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理想的火种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夜色缓缓降临,将城市的轮廓勾勒得愈发冷峻。

实验楼的玻璃幕墙在暮色中反射出模糊的灯火,竟像一只沉默的巨兽,伏于科学的荒原。

黎川站在三楼空荡的实验大厅里,背靠着窗,静静看着苏瑾走来。

苏瑾步伐匆匆,额头还残留着未干的汗珠。

她推开门时的动作带着一丝急切,显然是奔着黎川来的。

两人西目相对,空气中一时间只剩下彼此的呼吸声,仿佛整个世界都为这片刻的重逢按下了暂停键。

“你还是老样子,总是比约定提前。”

苏瑾微微一笑,语气轻松,眸中却有一层难以掩饰的期待。

黎川回以一笑,将手中的文件夹递过去:“习惯了。

任何实验都要提前预热。”

苏瑾接过文件夹,翻开第一页,眉头渐渐舒展,眼底的光芒愈发明亮。

纸上的字迹工整而锋利,每一行思路都条理分明,仿佛哪怕是最狂野的想象也被黎川用冷静的笔调一点点圈定在了现实的边界。

“这就是你的计划?”

她抬头问。

“初稿而己。

你觉得哪儿需要补充?”

黎川不动声色地注视着她,仿佛等待着某种审判。

苏瑾沉吟片刻,将注意力全部投入在文件中。

她的目光游走在那些公式与推演之间,像是一位寻找瑰宝的探险者。

片刻后,她缓缓合上文件:“理论上很完整,但实际操作里,变量太多。

比如实验材料的纯度,环境的控制,还有人员的配合。”

黎川点头,似乎早己料到这个答案:“所以我需要你。

你比我更懂实验管理。”

苏瑾轻轻地笑了,笑容中带着一丝久别重逢的释然:“你总是这样,把难题丢给别人。”

“这不是难题。”

黎川认真地看着她,“这是火种。

只要我们一起,点燃它。”

短暂的沉默后,苏瑾仿佛下定了决心:“好。

我答应你。”

大厅的灯光渐渐亮起,照亮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黎川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打开,调出一份实验计划的详细流程。

苏瑾靠近了些,目光与屏幕上的数据交汇。

“我们需要一个团队。”

苏瑾沉声说道,“不仅仅是你和我。

这个计划太大了,光靠两个人,做不完。”

“我正在联系几个人。”

黎川点开一份人员名单,屏幕上浮现出数张照片与简短的资料。

“这是林知远,材料学博士,对高温反应有深入研究。

还有王子恒,一流的数据分析师。”

黎川边介绍边观察苏瑾的神色,“如果你同意,我还想让你负责整体协调。”

苏瑾看着那些熟悉或陌生的名字,心里生出一种久违的激动。

这种感觉,正是她投身科研最初的理想——与志同道合的人们,将不可能变为现实。

“我们需要一个有经验的实验技师。”

苏瑾提出,“还有安全管理,不能忽视。”

“我会安排。”

黎川的声音很坚定。

那种笃定,仿佛他们己经跨越了最艰难的障碍。

外面的夜色愈发深沉,实验楼内却弥漫着某种无形的热度。

两人围坐在长桌旁,开始一项又一项地梳理项目细节。

从原材料的采购到设备的调试,从实验数据的采集到风险评估,话题逐渐深入,思路也逐渐清晰。

“如果我们能控制反应温度在临界点之下,理论上可以避免大部分的不稳定因素。”

苏瑾翻出一张草图,在上面做了简单的标注。

“但能量输入的精度很难做到百分之百。”

黎川提醒。

“所以需要实时监控和自动调整系统。”

苏瑾抬头看他,唇角微扬,“你还记得我们当年做小型实验时用的那套自制装置吗?”

黎川笑了,眼中有些怀念:“怎么会不记得。

你用旧设备拼接出来的温控模块,居然还能撑到最后。”

“那时候条件简陋,但我们有热情。”

苏瑾轻声道,“现在,我们有了更好的资源,更强的团队。

黎川,你真的有信心吗?”

黎川没有立刻回答。

他沉默片刻,望向窗外深邃的夜色。

城市的灯火像一粒粒微弱的星辰,散落在远方。

许久,他才缓缓开口:“信心不是天生的,是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失败中积累出来的。

我相信我们的理想。”

苏瑾点头,那一刻,她似乎看见了自己曾经憧憬的未来。

她伸出手,掌心向上,像是在等待某种庄重的仪式。

黎川微笑着,伸手与她相握。

两人的手在灯光下交叠,温暖而坚定。

这一握,不只是承诺,更是两颗理想之火的碰撞。

“明天见。”

苏瑾站起来,拾起文件夹,眼神里多了一分决绝。

“明天见。”

黎川目送她离开,首到走廊尽头的身影渐渐消失。

当夜深人静,黎川独自坐在实验大厅里,思绪却愈发明亮。

他知道,这个世界并不温柔,科学的道路也从不平坦。

但只要有理想的火种,就能在黑暗中燃起希望。

窗外,夜色未央。

楼下的路灯像一盏盏孤独的守望者,照亮着前路。

黎川轻轻合上电脑,深吸一口气。

明天,他和苏瑾将一起点燃这场实验的烈焰。

团队的雏形,终于初现。

他们会失败,会迷茫,也许会被现实击倒。

但此刻,他们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火种。

而这,正是他们不惜一切想要守护的理想。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