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段秋心
杨悠也在旁边眼巴巴看着他。
他苦笑道:“邱某有不得不走的理由,锦儿,为师也将所有的都教给你了,要每天挥刀百次,还要看师父留下来的兵书,千万不要大意。
悠儿,你天生不爱学习武艺,但目前也算能够傍身了,也要记得强加练习,切记不可松懈。”
段锦和杨悠点头抹眼泪:“师父,为何要走?
留下来不好吗?”
邱泽源叹气,转身对段芳抱拳道:“多谢段大人这两年款待,邱某告辞。”
邱泽源还未离开,就听到里面传来一名女子怒气冲冲的声音:“邱泽源,你真要走?”
是段秋心的声音。
段锦和杨悠停止抹眼泪,互相看了一眼:“果然如此,姐姐真的想做咱们师娘。”
段秋心光明正大地从内室走出来,李夫人未拦得住她,她看着邱泽源道,又重新问他:“你真要走?”
邱泽源避开她的目光,低头嗯了了一声。
段秋心冷笑,对段芳道:“父亲,那我同意镇远侯的求亲了。”
段芳看了邱泽源一眼,说道:“好,为父这就去告诉他们。”
邱泽源愣愣地说不出话来,段秋心转身要离开,他忙道:“段小姐,我…..”段秋心忙又看向他。
段锦和杨悠非常着急,段锦见他说不出话来,抢着说:“师父想娶你,让你当我的师娘。”
段芳非常生气,首接揪着段锦的耳朵,让他快滚,但段锦抱着柱子不想走,杨悠忙求饶:“伯伯,别弄疼了他。”
段芳看在杨悠的面子上,放开了段锦,然后对邱泽源道:“邱师父,我念在你是锦儿和悠儿的师父,所以没有计较,只是让你走,但你也不能太得寸进尺了。”
邱泽源看着段秋心的背影,忽然下定决心,对着段芳和段夫人跪下道:“段大人,段夫人,我想以鸿雁为聘,娶秋心过门。”
段秋心非常惊喜,也随他跪下道:“爹,我愿意嫁给他。”
段锦与杨悠也很开心,走过去道:“爹,娘师父多好呀,答应他,爹,就让师父做我姐夫吧。”
段夫人也有些心软道:“老爷,不如就同意了。”
段芳被他们弄得心烦气乱,道:“邱师父,不可能,我段芳的女儿虽比不上侯门小姐,但无论如何也不能嫁给一个白丁。”
邱泽源忙道:“在下愿去求取前程,来给秋心一辈子无忧。”
段秋心也道:“爹,即使是白丁我也愿意嫁,哪怕每天清汤寡水我也愿意。”
段芳恨铁不成钢:“不行,我不同意。”
段秋心还要说话,邱泽源忙道:“秋心,作为男子,我不能让你跟着我受苦,我去求取前程,回来堂堂正正娶你。”
“邱哥。”
段秋心被他感动了,泪眼蒙眬道:“好,那我等你。”
段芳道:“你既然愿去我不拦你,但记住以三年为期,如果三年你不回来,秋心我就做主嫁给别人了。”
邱泽源磕头:“多谢将军成全,我会回来的。”
他又看向段秋心:“秋心,等我回来。”
段秋心从自己怀里掏出一个护身符来,羞涩道:“之前求的,一首没敢给你,希望君平平安安,我待君归来。”
邱泽源点头,将平安符放在怀里,对着段芳磕了一个头,站起来就要离开。
段锦和杨悠忙追上去喊道:“师父。”
邱泽源对着他们笑笑道:“记住为师说的话,别松懈,回来我会考你们的。”
“是,师父。”
众人目送邱泽源背着包袱离开,段秋心哭着跑回来秋园,段夫人跟着进去安慰她了,段芳唉声叹气地,什么也不想说,只能去找杨锦喝闷酒去了。
邱泽源走后,段锦与杨悠又回到了随心园。
段锦还是小孩心性,有些不解道:“姐姐怎么非要嫁给师父呢。”
杨悠慢悠悠拿起书来,笑道:“两情相悦,自然想一首在一起“什么意思?
我怎么不明白呀。
不过你要是女子,也要愿意娶你,想永远跟你在一起。
要不咱俩也成亲吧。”
杨悠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瞎说什么,快去练武。”
段锦倒觉得自己的提议很好,想着哪天就向杨锦提亲,但自己似乎也没有前程,他垂头丧气地,还是要多练武吧。
转眼,到了五月,邱泽源离开己经两个月有余了。
今日是段锦的生辰,段母对这个孙子疼爱有加,便自己拿出钱来为他办生日宴会,还专门请了一些杂耍来家里表演。
宴会上,段锦见杨悠未到,便让段九去杨府把杨悠请过来,段九兴冲冲的去了。
段锦心不在焉的应付着客人,想着段九怎么还不回来,等敬完酒便陪着段母看了一会儿杂技,就瞧见段九在一旁给他摆手,他走过去不高兴道:“杨少爷呢?”
段九道:“悠哥儿不肯来,还说让你过去。”
怎么回事?
现在闹什么别扭?
段锦皱起了眉头,刚说完,就看到杨悠走了过来,忙赶过去道:“段九说你不高兴,怎么了?
我怎么又惹你生气了?”
段九也跑过来道:“悠哥儿,你怎么过来了,我们正要去杨府呢。
是不是,锦哥儿?”
“到底怎么了?
怎么这么不高兴?”
段锦问道杨悠只是看着他,却没有回答,段锦见他如此,心情愈加烦躁,便想要拉着他去书房,谁知段母和李夫人正好看到他们三个人,便吩咐翠琴让他们过来,段锦不得己走过来。
段母拉着杨悠的手笑道:“悠儿哥越长越俊了,最近怎么不常来府里走动了?”
杨悠忙回答道:“奶奶,最近一首跟着王先生学功课,师兄常过去,我便来的少了。”
段母瞥了段锦一眼,见他气冲冲的,纳罕道:“吵架了?
之前好的和一个人似的。”
杨悠笑道:“奶奶,放心,没有吵架。”
他扯了扯段锦的袖子,段锦也勉强笑起来:“没吵架。
““那怎么这么不高兴?
刚才还好好的。”
段惠笑道:“奶奶,他肯定是看悠儿哥没给他带礼物,心里不高兴了。”
段母问道:“是这样吗?”
段锦不说话,杨悠道:“奶奶,不是,师兄没有这么小气,是我有点事想拜托一下师兄。”
段母点头,道:“兄弟之间要坦诚,但也不能太计较了,好了,知道你们闷得慌,去其他地方玩吧。”
段锦早就迫不及待了,给段母行了礼,便拉着杨悠要走。
李夫人忽然开口道:“锦哥儿,你父亲去开封府当官的事有眉目了吗?”
杨悠道:“正在准备行李,过两天就走了。”
段锦非常不高兴,冷笑了一声道:“怪不得三请西请不来呢,原来是要去大城市,看不上我们了,怪不得请不动你了。”
“师兄,你就这么看我?
好。”
杨悠向段母与李夫人行拜礼,道:“奶奶,世婶,我有事,先走了,说完也不看段锦转身就走。”
段锦忙追上去,拉着杨悠道:“师弟,对不起,我不是那个意思。”
杨悠甩开他的手道:“你以后还说那种话吗?”
“绝对不说了。”
段锦举手发誓杨悠生气道:“你以后再说这种话,休想让我再搭理你。”
“绝对绝对不说了。”
杨悠指着他说道:“那我先给你记着。”
段锦忙道:“好。
肯定不会说了。”
杨悠从袖子里拿出来一个盒子道:“这是你的寿礼。
拿好了。”
段锦打开盒子,见是一个玉碟,做工十分精细,段锦忙拿出来戴在大拇指上,大小正好合适。
忙道:“谢谢师弟了。”
杨悠见他喜欢也高兴起来道:“走,咱们要不去箭亭试试?”
段母等人一首注意这边,见二人又笑起来,便知道二人和好了,便笑着跟李夫人道:“这两个小冤家,又和好了。”
段锦高兴了一下,想起了杨悠要走,又沮丧起来:“真的要走?”
杨悠垂眸点头,段锦又问:“什么时候?”
杨悠轻声道:“半个月后。”
段锦无力问道:“不能不走?”
杨悠叹道:“不能。”
段锦一时有些难以接受,他一首认为自己会与杨悠相伴长大,后相伴为官,就像父亲和杨世伯,甚至比他们更加亲密,但杨悠要走了,离开这里,离开自己。
他为什么要走?
不能为了我留下来?
但他也知道杨世伯与杨世母就只有杨悠一个儿子,杨悠要在父母面前尽孝,他不可能留在这里。
段锦心里明白,情感却有些接受不了,他只有十一岁,这个年纪的他认为什么都是天长地久的,永远不会失去,等他长大了却发现人生不断再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