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下午第三节是体育课,她抱着篮球往操场跑,路过器材室时被自己的鞋带绊了个踉跄——若不是汤伟从斜刺里伸出手臂,她准会把怀里的篮球砸到路过的初一学妹头上。
“小心点。”
他的声音还是那样轻,像梧桐叶落在水面,却让她耳尖瞬间烧起来。
“谢、谢谢!”
她弯腰系鞋带,瞥见他白色运动鞋的鞋尖沾着泥点——大概是刚帮隔壁班搬完器材。
“你上周数学小测的最后一道大题,辅助线画错了。”
他突然开口,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校服袖口的梧桐叶刺绣,“其实可以用相似三角形……”邱莹莹猛地抬头。
上周五的小测卷她还夹在数学课本里,红叉像道疤似的躺在最后一题旁。
汤伟的声音低下去,带着点犹豫:“我、我不是故意要讲……就是看你趴在桌上画企鹅,好像不太开心。”
她这才想起,那天小测后她盯着试卷发呆,随手在草稿本上画了只圆滚滚的企鹅,圆肚子上歪歪扭扭写着“汤伟牌辅助线”。
“我才没有不开心!”
她急得首摆手,发梢的桂花被风卷下来,落在两人中间。
汤伟弯腰捡起那朵花,别在她校服第二颗纽扣上:“你画的那只企鹅,肚子圆得像我奶奶烤的桂花糕。”
阳光透过香樟叶漏下来,在他镜片上碎成金斑。
邱莹莹突然觉得,这个总在课间帮她捡铅笔、替她挡住起哄同学的男生,好像比她想象中更在意她。
------周西周五的晚自习,教室后墙的挂钟走得格外慢。
邱莹莹咬着笔杆盯着数学卷子,最后一道几何题的线条在眼前扭成麻花。
她偷偷瞄向斜前方的汤伟——他正低头写物理实验报告,睫毛在眼下投出扇形的影子,后颈的碎发被电扇吹得翘起一撮,活像只炸毛的小兽。
“需要帮忙吗?”
她吓了一跳,笔“啪嗒”掉在地上。
汤伟己经转身,手里捏着张便利贴,上面是他歪歪扭扭的字迹:“第12题,连接AC,证△ABC∽△ADE。”
“你、你怎么知道我卡在这儿?”
她捡起笔,耳尖发烫。
“你每次卡题都会转笔。”
他指了指她桌上的蓝色中性笔——此刻正以每秒三圈的速度在指尖旋转,“还有,你昨天问我借圆规时,说‘这题要是能画个圆就好了’,和这道题的辅助线思路一样。”
邱莹莹愣住。
原来他早就把她那些零碎的嘀咕记在心里了。
便利贴被风掀起一角,露出背面画的小企鹅,圆肚子上多了行批注:“这次不许再把辅助线画成企鹅翅膀了。”
她噗嗤笑出声,刚要说话,前排的小棠突然回头:“莹莹!
老班让你去办公室抱作业本!”
汤伟的手指在课桌下轻轻碰了碰她的椅腿,像在说“快去”。
邱莹莹抱着作业本往回走时,听见小棠压低声音:“你和汤伟最近走得挺近啊?
上次我看见他帮你藏草莓棒棒糖,还说‘别让邱莹莹被发现,她上次被老班没收三根了’。”
“你怎么……我可是你们班的‘情报委员’。”
小棠挤眉弄眼,“对了,汤伟今天早上带了保温桶,说是给他奶奶带的红豆粥——他奶奶住院了,住在市医院三楼。”
保温桶?
邱莹莹想起周二早上,汤伟的课桌里飘出淡淡的红豆香,当时他正低头整理错题本,她凑过去问“好香”,他耳尖一红,说“早上多煮了点”。
------周六清晨,邱莹莹站在市医院三楼的走廊里,手里提着从楼下便利店买的橘子。
她昨晚翻来覆去睡不着,总觉得汤伟这两天有些不对劲——上课时会盯着窗外发呆,课间不再和她分享新画的企鹅,连她递过去的桂花糕都只吃了半块。
小棠说的“奶奶住院”像根细针,扎得她心里发慌。
307病房的门虚掩着,她听见里面传来压低的说话声。
“奶奶,今天的粥要凉了。”
是汤伟的声音,带着点哑。
“阿伟啊,别总往医院跑。”
苍老的女声,“你明天还要月考呢,上次模拟考数学才八十多分,奶奶都替你着急。”
“我……”汤伟顿了顿,“我数学进步了,老师说我最近解题思路清楚。”
“那就好。”
奶奶轻笑,“你小时候发烧,我就抱着你在梧桐树下哄,你说‘奶奶,梧桐叶沙沙响,像在给我讲故事’。
后来你爸妈忙,我每天给你煮红豆粥,你捧着碗蹲在树下喝,说‘奶奶煮的粥比故事还好听’。”
邱莹莹鼻子一酸。
原来汤伟总说的“奶奶”,是这样一个把他捧在手心里的人。
她轻轻敲了敲门。
汤伟转身时,眼眶红红的。
他接过她手里的橘子,声音发闷:“你怎么来了?”
“小棠说你奶奶住院了。”
邱莹莹把保温桶放在床头柜上,“我、我煮了小米粥,超市阿姨说小米养胃……”奶奶笑着坐起来,拉着她的手:“这孩子,比我家阿伟会说话。”
她舀了勺小米粥,眼睛亮起来,“甜丝丝的,比我煮的红豆粥还好喝。”
汤伟低头剥橘子,橘瓣上的白络都没去掉,一片一片码在白瓷碟里。
邱莹莹瞥见他校服口袋露出半截梧桐叶——是片干枯的叶子,边缘泛着黄,和他送她的那条项链上的叶子纹路一模一样。
“奶奶,这是我同学邱莹莹。”
汤伟突然说,“她数学特别好,以后您可以让她帮我补补课。”
“好啊好啊。”
奶奶拉着她的手不放,“阿伟这孩子,从小就内向,现在有了朋友,奶奶就放心了。”
邱莹莹的耳朵烧得厉害。
她想起上周数学小测,她故意把最后一道题的解题步骤写得特别详细,汤伟的卷子上还留着她的字迹:“这里要连接AC,就像连接我们的秘密基地。”
------从医院出来时,己经是中午。
秋阳把梧桐叶晒得金黄金黄,风一吹,就有叶子打着旋儿落下来。
邱莹莹仰头看那些叶子,突然一片梧桐叶轻轻落在她肩头——是汤伟,他不知什么时候走到她身边,伸手接住了另一片。
“我奶奶说,梧桐叶落下来的时候,要是有两片叠在一起,就是树在说‘谢谢’。”
他举起手里的叶子,和她肩头的那片轻轻碰了碰,“你看,它们叠成了小爱心。”
邱莹莹盯着那两片叶子。
一片边缘有点焦,另一片带着新鲜的绿意,确实在阳光下拼成了模糊的爱心形状。
“其实……”汤伟的声音越来越轻,“我昨天在医院的走廊里捡到的。”
她这才注意到,他校服裤脚沾着医院的消毒水味,鞋跟蹭到了墙灰。
原来他说“去图书馆复习”,其实是守了奶奶一夜。
“汤伟。”
她轻轻喊他的名字。
他抬头,镜片后的眼睛亮得像星星。
“下次换我给你煮小米粥。”
她说,“你教我解几何题,我教你煮甜丝丝的粥。”
风又起了,吹落满树的梧桐叶。
汤伟笑了,从口袋里掏出个小铁盒,里面整整齐齐躺着十几片梧桐叶,每片上都画着小企鹅——有的抱着桂花糕,有的蹲在梧桐树下,有的头顶飘着“√”号。
“这是我从小到大捡的梧桐叶。”
他把铁盒塞进她手里,“奶奶说,每片叶子都是树写给秋天的信。
现在,我想把这些信都寄给你。”
邱莹莹打开铁盒,一片叶子飘出来,落在她脚边。
她弯腰捡起,看见叶背用铅笔写着:“致邱莹莹的第1封信——今天的云像你画的小企鹅。”
是上周三的日期。
原来,那些她以为只有自己注意到的小细节,早就在他的梧桐叶信笺里,写满了答案。
------放学时又下雨了。
邱莹莹站在教学楼门口,看着汤伟举着伞从走廊那头走过来。
他的校服外套搭在臂弯里,头发被雨丝打湿了几缕,却把伞稳稳地倾向她这边。
“今天我奶奶出院了。”
他说,“她让我谢谢你煮的小米粥。”
“那你要不要……嗯?”
“请我吃校门口的桂花糕?”
她晃了晃手里的梧桐叶铁盒,“就用你画的第一片叶子当钱。”
汤伟愣了愣,随即笑出声。
雨幕里,他的眼睛弯成月牙,和记忆里那个蹲在梧桐树下帮她捡蚂蚁的男生,重叠成一片温柔的光。
“好。”
他说,“不过得先去我家拿碗——我奶奶非说要给你装一罐她腌的糖桂花。”
梧桐叶在雨里沙沙作响,像是在替他们数着,那些藏在日常里的心跳,正随着雨滴,一滴一滴,落进名为“我们”的信笺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