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心象之湖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回到那间租住的小公寓,陈末反锁了门,背靠着冰冷的门板,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口袋里那本薄薄的、没有名字的暗蓝色册子,像一块炽热的炭,提醒着他刚才的经历并非幻觉。

他没有开灯,借着窗外透进来的城市霓虹,坐在书桌前,翻开了莫先生给他的册子,也同时摊开了自己的《梦之书》。

两本笔记,一本来自神秘莫测的引路人,一本记录着自己混沌的初体验,此刻并排放在一起,仿佛某种传承的仪式。

他反复咀嚼着册子上的话:“情绪为燃料……逻辑漏洞会招致‘乱流’……需以‘锚点’固守本心。”

尤其是“锚点”。

他的目光不自觉地飘向手机屏幕,上面是他和林雨晴上次团建时的合照,照片里的她笑得温和而理性。

是她吗?

陈末不确定,但他知道,在找到更确切的答案前,这份惦念是他与正常世界最坚实的连接之一。

他决定进行一次更谨慎、更有目的的尝试。

不再去宏大而陌生的“雨城”,而是创造一个更小、更易于控制的环境。

他回想起童年时外婆家后院那个平静的小湖,夏日午后,他常躺在湖边树荫下看云卷云舒——那是他记忆中为数不多的,能让他感到绝对安宁的场景。

“就去那里。”

陈末下定决心,在《梦之书》上写下:“目标:构筑‘心象之湖’。

规则:维持稳定,观察细节,记录消耗。”

他躺到床上,放松身体,将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对那个湖光山色的回忆上。

湿润的泥土气息,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阳光透过枝叶投下的斑驳光点,湖水轻微的涟漪……他努力将每一种感官细节在脑海中重构。

起初,眼前只是混沌的黑暗。

渐渐地,一些模糊的光影开始汇聚。

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用力感”,并非身体上的,而是精神上的集中,仿佛在推动一扇沉重的大门。

不知过了多久,那扇“门”豁然洞开。

他成功了。

他正站在记忆中的湖边,脚下是松软的草地,鼻尖萦绕着熟悉的水汽和青草香。

天空是明亮的蔚蓝色,几朵白云缓慢飘移。

一切都和他记忆中的模样相差无几,甚至更加鲜明、宁静。

“成功了……”陈末心中涌起一阵强烈的喜悦和成就感。

这种清晰的、受控的创造,与之前被动卷入“雨城”的感觉截然不同。

他小心翼翼地维持着这种状态,开始在湖边漫步,仔细观察。

他注意到,湖面偶尔会泛起不自然的、如同电视雪花般的细微噪点,当他精神稍微松懈时,远处树林的轮廓也会出现瞬间的模糊。

“这就是‘维持’需要消耗的精神力吗?”

他暗自思忖,感觉到太阳穴传来隐隐的胀痛。

他尝试进行微小的改动。

他集中意念,想象湖心应该有一片睡莲。

起初,湖面毫无变化。

他深吸一口气,将“睡莲叶片翠绿,花朵洁白”这个念头更加清晰、坚定地投注出去。

下一刻,几片圆润的荷叶无声无息地破水而出,缓缓舒展,一枚洁白的花苞悄然立于其间。

成了!

虽然只是小小的改变,却让陈末信心大增。

他继续尝试,让风吹动树叶的方向,让云朵变换形状……他像一个刚刚学会使用工具的学徒,笨拙却又兴奋地练习着。

然而,就在他试图让一只蜻蜓停在睡莲花苞上时,异变发生了。

那只凭空出现的蜻蜓,翅膀振动得极不自然,像卡顿的动画。

而当它即将落在花苞上的瞬间,整个梦境世界猛地一颤!

嗡——一种低沉的、并非通过耳朵而是首接作用于意识的轰鸣声响起。

天空的蓝色瞬间加深,近乎诡谲的靛青。

平静的湖面掀起不规则的波浪,湖水变得漆黑如墨。

脚下的草地失去实感,仿佛踩在粘稠的沼泽上。

“乱流!”

陈末心中警铃大作。

他试图稳定心神,重新勾勒湖泊的平静景象,但那股无形的扰动力量极强,如同水底暗流,撕扯着他的构筑。

更让他头皮发麻的是,在那片变得漆黑的湖水中,他看到了无数个模糊扭曲的、与他相似的“面孔”一闪而过,发出无声的嘶嚎。

是“镜影”?

还是他自身混乱思绪的投射?

精神力在飞速消耗,头痛变得剧烈,现实世界的感知开始模糊地渗透进来——好像是床板的触感,又好像是窗外遥远的车声。

“锚点!

我需要锚点!”

他强迫自己不去看那些诡异的景象,死死闭上眼睛(在梦中闭眼是一种奇特的体验),在脑海中拼命回想林雨晴的照片,回想她说话时冷静的语调,回想办公室那盏温暖的灯……“我是陈末……我在我的公寓里……我在做梦……”他一遍遍在心里默念。

不知过了多久,那股剧烈的扰动感开始减弱,漆黑的湖水渐渐褪色,重新变回清澈。

当最后一丝波澜平息,陈末发现自己依然站在湖边,但整个世界仿佛蒙上了一层灰,失去了最初的鲜活感,而且范围似乎缩小了一些,远处的树林变得模糊不清。

他不敢再逗留,集中全部意念,想着“醒来”。

……意识猛地下沉,再弹起。

陈末睁开眼,看到的是熟悉的天花板。

窗外天己蒙蒙亮。

他浑身被冷汗浸透,太阳穴一阵阵抽痛,像是连续熬了几个通宵。

他挣扎着坐起身,拿过床头的《梦之书》和笔,手还在微微颤抖。

他记录下:“第三次系统性入梦。

成功构筑‘心象之湖’。

证实‘情绪/意念集中’为驱动能量。

微幅改动可行,但尝试加入‘动态生命体’(蜻蜓)时,引发剧烈‘乱流’,伴有疑似‘镜影’的负面心象干扰。

精神力消耗巨大,伴有强烈生理不适(头痛、虚脱)。

使用‘现实记忆’作为‘锚点’,在乱流中具有一定稳定效果,但极为勉强。”

写完最后一个字,他放下笔,长长地、疲惫地呼出一口气。

指尖触碰到的书页,似乎还残留着一丝湖水的凉意。

探索之路,远比他想象的更为艰险。

但这一次,他不再是盲目地溺水者,至少,他摸到了一点游泳的门道,也更清晰地感知到了水下潜伏的暗礁。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