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记1996 年的秋天,风一刮,村口的老槐树叶就打着旋儿往下落,铺在土路上,踩上去沙沙响。
初三(2)班的冬子背着洗得发白的帆布书包,骑着他那辆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二八自行车,往镇上的中学赶。
车把上挂着一个布袋子,里面是娘早上刚蒸的红薯馒头,还有一个煮鸡蛋 —— 娘说初三功课紧,得补补身子。
“冬子,路上慢点,别骑太快!
上课别迟到!”
娘的声音从门口飘过来,带着点沙哑。
冬子回头挥挥手,阳光照在娘的头发上,能看见几缕白丝。
娘这两年身子不如以前,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喂猪、做饭,晚上还得缝补衣服,手上的茧子一层叠一层,连针都捏不稳。
2 学霸的阴影冬子是村里出了名的好学生。
在学校,班主任李老师总把他当榜样,说 “冬子这娃,脑子灵,又肯学,将来肯定能考上县重点高中”;在家里,邻居张婶、王姨总让自家娃跟冬子学,“你看冬子,放学就写作业,从不乱跑,哪像你,天天野得不着家”。
冬子也没辜负大家的期望,初一初二的考试,他次次都是全班前三,墙上贴满了 “三好学生” 的奖状,红通通的,像小太阳。
初三开学那天,李老师在班上开了 “备战中考” 的班会,黑板上用白粉笔写着 “距离中考还有 278 天”,字写得又大又有力。
“初三是关键一年,你们都是要考高中的,尤其是冬子,你是咱们班的种子选手,得带好头!”
李老师看着冬子,眼神里满是期待。
冬子点点头,心里像揣了个小鼓,又紧张又激动 —— 他想考县重点,将来考大学,让爹娘住上带瓷砖的房子,再也不用在下雨天漏雨的土坯房里睡觉。
开学头一个月,冬子比以前更拼了。
每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在院子里背英语单词,娘煮的红薯粥还冒着热气,他就着咸菜吃两个馒头,然后骑车去学校。
晚自习要上到九点,冬子总是最后一个走,教室里的日光灯嗡嗡响,他趴在桌子上做数学题,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