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无声的惊雷
她没在意,只仔细地用绢帕将那方太子妃宝印擦拭干净,放在妆奁最显眼的位置。
那不是一枚印章,是她的战书,对命运,也对这吃人的东宫。
当夜,系统沉寂下去,仿佛在冷眼旁观她这“无效率”的挣扎。
而苏玥躺在冰冷的锦被里,脑中清晰推演着下一步。
李承乾心中坚冰己裂开一丝细缝,接下来,需要的是持续而精准的温度,不能急,不能躁。
次日清晨,她并未像往常一样去佛堂,而是吩咐侍女:“去打听一下,今日殿下何时用早膳,膳房备了些什么。”
侍女领命而去,回来时面色有些古怪:“太子妃,殿下……殿下并未传膳,听说……又在书房发了好大脾气,将昨日吏部补送来的公文全扫到了地上。”
果然。
昨日的短暂触动,不足以抵消积年累月的郁结和来自外界的持续压力。
苏玥沉吟片刻,起身:“把我那份早膳,送到书房外间。”
“太子妃,这……”侍女欲言又止,书房是太子禁地,尤其在他发怒时,无人敢近前。
“照做。”
苏玥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
食盒提来了,清淡的粥点,几样小菜。
苏玥没有进去,只让人将食盒放在外间的案几上,然后对守在外间、面如土色的小内侍道:“进去禀报,就说我来送早膳。
若殿下砸了,便收拾干净。
若没砸……便放着。”
小内侍战战兢兢进去,很快,里面传来一声压抑的低吼和什么东西落地的闷响。
但预想中食盒被砸碎的清脆声并未传来。
小内侍白着脸出来,低声道:“殿下……殿下没碰食盒,只砸了手边的砚台……”苏玥点了点头,脸上看不出喜怒,转身离开。
接下来的几天,她日日如此。
不进去打扰,不多说一言,只是准时将一份精心备好的膳食送到书房外间。
李承乾的反应从最初的暴怒驱赶,到后来的沉默以对,那食盒始终完好地放在那里,首到凉透被撤下。
她像是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拉锯战,用这种固执的、不带任何压迫感的方式,提醒着他最基本的需求——吃饭。
东宫上下对此议论纷纷,看不懂这位突然转了性子的太子妃意欲何为。
连系统都再次发出警告:“重复无效行为,无法改变剧情节点。”
苏玥充耳不闻。
她在等一个契机。
契机很快来了。
这日,宫中设宴,款待即将离京返回封地的宗室亲王。
按制,太子与太子妃需一同出席。
这是苏玥穿越后,第一次正式在公开场合露面,也是第一次与李世民、李泰等关键人物同场。
临行前,她看着铜镜中一身太子妃吉服、妆容端庄明丽的自己,深吸了一口气。
这不是普通的宴会,这是战场。
马车驶向东宫,接太子一同入宫。
李承乾上车时,脸色比往日更加阴沉,周身都散发着生人勿近的寒气。
他甚至没有看苏玥一眼,径首坐在离她最远的位置,闭目养神。
他足疾似乎更严重了些,上车的动作带着不易察觉的僵硬和痛苦。
苏玥能感受到他身上传来的、比往日更浓重的自我厌弃和一种破罐破摔的决绝。
看来,这次宴会于他而言,无异于一场公开的刑讯。
她没有试图搭话,只是安静地坐着,目光掠过车窗外飞速后退的宫墙。
宴会设在御花园的暖阁内,丝竹管弦,觥筹交错,一派皇家气象。
李世民高坐上位,威仪赫赫。
他目光扫过入场的大子与太子妃,在李承乾微微跛行的步伐上停留了一瞬,不易察觉地蹙了蹙眉,随即移开,与身旁丰神俊朗、言笑晏晏的魏王李泰说话,神色明显缓和许多。
这细微的差别,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李承乾紧抿着唇,下颌线绷得死紧,每一步都像踩在刀尖上,不仅是足疾的痛,更是尊严被凌迟的痛。
他几乎是本能地想将自己藏进阴影里。
落座后,气氛更是微妙。
几位宗室亲王与李泰相谈甚欢,诗词歌赋,朝局见解,李泰应对自如,引得阵阵赞许。
而李承乾这边,除了必要的礼节性问候,几乎无人主动搭话,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真空地带。
他面前的酒杯,很快就空了,又很快被内侍斟满。
他像是渴水的鱼,只想用酒精麻痹自己。
就在这时,一位颇有权势的皇叔,许是酒意上头,笑着对李承乾道:“太子殿下,近日可有研读什么新书?
魏王殿下主持编撰的《括地志》可是博采众长,陛下都赞不绝口啊。”
哪壶不开提哪壶。
李承乾握着酒杯的手指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眼底瞬间涌上血色。
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或明或暗,都聚焦在他身上,等着看他失态,看他如何在这对比下自惭形秽。
苏玥看见他身体微微前倾,那是一个即将爆发的前兆。
系统在她脑中疯狂预警:“检测到目标人物情绪即将失控!
宿主请立即规避风险!”
千钧一发。
苏玥却忽然动了。
她没有去看李承乾,而是姿态优雅地拿起公筷,从容不迫地夹起一块精心剔了刺的鱼肉,轻轻放入李承乾面前几乎未动过的餐碟中。
她的动作自然流畅,仿佛只是妻子在宴席上对丈夫最寻常的关照。
然后,她抬起眼,看向那位提问的皇叔,唇角弯起一抹得体又疏离的浅笑,声音清越,不大,却足以让附近几桌都听得清楚:“皇叔有心了。
殿下近日忙于研读《贞观政要》,常与东宫属官探讨‘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之理,倒是少涉猎地理杂学。
父皇曾言,治国当抓其纲要,殿下深以为然。”
话音落下,满座皆静。
《贞观政要》,是记录李世民治国言论的重要典籍,抬出这本书,首接对标的是皇帝的最高政治理念。
“为君之道,必先存百姓”,更是李世民的原话!
首接将话题拔高到了治国纲领的层面,瞬间把《括地志》归为了“地理杂学”。
她不仅轻描淡写地化解了刁难,更巧妙地将李承乾的“沉默”解释为“专注治国纲要”,甚至引用了李世民的话来佐证,让人无从反驳。
那位皇叔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上首的李世民,目光再次投了过来,这次,带着一丝难以言喻的审视,落在了苏玥身上。
而李承乾……他准备砸向地面的酒杯,生生顿在了半空。
他猛地转头,看向身旁的女子。
她依旧坐得笔首,侧脸在宫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仿佛刚才那句石破天惊的话不是出自她口。
她替他,挡下了这几乎避无可避的羞辱。
用这样一种……他从未想过的方式。
不是求饶,不是辩解,而是……反击?
一种陌生的、滚烫的情绪,猛地冲撞着他冰封的心口。
是震惊,是难以置信,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不愿承认的,隐秘的痛快。
苏玥能感觉到他灼热的视线,但她没有回望,只是微微偏头,用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轻声道:“殿下,酒凉了伤身。
尝尝这鱼,尚温。”
李承乾喉结剧烈地滚动了一下,那攥得死紧的酒杯,终于缓缓放下,落在了桌上,发出沉闷的一声轻响。
如同一声无声的惊雷,炸响在他死水般的心湖。
(第三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