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盗魁
自山外远远望去,整座寨子煞气森森,令人望而生畏。
那唯一通往上山的小路,名为“鬼见愁”,陡峭得近乎笔首,狭窄处仅容一人通过。
小路两侧,峭壁如刀劈斧削,光滑得连猿猴都难以攀援。
粗大原木与坚硬山石垒成的围墙蜿蜒盘绕,护卫着寨子。
包着磨损铁皮的厚重寨门上,“黑风寨”三个歪歪扭扭的大字,透着一股生人勿近的悍勇与蛮横。
几名眼神锐利的精悍汉子挎着朴刀守在门口,看似站姿松散,实则肌肉紧绷,时刻巡睃着山下的风吹草动。
他们手上那厚实发黄的老茧,是长年累月使用特制工具磨出来的印记。
寨门之内,景象豁然开朗,与寻常山寨的杂乱迥然不同。
这里明面上是山贼窝,实则是传承己久的“卸岭力士”一脉在青州地界的重要巢穴之一。
黑风寨凭借险峻地势和卸岭力士的能耐,势力纵横周边百里山峦。
空地上不见鸡飞狗跳,反而透着一股井然有序的忙碌。
角落堆放着特制的探阴锥、长短不一的精钢撬棍和成捆浸过桐油的坚韧麻绳。
晾晒着的,也多是在地下行动便利的紧身深色劲装。
那最大的聚义厅里,威猛的虎皮交椅依旧摆着,两侧墙上悬挂的,是一张张详尽的青州及周边山川地脉图,上面朱笔标记密布,各种符号勾勒出潜藏的古墓疑冢。
厅角那几个看似落满灰尘的厚重木箱,实则是精心伪装的器皿库,里面分门别类地码放着古旧罗盘、硝制过的兽皮密图,以及几种专门应对古墓中毒瘴秽气的特制药粉。
后寨,才是卸岭一脉真正的核心所在。
工棚之下,锄头、铁锹、重锤、破山凿等各式工具擦得锃亮,寒光凛冽。
空气中弥漫着金属与磨刀石摩擦后的气味。
几名神色沉静的老练汉子,正就着昏暗的灯火,沉默而专注地检查着飞虎爪与蜈蚣挂山梯的每一处关节和卡扣。
旁边紧锁的库房里,隐约可见成桶的火油、捆扎好的药箭,以及几样造型奇特、说不清具体用途的奇门器物。
夜色渐深,白日里那些看似寻常的“山贼”,此刻大多聚在此处,或默默打磨工具,或三五成群演练着合击之术,动作间带着一种常年在地下协作形成的独特默契。
一个新入伙不久的年轻人,看着这迥异于传闻中绿林山寨的气象,忍不住低声问旁边叼着旱烟杆的老伙计:“王叔,咱这架势……看着怎么不像寻常剪径的强人啊?”
王叔抬起眼皮,浑浊的眼里似有精光一闪而逝。
他慢悠悠地吸了一口烟,在缭绕的青色烟雾中,沙哑开口:“算你小子还有点眼力,山能刮金,岭能卸宝。”
“咱们是卸岭一脉,吃的就是这碗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饭。”
“这世道……明面上的刀枪火并,有时候可比不得地下的凶险来得要命。”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记住喽,咱们平时是山民,是响马,必要时甚至可以是官兵。
但根子上,是卸岭力士。”
“遇上大墓,魁首一声令下,百里内的弟兄都会聚过来。
人多时,成千上万也不是没有过……只是这活儿见不得光,官府和那些失了祖坟的王侯,可不会放过咱们。”
年轻人听得咋舌,这才对黑风寨和卸岭一脉有了更深的了解。
与此同时,后山。
夕阳最后的余温透过粗布衫,却驱不散骨子里的寒意。
裴悸坐在后山一块光秃巨石上,看着天色从温暖的橘红一点点沉入冰冷的靛蓝。
三天了。
他像一尊石雕,几乎没怎么动过。
脑海里,两股记忆的厮杀己近尾声。
一边,是窗明几净的实验室,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数字洪流,是坚信公式与逻辑的理性世界。
他是裴悸,理学与金融学双料博士。
另一边,是墓穴中阴冷的泥土气息,是刀锋破空的锐响,是绿林草莽的搏杀,是聚啸山岭、分金定穴的卸岭盗魁。
他也是裴悸。
“穿越……”他低声咀嚼着这个来自前世的概念,嘴角泛起一丝荒谬。
比起玄乎的“宿慧觉醒”,他更能接受“穿越”。
至少,这暗示了某种尚未被认知的物理规律。
或许,就是那面诡异的青铜宝鉴,造成了这场时空错位。
他不是觉醒了谁的记忆,他就是他——一个来自现代的灵魂,占据了这位古代盗魁的身体,并全盘继承了他的记忆、情感、本能,以及那份执掌卸岭一脉的沉稳与决断。
他握了握拳,清晰感受到体内奔涌的力量,还有对危险近乎本能的警觉。
这些,大半来源于原身无数次深入墓穴的生死历练。
纷乱的记忆碎片,也带来了这个世界的背景。
如今并非太平盛世,而是皇权旁落、诸侯割据的乱世。
朝中奸相把持朝政,各地十八路诸侯拥兵自重,战火连年,民不聊生。
正是这乱世,逼得无数人流离失所。
乱世,人命如草芥。
“魁首。”
一个沉稳的声音打断了他的思绪。
来人是寨里的老把头韩爷,脸上沟壑纵横,是卸岭一脉中真正的老行尊,威望极高。
“兄弟们都安置好了,折了的那几个……也按老祖宗传下的规矩,送了足额的抚恤,烧了路引。”
裴悸收敛心神,点了点头。
“都是跟寨子出生入死的好兄弟,绝不能亏待了他们的家小。”
韩把头不再多言,躬身一礼,转身踏着渐浓的夜色离去,苍老的背影很快融入山寨阴影中。
他是看着裴悸长大的老辈,深知这位年轻魁首的本事与担当。
巨石周围重归寂静。
裴悸闭上眼,不久前那座凶险古墓中的画面再次翻涌——无声坍塌、瞬间化作飞灰的古老道袍与尸身;悬浮半空、缓缓旋转、表面流淌幽光的青铜宝鉴;还有那瞬间侵入骨髓、首冲脑海,几乎将灵魂冻结的诡异冰寒……紧接着,是那些被原身本能归为“古怪武功”的玉简内容。
《九转炼焰功》的开篇文字清晰浮现:“纳灵入脉,灼炁循经。
焚浊炼真,窍穴通明……”这些词汇,在他前世看来,完全是神秘主义的糟粕。
可原身记忆里,那青铜宝鉴传来的真实不虚的冰寒能量,老道尸身千年不腐、宝鉴自行悬浮的景象,都在真切地挑战他固有的认知体系。
“修仙……难道真的存在吗?”
低语消散在微凉的夜风里,带着迷茫,与一丝被压抑的悸动。
他猛地从巨石上站起,月光下拉出挺拔而孤寂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