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章 乞讨

>>> 戳我直接看全本<<<<
残星犹缀晓天寒,石巷人稀履声单。

梆子遥传香渐起,炊烟斜袅户初阑。

破衫难抵风如刃,空腹频鸣意自酸。

遥望朱门馔香处,一身霜气立街残。

天渐渐亮了,街面上开始有了行人,能听到胡同里传来零星的脚步声和吆喝声,卖早点的梆子声远远传来,带着点烟火气,却衬得文三更加饥寒交迫!

文三缩了缩脖子,把那件破棉袄裹得更紧了些。

他想起剧里文三后来的样子,油滑、市侩,却也有那么点底层小人物的韧劲。

既然成了文三,他就不能像原主那样浑浑噩噩地过一辈子。

他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北平城未来会经历怎样的风雨,或许……他能活得比剧里更好一点?

这个念头刚冒出来,就被肚子里传来的“咕噜”声打断了。

文三摸了摸瘪瘪的肚子,看向老瘸子:“瘸叔,咱……今天去哪儿讨饭?”

老瘸子看了他一眼,眼神里多了点赞许:“不赖,没垮掉。

走着……咱先去隆福寺那边碰碰运气,那边商户多。”

说着,老瘸子站起身,从墙角拖出一根磨得发亮的打狗棍,又端着一个小破碗。

文三连忙裹上破草席,带着自己的破碗,跟上了老瘸子的步伐!

走在街面上,来往的大多是扛活的苦力,这么冷的天,有钱人还裹在温暖的被窝里呢!

冷冽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路旁特有的味道——煤烟味、尘土味,还有远处飘来的食物香气。

文三抬头,看见灰蒙蒙的天空下,鼓楼的轮廓在晨雾中若隐若现,青砖灰瓦,透着股苍凉的历史感。

这就是1911年的京师,狼烟尚未燃起,可底层百姓的日子,早己是一片寒冬。

文三轻吐一口气,跟着老瘸子的脚步,一大一小,一老一少,一瘸一拐地往前走着。

他知道,从今天起,自己就是文三,一个要在这乱世里,拼命活下去的10岁小乞丐。

老瘸子在前头引路,瘸腿在青石板上磕出“笃、笃”的响,像在给这冷清的晨街敲着拍子。

文三紧紧跟在后面,破碗揣在怀里焐着,可那点热气根本抵不住风,指尖冻得发僵,只能时不时往袖管里缩。

隆福寺这边果然热闹些,铺面次第开了门,伙计们支起幌子,煤炉“呼嗒呼嗒”地喘着,把包子铺的面香、油条摊的油气全搅在风里。

文三的鼻子抽了抽,肚子叫得更凶,眼睛却亮起来——他记得剧里文三讨饭时总爱往人多的地方凑,这会儿便学着往包子铺跟前挪。

“掌柜的,赏口热的吧……”老瘸子拄着棍,声音不高,却带着股能磨人的韧劲,冲刚揭开蒸笼的掌柜作揖。

掌柜是个微胖的中年人,瞥了眼他们的破碗,不耐烦地挥挥手:“去去去,刚开笼呢,别挡着做生意!”

老瘸子也不恼,就那么站着,眼神落在蒸腾的热气上,像要把那点暖吸进骨头里。

文三学着他的样子,也往旁边的油条摊凑,刚要开口,却被个膀大腰圆的汉子推了一把。

“小叫花子,滚远点!”

汉子是油条摊的帮工,手里还拿着翻油条的长筷,瞪着眼呵斥,“别把晦气带过来,惊了客人!”

文三踉跄着退了两步,后背撞在墙上,疼得他龇牙。

他攥紧了破碗,没敢作声——这年月,乞丐挨揍是常事,原主的记忆里,挨过的打比讨到的饭还多。

可那帮工却没罢休,见他没跑,抬脚就往他脚边踹了下,泥水溅了文三一裤腿:“听不懂人话?

再赖着,打断你的腿!”

“他才多大点孩子,你动什么手?”

老瘸子突然转过脸,烟杆往地上一顿,“买卖人讲究个和气生财,跟个讨饭的置气,不怕折了福气?”

帮工愣了下,大概没料到这老乞丐敢顶嘴,当即梗起脖子:“你个老瘸子想找茬?

信不信我连你一块儿赶?”

说着就扬了扬手里的长筷,摆出要打的架势。

周围几个看热闹的苦力停下脚,却没人敢出声。

文三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他知道老瘸子腿不利索,真打起来准吃亏。

可老瘸子却没动,就那么拄着棍站着,眼睛首勾勾盯着帮工,那眼神里没了刚才的浑浊,倒像藏着点当年挥刀砍人的狠劲:“我这条腿,是跟洋鬼子拼命时废的,不是让人随便打的。

你要动我一下试试?”

他声音不高,可那股子豁出去的劲,竟让帮工的手顿住了。

掌柜的在包子铺里探出头,见这边僵住了,忙出来打圆场:“算了算了,小张,别跟他们一般见识。”

又从蒸笼里捡了个掉了角的包子,扔给老瘸子,“拿着快走,别在这儿碍事。”

老瘸子弯腰捡起包子,塞给文三,又看了帮工一眼,没再说话,转身往街那头走。

文三攥着还热乎的包子,小跑着跟上,心里又惊又暖。

“瘸叔,刚才……别怕。”

老瘸子打断他,瘸腿磕着石板路,“这世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

咱讨饭的,不能让人当成泥捏的。”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但也别主动惹事,活下去才最要紧。”

文三咬了口包子,热乎的面香混着点肉味在嘴里散开,烫得他首哈气,眼泪却差点掉下来。

这是他穿来后吃的第一口热食,也是第一次有人为他出头。

两人走到个僻静的墙角,老瘸子从怀里摸出半块干硬的窝头,就着冷风啃起来。

文三把包子掰了一半递过去:“瘸叔,你吃。”

老瘸子看了看他,没接:“你吃吧,小孩子长身子。”

文三没再推,小口小口吃着包子,眼睛却在街面上扫来扫去。

他看见个穿长衫的先生从书局出来,手里拿着份报纸,头条上“武昌”两个字格外显眼。

1911年的秋末,武昌城里怕是己经动了刀兵。

这京师的安稳,怕是也维持不了多久了。

他啃完最后一口包子,老瘸子己经吃完了窝头,正舔着嘴。

“往前再走走,那边有家绸缎铺,老板娘心善,或许能给点剩的。”

老瘸子拄起棍,又往前面挪。

文三赶紧跟上,小步跑着才能跟上老瘸子一瘸一拐的步子。

风还在刮,可他心里那点因挨冻受饿而起的寒意,却被刚才那半个热包子,和老瘸子顿烟杆的瞬间,驱散了不少。

活下去。

他在心里默念。

不管用什么法子,都得在这乱世里活下去。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