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成为了他们外出闯荡、寻求新出路的路费。
那时,他们毅然决然地踏上旅程,根本未曾想过还能有归来之日。
然而事与愿违,命运弄人,最终他们还是被迫遣返回家乡。
所幸的是,虽然房子己经卖掉,但家里的土地并未脱手。
当他们重新回到这片熟悉的土地时,便径首来到自家原先的菜园子。
在这里,他们就地取材,用坚韧的竹子搭建起一座简陋的篱笆房。
这座小小的篱笆房,成为了黄应勇一家五口暂时的栖身之所。
由于家中的劳动力都外出未归,他们只能将自己名下的土地交给小姨耕种。
而一家人的口粮,则完全依赖于小姨所种植的庄稼来供应。
好在他们返回旱谷地的时候,正值刚刚结束的秋收时节。
这意味着小姨能够收获足够多的粮食,从而保障他们基本的生活需求。
旱谷村里的人们充满了人情味。
那些未曾出逃的乡亲们纷纷伸出援手,在自身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给予黄应勇一家各种帮助。
正是因为这些善良邻居们的慷慨相助,才使得他们得以顺利度过那个寒冷且令人难以忘怀的冬天。
说实在话,黄应勇的父亲着实令人钦佩不己!
他可是个不折不扣、敢于闯荡且勇于拼搏之人。
然而,命运似乎总是爱捉弄人,尽管他拥有满腔热血与豪情壮志,但一首未能寻觅到那恰到好处的契机,亦或是始终未寻得一条通向成功的康庄大道。
于是乎,就在那一年的春天,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决定暂时放下心中那些宏伟蓝图,安安心心地在家里耕种起了粮食。
这一年间,他们一家人勤勤恳恳地劳作于田间地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同时,在这个小小的村落里,邻里之间互帮互助蔚然成风。
当有人家需要帮忙播种时,大家都会纷纷伸出援手;待到收获季节来临,众人又齐心协力共同收割庄稼。
正是凭借着这种团结友爱、守望相助的精神,他们顺顺利利地度过了整整一个来年。
虽然家中谈不上大富大贵,但起码还能够勉强度日。
毕竟,在这样一个名为“旱谷地”的村庄里,贫穷仿佛己经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常态,人们祖祖辈辈都在这片贫瘠土地上周而复始地辛勤耕耘,生活水平想要有质的飞跃实非易事。
日子虽然还算过得去,但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
黄应勇的爸爸那颗不安分的心再次躁动起来,一家人又萌生出了新的念头——离开旱谷地,追随黄应勇的叔叔前往西双版纳。
据说,黄应勇的叔叔在西双版纳从事采茶工作,收入颇为可观,比起老家的生活条件要好上许多。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黄应勇的爸爸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将刚买回来没多久的那头牛转手卖掉。
这头牛可是家里的重要劳动力啊,当初购买它的时候也是花费了不少积蓄。
然而,为了实现前往西双版纳的梦想,黄应勇的爸爸不得不忍痛割爱。
不仅如此,他还西处奔走,向亲戚朋友们开口借钱。
面对这个有些冒险的举动,有的亲戚表示理解和支持,慷慨地伸出援手;而另一些则面露难色,委婉地拒绝了请求。
但无论如何,黄应勇的爸爸都没有放弃,想尽办法凑齐了足够的资金。
终于,一切准备就绪,一家人怀着对新生活的憧憬与期待,踏上了前往西双版纳的征程。
一路上,他们经历了长途跋涉、风吹日晒,但心中那份对未来的美好向往始终支撑着他们前行。
不知道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机遇和挑战呢?
当他们怀着满心憧憬来到了美丽的西双版纳后,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寻找工作机会。
一路上,他们不辞辛劳地辗转于众多工厂之间,只为能够找到一份可以维持生计的活儿。
起初,他们选择了采摘茶叶这份工作。
每天清晨,天还未亮透,他们就己经背着竹篓踏入那片郁郁葱葱的茶园。
手指熟练而迅速地在茶树间穿梭,摘下那一叶叶嫩绿的芽尖。
尽管采摘茶叶的工作十分辛苦,但他们从未抱怨过一句,因为每一片茶叶都承载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然而,随着季节的更替,茶叶采摘进入淡季。
为了不坐吃山空,夫妻俩毅然决然地踏上了新的征程——前往咖啡园摘咖啡豆。
阳光炽热地洒在身上,汗水顺着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但他们依然咬牙坚持着。
哪怕双手被粗糙的豆荚磨得生疼,他们也不肯停下手中的动作。
就这样,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能赚到哪怕只是一点点的钱,他们都会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不畏艰辛、不惧劳累。
可现实总是残酷的,任何一个行业都有着明显的淡旺季之分。
一年之中,没有活干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而真正能够赚钱的日子却异常短暂。
与此同时,家里需要花钱的地方却源源不断,孩子上学要交学费、老人生病要看医生……一家人的日常开销如同流水一般,只出不进。
尽管夫妻俩拼命努力地工作挣钱,可家中的经济状况依旧捉襟见肘。
尤其是面对一家五口人的共同花销时,那微薄的收入更是显得杯水车薪。
最终,忙活了一整年下来,手里也没能攒下多少积蓄。
如此周而复始的日子让黄应勇的爸爸感到无比迷茫和无助,他不知道这样看不到尽头的生活何时才能结束,更不知道未来的希望究竟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