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深夜偶遇,寂寞红颜窥得少年愁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重新写好的乡镇企业产值短讯,终于过了李建军的关。

那天早上,苏桐把稿子递上去时,心里还提着劲,生怕再出什么差错。

李建军扫了两眼,没说话,只是点了点头,把稿子放在了待发文件堆里——这己是他能得到的最“温和”的回应。

可经此一事后,苏桐在办公室里更显拘谨了。

他不再主动打扫科长的办公桌,也不再额外帮同事端茶倒水,每天准时上下班,埋头做着手头的杂活,像个上了发条的木偶,沉默得近乎透明。

老张几人见他“老实”了,倒也不再明着嘲讽,但私下里的议论却没断过。

“你看他那样,跟霜打的茄子似的,一点锐气都没了。”

“锐气能当饭吃?

在这儿,就得磨平了棱角才好混。”

“可惜了那文凭,到头来还不是跟咱们一样,天天抄抄写写。”

这些话像风一样飘进苏桐耳朵里,他攥紧了笔,却什么也没说。

他知道,现在的自己,没有反驳的资本,只能忍着。

日子一天天过去,转眼到了九月,江南的燥热渐渐退去,空气里多了几分凉爽。

县府办开始忙起来,各乡镇的秋收统计、年底的工作总结都提上了日程,综合科的活儿也多了起来。

这天下午,李建军从县里开会回来,脸色不太好,进门就把一份文件拍在桌上:“上面催着要秋收工作的前期调研方案,后天就要报上去。

老张,你牵头,苏桐,你跟着打下手,今晚加个班,务必把方案弄出来。”

老张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为难的神色:“李科长,今晚我家老婆子要做晚饭,孩子还要辅导作业,怕是……家里事重要,工作就不重要了?”

李建军皱起眉,语气沉了下来,“这是县里催的紧急任务,耽误了进度,谁都担不起责任!”

老张不敢再推脱,只能讪讪地应下来:“是是是,我今晚加班,一定完成。”

苏桐坐在旁边,心里暗自松了口气。

能跟着老张做调研方案,总算能接触到正经的业务工作了,哪怕只是“打下手”,他也想好好学一学。

傍晚,同事们都下班走了,办公室里只剩下苏桐和老张。

老张泡了杯浓茶,靠在椅背上,慢悠悠地翻着文件,嘴里还念叨着:“这秋收调研,年年都差不多,换汤不换药罢了,抄抄去年的稿子,改改数据就行。”

苏桐愣了愣:“张同志,不用结合今年的实际情况调整吗?

我看各乡镇报上来的材料里,有些村的种植结构变了……调整什么?”

老张瞥了他一眼,不耐烦地摆摆手,“你懂什么?

这种方案就是走个过场,县领导看的是格式工整、用词规范,谁真看你写的实际情况?

照去年的稿子改,省时又省力,还不会出错。”

苏桐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看着老张拿出去年的调研方案,用笔在上面涂涂画画,只改了几个数据和日期,便算是“新方案”了,心里说不出的别扭。

可想起上次写短讯的教训,他终究还是没敢多嘴。

夜深了,办公室里只剩下台灯的光亮,风扇“嗡嗡”地转着,吹得纸张轻轻晃动。

老张喝了几杯浓茶,困意上来了,打了个哈欠:“苏桐,我出去透透气,你先照着我改的稿子,把方案誊写清楚,别写错字。”

“好。”

苏桐应道。

老张走后,办公室里更安静了。

苏桐坐在桌前,拿着老张改好的稿子,却没立刻动笔。

他看着那些敷衍的改动,看着那些与实际情况不符的表述,心里像堵了块石头。

他想起大学里老师说的“调研要实事求是”,想起自己当初报考这个专业时,想的是“用知识为基层做事”,可现在,他却要对着一份敷衍的稿子,一笔一划地抄录,做着自欺欺人的工作。

越想越憋闷,苏桐索性放下笔,起身走到窗边,推开窗户。

夜里的风带着凉意,吹在脸上,总算让他烦躁的心绪平静了些。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苏桐回头,只见一个穿着米白色连衣裙的女人站在门口,手里提着一个保温桶,长发挽在脑后,露出光洁的额头,眉眼间带着几分温柔,却又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

女人显然也没想到办公室里还有人,愣了一下,随即温和地笑了笑:“不好意思,我找李建军,他在吗?”

苏桐心里一动——李建军的妻子,他听同事们提起过,好像叫柳曼莉,是县中学的老师。

他连忙站首身子,恭敬地说道:“李科长出去透气了,您是李科长的爱人吧?

请坐,我帮您叫他。”

“不用麻烦了。”

柳曼莉走进来,把保温桶放在李建军的办公桌上,目光扫过桌上的文件,最后落在苏桐身上,带着几分好奇,“你是……新来的大学生?

叫苏桐对吧?”

苏桐有些惊讶,没想到她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连忙点头:“是,我是苏桐。

您怎么知道我的名字?”

“听建军提起过,说科里来了个重点大学的毕业生,挺勤快的。”

柳曼莉笑了笑,语气很温和,“这么晚了还在加班?”

“嗯,赶写秋收调研的方案。”

苏桐低下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柳曼莉的目光落在桌上的稿子上,拿起看了两眼,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温和的神色:“这方案……是照着去年的改的吧?”

苏桐猛地抬头,眼里满是惊讶——她竟然一眼就看出来了?

柳曼莉似乎看出了他的诧异,轻轻叹了口气,语气里带着几分无奈:“每年的方案都差不多,换汤不换药,应付差事罢了。

你们李科长,就喜欢做这些表面功夫。”

这话里带着对李建军的不满,却又说得很轻,像是在自言自语。

苏桐不敢接话,只能低着头,手指无意识地攥着衣角。

办公室里静了下来,只有窗外的风声和远处偶尔传来的虫鸣。

柳曼莉站在桌旁,看着桌上的保温桶,眼神有些放空,脸上的落寞更浓了。

苏桐偷偷抬眼瞥了她一眼,只见她虽然保养得宜,眼角却还是有淡淡的细纹,眉宇间那股寂寞,像是积压了很久的情绪,藏都藏不住。

他忽然想起同事们私下里的议论,说李科长跟科里的一个女下属走得很近,对柳曼莉很冷淡,两人经常吵架。

以前他只当是闲言碎语,可此刻看着柳曼莉的样子,倒觉得那些话未必是空穴来风。

就在这时,走廊里传来了老张和李建军的说话声,越来越近。

柳曼莉像是被惊醒一般,迅速收敛了脸上的落寞,重新换上温和的笑容,对苏桐轻声说道:“麻烦你别跟建军说我来过,他要是问起,就说我没找到他,先回去了。”

苏桐愣了一下,随即明白了什么,连忙点头:“好,我知道了。”

柳曼莉感激地看了他一眼,拿起保温桶,脚步匆匆地从后门走了出去,正好避开了进门的李建军和老张。

“苏桐,稿子誊写得怎么样了?”

李建军走进来,语气依旧带着几分严肃。

“快……快好了。”

苏桐连忙收回思绪,拿起笔,装作认真誊写的样子。

李建军没注意到他的异样,走到办公桌前坐下,拿起茶杯喝了一口,随口问道:“刚才好像有人进来了?”

“没有啊。”

苏桐低着头,声音有些发紧,“可能是风吹得门响吧。”

老张在一旁打了个哈欠,附和道:“估计是,这老房子的门不结实,风一吹就吱呀响。

李科长,您爱人没来找您?”

李建军皱了皱眉,语气有些不耐烦:“找***什么?

家里的事都处理不好,净添乱。”

苏桐握着笔的手紧了紧,脑海里不由自主地浮现出柳曼莉刚才落寞的眼神,还有她临走时那句轻声的嘱托。

他忽然觉得,这看似平静的机关大院里,不仅有权力的规则,还有人情的冷暖,有藏在光鲜背后的寂寞与无奈。

夜深了,加班终于结束。

苏桐背着行囊走出县府大院,夜里的风更凉了,吹在身上,却让他清醒了不少。

他不知道柳曼莉为什么要隐瞒来过的事实,也不知道她和李建军之间到底有什么矛盾。

但他知道,今晚的偶遇,像一道微光,照进了他对这个机关大院的认知——这里的人和事,远比他看到的更复杂。

而那个藏着寂寞与无奈的柳曼莉,或许,会成为他这段蛰伏岁月里,一个意想不到的变数。

他抬头望向夜空,几颗星星在云层里忽明忽暗,像极了此刻他迷茫又带着一丝期待的心情。

这条路很难走,但或许,转机就在不经意的相遇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