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选秀
她慵懒地倚在软榻上,手指轻点桌面,脑海中闪过系统刚才传来的画面——那些新入宫的秀女们的未来结局。
“甄嬛……”她重复了一遍,声音轻飘飘的,却像是一根针,首刺人心。
“新来的小蹄子,想着踩着本宫上位。
甄嬛,你以为这深宫中谁能护你周全?
不懂谦卑敬畏的人,本宫就让你知道什么叫规矩。”
随后,她又翻到安陵容的名字,冷哼一声:“寒门出身,擅制香又如何?
倒像个靠着心机讨好人的小老鼠。”
曹琴默见状,小心翼翼地低声问道:“娘娘可是对那甄小姐有些不满?
她不过在修女名册中,未必懂得对您敬重……”她漫不经心地翻看秀女名单时,一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跳入眼帘——佟佳琉笛。
她眉头一皱,声音不自觉地带上了几分疑惑:“佟佳琉笛?
怎么会有她?”
她忍不住唤出系统:“为什么会有佟佳琉笛?
她以前没有入宫!
她可是我从小的闺中密友,怎么现在突然出现在这场选秀里?
以前的记忆和未来的画面中都没有她的影子!”
系统的机械声冷冰冰地响起。
“宿主注意,佟佳琉笛是本次宫斗系统的“变量”角色。
她的出现由系统随机生成,旨在增加后宫争斗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佟佳琉笛的出现与您密切相关。
她是隆科多之女,背靠太后,是一位可能与您合作也可能与您为敌的角色。
她的未来尚未确定,因为她的命运将完全取决于您的选择,请宿主谨慎对待变量角色。
她的影响力可能超出预期。”
紫禁城外的杏花盛开,夹杂着淡淡的春风香气,选秀的日子如期而至。
一众秀女齐聚养心殿前,手捧杏黄色的帕子,等候召见。
“这个佟佳家的姑娘,可真是出挑得紧啊。”
选秀嬷嬷一边核对花名册,一边对旁边的同伴小声说道,“她的阿玛是九门提督隆科多,隆科多大人与太后母家交好。
若说这宫中谁有底气,这佟佳小姐怕是第一个。”
另一名嬷嬷闻言,偷偷瞥了一眼站在队伍中的佟佳琉笛,低声附和道:“瞧瞧她那气度,果真不是寻常人家的闺秀可比。
隆科多手握京城防务大权,还是皇上的亲信,她身后不仅有太后这棵大树,更与华妃娘娘自小交好,真真是左右逢源。”
佟佳琉笛站在队伍中,姿态颇为洒脱。
一袭浅粉衣裳恰到好处地勾勒出她修长的身段,衬得肤白如雪。
她嘴角噙着浅笑,眼神带着几分骄傲,这场选秀对她来说不过是走个过场。
皇后站在高台之上,目光扫过众秀女,最终落在佟佳琉笛身上。
“太后早就说了,隆科多之女定是个稳妥的人选。”
她柔声对皇上说道,语气中透着几分笃定,“隆科多权倾朝野,选她入宫,对安定前朝也有好处。”
皇上闻言,目光也随之落在佟佳琉笛身上。
他细细打量了一番,点头道:“不错,气质不俗,眉眼间颇有几分英气,与一般闺中女子不同。”
他说着,嘴角微微扬起,对佟佳琉笛有了几分兴趣,但目光很快移开,并未露出更多情绪。
“隆科多的女儿,能没有这份底气吗?”
皇后微微一笑,低声补充道,“听闻她自幼便常随隆科多出席宫宴,连太后都曾夸她稳重端庄,想来比寻常秀女更懂规矩。”
不远处,嬷嬷们的议论声还在继续。
“有太后亲自撑腰,这佟佳小姐怕是早就内定入宫了。”
一位年长的嬷嬷压低声音说道,“说句大不敬的话,若太后高看她一眼,这后宫将来还真未必有谁压得住她。”
“但也不好说,”另一嬷嬷摇摇头,谨慎道,“后宫虽讲究出身,但终究要看皇上是否宠爱。
再有太后保她,若皇上无心,又能如何呢?”
“也对。
不过这佟佳小姐气场如此强,怕是比一般秀女多几分争宠的本事。”
而此时的佟佳琉笛,对这些私语毫不在意。
她的目光微微一转,落在一旁的年世兰身上,朝她隐约颔首。
年世兰回以一笑,目光中尽是默契与亲近。
“甄嬛?”
皇后翻看着花名册,微微挑眉,“大理寺少卿甄远道之女?”
嬷嬷忙点头,低声附和:“确是如此,娘娘。
甄家虽不算顶尖的世家,但也是书香门第。
甄远道清廉有名,家风极其端正。
这甄小姐更是自幼聪慧,诗书礼仪样样精通,端的是大家闺秀之范。”
“而且……”嬷嬷压低了声音,凑近一步补充道,“这甄小姐的母亲祖上三代都是朝中重臣。
她自小耳濡目染,品行举止皆不俗,风评极佳。”
皇后闻言,目光落在甄嬛身上。
只见她站在人群中,身着一袭浅绿色衣裙,清雅如莲。
她低眉垂目,眼中却透出一股不染尘埃的从容,对这满殿的选秀场景并不上心。
“倒是难得的清高性子。”
皇后轻轻哂笑,对皇上说道,“这样的人,进了宫怕是不易折服,反倒会惹事。”
皇上顺着皇后的目光望去,目光倏然一凝。
甄嬛这一身清雅素净的装扮,透出一抹脱俗的气质,尤其那清丽的容颜,竟有几分熟悉之感。
皇上的心仿佛被什么触动了一般。
“抬起头来。”
,甄嬛闻言,垂眸抬头。
“她……”皇上低声说道,眼中多了几分深意,“像极了纯元。”
皇后听到这句话,目光瞬间一凛,但脸上依旧挂着温和的笑容。
“皇上说笑了,”她语气轻柔,“这世上哪还有人能比得上纯元皇后?”
“甄嬛。”
皇上忽然开口,“朕看着倒是很合心意。”
甄嬛闻声,缓缓抬起头,向皇上行了一礼,举手投足间尽显端庄娴静。
那一双明眸清澈如水,带着几分聪慧与矜持,竟让人不由自主地多看两眼。
“留牌子。”
皇上的语气中透着一丝罕见的温柔。
“沈眉庄倒是极好的。”
皇上翻到沈眉庄的名字时,语气中多了几分欣赏,指尖微微顿在她的名字上,“她父亲是户部尚书沈自山,家世清贵,沈家在士林中声名卓著,根基深厚。”
皇后听罢:“皇上所言极是。
沈尚书为人谨慎公正,沈家家风也是众所称道。
这沈小姐出身书香世家,又自小谨言慎行,倒是个端方守礼的典范。”
皇后微微侧身,对身边的嬷嬷吩咐:“让沈眉庄上前来。”
嬷嬷闻言,立刻上前,轻声道:“沈小姐,请近前行礼。”
沈眉庄闻声,徐徐上前,动作端庄稳重,不疾不徐,举手投足间如一株静静盛放的兰花。
她今日一身浅蓝衣裙,腰间点缀着一枚白玉兰佩,整个人宛如从画中走出的仕女。
眉庄垂下眼帘,行礼如仪,轻声说道:“臣女沈眉庄,叩见皇上、娘娘,愿皇上万安。”
皇上的目光落在眉庄身上,眼中带着一抹赞许之色。
“确实不错,” 语气中透着欣赏,“这气度、这姿容,都非寻常女子可比。”
皇后也微微点头,轻声道:“果然是大家闺秀的风范”皇上轻轻点头,看向沈眉庄的目光中多了一分欣赏。
他挥了挥手,沉声道:“既有如此家世与才情,留牌子吧。”
沈眉庄闻言,俯身行礼,语气不卑不亢:“臣女谢皇上隆恩。”
离开高台时,沈眉庄的脚步依旧稳重,丝毫不因被留牌子而显得欢喜或激动。
皇后看着她的背影,轻轻说道:“这样端方守礼的性子,怕是宫中少见。
不过皇上,“如此端庄的女子,虽好,却也少了几分情趣,不知是否合皇上的心意。”
“安陵容”皇后翻开册子,语气中带着几分不以为然,“父亲不过是个县令,寒门出身。
这样的人家,若不是靠着这次选秀,怕是连皇城都进不来。”
听到皇后的评价,一旁的嬷嬷小心翼翼地补充道:“娘娘,安陵容虽出身寒微,但模样倒是秀气柔美。
小家碧玉的姿色,再加上性情温顺,若是入宫,想来也能安分守己,不惹是非。”
皇后目光扫过队伍,随即说道:“性情温顺固然是好,但深宫之中,单凭容貌与性子能走多远?
这样出身的女子,怕是连立足都难。”
嬷嬷听出皇后语气中的不屑,忙又说道:“娘娘有所不知,这安小姐虽家世寒微,却精通女工,尤其擅长绣花,且对制香颇有天赋”此时,安陵容站在队伍的最末尾,身着一袭素雅的浅粉色衣裙。
衣料虽然干净整洁,但与其他秀女华丽的服饰相比,明显逊色了不少。
她低垂着头,显得局促不安,双手紧紧绞着帕子,仿佛随时都会哭出来。
嬷嬷轻声提醒:“安小姐,该上前行礼了。”
安陵容闻声急忙抬头,慌乱中差点踩到自己的裙摆。
她走上前,颤声道:“臣女安陵容,叩见皇上、娘娘,愿皇上万福,娘娘安康。”
她的声音细如蚊蚋,带着一丝紧张和卑微。
皇上目光落在她身上,仔细打量了一番,只见她面容清秀,双眼含着几分天然的怯懦之色,整个人小巧纤细,确有一种柔弱的美感。
皇后抬眼看了一眼安陵容,淡淡道:“皇上,听闻安陵容擅长绣花和制香。”
“制香?
倒是稀奇。
宫中珍贵的香料多得是,不知她这小户人家的手艺能有什么独到之处。”
安陵容听到这里,急忙低头答道:“臣女……臣女自小学习调制香料,虽不敢妄称技艺高超,但也曾得过乡中名家指点。
若皇上和娘娘不弃,臣女愿献上制香之技。”
她小声而恭敬地说着,皇后听罢淡淡说道:“既然你有这份手艺,那便好好保留下来吧。
若能讨皇上欢心,也是你的福气。”
“留牌子吧”安陵容愣了一下,随即忙不迭跪下叩谢:“臣女谢皇上恩典,愿为皇上、娘娘分忧解劳。”
系统的提示音还回荡在华妃脑海中响起,将这些秀女未来的命运一一展露在她面前。
“甄嬛,册封熹妃,后封皇贵妃,母仪天下。”
“沈眉庄,贤淑端方,母仪之典范,然因病郁郁而终。”
“安陵容,聪慧机敏,然因妒生恨,最终香消玉殒。”
“风采又如何?
位高又如何?
每日为这些虚妄的事奔波,陷在这些繁杂的算计里,争来争去,不过是无尽的重复。
颂芝,本宫有时候真的觉得累了,想不明白,这深宫之中,真的只有争斗才能存活吗?”
“可娘娘,后宫的规矩便是如此,争得宠爱便争得生存之道。
若不争,只怕……”“只怕便是任人鱼肉,是吗?”
华妃打断她的话,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本宫当然明白。
可是,你不觉得这些日复一日的争斗很荒唐吗?
后宫若能安定,专心为皇上分忧,不是更好吗?
为何偏要彼此算计,伤人伤己?”
颂芝在一旁伺候着,看着华妃脸上的愁绪和眼中难得的柔和,忍不住小声说道:“娘娘今天怎么好奇怪啊,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
这些……可不像娘娘平日的作风。”
华妃闻言,微微一怔,转过身看向颂芝,眼中重新恢复了以往的凌厉:“罢了,本宫不过是随口说说,后宫的规矩,本宫又岂能不懂?
想得再远,也敌不过眼下的局势。”
“不论发生什么,本宫一定要成为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