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昆仑雾里的狐与枪
裤脚被荆棘划破,渗出血来,混着雨水黏在腿上,可他不敢停——身后金甲卫的马蹄声像追魂的鼓点,始终隔着半里地,不远不近,像是在猫捉老鼠。
首到天快亮时,前方突然涌起白茫茫的雾气,雾气里隐约能看见连绵的山影,山尖裹着积雪,在晨光里泛着冷光。
林砚心头一跳——师父说过,昆仑虚的入口,就藏在“雾锁千峰”的地方。
他刚冲进雾里,身后的马蹄声突然消失了。
雾气像有生命般缠上他的西肢,冰冷刺骨,眼前的景象也开始扭曲:原本的荒路变成了布满青苔的石阶,石阶两侧立着石像,石像的脸模糊不清,手里却握着和天界金甲卫一样的长枪。
“凡人,擅闯昆仑虚,可是活腻了?”
一道清脆又带着冷意的声音从雾里传来。
林砚猛地转身,就见一个穿红衣的少女站在石阶顶端,手里把玩着一把银狐尾扇,扇面上绣着九只狐狸,每只狐狸的眼睛都亮得像星。
最扎眼的是她身后的人——两个穿灰甲的士兵,甲胄上没有天界的流光,手里的长枪却比金甲卫的更锋利,枪尖还沾着未干的血。
林砚握紧怀里的青石板,刚要开口,那少女突然身形一闪,瞬间就到了他面前。
尾扇挑起他的下巴,少女的眼睛里映着他的脸,带着几分玩味:“哟,还是个带‘神味’的凡人——手里拿的,是神农氏的百草令吧?”
“你是谁?”
林砚往后退了一步,指尖触到青石板上的纹路,石板突然微微发烫。
“我叫苏九儿,昆仑虚‘青丘一脉’的。”
少女收回扇子,指了指身后的灰甲士兵,“至于他们……是天界‘镇岳军’的逃兵。”
“逃兵?”
林砚愣住了。
“不然呢?”
苏九儿嗤笑一声,“天帝要清缴神农余孽,镇岳军不愿当刽子手,就带着枪跑来了昆仑虚。
可有些人不一样——比如你身后那位,倒是想拿你的脑袋换功劳呢。”
林砚猛地回头,就见雾气里走出一个穿银甲的人,甲胄上的流光比之前的金甲卫更亮,手里的长枪枪杆上刻着“杨”字。
那人脸上带着一道刀疤,从眉骨划到下颌,眼神冷得像冰:“苏九儿,别多管闲事。
天帝有令,活捉神农遗脉,赏封神榜‘下位神’之位,你青丘一脉,不也想求个神位吗?”
“求神位?”
苏九儿的尾扇“唰”地展开,扇面上的狐狸眼睛突然亮了起来,“我们青丘只信自己,不信天帝那套‘用魂魄炼神’的鬼话!
倒是你,杨戬,当年封神之战,你舅舅李靖帮天帝炼了多少‘伪神’,你忘了?”
林砚心头一震——杨戬?
师父说过,天界有个叫杨戬的神将,神通广大,却从不掺和天帝的事,怎么会来追他?
杨戬的脸色沉了下来,长枪一挺,指向林砚:“苏九儿,我再说最后一遍,让开。
这小子身上有神农神格,留着他,早晚是祸患。”
“祸患?”
苏九儿突然笑了,身后的灰甲士兵立刻举起长枪,对准杨戬,“你说的祸患,是他,还是天帝想掩盖的封神真相?
我可听说了,镇岳军里有人找到了当年神农氏留下的‘百草册’,里面记着天帝用凡人魂魄炼神的证据——你追这小子,是为了灭口吧?”
杨戬的眼神变了,握枪的手紧了紧。
就在这时,林砚怀里的青石板突然剧烈发烫,雾气里的石像突然动了!
石像手里的长枪齐刷刷指向杨戬,石阶也开始震动,从地底冒出青绿色的藤蔓,缠上杨戬的腿。
“走!”
苏九儿拉着林砚的手腕,往雾更浓的地方跑,“杨戬的‘天眼’能破雾,再不走,咱们都得死在这!”
林砚被她拉着,在雾里狂奔。
耳边能听到身后杨戬的怒吼,还有藤蔓断裂的声音。
跑了大约一炷香的时间,雾气突然散开,眼前出现了一座巨大的石门,石门上刻着《山海经》里的图案:有衔木填海的精卫,有逐日的夸父,最中间是一个手持百草的人,正是神农氏。
“这是‘山海经秘境’的入口。”
苏九儿指着石门,“里面藏着守墓人,还有你要找的真相。
但记住——”她突然转头,眼神变得严肃,“昆仑虚里不止我们青丘和镇岳逃兵,还有天帝的眼线,甚至……有想抢你神格的旧神余孽。
从进这扇门开始,你看到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敌人。”
林砚看着石门上神农氏的图案,又摸了摸怀里发烫的青石板。
他突然明白,昆仑虚不是避风港,而是另一处战场——天界的内部分裂,早就从云端蔓延到了这雾锁的千峰里,而他,己经站在了这场分裂的正中央。
石门缓缓打开,里面透出微弱的光。
苏九儿率先走了进去,林砚深吸一口气,攥紧百草令,也跟着踏了进去。
身后,杨戬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石门在他身后缓缓关上,将雾和怒吼都挡在了外面,却挡不住即将到来的,更汹涌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