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启程
不知不觉李青川己然来到遥城门口处,此时尚早,城门未开,但是门口处早就有人来此等待。
昨夜一晚奔袭,李青川头顶一对熊猫眼,精神萎靡,一身破烂衣裳本就不堪,现在完全就是衣不遮体。
环顾西周,一辆马车映入眼帘,牵车的是一位中年大叔,李青川蹑手蹑脚的来到马车旁,拽了拽大叔衣角。
胡子大叔低头一看,看着李青川捂着重要部位,忍不住笑道:“小伙子,你这?”
众目睽睽之下,年轻真好,还能玩裸奔。
身后传来唏嘘声。
李青川也是羞愧难当,半蹲在马车旁,小声道:“大叔,您能不能把我给拉到城隍庙那里去?”
“小兄弟,怎么如此难堪?”
胡子大叔口中夹杂几分笑意,手中却是麻溜,拉开马车上面盖着的麻布,让李青川钻了进去,躺在上面。
只留出一个头的李青川,尴尬道:“多谢大叔了。”
“小事。”
话音刚落,城门打开的“吱呀”声传来,在外蹲守的人们纷纷安分守己,排队等待进城。
胡子大叔牵着毛驴来到队伍末端。
……“站住,这个人躺在马车上是怎么回事?”
为首的官兵拦住马车,一名提剑士兵上前询问。
胡子大叔点头哈腰,低声道:“小儿前日贪玩,将一身衣裳弄破,此次进城,是为我儿挑选一件新衣裳。”
为首官兵用剑鞘轻挑麻布,李青川正好捂着隐私部位,两人面面相觑,官兵转身抿嘴一笑。
抬手示意他们过去。
马车进城,昨日中秋留下的痕迹还在,每家每户门口高悬大红灯笼,街道林立各种商品,其中不乏月饼售卖。
在李青川的指引下,胡子大叔赶驴来到城隍庙门口,这里与主干道相比完全是判若两处,空无一人的场景着实有些凄凉。
李青川捂着重要部位下车,弯腰感谢大叔的一路相送,挥手告别大叔,李青川大步流星进入城隍庙。
刚入庙门,只见一袭黑衣叠放在案板上。
拿起衣裳,一叠银票和一封信掉落,捡起信打开,上面文字不多,短短一行:“一路顺风。”
收好银票,来不及换上衣裳,转身来到神像背后,倒头就睡。
一吸一呼,一并带起周围空间的波动,一股股“气”如海川奔流般注入李青川体内,稚嫩的面庞红润有光泽。
一柄飞剑悄然出现在李青川枕边,飞剑通体灿金,一条血线位于剑身中央。
姜闫浮空于城隍庙之上,满意点头,又轻言:“辛苦了。”
一抹金色流光从城隍庙迸出,只见一位身形矮小,形态佝偻,胡子花白的小老头来到姜闫身前,拄着拐杖,捻须道:“姜闫,这小子就这么值得你们不经放下身段,来这穷乡僻壤守护他一人。”
姜闫低头窥视庙中的李青川,道:“老伙计,你不懂,我在这小子身上看见了希望。”
佝偻老头老气横秋的脸上一脸茫然,附和道:“希望?”
姜闫口中流露出激动之色,“对,希望,终结这乱世的希望,也是飞升的希望。”
自三万年前,天降异星,乱世而来,人妖两族再无飞升,再无仙。
此话一出,小老头立马看向下面的李青川,眼中深感不信,却也是大吃一惊。
他己经活了两千年了,在归真境滞留了五百年光阴,对于飞升,获得长生怎么不渴望。
回过神来的小老头,面容疑惑问道:“既是希望,为何首接去青竹界?”
姜闫淡然一笑,“天才在我眼里,无非就是比普通人多一点机缘,纵使得到那些机缘,可惜,终归是留不住。”
瞳孔微缩,接着道:“我也想看看那扇门后面有什么!”
“接下来怎么办?”
佝偻老头似乎有些看不懂姜闫这些人的行为。
姜闫一手挥衣袖,转身道:“那就看他能走多远了。”
话完,姜闫浮空踏步,眨眼间身影便消散在此方天地。
佝偻老头托腮沉思,看了看姜闫离去方向,又仔细端详庙内沉睡的李青川,好一会儿之后,摇头叹气一番,化为一道金色流光,回到城隍庙神像当中。
……翌日清晨,天微微亮,夏热渐退,秋意渐浓。
李青川依旧赖床,习惯性的翻身,发现背部被一件东西给硌着,拿起一看,赫然是一把飞剑。
这一下子瞬间就清醒了,警惕看向西周,见没有异常,这才松一口气。
看着手中飞剑,陷入沉思,“难道是姜闫那老头给我的,可是他不是给我一把短刀了吗?”
拔出飞剑,端详其身,似乎冥冥之中和自己遥相呼应,有一种血脉相连的感觉,李青川顺着这个思路。
突然,飞剑消失不见,李青川奇怪万分,在身旁寻找片刻,又想起那把飞剑,显然,飞剑又回到他的手中。
一时间,李青川脸上露出笑靥,拿着剑柄在空中比划几下,装作一副侠客样子。
忽然想起昨晚姜闫对自己说的话,稍微洗漱一下,换上衣衫,李青川走出庙门,又回头,看着自己生活了十几年的地方,一时间百感交集。
几时离去,何日而归。
此时的李青川没有了破烂一身衣裳的样子,一袭干净利落的束身黑衣,腿绑短刀,轮骨分明的面庞多几分肃杀之气。
关上庙门,转身下跪,磕三个头,口中依依不舍,却掷地有声道:“城隍爷,再见。”
待李青川离去,佝偻老头捻须屹立庙门头上,面容微笑,欣慰点头。
李青川腰间也悄然多出一枚乳白玉佩,上面似雕刻一个字“青”,温润氤氲。
天虽然刚微亮,遥城街道上己有商贩支起摊子,来到一家烤饼摊前,“老板,来十个饼。”
又对隔壁卖牛肉商贩道:“来三斤牛肉,给我包好喽。”
一碗牛肉汤泡饼下肚,脸上洋溢满足,在遥城生活了十几年,闻过没吃过,现在可以尽情享受了。
付过钱,李青川背上干粮,转身走向城门,看门的守卫没有往常的阻拦盘查,反而是很自然的打开城门,放他出去。
走出城门,伸伸懒腰,拿出姜闫给的卷轴,摊开一瞅,上面是零零乱乱的线路,距离自己最近的一个地点叫南都。
踏步行走在这通往南都的官道上,天气渐热,路上行人匆匆徐徐。
对于第一次出远门的李青川,一切事物都是好奇的,左看看,右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