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樱花盛开的时候

当樱花盛开的时候

作者: 烧饼油条热豆浆

其它小说连载

热门小说推《当樱花盛开的时候》是烧饼油条热豆浆创作的一部其它小讲述的是张海莲司马纯之间爱恨纠缠的故小说精彩部分:上东京的四银座街头樱花如张海莲踩着十厘米的Jimmy Choo高跟漫步在这条世界闻名的奢侈品街她刚刚结束了一场与日本合作伙伴的商务晚对方盛情邀请她去体验东京夜生却被她婉言谢“我想一个人走”她用流利的日语说声音里带着上海女人特有的那种既温柔又坚定的特张海莲今年三十五是上海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的创始十五年前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她白手起将一个小作坊发...

2025-09-29 06:59:19

上东京的四月,银座街头樱花如雪。张海莲踩着十厘米的Jimmy Choo高跟鞋,

漫步在这条世界闻名的奢侈品街上。她刚刚结束了一场与日本合作伙伴的商务晚宴,

对方盛情邀请她去体验东京夜生活,却被她婉言谢绝。“我想一个人走走。

”她用流利的日语说道,声音里带着上海女人特有的那种既温柔又坚定的特质。

张海莲今年三十五岁,是上海一家知名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

十五年前从复旦大学化学系毕业后,她白手起家,将一个小作坊发展成了市值数十亿的企业。

岁月在她脸上留下了优雅的痕迹,眼角几道细纹反而增添了她的成熟魅力。

今晚她穿着一身定制的香奈儿套装,珍珠耳环在银座的霓虹灯下泛着柔和的光泽。

路过一家名为“月影”的酒吧时,门口低调的招牌吸引了她的注意。

那是一家典型的会员制高级酒吧,门口没有张扬的广告,只有一块小小的木质招牌,

上面用毛笔字写着店名。“看起来不错。”张海莲自言自语道,推门而入。

酒吧内部装潢融合了传统日式与现代风格,

深色的木质结构与柔和的灯光营造出私密而高雅的氛围。

吧台后面站着几位穿着考究的男招待,他们正在为客人调制鸡尾酒,动作优雅而精准。

“晚上好,女士。”一位穿着深蓝色西装的中年男子迎上前来,用英语问候道,

“请问您有预约吗?”张海莲用日语回答:“没有,我第一次来。还有位置吗?

”经理模样的男子略显惊讶地看了她一眼,随即露出职业微笑:“当然,请跟我来。

”她被带到一个半封闭的卡座,位置既不显眼又能看到整个酒吧的景观。经理递上酒单,

张海莲扫了一眼,点了一杯山崎18年威士忌加冰。“好的,马上为您准备。

”经理微微鞠躬,“请问需要陪聊服务吗?

我们有几位非常优秀的员工可以为您介绍东京的文化与历史。”张海莲本想拒绝,

但转念一想,独自一人在异国他乡,有个本地人聊天也不错。“好啊,

请帮我安排一位擅长文学和艺术的。”十分钟后,

一位穿着浅灰色三件套西装的年轻男子出现在她桌前。他约莫三十岁左右,身材修长,

面容清秀却不失阳刚之气,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眼睛。“晚上好,女士。

我是司马纯一,很荣幸今晚能为您服务。”他用标准的普通话说道,声音低沉而有磁性。

张海莲惊讶地挑眉:“你的中文很好。”司马纯一微微一笑:“谢谢夸奖。

我在北京大学留学过两年,主修比较文学。”他自然地在她对面坐下,姿势优雅而不做作。

“你不是东京人?”张海莲问道,注意到他举手投足间那种独特的日式礼仪。“是的,

我出生在京都,后来随父母搬到东京。”司马纯一为她倒上刚送来的威士忌,

“冰块刚好融化到最佳状态,请品尝。”张海莲抿了一口,酒液在舌尖绽放出复杂的香气。

“完美。”她赞叹道,然后直视司马纯一的眼睛,“你说你学比较文学?

那你知道中国唐代诗人白居易吗?”司马纯一的眼睛亮了起来:“当然。

《长恨歌》《琵琶行》都是我最爱的作品。实际上...”他稍作停顿,

“我可以用三味线为您演奏《琵琶行》的改编曲。”“真的?”张海莲来了兴趣,

“那你知道白居易和日本平安时代文学的关系吗?

”司马纯一微笑着点头:“您指的是《源氏物语》中引用的白居易诗句?

紫式部确实深受白诗影响。不仅如此,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中也暗含了许多中国文学的影子。”张海莲感到一阵惊喜。

作为复旦大学中文系的旁听生,她对中国古典文学有着深厚的兴趣,

没想到在东京的一家酒吧里,能遇到如此博学的陪聊。“你对平安时代的文学很了解?

”她追问道。“我在京都长大,从小就对这些耳濡目染。”司马纯一的眼神变得深邃,

“如果您感兴趣,

我们可以从《源氏物语》的'物哀'美学聊到《枕草子》的'をかし'情趣,

甚至比较一下紫式部与清少纳言两位才女的不同风格。”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

两人从日本平安文学聊到中国唐宋诗词,从能剧的幽玄美学谈到歌舞伎的华丽表演。

司马纯一不仅知识渊博,而且见解独到,每每能提出让张海莲眼前一亮的观点。“你知道吗,

”张海莲在第三杯威士忌后说道,“我本以为这种深度的文化交流只能在大学讲堂里找到。

”司马纯一为她斟上第四杯酒:“艺术与美不分场合,张女士。正如您手中的威士忌,

既可以在便利店匆匆灌下,也可以在这样优雅的环境里细细品味。”他停顿了一下,

“就像白居易的诗,既可以在科举考场上作为应试工具,也可以在琵琶女的演奏中触动人心。

”这句话彻底打动了张海莲。她突然意识到,面前这个年轻人不仅仅是一个酒吧陪聊,

更是一个真正的文艺爱好者,一个能在浮华世界中保持精神追求的人。“司马先生,

”她放下酒杯,直视他的眼睛,“你为什么会在这里工作?以你的学识,

完全可以在大学任教或者从事文化研究工作。

”司马纯一的表情闪过一丝难以察觉的复杂:“生活有时会带我们走意想不到的路。

”他轻声说,“但我很庆幸今晚能遇见您这样的知音。”张海莲感到一阵莫名的心动。

二十年的商场征战让她习惯了尔虞我诈,很少有机会像今晚这样纯粹地谈论文学与艺术。

而司马纯一身上那种超然物外的气质,更是她在商业圈中从未遇到过的。

“我想听你弹三味线。”她突然说。司马纯一微微颔首:“我的荣幸。不过这里不太适合,

如果您有兴趣,明天可以来我的工作室。那里有一个小庭院,种着一株晚樱,

现在正是开花的时候。”他从西装内袋取出一张素雅的名片,上面只有他的名字和一个地址,

没有电话和其他信息。“下午三点,樱花树下见。”他说这话时,

眼神中带着张海莲读不懂的深意。当晚离开酒吧时,

张海莲做了一件自己都没想到的事——她点了酒吧里最贵的一瓶酒,

价值三十万日元的轻井泽威士忌,指名送给司马纯一。“告诉他,这是给知音的礼物。

”她对经理说,然后在账单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走在回酒店的路上,

东京的夜风轻拂过张海莲发热的脸颊。她想起司马纯一谈论《源氏物语》时那专注的神情,

想起他引用松尾芭蕉俳句时声音里的那份深情。这个神秘的日本男子,

像一首她从未读过却莫名熟悉的诗,让她这个习惯了掌控一切的女强人,

第一次产生了想要被引领的冲动。第二天下午两点四十五分,

张海莲站在了司马纯一工作室的门前。这是一栋位于目黑区的传统日式住宅,

远离闹市却交通便利。她按响门铃,片刻后,穿着纯白色和服的司马纯一出现在门口。

“您来得正好。”他微笑着说,“樱花刚刚开始飘落。”跟随司马纯一穿过简朴的走廊,

张海莲眼前豁然开朗——一个约三十平米的小庭院精致如画。假山石错落有致,

一条人工小溪蜿蜒流过,而最引人注目的,是庭院中央那株盛放的樱花树,

粉白的花瓣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有几片已经飘落在铺着鹅卵石的地面上。“这...太美了。

”张海莲由衷赞叹。司马纯一引她到樱花树下的矮桌前:“请坐。我准备了抹茶和和果子。

”桌上摆放着精美的漆器茶具和几样造型雅致的日式点心。司马纯一跪坐在蒲团上,

开始熟练地进行茶道表演。他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而优雅,仿佛在跳一支无声的舞。

“茶道讲究'一期一会',”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意思是每一次相遇都是独一无二的,

应当珍惜。”张海莲注视着司马纯一修长的手指和专注的侧脸,

突然明白了为什么日本文化如此推崇“幽玄”之美——那种含蓄、深邃而不可言说的韵味,

此刻在司马纯一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茶过三巡,司马纯一从屋内取出一把精致的三味线。

“《琵琶行》的改编曲,”他说,“希望您喜欢。”随着第一声弦音响起,

张海莲仿佛被带回了千年前的长安城。司马纯一的演奏技巧高超,更难得的是,

他将诗中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悲凉与“相逢何必曾相识”的豁达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他用中文唱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时,张海莲的眼眶不由自主地湿润了。

演奏结束后,庭院里一片寂静,只有花瓣飘落的声音。司马纯一放下乐器,

望向张海莲:“您哭了。”张海莲这才意识到脸颊上的湿意。“太美了,”她轻声说,

“我从未想过能在东京的一个小院子里,听到如此动人的《琵琶行》。

”司马纯一的眼神变得柔和:“艺术就是有这样的力量,能穿越时空,连接灵魂。

”就在这时,天空中飘起了细雨。细密的水珠打在樱花花瓣上,发出轻微的沙沙声。

“要进去吗?”司马纯一问。张海莲摇头:“我想再待一会儿。”司马纯一站起身,

从屋内取出一把油纸伞,撑在两人头顶。他们就那样站在樱花树下,听着雨声,

看着花瓣在雨中飘落。不知是谁先靠近了谁,当张海莲回过神时,她已经在司马纯一的怀中,

而他的唇正轻轻贴在她的额头上。雨声渐大,却盖不住她心跳的声音。“我们进去吧。

”司马纯一在她耳边低语,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廓。张海莲抬头看他,

在那双深邃的眼睛里,她看到了与自己相同的渴望。二十年来第一次,

这位上海商界的女强人,心甘情愿地跟随一个男人的引领,走进了那间充满未知的房间。

房间内弥漫着淡淡的线香气息,榻榻米上铺着靛蓝色的绸缎被褥。司马纯一轻轻拉上樟子门,

雨声顿时变得遥远而模糊。张海莲注意到墙上挂着一幅墨迹淋漓的汉字书法,

写着“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李白的诗?”她指尖轻触宣纸边缘。

司马纯一解开和服腰带的手顿了顿:“您眼力真好。”丝绸外袍顺着他的肩膀滑落,

露出里面靛青色的襦袢,“这是我父亲临终前写的。

”张海莲突然意识到自己正站在某个重要时刻的门槛上。梳妆台上摆着黑漆描金的文箱,

墙角立着十三弦的古筝,这个房间处处透着与酒吧陪聊身份不符的典雅。

当她看见司马纯一左手小指上那道细长的疤痕时,

一个念头闪电般划过脑海——那分明是长期握剑留下的茧。“你到底是谁?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雨点突然变得急促,敲打在茅草屋顶上发出闷响。

司马纯一转身时,月光恰好透过和纸窗棂,在他轮廓分明的侧脸投下斑驳光影。

他取下一柄悬挂在壁龛里的短刀,刀鞘上金丝镶嵌的菊花纹在暗处幽幽发亮。

“京都司马家现任当家,”他将短刀平举于两人之间,

“也是日本现存的七个古剑术流派之一'明镜止水'的传人。

”张海莲的香奈儿外套从肩头滑落。她想起昨晚那瓶三十万日元的威士忌,

此刻才明白为何经理接过信用卡时露出欲言又止的表情——对于真正的京都贵族来说,

这不过是零花钱的数目。“那为什么在银座...”她的疑问被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打断。

屏幕上跳动着上海区号的来电显示,公司CTO的紧急联络。司马纯一做了个请便的手势,

自己则跪坐在茶席前重新烧水。通话结束后,张海莲发现面前多了杯刚沏好的玉露茶。

翠绿的茶汤映着司马纯一平静的双眼,他正在用绸布擦拭那柄据传是丰臣秀吉赐予的短刀。

“中国分公司出了点状况。”她下意识用商业谈判的语气说道,“需要我明天飞回去处理。

”太刀被收入印有家纹的锦袋时发出清越的鸣响。司马纯一忽然用京都腔说了句什么,

那是连东京人都听不懂的古语。当他抬起头时,眼角竟有泪光闪动:“您知道吗?

我祖父1943年在上海领事馆任职时,曾经救过一批犹太难民。

”雨声中传来花瓣扑簌簌坠落的声音。张海莲看着这个能在谈笑间引经据典,

却为祖辈往事落泪的男人,突然理解了何为“物哀”。她伸手触碰他小指上的剑茧,

触感比想象中更为粗粝。“改签一周后的机票吧。”她在手机里对助理说。中雨丝渐渐稠密,

司马纯一将油纸伞微微倾斜,遮住张海莲的肩头。他的和服袖口被雨水打湿,

呈现出深色的水痕,却丝毫不减他的从容。张海莲注意到他手腕内侧有一道细长的疤痕,

像是被什么利器划过。“这是剑道练习时留下的。”察觉到她的目光,司马纯一轻声解释,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我真的陪他淋过大雨整本 延伸 最终终章免费阅读
  • 四合院从五八年开始小说阅读
  • 九零,妻子假死后我再婚小姨子
  • 未婚夫装0骗我感情 小说
  • 烟火照夜白安馨
  • 月隐云间爱成憾
  • 爱在迟暮时姜紫涵林心晴篇
  • 镇天命
  • 爱如烟花,转瞬即逝
  • 云本无心风起意
  • 仙尊被气哭了
  • 傅西洲江之虞小说在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