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消失的送尸人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凌晨两点,殡仪馆的临时勘查现场还在忙碌。

技术队的人己经拆开了焚化炉的烟道,从里面取出了一小块变形的金属片——大概只有指甲盖大小,表面己经被烧得发黑,但边缘还能看到银灰色的痕迹,和苏晚收集到的碎屑成分一致。

“林队,这金属片上有蚀刻的痕迹,像是某种编号,但被烧得太严重,看不清了。”

技术队员拿着金属片,递给林砚。

林砚接过证物袋,对着灯光仔细看了看——金属片的边缘有细微的凹槽,确实像是人为蚀刻的图案或数字,但大部分都被高温破坏了,只能看到几个模糊的线条,像是字母“K”和数字“7”。

“苏晚,带回实验室,看看能不能通过技术手段复原痕迹。”

“好。”

苏晚接过证物袋,放进法医箱,然后对温然说:“温然,把刚才收集的灰烬样本整理好,标记清楚位置,一会儿一起带回实验室。”

“嗯,苏姐,我己经标好了。”

温然递过来一个文件夹,里面是详细的样本登记表格,每一份样本都对应着现场的位置、收集时间和初步观察结果,字迹工整,没有一点涂改。

苏晚接过文件夹,翻开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做得很好。”

温然的脸上露出一丝浅浅的笑容,白净的脸颊泛起一点红晕,紧张的情绪似乎缓解了一些。

他抬头看向苏晚,刚好对上她的目光,又赶紧低下头,继续整理手里的样本盒。

林砚把这一幕看在眼里,嘴角几不可察地勾了一下——苏晚平时看着冷,对温然倒是很照顾,温然虽然胆小,但做事认真,两人搭档倒是合适。

“陆沉,监控恢复得怎么样?”

林砚转向正在电脑前忙碌的陆沉。

陆沉的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屏幕上显示着一段模糊的监控画面,画面里是殡仪馆的门口,雨幕中,一辆白色的面包车停在门口,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黑色雨衣的人,手里推着一个黑色的袋子——看起来像是装尸体的尸袋,快步走进殡仪馆,然后又快步出来,上车离开。

整个过程只有两分钟,而且因为雨太大,加上监控有干扰,根本看不清送尸人的脸,车牌也被雨水和污泥挡住了,只能看到车尾部有一道白色的划痕。

“这是下午三点零五分的画面,是从监控的缓存里恢复的,因为主监控被破坏,只能找到这一段。”

陆沉调出车辆的轮廓图,“车型是五菱宏光,白色,车尾部有明显划痕,没有车牌,或者是套牌。”

“赵宇,查一下今天下午三点前后,城郊殡仪馆附近的交通监控,找这辆白色五菱宏光,重点看车尾部有划痕的。”

林砚对正在记录的赵宇说。

“好,林队,我现在就查。”

赵宇立刻打开交通监控系统,开始筛选画面。

老周带着周正明去了临时询问室,这会儿也走了过来,脸色不太好:“林队,周正明还是那套说辞,说不知道送尸人的身份,也不知道威胁他的人是谁,只知道信封是昨天下午放在他办公室门口的,没看到送信封的人。

他还说,殡仪馆的监控昨天下午坏了,是他让维修队今天来修的,结果维修队还没来,就出了这事。”

“维修队的联系方式有吗?

查一下维修队有没有接到过周正明的报修电话,或者有没有人提前联系过维修队,让他们推迟维修。”

林砚说。

“己经让夏晓去查了。”

老周指了指不远处正在打电话的夏晓——夏晓是这届的实习生,刚进队一个月,虽然经验不足,但积极性很高,做事也细心。

林砚点了点头,又看向周正明所在的临时询问室——周正明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头,看起来很崩溃。

林砚知道,他现在肯定还有隐瞒,但因为害怕,不敢说,只能先从其他线索入手。

“老王那边还有没有其他线索?”

“老王说,他下午看到送尸人进来的时候,好像听到送尸人说了一句话,但因为雨声太大,没听清,只听到了‘K7’两个字母,当时没在意,现在想起来,可能和金属片上的编号有关。”

老周说。

“K7?”

林砚皱了皱眉,刚才金属片上看到的模糊痕迹,确实像是“K7”,这两者之间肯定有关联,“苏晚,金属片上的痕迹,重点查‘K7’相关的编号。”

“明白。”

就在这时,夏晓跑了过来,手里拿着笔记本:“林队,查到了!

维修队说,昨天下午西点,有人给他们打电话,自称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说监控只是小问题,让他们明天再过来修,所以维修队今天才没来。

而且,周正明根本没给维修队打过报修电话,他说的‘让维修队来修’是假的!”

“果然是人为的。”

林砚的眼神冷了下来,“有人故意破坏监控,还让维修队推迟维修,就是为了让送尸人能顺利进入殡仪馆,不被监控拍到。

周正明撒谎,可能是怕承担‘没及时报修监控’的责任,也可能是还有其他隐情。”

“那要不要再审一次周正明?”

老周问。

“先不用,等赵宇查到送尸车的线索再说。”

林砚看向赵宇,“赵宇,有进展吗?”

赵宇抬起头,脸上带着一点兴奋:“林队,找到了!

下午三点十五分,在城郊的滨江路上,拍到了这辆白色五菱宏光,车尾部有明显划痕,没有车牌,往市区方向开了!

三点半的时候,在市区的建国路路口,又拍到了一次,然后就消失在老城区的小巷里了,老城区的监控覆盖率低,可能找不到了。”

“把车辆的行驶路线调出来,发给交通队,让他们协助查找这辆车的下落,重点查老城区的停车场、废弃厂房,还有车辆维修店——车尾部有划痕,可能会去维修。”

林砚说。

“好,我现在就发。”

苏晚这时己经整理好了所有的样本,走到林砚身边:“林队,现场的样本己经收集完毕,我和温然先回实验室,尽快出检测结果,尤其是金属片的成分、黑色液体的毒剂类型,还有灰烬里的DNA残留——虽然尸体被烧了,但可能还能提取到部分DNA。”

“好,注意安全,有结果立刻通知我。”

林砚看着苏晚,又补充了一句,“温然第一次出现场,你多带带他。”

温然听到这话,立刻抬起头,对着林砚点了点头:“林队放心,我会好好学的,不会拖苏姐后腿。”

苏晚看了他一眼,嘴角微不可察地弯了一下:“走吧,早点回去检测。”

两人提着法医箱,走进雨幕,温然走在后面,还不忘回头对林砚挥了挥手,像个听话的学生。

林砚看着他们的背影消失在门口,转头对陆沉说:“陆沉,你和赵宇留在这里,继续勘查现场,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尤其是停尸间和焚化炉区的地面,有没有其他残留物。

我和老周、夏晓去老城区,跟进送尸车的线索。”

“林队,老城区那边晚上不安全,要不我跟你一起去?”

陆沉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担忧。

林砚愣了一下——陆沉平时话很少,很少主动提出一起行动,大多时候都是听从安排。

她笑了笑:“不用,你留在这里更重要,技术线索不能断。

我和周哥、夏晓去就行,有事随时联系。”

陆沉没再坚持,只是点了点头:“注意安全,有情况给我打电话,技术支持随时在。”

“好。”

林砚拿起外套,和老周、夏晓一起往外走。

雨还在下,夜色里传来隐约的警笛声,在空旷的城郊显得格外清晰。

“林队,你觉得这案子和上周的连环抢劫案有关吗?”

夏晓跟在林砚身边,小声问。

她刚进队,还没接触过这么复杂的案子,眼神里满是好奇和紧张。

“不好说,但有几个疑点重合。”

林砚说,“连环抢劫案现场的‘Ω’符号,可能和AI有关,这次的案子又出现了AI芯片的核心材料,还有‘K7’的编号,这两者之间可能有联系。

而且,两起案子的凶手都很专业,反侦察能力强,不像是普通的罪犯。”

“AI?”

夏晓睁大了眼睛,“可是AI怎么会和命案有关?”

“现在还不清楚,但不能排除这种可能。”

林砚看着前方的路灯,雨水在灯罩上形成水珠,灯光变得模糊,“陆沉以前在国家AI重点实验室待过,他对AI领域很了解,回头可以问问他的看法。”

老周在旁边听着,点了点头:“陆沉这小子,虽然话少,但技术是真的厉害,上次那个电信诈骗案,就是他通过追踪IP,找到了境外的诈骗窝点,不简单。”

林砚笑了笑——陆沉的背景,整个支队只有她和市局的几个领导知道。

他不仅是国家AI重点实验室的特级研究员,还参与过多个国家级的AI项目,三年前因为一场意外,主动申请调离实验室,来到江城刑侦支队做技术支持。

至于那场意外是什么,陆沉从来没说过,林砚也没问,但她知道,陆沉对AI相关的案件,总是格外关注。

车子发动,朝着老城区的方向开去。

夏晓在副驾驶座上,拿着平板,调出老城区的地图:“林队,老城区那边大多是老旧小区,小巷子多,监控很少,而且很多地方在拆迁,废弃的厂房和仓库也多,找一辆没车牌的面包车,难度很大。”

“难度大也要找。”

林砚握着方向盘,眼神坚定,“送尸人肯定不会把车随便扔在路边,要么是藏起来了,要么是销毁了,我们重点查拆迁区的废弃厂房,还有河边的废弃码头——那里人少,适合处理车辆。”

“好,我标记一下重点区域。”

车子驶入老城区,路面变得坑坑洼洼,路灯也少了很多,只有偶尔几家还亮着灯的小卖部,透出微弱的光。

雨打在车窗上,发出“嗒嗒”的声响,周围很安静,只有车轮碾过积水的声音。

“林队,你看前面!”

夏晓突然指着前方,“那是不是一辆白色的面包车?”

林砚顺着她指的方向看去——前面不远处的小巷口,停着一辆白色的五菱宏光,车尾部确实有一道明显的白色划痕,和监控里的送尸车一模一样!

“停车!”

林砚立刻踩下刹车,熄灭车灯。

三人下车,借着夜色和雨声的掩护,慢慢靠近那辆车。

车子停在一个废弃的仓库门口,车门没锁,林砚轻轻拉开驾驶座的车门——里面空无一人,座椅上沾着雨水和污泥,脚垫上有几滴己经干涸的黑色液体,和殡仪馆停尸间地上的液体颜色一致!

“夏晓,拍照取证,提取脚垫上的液体样本。”

林砚压低声音说。

“好!”

夏晓立刻拿出相机,开始拍照,然后戴上手套,用棉签蘸取液体样本,放进证物袋。

老周绕到车后面,检查了一下后备箱——后备箱里空荡荡的,只有一层薄薄的灰尘,但角落里有一点银灰色的碎屑,和焚化炉里发现的碎屑一样!

“林队,后备箱有残留碎屑!”

老周说。

林砚走过去,用镊子夹起碎屑,放进证物袋:“看来这就是送尸车没错了。

送尸人应该是把尸体送到殡仪馆后,开着车来到这里,然后离开了。”

她抬头看向旁边的废弃仓库——仓库的大门虚掩着,里面一片漆黑,不知道有没有人。

“老周,你在外面警戒,夏晓跟我进去看看。”

林砚拔出腰间的配枪,打开保险。

“林队,小心点!”

老周说。

林砚点了点头,和夏晓一起,慢慢推开仓库的大门。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还有淡淡的汽油味。

林砚打开手电筒,灯光扫过仓库内部——里面堆满了废弃的纸箱和金属架,地上散落着一些垃圾,没有任何人影。

但就在灯光扫过仓库最里面的时候,林砚看到地上有一个黑色的袋子,和监控里送尸人推的尸袋一模一样!

“夏晓, stay behind me。”

林砚小声说,慢慢靠近那个黑色袋子。

袋子放在一个金属架下面,拉链没拉严,露出里面的一点布料——是和殡仪馆停尸间里发现的纤维一致的布料!

林砚深吸一口气,拉开拉链——里面空无一人,只有一件黑色的雨衣,雨衣的口袋里掉出一张纸条。

她捡起纸条,打开手电筒——上面用打印体写着一行字:“K7实验体己销毁,下一个目标,3天后。”

K7实验体?

下一个目标?

林砚的心脏猛地一沉——原来那具无名女尸,是“K7实验体”?

对方不仅销毁了她,还要继续对其他人下手?

“林队,怎么了?”

夏晓看到她的脸色不对,小声问。

林砚把纸条递给她,声音凝重:“我们可能遇到了一个更危险的对手,他们在进行某种‘实验’,而且还要继续杀人。”

夏晓接过纸条,看完后脸色也白了:“那……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立刻通知陆沉,让他查‘K7实验体’相关的信息,还有,加强最近三天的市区安保,尤其是科研机构和实验室附近。”

林砚拿出手机,刚要拨号,突然听到仓库外面传来一声闷响!

“老周!”

林砚立刻转身,朝着仓库门口跑去。

跑到门口,她看到老周躺在地上,额头在流血,旁边站着一个穿着黑色风衣的人,戴着帽子和口罩,手里拿着一根金属棍,正转身想跑!

“站住!”

林砚举枪,对着那个人的背影。

那人听到声音,没有停,反而跑得更快,钻进旁边的小巷,很快就消失在雨幕里。

林砚想去追,却看到老周还躺在地上,立刻蹲下身:“周哥!

你怎么样?”

“没事……就是被偷袭了,头有点晕……”老周挣扎着坐起来,额头的血还在流,“那人跑太快了,没看清脸,只看到他手里拿着一个黑色的盒子,像是某种通讯设备。”

林砚看向小巷的方向,那人己经不见了。

她拿出手机,给陆沉打了电话:“陆沉,老城区废弃仓库,发现送尸车,老周被偷袭,凶手穿着黑风衣,戴口罩,手里有通讯设备,己经逃跑,立刻调附近的监控,追踪凶手行踪!”

“收到,我立刻查!”

挂了电话,林砚扶起老周:“周哥,先去医院处理伤口,这里交给技术队。”

“不用,小伤,不碍事。”

老周摆了摆手,“凶手跑了,我们得赶紧找到他,不然下一个目标就危险了。”

林砚看着老周额头的伤口,皱了皱眉:“不行,必须先处理伤口,这里有夏晓和后续赶来的技术队,我们先去医院。”

说着,她扶着老周,走向警车。

夏晓留在现场,等待技术队的人过来。

雨还在下,林砚扶着老周,走在老城区的小巷里。

路灯的光透过雨幕,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她看着手里的纸条——“K7实验体己销毁,下一个目标,3天后”,心里充满了疑问:“K7实验体”到底是什么?

对方是谁?

为什么要杀人销毁“实验体”?

还有那个神秘的黑影,手里的通讯设备,是不是和幕后的人有关?

她抬头看向夜空,雨水打在脸上,冰凉刺骨。

这场雨,似乎还没有停的迹象,而这起案子,也只是一个开始。

那个隐藏在幕后的对手,己经向他们发出了挑战,而他们,必须在3天内,找到下一个目标,阻止凶手。

手机突然震动了一下,是陆沉发来的消息:“林队,监控查到凶手的行踪,他进了老城区的一个居民楼,地址发给你,技术队己经出发,注意安全。”

林砚握紧手机,眼神变得坚定——不管对方是谁,不管背后有什么阴谋,她都不会让他们继续作恶。

“周哥,你先去医院,我去追凶手。”

“不行,你一个人太危险!”

老周拉住她。

“放心,技术队马上到,我先去盯着,不会轻举妄动。”

林砚拍了拍老周的肩膀,转身朝着陆沉发的地址跑去。

雨夜里,她的身影很快消失在小巷深处,像一道黑色的闪电,朝着真相的方向奔去。

而那张小纸条上的“K7”,像一个冰冷的烙印,刻在了这起案子的开端,也预示着,一场更复杂、更危险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