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隐秘伤痕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镜川大学的傍晚,天色黯淡下来,校园里的梧桐树影在地面上纠缠成朦胧的图案。

林昱辰站在学生活动中心的后廊,手指紧攥着社团会议通知单。

沈安年刚拿着相机整理照片,顾岚书低头在手机上敲着文字,三人都停在昏黄灯光下,气氛微妙地静止。

“今天的任务到这儿吧。”

顾岚书轻声开口,将手机塞回口袋。

她的语气温柔却像水面无波,听不出情绪。

林昱辰点头,背上的书包坠着一股沉重,像是多年前的一场阴影仍在肩头盘旋。

沈安年拍了拍他的胳膊,试图用笑意搅动空气中的凝滞。

“昱辰,晚上一起去食堂吧?”

沈安年随口说,身子前倾,眼里亮着盛夏残光。

林昱辰下意识地答应了,可脚步却不自觉地慢了下来。

走出社团楼时,他瞥见路旁的垃圾桶,忽然想起小时候,也是这样黄昏时分,他背着书包走在家巷,那一盏路灯下始终只有自己的影子。

食堂里人声鼎沸,三人坐在靠窗的位置,窗外的晚霞和锅气交融着热烈又窒息的色彩。

沈安年故作神秘地递过一盒炸鸡:“顾岚书,我猜你今天又只炸了两块豆腐吧?”

顾岚书轻轻一笑:“沈安年,你永远都在试图逗乐别人。”

沈安年转向林昱辰,“昱辰,你家今晚有人做饭吗?

上次你说……”话音刚落,林昱辰被问题戳破一层防线,停顿半秒。

他不习惯被问及家庭,但沈安年总是坦率地表达关心。

“其实,我爸最近还是老样子。

他回家很晚,做的饭也随便。”

林昱辰试图嘴角上扬,却没成功。

一瞬间,气氛陷入短暂的沉默。

顾岚书用餐叉拨动豆腐,目光落在远处。

她似乎明白林昱辰话后的重量,轻声岔开:“你知道吗,小时候我妈常说,人多的餐桌也可以很冷清。”

沈安年愣了一下,放下食物,低头看着自己的手。

三人之间的情绪牵动着一根未曾言明的线——关于家庭,关于孤独。

林昱辰脑海浮现儿时的画面。

那年母亲离世,他七岁。

家里长时间只有父亲和自己,饭桌上总是筷声稀疏。

父亲沉默寡言,食物变成了任务,彼此的疏离如同掉落在地的玻璃碗,无法拾起。

顾岚书的眼神在林昱辰身上停留,她似乎想说些什么,却最终只轻轻叹息。

她接到堂妹徐语希的信息,屏幕上一句“姐,今晚一起吗?”

带着少有的暖意。

沈安年突然开口,打破凝滞。

他讲起幼时父母争吵的记忆——屋里摔碎的瓷杯和嘈杂的声音。

那夜他用相机记录窗外月光,试图让自己忘记那些破碎的对话。

“小时候,家里吵架很响,我总跑去阳台拍照。

都说照片能留下美好,其实更多是躲避。”

沈安年把手机递给林昱辰,屏幕上是他十三岁暑假的夜空,月亮下有一枚模糊的身影。

顾岚书低声说:“只有独自面对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其实很坚强。”

林昱辰握着手机,手指微微发抖。

他感受到沈安年的坦白,也体会到顾岚书隐藏在温和语气下的刺痛。

三个人的默契不言自明,他们的过去各自残缺,却能在这个窗边座位找到短暂的缝合。

食堂里持续热闹,林昱辰忽然开口:“你们觉得,成长是不是就是不断藏住伤痕?

没人察觉,世界就会以为你没事。”

沈安年严肃下来,“可有时候,能被看见那些伤痕,也许是幸运。”

顾岚书点头,她的声音轻如水雾:“世界不会主动温柔,但我们可以选择相互保护。”

空气因为这几句话变得明亮了些许。

沈安年举起相机,对着林昱辰和顾岚书,“以后我拍的照片里,要一首有你们。”

林昱辰低笑,眼底泛起温软的光。

顾岚书静静看着,相机快门声像一声约定。

饭后,三人沿着校道慢慢走,暮色己浓。

路边有学生在骑行,有低声交谈,有欢笑和吆喝。

林昱辰忽然想起童年好友蒋沃,又一次在社群中默默发梢友的信息;那种“想靠近又无法靠近”的感觉,他太懂了。

顾岚书注意到林昱辰的心不在焉,轻声:“你在想什么?”

林昱辰摇头,用力呼吸了一下夜晚新鲜的空气,“我在想,其实我们都在尽力让自己不被遗忘吧。”

沈安年侧过身,用手拍了拍林昱辰的肩膀,“被记住挺重要,可你不知道自己有多被我们记挂。”

三人相视而笑,气氛没有再因为隐秘的伤痕而沉重。

夜色深处,他们并肩走向下一个路口,灯光拉长了身旁三个影子。

每个人的步伐都踏在各自的过往之上,可同行的人相互照亮,那些隐秘的伤痕在友情里被悄悄安放。

远处社团楼的门口传来徐语希的招呼声,青春的气息混杂在晚风里。

夜色己阑珊,却仿佛才刚刚开始拥抱温暖。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