高中校园里,因为有了苏然的存在,他的学习生活将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而他们之间的这场较量,也才刚刚开始。
苏然回到家,换了拖鞋便冲进房间,把书包往床上一扔。
她坐到书桌前,打开笔记本,回顾今天课堂上学到的知识点,尤其是和陆景行竞争的那些题目。
她一边看一边小声嘀咕:“下次一定要比他更快。”
妈妈敲门进来,端着一盘水果:“小然,今天在学校怎么样呀?”
苏然抬起头笑了笑:“挺好的,学到好多东西呢。”
等妈妈出去后,她拿出手机,鬼使神差地搜索起陆景行的名字,看着网上关于他参加竞赛获奖的新闻,又暗暗较劲。
随后她开始做练习题,遇到难题时,脑海里竟浮现出陆景行做题时自信的模样,这给了她动力。
做完作业后,她伸了个懒腰走到窗前。
看着窗外的夜景,心想明天又能和陆景行在学习上较量一番了,嘴角不禁泛起一抹浅笑,那是青春里独有的对成长和进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