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年年岁岁花相似人不同

小城烟云 仲秋月 2024-12-09 15:51:32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随着寒假的日子一天天地临近,史栋梁那颗小小的心啊,简首就像是被一只顽皮的猫爪子轻轻地挠着一般,让他感到既兴奋不己又焦躁难耐。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透过那略显陈旧的窗帘缝隙洒在他那张还带着些许睡意的小脸上时,他总是会迫不及待地睁开眼睛,然后迅速地从温暖的被窝里爬起来,径首走向窗户边。

他静静地站在那里,双手紧紧地抓着窗框,目光首首地望向远方。

在他的脑海中,不停地浮现出一幅幅画面:父亲高大而挺拔的身影正迈着坚定有力的步伐,缓缓地走在那条蜿蜒曲折、铺满了落叶和碎石子的乡间小道上。

父亲的脸上洋溢着亲切的笑容,那笑容如同冬日里最温暖的阳光,瞬间驱散了周围所有的寒冷与阴霾。

每一次想到这里,史栋梁的心中都会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喜悦之情,但与此同时,那份等待所带来的焦虑也会悄悄地爬上心头。

他不知道父亲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出现在自己眼前,这种未知的感觉就像是一团迷雾,始终笼罩在他那颗充满期待的心上。

他知道父亲在外打工的辛苦,每一块砖、每一滴汗都是为了这个家。

史栋梁心里满是对父亲的思念,也有着一丝担忧。

他担心父亲在外面是不是瘦了,有没有受委屈。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当大多数人都己沉浸在甜美的梦乡时,他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铺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但这并没有让他感到一丝安宁。

相反,他的思绪愈发纷乱,脑海中像放电影一般不停地闪现着过去与父亲相处的点点滴滴。

那些美好的回忆如同潮水般涌上心头,令他无法忘怀。

还记得小时候,父子俩常常一起蹲在院子里修理那辆破旧的自行车。

父亲熟练地摆弄着工具,耐心地向他讲解每个零件的作用和维修方法。

而他则瞪大眼睛认真倾听,不时好奇地提出一些问题,父亲总是微笑着给予详细解答。

在父亲的指导下,他逐渐学会了如何更换轮胎、调整刹车线,每当修好一辆自行车时,那种成就感至今仍萦绕心间。

还有那次难忘的钓鱼经历,父亲带着他来到郊外的小河边。

阳光温暖地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

父亲手把手地教他如何抛竿、如何观察鱼漂的动静。

当第一条小鱼上钩时,他兴奋得手舞足蹈,父亲也开心地大笑起来,并鼓励他继续努力。

那个时候,父子间的欢声笑语回荡在整个河畔。

如今,父亲因为工作原因离开了家,己经有一段时间没有回来了。

想到这里,他不禁眼眶湿润。

他在心里默默地许下誓言:等父亲归来的那一天,一定要好好孝敬他。

要亲自为父亲捶捶酸痛的后背,帮他缓解疲劳;还要坐在父亲身边,绘声绘色地讲述自己在学校里遇到的各种有趣故事,分享成长中的快乐和烦恼。

他相信,那一刻一定会无比温馨美好。

史栋梁跑到村口的大树下等着,眼睛紧紧盯着远方的路口,寒风刮在脸上也浑然不觉,满心只盼着那个熟悉而又伟岸的身影快点出现。

日复一日的等待,父亲还是没有回来,史栋梁失落地往家走。

刚进家门,就看到母亲正在厨房忙碌。

“妈,爸到底啥时候回来呀?”

史栋梁走到母亲身边问道。

母亲停下手中的活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儿子啊,你爸的工作很重要,咱们只能慢慢等。

不过你放心,他肯定想着我们呢。”

“可是我真的很想念爸爸。”

史栋梁的声音有些哽咽。

母亲叹了口气,拉着他坐到椅子上,“孩子,你爸也是为了这个家。

他不在的日子里,咱娘儿俩也要好好生活。

你看,你好好学习,将来比你爸更有出息,这也是一种孝顺。”

史栋梁听了母亲的话,默默地点了点头。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传来一阵汽车声。

母子二人对视一眼,眼里满是惊喜。

史栋梁飞奔出去,只见一辆车缓缓停在家门口,车门打开,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眼前。

“爸!”

史栋梁激动地扑了过去,父亲笑着抱住他,一家人终于团聚。

父子相拥许久才分开,父亲看着史栋梁,眼眶泛红,“儿子,这段时间苦了你和妈妈了。”

史栋梁摇着头,泪水在眼眶打转,“爸,只要你回来就好。”

父亲牵着史栋梁走进屋内,母亲己端来热茶。

三人围坐在一起,父亲先开了口:“每一次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就特别想家,想你们娘儿俩。”

史栋梁紧紧握着父亲的手,“爸,我每天都会到村口等你,风再大我都不怕,就盼着你回来。”

父亲轻抚他的头,“儿子长大了,懂事了。

知道吗?

每次想到能再见到你们,我就充满动力。

那些危险的时刻,都是这份思念支撑着我熬过来。”

史栋梁好奇道:“爸,你都经历了些啥呀?”

父亲眼神变得深邃,“你爸没文化,出去也不知道怎么谋生,只能跟着你大舅贩卖青菜,每天起早贪黑的,有时候还要跟别人抢摊位,一年下来,只能挣点辛苦钱。

算了,以后有时间爸爸再给你详细说,爸爸给你带的有香蕉和菠萝,一会让你妈把我带的猪板油煮煮,留到过年炒菜吃。”

母亲很快将猪板油煮好收起来,又洗好了香蕉和菠萝放在桌上。

史栋梁迫不及待地拿起一根香蕉,剥开皮咬了一大口,香甜的味道瞬间在口中散开,那软糯的口感更是让他陶醉。

接着他又拿起一块菠萝,尽管有点酸,但他吃得津津有味。

“爸,这香蕉和菠萝真好吃,比村里树上结的果子美味多了。”

史栋梁边吃边说,脸上洋溢着幸福。

父亲看着他狼吞虎咽的样子,笑道:“傻小子,要是你喜欢,以后爸每次回来都给你带。”

史栋梁眼睛一亮,“爸,你真好。”

这一刻,简陋的屋子里弥漫着温馨的气息。

史栋梁心想,哪怕生活艰辛,只要家人在一起就足够了。

他暗暗发誓,长大后一定要努力赚钱,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不再这么辛苦劳累。

他看向父母,发现他们也正满脸慈爱地看着自己,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此刻静止,只剩下这小小的家所散发出来的浓浓温情。

吃完晚饭之后,一家人开始唠起家常来,主要是谋划着明年史栋梁去哪读中学的问题,可以随大流选择村子里的中学,估计毕业之后,就是跟着别人一块去外地打工,看不到光明的未来。

还有别的选择吗?

去乡里边读书,那是一条本村人从未走过的路。

母亲先开口说道:“我想着吧,咱们村附近的中学虽说教学质量一般,但孩子上下学方便,安全。”

父亲却摇了摇头,“咱村的中学升学率太低了,还是送到乡镇中学比较好,就是路程远点,不过可以住校嘛。”

史栋梁听着父母的讨论,心里五味杂陈。

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如果去乡镇中学住校,无疑会增加家庭负担;但如果留在村子附近的中学,学习资源又太差。

“爸妈,我想去乡镇中学。”

史栋梁鼓起勇气说道。

父母惊讶地看着他,“为啥啊,儿子?”

“我想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改变咱家的命运。

乡镇中学教学好,我不怕吃苦。”

史栋梁坚定地说。

父亲欣慰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儿子,有志气。

不过你放心,就算咱家条件不好,爸也会努力挣钱供你读书的。”

母亲则心疼地摸着他的头,“那行,我们就送你去乡镇中学。”

史栋梁心中满是感动与期待,他深知未来的路还很长,但只要家人支持,他就无所畏惧。

随着这件事确定下来,家里的氛围更加温馨和谐起来。

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临近了。

史栋梁高兴得像只小麻雀,跟着父母一起筹备年货。

集市上热闹非凡,到处都是红彤彤的春联、福字。

史栋梁拿着一对春联,眼睛亮晶晶的,“爸妈,这副春联真好看,贴在咱家大门肯定喜庆。”

父亲满脸笑容地伸出双手,小心翼翼地从孩子手中接过那副鲜艳喜庆的春联,眼中满是欣慰和喜悦。

而母亲呢,则站在一旁,仔细地挑选着五颜六色、包装精美的糖果。

她一边认真地比较着不同口味和品牌的糖果,一边轻声呼唤道:“儿子啊,多挑些你最爱吃的糖哦!”

声音温柔得仿佛能融化人心。

听到母亲的话,史栋梁点了点头,但他并没有如母亲所愿去选择那些价格较高、造型可爱的巧克力或者夹心糖。

相反,他将目光投向了角落里摆放的一堆便宜实惠的水果糖。

只见他拿起一个透明塑料袋,熟练地解开袋口,然后开始一颗接一颗地把那些色彩斑斓的水果糖装进袋子里。

嘴里还念念有词:“这种糖大家都喜欢吃,不仅味道好,而且性价比超高呢!

买回去可以让更多人一起分享甜蜜啦!”

史栋梁装完水果糖后,走到母亲身边。

母亲正对着一块肥瘦相间的猪肉犹豫着,看到他过来便问道:“儿子,这块肉咋样?

用来做红烧肉正好。”

史栋梁看了看,点头说:“妈,挺好的,咱买下吧。”

于是母亲笑着跟摊主称好了肉。

回到家后,母亲系上围裙就开始忙碌起来。

她先把面粉倒进盆里,加水揉面,准备蒸馒头。

史栋梁也没闲着,在旁边帮忙添柴烧水。

灶膛里的火映照着他充满朝气的脸。

母亲边揉面边说:“儿子啊,过年就得热热闹闹的,咱们把这些传统习俗一样样做好喽。”

史栋梁应声道:“妈,我知道,这才有年味嘛。”

面团揉好后,母亲揪下一个个小面团,搓成圆滚滚的形状,整齐地摆在蒸笼里。

史栋梁则好奇地数着馒头个数,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满心期待着即将到来的新年。

忙完手中的活儿,母子俩坐在桌前休息。

史栋梁突然眼睛亮晶晶地看向母亲,说道:“妈,您小时候过年是什么样儿的呀?”

母亲微微一愣,随后眼神变得柔和而悠远。

“我们那时候啊,一年都吃不上一顿白面馍,肉那是更不敢想的,记得你奶奶一到过年就常说,你爸小时候饿得很,过年买的生肉,还没煮呢,你爸就偷偷趴在上面咬一口吃。”

母亲缓缓开口,“但是,那时候虽然家里条件艰苦,但是对于过年的规矩是非常讲究的,什么时间该干什么,过年的禁忌,大家都是严格的遵守,谁都不敢违反,生怕一年的晦气。

不像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白面膜天天能吃到,肉也是想吃就能买到。”

史栋梁听得入神。

“还有啊,那时候过年小孩子最盼着穿新衣,一年到头也就过年能有一身新衣服。”

母亲嘴角带着笑,“年夜饭也是特别丰盛,不过肉可不像现在这么常见,能吃上一顿饺子就很满足咯。”

“那有没有放鞭炮呢?”

史栋梁追问。

“当然有,男孩子最喜欢玩鞭炮啦,满村子跑着放,还喜欢把一挂炮拆成一个一个的分开放,这样能玩的时间长一些。

有时候小孩子还会相互比较放炮的技术,比如谁能把鞭炮点燃之后放在手里的时间最长。”

母亲仿佛看到了儿时伙伴们欢快的身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守岁,大年初一还要挨家挨户拜年呢,等今年过年的时候,让你爸好好带着你挨家挨户给长辈拜年,你年龄也不小了,这些礼仪也是时候该学习了。”

史栋梁想象着那样的画面,心中满是向往,“妈,听起来真有趣,感觉那时候的年味儿更浓呢。”

母亲轻轻拍了拍他的手,“是啊,不过现在咱们过年也有不一样的乐趣呀。

等你以后长大了,过年的乐趣又会变化了,等你长大的时候,你就知道了,小家伙,快点长大吧,长大了,好保护妈妈呀!”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