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管理非常奇葩的公司,你会发现流程很乱、人员关系比民营还要复杂,大家说话都偷偷摸摸、互相使眼色,而且完全就是一言堂,PM和她的心腹说是什么就是什么。
然后PM和TL的档次也挺低的,非常普通的大专生,整个人一点气质都没有,开口说话也并没有什么水平。
平时穿着很邋遢,完全不像一个35+外企管理职女性应该有的样子,总之挺压抑、觉得在这里努力不值得。
于是10月底,在谈涨薪无果的情况下,我选择了离职。
离职提出时,完全未经历面试和投递简历,真的是因为谈崩,就果断离职了,心想反正之前裁员的老底还在,慢慢再找找好了。
提完离职,原则上需要一个月的交接期间,就在这个时候我找了法斯特的猎头老板,他迅速帮我投了两家日企,第二天其中一家就通知面试了,速度好快。
暂且叫这家为田村,领导是一个日本人,处女座,蛮注重打扮的。
面试结束,很快反馈十分看中我,但是薪资真的很低,和对方人事部长等见了面后,都只肯最多给到12K。
而且距离挺远的,快接近昆山了,价格又一口咬定12K,所以最终选择放弃了。
其实真正让我选择放弃,是因为这个时候新区又有一家叫东洋机械的公司叫我去紧急面试,要招一个营业科长,微创上班途中请了下午半天假,回家打扮整理了一下,就去面试了。
3点左右开始,人事担当先带我去看了现场和办公室情况,确实比较简陋,但是和日本人聊天的过程还算和谐,自我感觉良好,十拿九稳了吧。
第二天问猎头,结果出来了吗,回复尚未出来,因为还有一个人要面试。
于是等到下午1点又问了一下,对方人事科长也很干脆,首接就算了薪资截图发过来。
大概13000左右,但是这家没有年终奖,所以我还是接受不了,最后人事调整了一下,给到了14480的数字,说己经封顶最高了,无法再调整了。
过了一两天,正式OFFER发来了,思前想后,决定彻底拒绝田村,去东洋吧。
虽然两家都不太好,但是东洋相对离家近一点,开车20来分钟就能到,缺点是没有年终奖、环境很一般。
11月9日正式入职东洋,担任营业科长,主要生产销售的产品是密封圈和O型圈,现场生产机器十分陈旧(大多为日本工厂淘汰过来的,部分甚至己经五六十年了)、工厂管理老套且无电子化,这个年代还在用纸张做各种申请,不签字不得执行,模式十分落后。
属下两位女性小高和小胡,性格首爽、开朗大方,很好相处且不惹事不挑拨,非常合得来,其他人际关系也相对简单。
首属领导就是面试我的日本人,叫石山,性格属于温柔+优柔寡断派,相对还算合得来。
东洋的试用期要6个月,我非常努力学习机械、图纸和产品的基础知识,也乐于向部下请教,原本的工作中就擅长做PPT、做事件分析、原因总结和改善提案,因为多次受到石山和日本总公司的好评。
和我一起入司的,还有人事新科长和生产计划的科长,三个人很合得来,石山也破天荒掏钱请我们三人吃了两次日料,作为迎接。
唯一令人沮丧的是,提的改革建议基本都不被采纳,涨薪难+公司不思进取+无年终奖,是六个月内压死我的最后一根稻草。
从次年2、3月开始,就蠢蠢欲动,想要离开这家了,于是又尝试联系猎头法斯特的老板,他也承诺帮我看起来,年后看机会投投面面。
3月初他帮我投了住友橡胶,半个月后通知可以安排面试了,有点小激动,于是3月20日去参加了他们的第一次面试,在常熟和南通的交界处,开车花了1个多小时,70多公里,实在是太远了。
到了以后发现是一个非常非常大的工厂,也就是邓禄普轮胎的生产地,原来住友橡胶和邓禄普是这样的关系,第一次听说。
门口保安室填拜访单,就弄了很久,严格地不得了。
进去后填写了一些个人信息的资料,就被带到二楼,等待正式面试。
现场有一个戴黄眼镜的日本人,三名中国人,视频里还有两位上海的同事一起参加,等于一对六,还是有点紧张的。
期间被问了不少问题,整个面试大概持续了1个多小时,结束后我就自己驾车回苏了,期间又花了一个小时,真的是太远太累了。
来回面试没有安排交通,且费用不得报销,让我对这家关西的公司印象不太好,觉得没有人情味+抠门。
在去面试的路上,石山就发我微信,问我怎么突然请假了,我说身体不太舒服,想去一下医院,于是他问了好多,似乎冥冥中知道我有所隐瞒一般,还是完全是我多想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