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所有人都问我后不后悔嫁给他问我这些年就守在这里值得吗每次我都会笑着说:“值得,
他很好!”院里的桃花今年开的盛极了,
初在桃树下笑得灿烂的少年却永远的离开了我留下我一人守着这桃花树1 在我十三岁那年,
我遇到了一个少年。那日大哥和三弟在院里练习射击,我闲来无事便想去看看,
顺便在院里折几枝桃花送给祖母。院里几道身影矗立在那里,那时是春日,春光明媚而落,
几个少年站在桃树下迎光而立,脸上的笑容肆意而又张扬。
大哥看到我过来了就跑到我身边说:“妹妹,你怎么来了,你身体才好可不能再出来吹风,
要是再病倒妈和祖母又要心疼坏了。
”看着大哥一脸着急的样子我忙说道:“大哥我已经好多了,
我想出来透透气顺便折几枝桃花送给祖母。
”说完我便走向桃树下想伸手折几枝桃花但有点够不着刚想踮脚摘,
突然一只从我的头顶伸过摘了几枝开的极好的花。
我抬头看了看摘花的人是哪个刚才站在桃树下的少年,少年明眸皓齿,
一双眼睛明亮而幽深像要把人吸进去似的。
让我竟一时看得有些呆滞少年把手中的桃花递了过来,桃花在我跟前晃了晃我这才回过神来。
他停在我身前,春日的暖阳落在他的眉眼,看起来是那样的明媚。
我接过桃花慌乱的移开视线问道:“你是谁?”少年弯着眉眼笑着说道:“萧砚书,
茶熟焚香饮,诗成洗砚书。小丫头记住了。
”萧砚书我在心里默念了一遍名字少年说完之后定定地看着我,似乎在说到你了。
我被看的很不自然轻轻地说:“我叫方知许,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
”突然二哥气势汹汹的从庭院里走了过来:“萧砚书不准来招惹我妹妹。”“干嘛这么小气,
天天听你挂在嘴边的乖巧妹妹,我一直也好奇的紧,今儿一看我也喜欢得很。
”少年微笑着说“我妹妹要你喜欢”说完二哥就追上他,一把抱住萧砚书的脖子,
拖着他就往外面走。少年还不忘回头说:“小知许,我下次再来再给你摘花,你~~”。
话还没说完就被二哥拽到门外了看着少年那离去的背影,我的心里掀起了一丝涟漪,
是我从未有过的感觉,
不反感这样的情绪这是我和他的第一次见面2我和萧砚书的第二次见面是在祖母的生辰宴上,
少年带着贺礼来拜寿,拜见完祖母之后少年左右环顾了了一阵,
看到我之后嘴角裂开笑容小跑着过来,不知从哪里掏出一枝桃花递再我的面前:“给,
小丫头,上次走的时候说过要给你带的桃花。
没想到他真会给我带一枝桃花过来我伸手接过桃花身边有人议论说:这就是萧家的大少爷呀,
听说前年南市读军校,没想到才一年没见,就感觉突然长大似的。
听到周围人说我才知道这是萧伯伯家的大儿子,萧伯伯和父亲是年少时的好友,
后面因为成家之后都要为自己的小家庭奋斗,就都各奔东西了,
听母亲说过我还与这萧家大公子订过娃娃亲,想到这里我的脸一阵通红有一点的不自在,
前几年方家搬来海市两家才又逐渐来往,娃娃亲的事情大家都没有再提起过,
如今看到萧砚书才又想了起来。从祖母生辰宴以后萧砚书便时常来家中,
每次来都会带几枝开的极好的桃花。桃花败了之后也会带一些其他的花。
熟悉之后我便也会和她闲聊几句我问他:“你在军校里读书累不累。”他会告诉我:“不累,
如今国家被践踏,民族被侮辱,岂能无人站出来护国,如今我这点累比起前线保卫国家的人,
都不算什么。”看着少年讲起保卫国家的事时整个人眉飞色舞,肆意张扬。
我的心里仿佛有什么东西在破土发芽我又问他:“南市是什么样的?
市他说有机会一定要带我去看南市的梧桐树我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他想要带我去南市看梧桐树,
直到很久之后我才知道:梧桐树的花语是至死不渝的爱情,梧为雄,桐为雌,梧桐同长同老,
同生共死。过了没多久萧砚书就回到了南市上军校,而我也去了圣玛利亚女校读书,
萧砚书去了军校之后也时常写信给我,有时我也主动给他写信问问他南京的趣事。
再往后的几年里每年春天萧砚书来到家中都要带几枝桃花。
我十八岁生日宴在春天因为这两年父亲的生意做的很大,海市很多有头有脸的人都来家里,
这次的生日宴也是告诉大家吾家有女初长成,
所以很多想和父亲攀上关系的都会带着自家的公子来家里萧砚书也来了,我很开心。
今年大家给我送了很多生日礼物,爸爸送了我几家铺子,妈妈送了我一套价值不菲的珠宝,
大哥送了我一本书,二哥了我一匹马,而萧砚书又给我带了几枝桃花,
只是这次带的是用琉璃做的不会凋谢的桃花,我很喜欢。家宴之后,
萧砚书就把我带到院子里说:“知许,你站在这里,闭上眼。”我站在院子中间,闭着眼睛,
耳朵也被萧砚书捂了起来。耳边的手移开时,传来少年清晰而有磁性的嗓音:“睁开眼睛”。
我睁开眼漫天都是烟花。五颜六色的烟花在夜空中灿灿盛开,漂亮极了,
我沉浸在这场烟花盛宴里,久久没有回神。直到我听到少年清冽的声音:“只许。
”我转过身,萧砚书定定的看着我,眼睛里像有星星似的明亮极了。他说:“只许,
生日快乐。”他又说:“只许,我喜欢你。”我抬头看着少年紧张的神色和红透的耳朵,
让我不禁笑出声。少年气急败坏的说:“你笑什么,我不管我就是喜欢你,你呢,
喜不喜欢我?”我笑着说:“你猜?”说完我转身就走了“你还没回答我的问题呢,
“你这个呆子”我大声的喊完就跑走了好办一会儿少年才反应过来“那我就当你也喜欢我了,
太好了只许也喜欢我。”听到少年开心的又叫又跳,我的心里也忍不住的怦怦跳。
在之后的日子里,萧砚书就时常来家里每次来都会带一束花,也经常会带着我去外面玩。
家里也默认了我和他的关系。以前家里说的娃娃亲也有开玩笑的成分,
没有想过会真的成真了,但现在看着我和萧砚书也乐见其成。3又是一年春天。
萧砚书突然到家里跟我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我们坐着车走了很久,来到西城的郊外。
在下车之前说要给我个惊喜,用丝巾把我的眼睛蒙住,牵着我的手来到了一个地方。
丝巾被解开,我慢慢的睁开了眼睛看的眼前出现了一片桃花林。身边的少年突然走上前,
单膝跪下,并且拿出一个盒子打开里面是一个戒指。他说:“只许,
我看到西方人想娶自己心爱的人之前都会用戒指求婚,戒指象征着幸福和忠诚,
我想用我的一生来守护你,只许嫁给我吧。”看着少年双手拿着戒指小心翼翼的样子。
我心里一直砰砰跳个不停,好一会儿才把情绪平复好。“我愿意”我把手伸了出去,
看着少年小心翼翼的把戒指戴在我的手上其实他不知道我也期待这一天很久了。
我也想和那个站在桃花树下笑得肆意张扬的少年郎一起共度余生。
回家没几天萧砚书就上门提亲了。家里人都很同意,我们这一路走来他们都是见证者。
订婚那天他亲手写下婚书两姓联姻,一堂缔约,良缘永结,匹配同称。看此日桃花灼灼,
宜室宜家,卜他年瓜瓞绵绵,尔昌尔炽。谨以白头之约,书向鸿笺,好将红叶之盟,
载明驾谱,此证。我们也在亲人的见证下郑重地在婚书上签下自己的名字,
完成我们对彼此的承诺。在后面的日子里萧砚书一直在为我们的婚礼做准备忙前忙后。
看着少年像一个傻小子一样看到人就说自己要结婚,我的心里也不知怎的感觉被填的满满的。
一个月之后我和萧砚书的婚礼如期举行,在婚礼上父亲牵着我的手,
红着眼眶带我走向我的少年郎。父亲对他说如果不对我好就要打断他的狗腿。
他也红着眼眶哽咽的说:“我会对只许一辈子好的,一定会的。
”他在婚礼上说:“我萧砚书一介军人,不懂风月,不诸世情,能取方知许为妻,
实乃三生有幸,今日在众同胞面前立誓,砚书与卿,生则同衾,死则同穴,
除生死大道绝无分离之日。”结婚之后我们伉俪情深,很多人都调侃说萧砚书妻令如山,
每次出去应酬,事无大小他总是第一个走,无一例外,每当有人问他时,
他都说家中妻子怕黑,我不回去她会害怕。他也总在回家只是给我带一束花,多数是桃花,
没有桃花时也会挑着别的花买。我虽出嫁了,但因家中长辈疼爱给了不少产业作为陪嫁,
经常忙着打理铺子,有时他会委屈巴巴的靠着我说:“你整天就忙着做生意,都不在乎我了。
”也会经常拉着我让我补偿他日子就这样平淡而幸福的过着,平平淡淡但心里被塞得满满的。
我一直以为我和萧砚书会这么一直幸福下去一直到老。
直到~~4“你想好了吗”我看着眼前的少年,说完就定定的看着他。
少年脸上是我从未见过严肃坚定他说:“只许,如今国难当前,民之所忧,念之;民之所盼,
行之;只许,华夏统一是民之所向,
作为一个军人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侵略者在我们的国土上耀武扬威,欺辱我中华儿女。
”我深知这是他的责任和使命,他有自己的路要走。我说:“好,我的等你回来。
”民国二十年抗日战争一触即发,三省沦陷,愈发到了迫在眉睫,唇亡齿寒,
国家生死存亡之际。我知道他到该走的时候了,我为他准备好行囊。“只许,等我回来。
”我的少年郎抱着我说完这句话转身就走了。我朝她的身后使劲地挥手:“我等你回来。
”随后又小声的说了一句我和孩子一起等你回来。没错我怀孕了两个月了,
在他临走的前几天发现的,但是我没有告诉他,我不想他有后顾之忧。她知他的报国之志,
亦知在国家危急关头,它必将做出取舍,她唯一能做的就是安定他的后方,在家里等他回来。
开始的时候时常会收到萧砚书的书信,每次收到他的书信时我都会安心一阵,
可越到后面书信越来越少了从一周一封到一月一封最后更是半年才来了一封信,
信上的内容也在变少从开始的给我讲述前线的一些趣事到后来的信纸上只有数字“人安,
勿念。”我知道他太忙了,我并不怪他,我只希望他能好好的,好好活着回来见我。
战事愈发吃紧,战场上每天都在死人,萧家附近也会时不时传来人痛哭的声音。
都是去了前线打仗战死军人的家人,几乎每天都有人家破人亡。
我每天都在祈祷萧砚书能平平安安的回来。过了一段时间前方传来物资缺乏的消息,
我知道我不能再家里坐以待毙,他在前方冲锋陷阵我也必须要做些什么和他一起战斗,
一起保卫这支离破碎的国家。我把这些年存到的钱和一些的萧家产业整合在一起,
到处购买衣物,食品,药物等一些军需用品,不断地向前线输送物资。
民国二十一年我为萧砚书生下了一个男孩取名为萧时安希望它可以平平安安长大,
也希望萧砚书能平安归来。我写信给萧砚书告诉他,他当爸爸了,
我还带着时安去拍了一张照片寄给他。我想让他知道家里还有人在等着他回来。
二年前线战乱愈发频繁中华大地笼罩在一片烟雾迷茫之中我已经很久没有收到萧砚书的信了,
虽然我也知道没有消息就是最好消息,可是心中一直担心不已。又过了一年,
大哥和二哥也相互奔赴前线战场。大哥临走之前告诉我:“只许,
我们国家正在遭受巨大的磨难,无数国人为之前仆后继,吾辈青年应当誓死捍卫国家***。
”二哥走的时候也告诉我:“国难当前,我们只能站着死,绝不下跪。”日子一天天过去,
身边亲人相继奔赴战场,5萧砚书依然没有任何消息。我知道我等不了了,我要去找萧砚书,
只要一天他的死讯没有传来,我就坚信他没有牺牲。我在学校时学习的就是西医,
结果这么些年一直荒废自己所学。砚书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这个国家,而我也要用自己所学,
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献出绵薄之力。我最放心不下的是我的时安,他还那么小,
出生到现在没有见过自己的父亲,现在母亲也要奔赴前线。可是我有必走的理由,
不管是为了去寻找砚书,还是为了民族复兴。为了让孩子不必在扛着枪走向战场,
总要有人去负重前行。离开的那天下着大雨,时安在门口大喊着:妈妈别走,妈妈别走,
妈妈,妈妈。看着时安哭的撕心裂肺,我狠心的转过身不理会,
提着箱子大步走着消失在雨幕下。其实我也不知道萧砚书会在哪里,我只能跟随他的脚步,
去他最开始去的地方一步步打听。我一步步走着,走过他走过的路,看着他所看到的事与人。
我看到面色蜡黄的黄包车夫,补丁摞补丁的短褂被汗浸湿透,脊梁弯成桥,
载着逃难的妇孺往租界跑车轮碾过弹坑时,他紧攥车把的手、还护着乘客怀里啼哭的婴孩,
哪怕自己家早被炮是火夷为平地,也记得“拉人活命积德。、”看到进步青年,身着学生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