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卖箱旁的小皇孙

外卖箱旁的小皇孙

作者: 贾不悔

都市小说连载

《外卖箱旁的小皇孙》男女主角朱雄英朱元是小说写手贾不悔所精彩内容:新作品出欢迎大家前往番茄小说阅读我的作希望大家能够喜你们的关注是我写作的动我会努力讲好每个故事!

2025-10-28 22:36:46
朱雄英(1374年12月1日—1382年6月12日),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长孙,懿文太子朱标的嫡长子,开平忠武王常遇春之外孙,母敬懿太子妃常氏 。

洪武七年十月二十七日,朱雄英生于应天府。

根据《皇明祖训》规定,“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若他未早夭,极有可能成为明朝皇位的合法继承人。

然而,洪武十五年五月初一,朱雄英薨逝,年仅八岁,尚未得到册封 。

死后,他以皇嫡长孙视皇子,被追封虞王,谥号为“怀”,葬于钟山 。

如果朱雄英穿越而来或未早夭,有可能弥补一些大明的遗憾。

一方面,朱雄英作为朱标的嫡长子,其皇位继承更加名正言顺,朱棣可能难以找到合适的借口发动靖难之役。

另一方面,朱雄英背后有强大的外戚势力支持,其舅祖父蓝玉等淮西勋贵可作为皇权的重要助力,若朱雄英在位,朱元璋或许不会大规模诛杀蓝玉等功臣,这有助于维持朝廷的稳定和军事力量的强盛。

此外,朱雄英若能继承皇位,可能会采取更为稳妥的政策,避免像朱允炆那样激进削藩,从而减少朝廷与藩王之间的冲突,或许能使明朝的统治更加稳定持久。

黄焖鸡米饭与龙纹小袄正午的太阳把电动车坐垫晒得发烫,我攥着手机拐进老巷,订单尾号“9527”的地址藏在青砖灰瓦的深处。

巷口卖糖炒栗子的大爷刚支起锅,甜香混着尾气飘过来,手机导航突然“叮”一声:“您己到达目的地附近。”

可眼前哪有单元楼?

只有一堵爬满爬山虎的老墙,墙根下坐着个小孩。

那孩子穿得怪极了,一件枣红色的小袄,领口袖口滚着金线绣的龙纹,布料看着比我身上的冲锋衣还厚实。

西岁左右的年纪,梳着个圆溜溜的发髻,用根玉簪子别着,小脸白得像瓷娃娃,正皱着眉戳地上的蚂蚁。

“小朋友,你知道XX小区3号楼在哪吗?”

我停下车,车筐里的黄焖鸡米饭还冒着热气。

小孩抬头看我,眼睛亮得惊人,像盛着两汪井水。

他不答我的话,反而指着我车筐里的餐盒:“此乃何物?

香气甚异。”

我愣了一下,这台词听着像古装剧里的。

“黄焖鸡米饭,吃的。”

我随口应着,又打量他,“你家大人呢?

怎么一个人在这儿?”

他不理我,反而站起身,小短腿迈着方步走到我车旁,伸手就要去掀餐盒盖。

那姿势学得有模有样,像极了电视里皇帝批阅奏折的样子。

“哎别碰,这是别人订的。”

我赶紧按住盖子,指尖碰到他的手,冰凉冰凉的,“你不热吗?

穿这么厚。”

他缩回手,小脸一板:“我乃大明皇长孙朱雄英,岂容尔等放肆?”

我“噗”地笑出来,这孩子入戏太深了。

“行,朱长孙,”我从车筐里摸出瓶冰镇可乐,“天这么热,喝口这个?”

拉环“啵”的一声响,气泡涌上来,朱雄英吓得往后退了一步,小手紧紧攥着袄角:“此乃……妖物?”

我递给他,可乐瓶上的水珠沾了他的指尖,他又惊又喜地缩回手,反复看自己的指头。

“这是可乐,喝的。”

我拧开瓶盖,递到他嘴边,“尝尝,甜的。”

他犹豫了半天,小口抿了一下,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又凑过来猛喝了两大口,气泡从鼻子里冒出来,他打了个喷嚏,眼泪都出来了,却还咧着嘴笑:“甚佳!

比御膳房的酸梅汤爽口!”

我被他逗乐了,正想再问他家住哪,手机突然响了,是订单客户催单。

“我先去送个餐,马上回来找你,别乱跑啊。”

我叮嘱他,骑上车就往巷外冲。

等我送完餐折返,老墙根下只剩下那瓶喝了一半的可乐,枣红色的小袄和那个龙纹发髻,像从未出现过一样。

风卷着爬山虎的叶子沙沙响,我捡起可乐瓶,瓶身上还留着几个小小的指纹。

傍晚回家,我把这事当笑话讲给老婆听,老婆指着手机新闻笑:“你看,昨天老巷那边拍戏,剧组丢了套小演员的戏服,说是明朝皇长孙的造型。”

我凑过去看,照片上的戏服,和我中午见到的那件龙纹小袄,一模一样。

夜里躺在床上,我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想起朱雄英喝可乐时的样子。

窗台上的绿萝轻轻晃动,恍惚间,我好像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穿着枣红色的小袄,捧着个空可乐瓶,踮着脚往皇宫的方向跑,嘴里还念叨着:“要把此等仙物,献给父皇和皇祖父……”外卖箱里的大明火种电动车的刹车声在老巷口刺耳地响起,贾不悔盯着手机屏幕上“距离超时还有3分钟”的红色提示,急得额角冒汗。

订单地址是巷尾的“老槐树茶馆”,可眼前的青砖墙上,不知何时爬满了新的爬山虎,把熟悉的门牌挡得严严实实。

“先生,此路通往何处?”

一个清脆的童声突然响起。

贾不悔回头,心瞬间沉了又提。

墙根下坐着个西岁左右的孩子,枣红色小袄上绣着金线龙纹,发髻用玉簪别得整整齐齐,正是他上周刚在这巷子里遇到的“小戏精”——朱雄英。

那是他们的第一次相遇,当时这孩子指着他的外卖箱,说里面装的“香气之物”定是御膳房贡品,还硬要他行“君臣之礼”。

首到贾不悔打开手机里的《明史》词条,指着“明太祖嫡长孙,洪武十五年早夭”的文字,孩子才红了眼眶,抽噎着说出自己真的是从洪武年间穿来的,临走前还拉着他的衣角,让他下次一定要再来讲“能让大明变强的法子”。

“朱雄英?

你真在等我?”

贾不悔跳下车,车筐里的鱼香肉丝盖饭还冒着热气,“我忙着送外卖,超时要扣钱的!”

朱雄英立刻站起身,小短腿迈着方步走到他身边,仰头盯着那盒鱼香肉丝,却没像上次那样追问食物,反而皱着小眉头问:“先生且慢,我今日来,是想问你上次说的‘防疫之法’。

昨日我在宫中学医书,见书上写‘时疫起,焚艾草驱邪’,你却说要‘隔离病患、煮沸饮水’,此二者孰对?”

贾不悔愣了愣,没想到这孩子把自己上次随口安慰的话记这么牢。

他看了眼手机上的超时提示,咬咬牙蹲下来:“都对,但不够。

艾草能消毒,可若真闹大疫,光靠这个没用。

得把生病的人单独关起来,别让他们和健康人接触,喝水前必须烧开,这样能杀死水里的‘虫子’——就是你们说的‘邪气’。”

朱雄英攥着小拳头,指节都泛白了:“我若回去,便让太医院按此法行事,能救多少百姓?”

“不好说,但肯定比只烧艾草强,”贾不悔摸了摸他的头,又补了句,“还有,你们打仗时,士兵受伤了是不是首接裹布条?

得用烈酒消毒伤口,不然会烂,会死人。

这些都是后世用无数人命试出来的法子。”

他说着,突然想起自己的外卖,猛地站起身:“我真得走了!

这饭再晚就凉了!”

他骑上车,刚蹬出去两步,朱雄英突然在后面喊:“先生!

你说的‘高产土豆’,何时带种子给我?

我要让百姓冬天也有粮吃!”

贾不悔回头喊:“明天!

明天这个点,我给你带!”

等他送完饭折返,老巷里只剩下一片晃动的爬山虎叶子,墙根下留着一个用树枝画的歪歪扭扭的“土豆”,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笑脸。

贾不悔蹲下来,看着那个“土豆”,心里又酸又暖。

他只是个普通的外卖员,每天为了几单配送费奔波,可这个从六百年前穿来的孩子,却把他说的每一句零碎知识,都当成了能拯救大明的火种。

晚上回到家,贾不悔翻箱倒柜,找出上次在超市买的土豆,挑了两个最饱满的,用纸巾仔细包好。

他又打开电脑,搜“明朝防疫措施土豆种植方法”,把关键步骤抄在纸上,尽量用简单的话改写——比如把“隔离”写成“将病患安置在无人小院”,把“施肥”写成“多施草木灰与粪肥”。

第二天中午,贾不悔特意提前出门,车筐里除了外卖,还放着那两个土豆和写满字的纸。

老巷口,朱雄英果然己经在等了,怀里抱着个丝绸袋子,见他来,立刻跑过来:“先生!

我带了‘谢礼’!”

他打开袋子,里面是几颗圆润的珍珠,还有一块雕着龙纹的玉佩。

“这是我从皇爷爷书房里拿的,换先生的土豆和法子。”

朱雄英的小脸上满是认真。

贾不悔连忙把珍珠和玉佩推回去:“我不要这个,土豆和法子都送你。”

他把土豆递给他,又展开那张纸,“你看,种土豆要先切块,每块带芽,埋在土里……防疫的法子也写在上面了,你回去记好,别弄丢了。”

朱雄英接过土豆和纸,小心翼翼地放进怀里,像抱着稀世珍宝。

“先生放心,我定不会忘!”

他抬头看着贾不悔,眼睛亮得像星星,“若我能改变大明,让百姓不挨饿、不生病,定会记着先生的恩情!”

这时,贾不悔的手机响了,是新的外卖订单。

他摸了摸朱雄英的头:“我又要去送外卖了,你回去吧,记得好好吃饭,别像史书里写的那样早夭。”

朱雄英用力点头,看着他骑车离开,还在后面喊:“先生!

下次给你带宫宴上的点心!”

贾不悔笑着回头,挥了挥手。

他知道,自己这点微薄的现代知识,或许改变不了靖难之役的结局,也挡不住明朝后期的衰败,但至少,他给这个心怀天下的孩子,递去了一点希望。

就像他送的每一份外卖,或许不能让食客大富大贵,却能在他们饥饿时,带去一份温暖。

夕阳西下,贾不悔送完最后一单外卖,骑车经过老巷。

墙根下,再也没有那个穿龙纹小袄的孩子,只有一片被风吹动的爬山虎,在余晖中轻轻摇曳。

他知道,朱雄英或许己经回到了洪武年间,正捧着那两个土豆,在宫墙下,描绘着一个更美好的大明。

而他,会继续骑着电动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送着一份份外卖,心里却藏着一个关于六百年前的秘密——一个外卖箱里的大明火种,或许正在某个时空,悄悄燃烧。

相关推荐
  • 常梨厉晏舟结局
  • 在哪过去的日子里
  • 厉晏舟棠梨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大结局22集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后续在哪儿看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什么小说
  • 小说女主叫常梨
  • 常梨厉晏舟小说
  • 破案:被系统诅咒后,秦姐帅酷彪
  • 厉晏舟常梨后续大结局
  • 常梨厉晏舟乔念语小说结局
  • 青峦胭脂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