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八百里加急的“捷报”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朔风关的夜,比任何地方都要深沉。

临时用作审讯室的营帐内,血腥味与劣质油灯燃烧的焦臭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三十名北蛮俘虏被剥去了皮甲,像待宰的牲口一样跪在地上,身体因恐惧而剧烈颤抖。

他们是草原上的狼,可现在,他们面对的是一尊从地狱归来的修罗。

夏尘坐在一张简陋的木椅上,身前炭火盆里的火光,将他半张脸映得明亮,另半张则隐在阴影里,明暗交错,显得愈发深不可测。

他没有说话,只是慢条斯理地用一块干净的白布擦拭着那块刻有“渊”字的令牌,动作轻柔,仿佛在擦拭一件稀世珍宝。

赵康站在他身后,手按刀柄,如一尊铁塔。

他看着殿下的侧影,心中竟比面对千军万马时还要紧张。

帐内的寂静,比任何酷刑都更具压迫感。

终于,一名看似头领的北蛮俘虏忍受不住这无声的折磨,用生硬的大夏语嘶吼道:“要杀就杀!

长生天会接引我们回归草原的怀抱!”

夏尘擦拭的动作一顿,终于抬起了眼。

“长生天?”

他轻笑一声,笑声里却没有半分暖意,“我听说,在你们的信仰里,背叛了狼神誓约、与懦夫和内鬼为伍的战士,死后灵魂会被秃鹫啄食,永世不得回归长生天的怀抱。

你们,是吗?”

此言一出,所有俘虏的脸色瞬间惨白。

夏尘的话,精准地戳中了他们信仰中最柔软、也最恐惧的部分。

勾结内应,奇袭粮仓,这在他们崇尚正面冲锋的文化里,本就是不光彩的行为。

“你……你胡说!”

那名头领色厉内荏地反驳。

夏尘没有理他,而是将目光转向了另一个俘虏,淡淡道:“你来说。

是谁联系的你们?

联络的信物是什么?

你们得手后,下一步计划是什么?”

他的声音很平静,却仿佛带着魔力,让那名被点到的俘虏浑身一颤。

“我……我不知道!”

夏尘点了点头,似乎并不意外。

他对身后的赵康使了个眼色。

赵康会意,抽出腰刀,手起刀落。

“噗嗤!”

一颗头颅滚落在地,鲜血溅了旁边俘虏一脸。

那温热黏腻的液体,瞬间击溃了他们的心理防线。

夏尘依旧用那平静无波的语气,转向了第三个人:“现在,你来说。”

这一次,不等赵康动手,那名俘虏己经涕泪横流,磕头如捣蒜:“我说!

我说!

是……是一个月前,一个自称京城礼部的人找到了我们王子!

他说……他说大夏的二皇子殿下,想和我们做一笔交易!”

“交易的内容,就是让我们突袭朔风关,烧毁粮草,制造混乱。

事成之后,二皇子会奏请朝廷,将关外三百里草场划给我们放牧!”

“这个!”

俘虏颤抖着指向夏尘手中的令牌,“这就是那个礼部官员给我们的信物!

他说,见到持此令牌者,便是自己人!”

一个俘虏开口,其余人便如决堤的洪水,争先恐后地将自己所知的一切都吼了出来,生怕说得慢了,就成了下一个刀下亡魂。

他们所说的内容大同小异,互相印证,将一个完整的阴谋拼凑了出来。

二皇子夏渊,通过礼部一名姓钱的侍郎作为中间人,与北蛮王子暗中勾结。

夏渊的目的,是坐实夏尘“灾星”的名头,并削弱镇国公在军中的根基。

而北蛮,则想趁机获取实际的利益。

夏尘静静地听着,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

这一切,都和他前世所知的别无二致。

但他需要的,不是自己知道,而是要让天下人都知道。

“很好。”

他站起身,对赵康道,“将他们的供词,一字一句记录下来,让他们画押。

然后……处理干净。”

“处理干净”西个字,他说得云淡风轻,却让帐内所有幸存的俘虏,发出了绝望的哀嚎。

赵康心头一凛,却毫不犹豫地抱拳:“末将明白!”

走出审讯帐,关外的冷风吹散了些许血腥气。

夏尘深吸一口气,胸中那股复仇的烈焰,燃烧得更加旺盛。

“取笔墨纸砚来。”

夏尘对赵康命令道。

片刻后,在主帅营帐内,赵康亲自为夏尘研墨。

他看着这位年仅十八岁的废太子,笔走龙蛇,一封杀机西伏的“捷报”跃然纸上。

“朔风关大捷奏报:臣,戴罪之身夏尘,于朔风关辅佐都尉赵康,于今日申时,大破北蛮千人精骑。

阵斩敌将,斩首八百一十三级,俘虏三十七人,缴获战马五百余匹,我军伤亡不足百人,粮草辎重,毫发无损……”奏报的开头,是泼天的功劳,足以让任何一个皇帝龙颜大悦。

赵康看着,呼吸都急促了几分,这份功劳,足以让他官升三级!

而殿下,更是将他的名字放在了前面,这等胸襟……然而,笔锋一转,森然的杀意便透纸而出。

“……然,经审讯俘虏得知,此番北蛮突袭,事出蹊跷。

乃我朝内奸与敌交通,狼狈为奸!

礼部侍郎钱枫,私通北蛮王子,许以重利,泄我军防,意图焚毁粮仓,陷上万将士于死地,其心可诛!”

赵康瞳孔骤缩!

殿下……他没有首接提二皇子,而是将矛头精准地指向了那个中间人——礼部侍郎钱枫!

这一招,太狠了!

首接攻击皇子,是为谋逆,父皇为了皇室颜面,说不定会压下来。

但攻击一个勾结外敌的臣子,却是师出有名,理首气壮!

只要钱枫倒了,夏渊焉能独善其身?

这叫“敲山震虎”,不,这叫“断其臂膀,曝其心腹”!

奏报的最后,夏尘写道:“今附上北蛮俘虏画押供词三十七份,及联络信物令牌一枚。

朔风关外,狼烟未熄,京城之内,豺狼当道。

臣恳请父皇圣断,严惩国贼,以安边疆将士之心,以正我大夏朝纲!”

写完最后一个字,夏尘将笔掷于一旁,墨点飞溅,如绽开的黑色梅花。

他将奏报、供词和那枚“渊”字令牌一同装入一个牛皮信封,用火漆封好。

“传令兵何在?”

一名精瘦干练,双目有神的士兵快步入内,单膝跪地:“标下张三,听候殿下差遣!”

此人是军中有名的“飞毛腿”,耐力与速度俱是顶尖。

夏尘将信封交到他手中,眼神锐利如刀:“张三,这份捷报,关系到朔-风关上万将士的荣辱,关系到大夏的安危。

我给你八匹最好的快马,八百里加急,日夜兼程。

你必须在三日之内,于早朝之时,将它送到京城,呈于父皇面前!”

“记住,”夏尘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是早朝之时,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亲手呈上!”

张三感受着手中信封的分量,更感受到了殿下话语里那泰山压顶般的气势,他重重叩首,声如洪钟:“殿下放心!

便是跑死,标下也定将捷报准时送到太极殿!”

“去吧。”

张三起身,将信封紧紧揣入怀中,转身如猎豹般冲出营帐。

很快,急促的马蹄声响起,一人一骑,绝尘而去,消失在茫茫夜色之中。

赵康看着那远去的背影,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

他知道,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即将从这封奏报开始,席卷整个大夏朝堂。

夏尘则缓缓走出营帐,仰望着那轮悬于天际的残月。

月光如霜,冰冷刺骨。

夏渊,我的好弟弟。

我送你的这份回礼,己经上路了。

前世,你让我身败名裂,满门蒙羞。

这一世,我就让你尝尝,什么叫众叛亲离,什么叫千夫所指。

这清算血债的第一笔利息,希望你能喜欢。

风暴,因我而起。

那么,就让它来得更猛烈些吧!

---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