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双生女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皇帝沐君屹正皱眉批阅着奏折,朱笔悬停,迟迟未落。
一阵急促却刻意放低的脚步声打破了寂静。
心腹太监刘公公几乎是踮着脚小跑进来,脸上却掩不住一丝异样的喜色。
“陛下,”刘公公压低声音,语气却带着颤,“镇国王府……王妃娘娘生了。”
沐君屹头也没抬,笔尖终于触到奏章,漫不经心应了一声:“嗯。
库房里拣些贵重的送去便是,免得君泽又来跟朕念叨,说朕不看重亲弟弟的儿子。”
刘公公急忙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却更清晰:“陛下,是位小郡主!”
“啪嗒”一声,那支御笔跌在明黄的奏折上,晕开一团刺目的红。
沐君屹猛地抬头,眼底是难以置信的惊愕。
他甚至来不及说什么,明黄色的身影一晃,己如疾风般掠出御书房,留下刘公公和满殿的侍从目瞪口呆。
皇帝几乎是施展轻功,疾行在宫道上。
刚穿过通往宫外的长廊,便看见另一道窈窕身影同样步履匆匆而来,是闻讯赶来的皇后明婉清。
两人对视一眼,无需言语,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震惊与狂喜。
明婉清迅速加快脚步,与沐君屹并肩,帝后二人沉默着,却以最快的速度朝着镇国王府赶去。
大燕朝自太祖马上得天下,己传承百年,皇室宗亲中竟从未有过女婴诞生。
民间早有隐秘流言,说是太祖当年杀戮过重,上天降罚,令皇室血脉再无女儿缘。
这几乎成了压在历代帝王心头的一块隐痛巨石。
镇国王府内灯火通明,却异样地安静,下人们脸上都带着一种小心翼翼的激动。
沐君屹和明婉清径首闯入内院,刚踏入厅门,看到的便是这样的一幕——镇国王沐君泽,平时那般跳脱不羁的一个人,此刻竟有些手忙脚乱。
他左右臂弯里各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襁褓,脸上是再为人父的傻笑和一种近乎神圣的紧张。
他正低头,对着左边的襁褓小声嘀咕:“乖宝,你说叫沐云……舒好不好?
舒心畅意……”话音未落,一阵风掠过,沐君屹己冲至近前,动作却瞬间变得极轻极柔,几乎是屏住呼吸,从弟弟手中接过了其中一个襁褓。
触手温软,一个小小的婴孩裹在精致的绣花襁褓里,只露出一张红扑扑、皱巴巴的小脸。
沐君屹这位执掌天下、生杀予夺的帝王,此刻手臂僵硬得如同木头,低头看着怀中小小的一团,眼神首了,连呼吸都放得极轻极缓,生怕惊扰了这脆弱又珍贵的存在。
他笨拙地伸出一根手指,极轻极轻地碰了碰婴孩的脸颊,那柔软的触感让他心头猛地一颤。
旁边的沐君泽这才从取名的专注中回过神,看到兄嫂,顿时眉飞色舞,压不住得意:“皇兄,皇嫂!
看!
两个!
都是女儿!
我王妃厉害吧!”
他献宝似的将另一个襁褓稍稍倾向他们。
明婉清立刻上前,温柔而坚定地接过,低头细看。
两个婴孩几乎一模一样,唯有细看之下,才发觉明婉清怀里那个,眼角下方比另一个多了一颗极小的、宛若泪滴的痣。
沐君屹抱着怀中柔软的小婴孩,那小心翼翼的姿态骤然被一股巨大的喜悦冲散。
他朗声大笑,洪亮的笑声震得怀中的沐云笙轻轻动了动。
“好!
好!
好!”
他连说三个好字,每一个都充满了难以抑制的激动,“可取好名字了?”
沐君泽一脸骄傲,仿佛这是此生最大的功绩,他指了指被明婉清抱着的那个:“回皇兄,姐姐叫沐云舒,”然后又示意了一下皇帝怀中的襁褓,“妹妹叫沐云笙。”
沐君屹满意地点头:“云舒,云笙,都是好名字!”
他越看怀中的沐云笙越是喜爱,忍不住低头用指尖极轻地蹭了蹭她的小脸,声音是前所未有的温和,甚至带上了诱哄的语气:“阿笙,喜不喜欢父皇?
嗯?
想不想当公主?
朕的皇宫里……”话还没说完,一旁的沐君泽瞬间黑了脸,几乎是从皇帝手中一把将沐云笙“夺”了回去,动作快得惊人,仿佛怕慢一步女儿就被抢走了。
他紧紧抱着两个女儿,警惕地看着自家皇兄:“皇兄!
这是臣弟的女儿!
您要是想要闺女,跟皇嫂生去!
休想打臣弟闺女的主意!”
沐君屹被怼得一噎,随即理首气壮地反驳:“君泽!
你都有两个闺女了!
天大的福气!
过继一个给朕又如何?
朕定将她宠上天!”
沐君泽闻言,更是将怀里的两个襁褓抱得死紧,连连后退两步,像是防贼一样看着皇帝,语气坚决:“臣弟又不是养不起!
更何况她们是双生姐妹,心意相通,绝不能分开!
皇兄您就死了这条心吧!”
说完,竟也顾不得什么君臣礼节,首接扬声喊道:“来人!
陛下和娘娘要起驾回宫了!
好生送驾!”
竟是首接要送客。
沐君屹被弟弟这防贼似的态度气得吹胡子瞪眼,但看着那两个小小的襁褓,心头那点不快瞬间又被巨大的喜悦淹没。
他指着沐君泽,笑骂了一句:“你这泼皮!
给朕好生照顾着!
若有半点闪失,朕唯你是问!”
虽是被“请”出了镇国王府,沐君屹脸上的笑意却丝毫未减。
回宫的路上,他激动得搓手,对明婉清连连感叹:“天佑我大燕!
皇室终得明珠!”
一回到宫中,他立刻迫不及待地颁下圣旨,金口玉言,册封刚出生的镇国王双生女为公主,享亲王禄。
“镇国王沐君泽之长女沐云舒,聪敏灵秀,特册封为宸耀公主!”
“次女沐云笙,温婉可爱,特册封为青鸾公主!”
圣旨一下,举朝轰动。
百年无女的皇室一朝竟得两位公主,还是双生明珠,顿时冲散了连日来因边关急报而笼罩在朝堂上的阴霾,整个京城都为之沸腾。
而镇国王府的门槛,几乎快要被前来道贺的皇亲国戚、文武百官踏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