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画中魅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画中魅》在一个宁静祥和的小村庄里,有一位名叫赵谦的画师。

他自小就对绘画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经过多年的刻苦钻研与磨练,其画作愈发栩栩如生,尤其擅长人物画,笔下的人物仿佛能从纸面上走出来一般。

一日,阳光明媚,赵谦如往常一样前往旧货市场,希望能淘到一些有趣的物件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

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他偶然发现了一幅古画。

画轴己经有些磨损,画面也略显陈旧,但当他轻轻展开这幅画时,瞬间被画中女子的风姿所吸引。

画中的女子身着华丽的衣裳,衣袂飘飘,那细腻的丝线仿佛在微风中轻轻摆动。

她的面容姣好,五官精致,眉如远黛,眼似秋水,眼神中透着一股神秘的魅力,似有千言万语欲诉还休。

赵谦觉得这幅画与自己仿佛有着某种奇妙的缘分,便毫不犹豫地将其购下,满心欢喜地带着画回了家,并将它挂在了书房最显眼的位置。

当晚,明月高悬,赵谦在书房借着烛光专心读书。

忽然,一阵凉风悄然袭来,烛光摇曳不定。

赵谦不禁打了个寒颤,他下意识地抬头,竟惊讶地发现画中女子竟然从画里缓缓走了出来。

女子身姿婀娜,步步生莲,每一步都轻盈得如同踩在云端。

她来到赵谦面前,微微行礼,声音如夜莺般清脆悦耳:“小女子名叫婉仪,多谢公子将我带回。”

赵谦惊恐万分,一时间竟呆若木鸡,不知该如何是好。

但他很快发现,婉仪的目光中充满了温柔与和善,并无丝毫恶意,于是他那颗悬着的心渐渐放了下来。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每到夜幕降临,万籁俱寂之时,婉仪都会从画中走出,与赵谦在书房相聚。

他们谈天说地,分享彼此的喜怒哀乐。

婉仪会讲述古代的奇闻轶事、宫廷的繁华与寂寞,赵谦则会讲述自己在村庄里的生活点滴、对艺术的追求与梦想。

他们一起欣赏窗外的月色,一起聆听夜莺的歌声,两颗心在这宁静的夜晚越靠越近。

赵谦渐渐地被婉仪的聪慧、温柔和美丽所吸引,心中对她萌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情。

而婉仪似乎也对赵谦情有独钟,她眼中的柔情蜜意愈发明显。

然而,好景不长。

村庄里开始流传着一些奇怪而令人不安的传闻。

有人在夜晚经过赵谦的家时,听到了隐隐约约的女子哭声,那哭声哀怨凄切,令人毛骨悚然。

还有人声称在街头看到一个陌生的女子在月色下游荡,身影飘忽不定,瞬间又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传闻像风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村庄,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恐惧和疑惑笼罩着每一个人的心。

一天,一位云游西方的道士路过这个村庄。

他身着一袭青色道袍,手持拂尘,仙风道骨,目光炯炯有神。

道士听闻了这些关于赵谦家的奇怪传闻,心中顿生疑惑,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当他踏入赵谦家的那一刻,目光便被书房里的那幅古画所吸引。

他凝视着画,脸色逐渐变得凝重起来。

道士转身对赵谦说道:“公子,这幅画中藏有蹊跷。

此女子乃是被封印在画中的怨灵,她的存在虽暂时未显露出极大的危害,但时日一长,若不及时处理,必将给你和整个村庄带来难以预料的灾难。”

赵谦听了道士的话,心中陷入了极度的矛盾和痛苦之中。

一方面,他深爱着婉仪,无法想象失去她的生活会是怎样的黯淡无光;另一方面,他又深知自己对村庄和村民们有着一份责任,不能因为个人的情感而置大家的安危于不顾。

经过了几个日夜的内心挣扎,赵谦最终还是决定听从道士的建议。

在一个月色朦胧的夜晚,道士在赵谦的书房中设下法坛,准备作法将婉仪封印回画中。

当仪式开始时,婉仪眼中满是泪水和绝望,她望着赵谦,声音颤抖地说道:“公子,难道你真的如此狠心,要将我永远囚禁在这冰冷的画中?”

赵谦心如刀绞,泪水模糊了双眼,但他却咬紧牙关,默默转过头去,不忍再看婉仪的面容。

随着道士的咒语声越来越响亮,一道金光闪过,婉仪发出了一声凄厉的惨叫,随后被强大的力量吸回了画中。

画中的婉仪依旧美丽动人,但眼神中却充满了哀怨和痛苦。

从那以后,赵谦的生活变得一片灰暗。

他常常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对着那幅画发呆,回忆着与婉仪共度的美好时光,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悔恨和思念。

他意识到,自己失去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东西,那份纯真的爱情和心灵的寄托。

而村庄虽然恢复了往日的平静,但赵谦的内心却永远无法平静,他将在这份痛苦和自责中度过余生。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