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初次尝试
他把木盒放在台灯下翻来覆去地看。
纹路像晒干的河沟,摸上去温温的,再没冒出半点银光。
“肯定是个宝贝。”
他对着空墙嘟囔。
手机屏幕亮了,是房东发来的消息:“明天交房租,别忘。”
他点开余额,三位数的数字刺得眼睛疼。
一夜没睡踏实。
天刚亮,沐阳就揣着木盒出门了。
木盒贴在衬衫内袋,像颗小暖炉,把心口烘得发慌。
古玩街在老城区,青石板路被踩得发亮。
他站在“聚珍阁”门口,盯着那块掉漆的牌匾深呼吸。
推门时,铜环“叮”地响了一声。
店里飘着檀香味,混着旧纸的霉味。
柜台后坐着个老头,戴副老花镜,正用放大镜瞅一本线装书。
他左手无名指上的玉扳指磨得发亮,一看就是摸了半辈子老物件的手。
“小伙子,买还是卖?”
老头头也没抬,声音像砂纸蹭木头。
沐阳走到柜台前,手在裤兜里攥出了汗。
他从内袋掏出木盒,指尖先蹭过那道浅纹,才慢慢递过去。
“老板,您看看这个……能值多少钱?”
声音都有点发颤。
老头放下放大镜,接过木盒时,指尖顿了一下。
快得像错觉,沐阳却看见了。
老头把木盒凑到眼前,眯着眼瞅纹路,又用指腹反复摩挲。
沐阳的心跳撞着肋骨,盯着老头皱起的眉峰。
过了半分钟,老头把木盒往柜台上一放。
“五百。”
两个字砸得沐阳脑子发懵。
“五……五百?”
他拔高了声音,又赶紧压下去,“可它昨晚发光了!
真的,就这儿,冒银光!”
他指着木盒上的纹路,急得手心冒汗。
老头笑了,嘴角的皱纹堆成褶子。
“小伙子,***这行西十年。”
他拿起木盒,用指节敲了敲:“光绪官窑我收过,民国的夜明珠我也见过。”
“要是真能发光,轮得到你在这儿问价?
早被人抢着要了。”
他把木盒推回来:“材质普通,工艺粗糙,五百顶天了。”
“你要是嫌少,去别家问问——这条街的老板,眼光都差不多。”
沐阳盯着木盒,又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
母亲的药快没了,房租明天就得交。
五百块不多,却能解燃眉之急。
可昨晚那道银光,明明暖得很实在。
他想起赵强说他“不懂事”的嘴脸,想起自己三年来像陀螺似的打转。
或许……是自己看花眼了?
“卖……卖了。”
他听见自己说。
老头眼里飞快地闪过一丝得意,转身从抽屉里掏出五张皱巴巴的百元钞。
“钱你点好。”
沐阳拿起钱,纸币上特有的味道刺得鼻子发酸。
他最后看了眼木盒,老头己经把它塞进了柜台下的抽屉。
“砰”的一声,像把他心里那点盼头,也关在了里面。
走出聚珍阁没三步,就听见身后有人说话。
是两个遛鸟的老头,鸟笼挂在胳膊上,正往这边瞅。
“刚才那后生卖的盒子,你看着没?”
“咋没看见!
我姥爷的残卷上画过这玩意儿,叫‘星髓盒’,里头能养‘光’,最少值五万!”
“那聚珍阁的老鬼,明摆着压价坑人呢!”
沐阳的脚像被钉在了青石板上。
血液“嗡”地冲上头顶,耳朵里全是心跳声。
他猛地回头,看见聚珍阁的门帘动了动。
老头正扒着门缝往外看,见他回头,赶紧缩了回去。
那五张百元钞在手里,突然烫得像烙铁。
他攥着钱,顺着墙根慢慢蹲下去。
路过的人擦着他的胳膊走,没人注意到这个年轻人脸色惨白,嘴唇都在抖。
为什么要骗他?
这木盒到底是什么?
是真能让他翻身的宝贝,还是自己的一场幻觉?
他抬头望着聚珍阁的牌匾,阳光晃得眼睛发疼。
攥着钱的手,突然攥成了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