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玄幻连载
小说《规则怪谈之怪谈客栈规则》一经上线便受到了广大网友的关是“写作摆烂小能手”大大的倾心之小说以主人公王裁缝林深之间的感情纠葛为主精选内容:林深在暴雨里摔进这条巷子手里攥着的导航还在固执地闪烁 “您已偏离路线”。巷口的青石板缝里嵌着块褪色木雨水冲刷着上面模糊的字他凑近才看清是 “青雨巷” 三个下面还歪歪扭扭刻着行小字:“欲住此先守此则”。巷尾的老宅院门虚掩推门时铁锈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像是谁被扼住了喉堂屋八仙桌上摆着个青花瓷碗里插着三支没点燃的香旁压着张泛黄的标题用朱砂写得格外醒目 ——《青雨...
林深在暴雨里摔进这条巷子时,手里攥着的导航还在固执地闪烁 “您已偏离路线”。
巷口的青石板缝里嵌着块褪色木牌,雨水冲刷着上面模糊的字迹,
他凑近才看清是 “青雨巷” 三个字,下面还歪歪扭扭刻着行小字:“欲住此巷,
先守此则”。巷尾的老宅院门虚掩着,推门时铁锈门轴发出刺耳的吱呀声,
像是谁被扼住了喉咙。堂屋八仙桌上摆着个青花瓷碗,碗里插着三支没点燃的香,
香旁压着张泛黄的纸,标题用朱砂写得格外醒目 ——《青雨巷入住守则》,
下面还署着日期,是二十年前的今天。
1.守则一:每日辰时7:00-9:00需将前院石磨转满三十圈,磨盘不可空转,
需放入后院井中打上来的水。若石磨卡住,立即后退三步,闭眼默数 “青雨洗尘” 三遍,
不可回头看磨盘,直至听到 “咔嗒” 声方可睁眼。林深蹲在石磨前时,雨已经停了。
磨盘上积着层薄薄的青苔,触手冰凉,像是裹着层死人的皮肤。
后院的井栏上刻着密密麻麻的名字,最上面的名字被岁月磨得只剩个 “苏” 字,
下面最新的名字是 “陈阿婆”,刻痕还泛着新鲜的木刺。他刚把水桶放进井里,
就听见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转身时看见个穿蓝布衫的老太太,手里挎着个竹篮,
篮子里装着刚摘的青菜,菜叶上还沾着泥点。“小伙子是新来的?
” 老太太的声音像被水泡过的棉花,软乎乎的却透着股凉意,“这井里的水啊,
只能早上打,过了辰时就别碰了,去年有个外乡人不信邪,中午打了水,
结果……” 她话说到一半突然停了,嘴角往上翘了翘,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
“你还是赶紧磨水吧,别误了时辰。”石磨转起来时发出沉闷的咕噜声,
像是有东西在磨盘底下喘气。转到第二十八圈时,磨盘突然卡住了,林深下意识想伸手去推,
突然想起守则里的话,赶紧后退三步闭上眼睛。“青雨洗尘,青雨洗尘,青雨洗尘。
” 他念到第三遍时,耳边传来清晰的 “咔嗒” 声,像是骨头断裂的声音。
睁眼时看见磨盘底下掉了颗银色的纽扣,上面刻着个 “李” 字,
而刚才老太太站着的地方,只剩下片湿漉漉的泥脚印,脚印尽头是道墙,墙面上没有门。
2.守则二:每日未时13:00-15:00需到巷口王裁缝铺修补衣物,
无论王裁缝拿出什么衣服,都需说 “合身”,修补费不可用现金,
需用身上携带的小物件抵押。若王裁缝问 “还能再穿吗”,需答 “能穿到永远”,
不可说其他答案。林深翻遍行李,只找到件昨天被树枝勾破的衬衫。他走到巷口时,
王裁缝铺的木门正半开着,里面飘出淡淡的樟脑丸味。铺子里挂满了各式各样的衣服,
有老式的旗袍,也有现代的夹克,每件衣服的领口都缝着块白色的布条,上面写着名字,
却没有一件写着 “王” 字。“来了?” 王裁缝从里屋走出来,他戴着副黑框眼镜,
镜片后面的眼睛总是眯着,像是看不清东西。他手里拿着件黑色的中山装,
衣服的袖口处有块明显的补丁,补丁上绣着朵白色的花。“试试这件?
” 王裁缝把中山装递过来,林深接过时感觉衣服沉甸甸的,像是里面塞了什么东西。
“合身吗?” 王裁缝问,声音比平时高了些。“合身。” 林深按照守则回答,
他低头看了眼中山装的领口,布条上写着 “陈阿婆” 三个字,而昨天老太太穿的蓝布衫,
领口处也有块一模一样的补丁。“修补费就用你口袋里的纽扣抵吧。
” 王裁缝指了指林深的口袋,他早上捡到的那颗银色纽扣正躺在里面。林深把纽扣递过去,
王裁缝接过纽扣时,镜片后的眼睛突然睁大了些,他盯着纽扣上的 “李” 字,
嘴角微微抽搐了下。“还能再穿吗?” 王裁缝突然问,声音里带着股说不出的急切。
“能穿到永远。” 林深赶紧回答,他看见王裁缝的手指在中山装的补丁上轻轻摩挲着,
补丁上的白花像是活了过来,花瓣微微颤动着。离开裁缝铺时,林深回头看了眼,
发现铺子里的衣服全都换了位置,原本挂在最前面的旗袍,现在挂在了最后面,
旗袍的领口处,新缝了块白色布条,上面写着 “林深” 两个字。
3.守则三:每日戌时19:00-21:00需到巷中间的张记面馆吃一碗阳春面,
不可加辣,不可加醋,不可剩汤。若面馆里只有你一个人,听到身后有人喊你名字,
不可回头,需答 “面还没好”。若张老板问 “还要再来一碗吗”,需答 “等明天”,
不可说 “不用了”。戌时刚到,张记面馆的灯就亮了。面馆里摆着四张桌子,
每张桌子上都放着个空碗,碗底残留着些褐色的汤汁。张老板站在灶台后面,
手里拿着个长柄勺子,勺子在锅里搅动着,发出哗啦哗啦的声音。“来碗阳春面?
” 张老板的声音很沙哑,像是喉咙里卡了什么东西。“嗯。
” 林深找了个靠门的位置坐下,他注意到张老板的手腕上戴着块老式手表,
表盘上的指针停在了三点十五分,而昨天他在王裁缝铺里,
也看到王裁缝的手表停在了同样的时间。面很快就端上来了,面条雪白,汤清澈见底,
上面飘着两根青菜叶。林深拿起筷子,刚要吃,就听见身后有人喊他的名字:“林深。
” 声音很轻,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的。他想起守则里的话,没有回头,
只是轻声说:“面还没好。” 身后的声音消失了,他感觉有阵冷风从背后吹过,
像是有人站在他的身后,正对着他的脖子吹气。吃完面,林深把碗里的汤喝得一滴不剩。
张老板走过来收拾碗,他盯着空碗看了很久,突然问:“还要再来一碗吗?
” 林深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守则里的答案,赶紧说:“等明天。
” 张老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奇怪的笑容,他的嘴角往上翘着,眼睛却没有任何表情。“好,
等明天。” 张老板转身走回灶台后面,林深看见他的衣服下摆处,露出了半截银色的纽扣,
和他早上捡到的那颗一模一样,上面也刻着个 “李” 字。
4.守则四:不可在亥时21:00-23:00后出门,若听到门外有敲门声,
不可开门,不可应答,需将枕头压在门把手上。若听到门外有人喊 “开门,
我是来送东西的”,需默念 “青雨巷,无人归” 三遍,不可睁眼,直至敲门声消失。
晚上十点半,林深正躺在床上看书,突然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咚,咚,咚。
” 敲门声很轻,却很有节奏,像是有人用手指轻轻敲打着门板。他想起守则里的话,
赶紧起身把枕头压在门把手上,然后回到床上,闭上眼睛,屏住呼吸。敲门声持续了几分钟,
突然停了。紧接着,门外传来一个女人的声音:“开门,我是来送东西的。” 声音很温柔,
像是在耳边说话一样。林深赶紧默念:“青雨巷,无人归,青雨巷,无人归,青雨巷,
无人归。” 他感觉自己的心跳得很快,像是要从喉咙里跳出来。过了一会儿,
敲门声又响了起来,这次的声音比刚才重了些,像是有人用拳头在砸门。“林深,开门啊,
我知道你在里面。” 女人的声音变得有些急切,“我给你带了刚煮好的粥,再不吃就凉了。
” 林深紧紧闭着眼睛,不敢睁开,他感觉门外的人离他越来越近,甚至能听到她的呼吸声。
不知过了多久,敲门声终于消失了。林深松了口气,他慢慢睁开眼睛,
看见枕头旁边放着个白色的瓷碗,碗里装着粥,粥上面飘着朵白色的花,
和王裁缝中山装补丁上的花一模一样。他拿起碗,刚要闻,
就发现碗底刻着一行小字:“明日辰时,记得磨水。
”5.守则五:若在巷中遇到穿红色衣服的女人,不可与她对视,不可和她说话,
需绕路而行。若她递给你东西,不可接,需快速离开,不可回头。
若她问 “你看见我的孩子了吗”,需答 “在石磨底下”,不可说其他答案。第二天早上,
林深去后院打水时,突然看见巷子里有个穿红色衣服的女人。她背对着林深,站在石磨旁边,
手里拿着个拨浪鼓,正轻轻摇晃着,拨浪鼓发出 “咚咚” 的声音,像是婴儿的哭声。
林深赶紧低下头,想要绕路走,却被女人拦住了。“你看见我的孩子了吗?
” 女人的声音很沙哑,像是哭过很久。林深想起守则里的话,不敢和她对视,
只是低着头说:“在石磨底下。” 女人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笑了起来,笑声很尖锐,
像是玻璃划破铁皮的声音。“谢谢你。” 女人说完,转身走向石磨,
她的红色衣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林深注意到她的鞋子上沾着些褐色的东西,
像是干涸的血迹。等女人走后,林深赶紧跑到石磨旁边,他蹲下来,往磨盘底下看,
发现磨盘底下有个小小的布偶,布偶的衣服是红色的,和刚才女人穿的衣服一模一样,
布偶的脸上没有眼睛,只有两个黑洞洞的窟窿。他刚想把布偶拿出来,
突然想起守则一里的话,赶紧后退三步,闭上眼睛。“青雨洗尘,青雨洗尘,青雨洗尘。
” 念完三遍后,他听见 “咔嗒” 声,睁眼时发现布偶不见了,
磨盘底下只剩下颗银色的纽扣,上面刻着个 “苏” 字,和井栏上最上面的名字一样。
6.守则六:巷中不可谈论 “离开” 二字,若有人问你 “想离开吗”,
需答 “不想”,不可说 “想”。若发现巷子里的人开始重复说同一句话,
需立即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门,用红布蒙住窗户,不可出声,直至外面恢复安静。中午,
林深在巷子里遇到了王裁缝。王裁缝手里拿着件衣服,正站在路边发呆。“小伙子,
你想离开这里吗?” 王裁缝突然问,声音里带着股奇怪的腔调。林深心里一惊,
赶紧说:“不想。” 王裁缝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他把手里的衣服递过来,
林深看见衣服的领口处缝着块白色布条,上面写着 “李” 字。“这件衣服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