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温暖的港湾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辞别了千恩万谢的林太太,沈知微踏着夜色,挤上了返回城东的公交车。

与来时不同,车厢里摇晃的灯光和疲惫的人潮,此刻在她眼中却不再令人烦闷。

小辉最后那双闪着光的眼睛,和林太太那几乎要落泪的感激,像一块温润的玉石,熨帖着她被园长李梅话语刺伤的内心。

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将城市的繁华与精致远远抛在身后。

窗外的景致逐渐变得熟悉而质朴,路灯的光晕似乎都带上了几分暖意。

她在一条充满生活气息的老街口下了车,拐进一个有些年头的职工家属院。

楼道里飘散着各家各户晚饭的香气,隐约还能听到电视声和孩子的嬉闹声。

她走到三楼一扇漆色有些斑驳的防盗门前,还未掏出钥匙,门就从里面被拉开了。

“微微回来啦!”

养母王淑芬系着围裙,脸上带着毫不掩饰的欣喜和关切,一边伸手来接她的包,一边絮叨着,“今天怎么比昨天晚了一刻钟?

是不是那家的孩子又闹脾气了?

累坏了吧?

快进来,汤还热在锅里呢!”

一股浓郁而温暖的玉米排骨汤的香气扑面而来,瞬间驱散了沈知微周身沾染的夜寒和疲惫。

“妈,不累,那孩子今天挺配合的。”

沈知微笑着换鞋,语气轻快,不想让母亲看出丝毫在幼儿园受的委屈。

家不大,陈设简单,却处处收拾得干净整洁,透着女主人勤勉持家的痕迹。

客厅的旧沙发上,养父沈建国正戴着老花镜看报纸,见她进来,便放下报纸,脸上露出温和的笑意:“回来了就好,洗手吃饭,你妈今天特意买了你爱吃的鲜虾,做了白灼的。”

“爸。”

沈知微唤了一声,心里那点残存的郁气,在这一声呼唤和满屋的饭菜香里,彻底烟消云散。

饭菜上桌,简单的三菜一汤,却都是她喜欢的口味。

王淑芬不停地给她夹菜,嘴里念叨着:“多吃点,你看你,整天跟孩子们耗神,都瘦了。

今天在幼儿园怎么样?

没人为难你吧?”

沈知微夹菜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随即若无其事地给母亲也夹了一块排骨,语气轻松:“挺好的,我们班今天来了个新生,哭得厉害,哄了半天。”

她没有提李园长的刁难,只分享了成功安抚豆豆的经过,将园长的否定轻描淡写地略过。

“我就知道我们微微有办法。”

沈建国点点头,眼里是全然信任的骄傲,“带孩子是门大学问,光有耐心不够,还得有心。

你像我们厂里以前那个刘师傅,带徒弟也是一把好手,再笨的娃到他手里,都能磨出亮光来。

你这就跟他一样,是这块料!”

父亲不善言辞,却总能用自己的方式给予她最高的肯定。

这番朴素的类比,让沈知微心头一暖。

“对了,微微,”王淑芬像是突然想起什么,放下筷子,有些犹豫地开口,“今天……好像有生人打听你来着。”

沈知微心里咯噔一下。

沈建国看了妻子一眼,接口道:“就是个问路的,看你妈大惊小怪。

甭理那些。”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维护。

沈知微瞬间明白了。

或许不是问路的,可能是亲生父母那边终于按捺不住,开始寻找了。

养父母显然有所察觉,却选择用最笨拙的方式保护她,不让她被这些纷扰影响。

她低下头,扒了一口饭,将翻涌的情绪和着米饭一起咽下,再抬头时,脸上己是明媚的笑容:“嗯,我知道。

爸,妈,我今天家教的那个孩子,之前被诊断有多动症,他爸妈都快急死了。

我就用了点小办法,跟他玩了几个‘任务游戏’,他今天居然安静地把作业做完了,他妈激动得首哭。”

她兴致勃勃地分享起如何用“动能引擎”、“分段式清除”这些游戏化概念引导小辉,脸上闪烁着专业和自信的光芒。

王淑芬听得眉开眼笑,连声说:“我就说我闺女厉害!

那些书本啊,没白读!”

沈建国虽然不太懂那些术语,却也听得认真,最后总结道:“能帮到人就好。

做人做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别人的信任,就比什么都强。”

饭后,沈知微抢着洗碗,王淑芬拗不过她,便在一旁用干净的软布擦拭。

厨房橘黄的灯光下,母女二人并肩站着,水流声和碗碟轻微的碰撞声交织成一曲温馨的乐章。

回到自己虽然狭小却布置得温馨整洁的房间,书桌上那盏旧台灯散发着柔和的光。

墙上挂着养父亲手为她钉的小书架,上面密密麻麻摆满了她大学时啃读的教育学、心理学书籍,书页边缘还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

她轻轻抚过那些书脊,仿佛能触摸到当年那个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汲取知识的自己。

外面的世界有风雨,有质疑,有算计,但在这里,在这方小小的港湾里,她拥有的,是毫无保留的信任、朴实无华的爱和永远向她敞开的温暖怀抱。

这,就是她所有勇气和力量最坚实的源泉。

她深吸一口气,眼神重新变得坚定而明亮。

明天,无论面对什么,她都己蓄满能量。

(第三章完)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