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昊铭撑着黑色折伞,刚从设计院的楼里出来,背后是一地未消散的加班声影。
他走得不快,雨横着吹来,湿气钻进衣领,惹得他眉头微皱。
这个时间,往常他会首接打车回外婆家,但今晚他想步行,哪怕鞋底贴着水迹。
路边昏黄灯光下,一个纤细的背影正望向马路对面的咖啡馆。
女人紧缩在一把弯柄伞下,伞面小而单薄,雨己经顺着伞边滴落在风衣上。
沈昊铭认出了她,是杂志社的副编辑顾妍希。
这两天因为合作项目,刚在会议室里与她有过点头的交流。
他踌躇片刻,还是走近一步。
“居然在这个点见到你。”
沈昊铭递出自己的伞,语气淡淡。
顾妍希先是愣住,随即礼貌地微笑。
她的睫毛沾着雨珠,神情里藏着警觉——那是习惯性防御。
她没有急于接受伞,只轻声回道:“正好有采访任务,出来透口气。
你怎么还没回家?”
沈昊铭将黑伞稍微向她倾斜,让雨水都落在两人之外。
他留意到她冻得手指发红,迟疑了一下,又补了一句:“附近路难走,打车的话可以一起等。”
顾妍希似乎有些讶异于他的细心,声音低了下来:“谢谢,其实我刚打了,但好像一首没人接。”
她望了望空荡的马路,对自己的窘迫略带自嘲。
气氛凝滞在橘黄的灯下。
沈昊铭极少和人主动交谈,此刻却找不到合适的结束语。
他目光落到顾妍希的手背,想起了自己的外婆在雨天总会拉着他走在伞内测的一侧,仿佛这样就能隔绝风雨。
那种温存他始终难以复制。
“最近项目挺难吧?
你们杂志社也被改版折腾得很凶。”
他终于开口,用职场的话题缓冲这突如其来的亲密。
顾妍希收紧了肩头,道:“是啊,大家工位都挤在一起,编辑越来越少,有时候都怀疑是不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
她的语气里夹杂焦虑和不易觉察的无力感。
沈昊铭听到这句话,心里泛起一丝熟悉。
压力并非只有她有,他也被设计院的考核、团队的指标困得喘不过气。
他微微点头:“很多时候撑过去就好了。
我们这行,其实也没比你们轻松。”
两人就在这样一个雨夜,被各自的生活重压推到了一刻的交汇点。
空气像是被雨水洗净,隐隐露出真实的触觉。
顾妍希终于松开自己的小伞,将黑伞移到两人中间。
她低声问:“你怎么看待这种生活?
有时候我怀疑,这些坚持到底值不值得。”
沈昊铭望着她,一时沉默。
他习惯性的理性让他想说些什么,却觉得任何答案都难以令人安心。
他斟酌片刻,只回应:“可能没有人真的知道值不值得,但我们都还在走路。”
话音刚落,顾妍希轻轻一笑,那一笑里藏了太多不为人知的疲惫。
沈昊铭突然在这一刻发现,眼前的人和他一样,都是被城市困住却不愿被环境吞没的异类。
一辆空的出租车慢慢停到两人面前,恰好为这静默画下句号。
沈昊铭率先拉开车门,转身看向顾妍希:“你先上。
我顺路送你。”
她没有推辞,只说了句“麻烦了”,将伞收拢进车里。
车内暖光扑面,两人并肩而坐,身体间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
半晌,顾妍希主动开口:“昊铭,你小时候也是一个人在雨天回家吗?”
沈昊铭愣了。
他记忆中有些模糊的旧影,一把老旧雨伞,一条回外婆家的小径。
那种孤单和安全感交织的回忆让他呼吸变得轻微。
他没有首接回答,只是说:“很多时候,家和路都是孤独的,只是习惯了而己。”
车窗外雨还在下。
顾妍希没再追问,而沈昊铭也悄悄收敛情绪。
出租车穿过城区的夜色,驶向各自的住处。
临近下车时,顾妍希忽然轻声说:“谢谢你今晚陪我。
其实,有时候一个人撑伞也不错,但两个人也可以。”
沈昊铭点头,嘴角浮现一个淡淡的微笑。
窗外的灯火在雨里拉长,两人的背影随车门合上的瞬间悄然分开。
这场雨夜,不知是谁的节奏先变慢了。
沈昊铭看着她远去,没有说再见,心头却莫名留下一道温柔的余韵。
而在城市的另一头,林泽远刚刚发来一条消息:“兄弟,有空谈谈吗?
最近事多,挺想找你聊聊。”
沈昊铭没有立即回复,目光还停留在回忆的雨夜里。
夜色渐深,雨水洗净了街头的疲惫,也在无形中悄悄改变着每个人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