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两个饼子的滋味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时间像村边的小河,看似缓慢,却不知不觉流走了三年。

老林家的土坯房还是老样子,只是更显破败。

院子里,一个瘦小的女孩正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专注地划拉着干裂的泥土。

她就是玉煜,三岁的她,头发枯黄,小脸瘦得只有巴掌大,显得那双黑溜溜的眼睛格外大,却也空洞得让人心疼。

今天是玉煜父母离家打工的日子。

堂屋里,父亲林建国把最后一个破旧的编织袋口扎紧,喉咙有些发紧,不敢看女儿的眼睛。

母亲李秀兰己经哭红了眼,她蹲下身,想把玉煜搂进怀里。

“煜煜,妈要出去了……出去挣钱,给你买花衣裳,买糖吃……”她声音哽咽,带着浓重的鼻音。

玉煜抬起头,茫然地看着母亲。

她对“出去”和“挣钱”没有概念,只是本能地感觉到一种令人不安的气氛。

她伸出小黑手,摸了摸母亲湿漉漉的脸。

林建国走过来,从皱巴巴的上衣口袋里摸出一颗用廉价彩纸包裹的水果硬糖,塞到玉煜小小的手心里。

“煜煜乖,在家听奶奶的话。”

他的声音干涩,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愧疚。

王婆子站在门口,双手抄在袖子里,脸上没什么表情,催促道:“行了行了,再说下去赶不上车了。

早点出去多挣点钱是正经,丫头片子有口吃的就行。”

最终,在玉煜尚未完全理解的懵懂中,父母的背影消失在村口那条尘土飞扬的小路上。

她攥着那颗几乎要被手心焐化的糖,一首站在门口,首到奶奶不耐烦地把她拽进屋里。

“看什么看,以后就咱俩了。”

王婆子嘟囔着,顺手拿走了玉煜手里的糖,“小孩子吃多了糖坏牙。”

玉煜看着空荡荡的手心,没哭也没闹,只是嘴唇抿得紧紧的。

父母离开后的生活,对玉煜来说,最大的变化就是“饿”。

奶奶严格执行着她的“标准”:一天两个粗面饼子,不多不少。

那饼子是用最次的麦麸混着玉米面做的,粗糙得拉嗓子,个头也不大,对于一个正在长身体的孩子来说,充饥都勉强。

清晨,一个冰冷的饼子会放在灶台边。

玉煜够不着,总是踮着脚,费力地伸手去够,然后小心翼翼地捧下来。

她从不立刻吃完,而是小口小口地咬,在嘴里反复咀嚼,仿佛这样能延长饱腹的时间。

有时候,她会把饼子掰成一小块一小块,藏在怀里,隔一会儿摸出一块放进嘴里,假装自己有很多吃的。

晌午过后,饥饿感就像附骨之疽,一点点啃噬着她的小肚子。

她会蹲在院子里,看着蚂蚁搬家,或者望着天空发呆,试图用这种方式忘记饥饿。

奶奶偶尔心情好,煮粥的时候会多留一口米汤给她,那几乎就是玉煜的节日。

这天下午,饿得前胸贴后背的玉煜,实在忍不住,溜达到了屋后。

大伯家的堂姐玉梅,正坐在后门槛上写作业。

十岁的玉梅扎着两个羊角辫,脸蛋红扑扑的,比玉煜壮实不少。

看到玉煜,玉梅抬起头,冲她笑了笑:“煜煜,过来。”

玉煜慢慢挪过去,眼睛却不由自主地瞟向玉梅放在旁边板凳上的半个黄澄澄的玉米饼子。

那是玉梅的午饭,她没吃完留下的。

玉梅顺着她的目光看去,心里顿时明白了。

她看了看西周,奶奶在屋里打盹。

她飞快地拿起那半个玉米饼,掰下明显更大的一半,迅速塞到玉煜手里,压低声音说:“快吃,别让奶奶看见。”

玉煜愣了一下,抬头看着姐姐,眼睛里充满了不敢置信和渴望。

“快吃呀!”

玉梅催促着,眼神里带着属于孩子的那份机警和善意。

玉煜不再犹豫,接过饼子,转过身,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玉米饼比粗面饼子香甜柔软太多,她吃得急了,差点噎住,小脸憋得通红。

玉梅赶紧把自己的水壶递给她,小声说:“慢点吃,喝口水。”

玉煜灌了几口水,把饼子顺下去,这才缓过气。

她看着手里剩下的一小口饼子,又看了看玉梅,小声说:“谢谢姐姐。”

玉梅摸了摸她的头,叹了口气:“奶奶就给你吃那么点,哪够啊。”

她凑近玉煜的耳朵,用气声说:“以后饿了,就偷偷来找姐姐,姐姐有吃的就分给你。”

玉煜用力地点了点头,那双原本空洞的大眼睛里,第一次有了点属于孩子的亮光。

她珍惜地把最后一口饼子放进嘴里,慢慢地含着,舍不得咽下。

从那天起,玉梅姐姐的接济,成了玉煜灰色童年里唯一稳定而温暖的光源。

有时是半块饼子,有时是一小把炒黄豆,有时甚至是几颗野地里摘来的酸枣。

每一次,她们都像执行秘密任务一样,在奶奶看不到的角落,完成食物的传递。

玉煜依旧饿,但她知道,这世上除了奶奶的冷漠,还有姐姐偷偷给她的甜。

有一天,玉梅看着玉煜因为营养不良而显得格外大的眼睛和纤细的脖子,很认真地对她说:“煜煜,你要记住,你不是赔钱货。

女孩儿一样有出息。

你以后一定要去读书,读了书,就能走出这个村,就能挣好多钱,想吃什么就买什么!”

“读书?”

三岁的玉煜对这个词还很模糊。

“对,读书!”

玉梅用力点头,眼神里充满了向往,“就像我这样,认字,算数。

只有读书,才能有本事,才能不像爸妈那样辛苦,才能……才能不被别人欺负。”

最后一句话,玉梅说得声音很低,但玉煜听懂了。

她似懂非懂地点着头,但“读书”、“走出这个村”这几个字,却像一颗生命力顽强的种子,被姐姐亲手种在了她贫瘠的心田里。

她看着姐姐书本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黑色符号,第一次产生了好奇。

那些符号,是不是真的能变出很多很多的饼子,能带她去一个不会挨饿的地方?

然而,姐妹俩这隐秘的温情,并没能持续太久地瞒过精明的奶奶。

一场因这“偷渡”食物而起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