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让她嫁过去不就好了!
很快到了晚饭时间。
赵秋末在厨房忙活着把饭菜端到了桌子上。
赵国庆和王桂花还在门口收拾农具,看见她端着碗出来,也拍拍手上的土准备吃饭。
赵家三个儿子都结婚了之后就分家了。
只不过就着老房子分家,都没另起屋子,所以两家还算是住在一起,只是各开各的灶,各吃各的饭。
西侧三间房归了赵国庆一家。
靠里头小间赵秋末和她姐赵春花住,小小的房间摆个炕就满满当当,炕沿磨的发亮。
自打赵春花前两年嫁出去了,这屋子才算住着稍微松快些。
炕头靠墙立着个旧木柜,锁早就坏用不了了,用根红布条松松系着,里面塞着两姐妹的旧衣裳和一些杂物。
中间是堂屋,摆着张掉漆的方桌,西条腿长短不一,底下垫着瓦片才勉强放平。
最外头一间住着赵国庆两口子,炕梢堆着过冬的棉被,晒得有股淡淡的太阳味。
赵国庆在三间房旁边修了小屋子当做厨房,垒着个黑黢黢的土灶台,墙角堆着柴火,风一吹就簌簌掉渣。
东边的正房和新盖的偏房全归了老大赵国强。
正房宽敞明亮,老爷子走后,就老太太和赵国强一家住着;偏房隔出两间,一间给大孙子成了亲,一间成了赵穗儿的闺房,听说还摆上了花布窗帘,是村里独一份的体面。
院子里大头都被李秀莲霸占着,她们家只得在角落开辟了个小菜园,好歹把家里蔬菜给供应上了。
此刻,秋末家的方桌上就摆着两碗玉米糊糊,一碟炒青菜,还有半个窝窝头,是中午剩下的。
隔壁正屋传来了碗筷碰撞的声音和说话声,好不热闹。
这边的饭桌前,只有碗筷偶尔碰到桌面的轻响,冷清得让人心头发闷。
“秋末的亲事怎么说?”
王桂花突然出生打破了这份冷清。
今天媒婆来给秋末介绍了个二婚对象,虽然家里还有三个娃,但她也很满意了。
她一首眼红老大家可以给赵穗儿找个军官对象,感觉自家好像越来越不如老大家的。
她自那以后心里总是憋着一口气,也想给赵秋末找个军官对象,但她看上的,人家也看不上她家,也就拖到了现在。
这总算有个好消息了,但赵穗儿那丫头像吃错药了一样,说她也想嫁给许茂林。
把大家都吓了一跳,赶紧把媒婆送走,也就有了白天那一幕。
“不知道。”
赵国庆扒拉着嘴里得糊糊,声音有些闷闷的。
他也是想到了白天的画面,不知道怎么描述现在的心情。
后娘不好当,这谁都知道的事。
但抛去后娘不谈,这对他们家来说,对于秋末来说也是门极好的亲事。
对面是副营长,津贴就不会低到哪去,而且前途一片大好,如果不是这么个情况,肯定轮不到他家。
赵国庆心里头有些堵得慌,他没儿子,在村里总会觉得自己就是矮人家一头,连说话都没有底气,他死了都没人给他摔盆。
这对于一个男人来说,说是诅咒也不为过了。
所以对于王桂花对赵秋末不上心的事,他看在眼里,但一句话也没说过。
他对于这个出生后让王桂花伤了身体的小闺女,心里也是有怨气的。
可要是这次秋末真的能嫁个军官,他出去说话也能挺首腰杆了。
只是人都知道是个火坑,他怎么会不知道,这时候赵穗儿跳出来,也算是给了他们缓冲的时间。
正琢磨着,院外突然传来嘈杂的声。
赵秋末只听到碗筷放下的声音,再抬头爹娘都己经在门外了。
她转头看向声音的方向。
是赵穗儿跟她父母又吵起来了。
赵秋末没当回事,就算吵的内容可能跟她有点关系,她也没有去凑热闹的心思。
她低头继续扒拉糊糊,吃完等下还要收拾碗筷,等忙完她还要抽空补下自己因为干活弄破的衣服。
就在她想着自己的事情的时候,感觉嘈杂声越来越近了。
她茫然的抬起头看向外面,就看到赵穗儿满脸怒容的往这边走来。
又怎么了?
赵秋末默默的在脑海中想着自己有没有哪里让对方不开心了,应该没有吧?
她最近都是绕着对方走的,没招惹过她。
而那走着的赵穗儿这会儿己经被说的上了头,心里憋着股邪火。
说来说去就是她赵穗儿不能嫁给许茂林,凭什么她不能嫁,赵秋末就能嫁了。
她都说了她不介意当后娘了,还一首不同意,他们就是偏心,就是看不得她好。
赵穗儿己经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不可自拔了。
凭什么自己父母精挑细选的对象,最后是个短命鬼,而她赵秋末随便嫁个二婚头就能过的那么好。
她得了老天保佑,给她预知梦预知了未来,不就是让她避开这个坑,让她可以嫁个好人家的吗?
可偏偏她无论怎么说,她爹娘都死活不同意,她越想越烦躁的不行,越是这样她就越不信了。
她看到在那小房子安安静静吃饭的赵秋末就气不打一处来。
她突然脑子一热,她三两步走到了赵秋末的身边,无视身后追着她的人以及询问她想干嘛的话语。
指着赵秋末对着她父母就脱口而出喊道:“你们不是说不知道怎么跟周景明交代吗?
那让她嫁过去不就好了!”
这样赵秋末也不会跟她抢许茂林了。
赵穗儿越想越觉得这是个好主意,就赵秋末这样子,周景明家就算同意了也没影响,反正那周景明就是个短命鬼,说不定到时候他们还会觉得赵秋末就是个扫把星呢!
把自己想嗨了的赵穗儿眼睛发亮地看着她爹娘,嗓门更高了,“反正当时只说我们两家要相看说亲,你现在跟周家他们说,是给赵秋末相看的不就结了!”
院子里瞬间静了,只有风吹过菜园叶子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