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曹营里的现代管学
只见营地里火光乱晃,士兵们像没头苍蝇似的乱窜,场面堪比现代超市限时抢购现场。
“敌袭!
是吕布的骑兵!”
有人大喊。
林凡的第一反应是找地方躲起来,毕竟他一个现代文科生,连鸡都没杀过。
但看到曹操提着剑冷静指挥的模样,他硬着头皮摸到一辆粮车后面蹲着——保命要紧,穿越者也不能免俗。
这场袭击来得快去的也快。
吕布的骑兵像一阵风似的刮过营地,抢了几袋粮食就跑。
林凡后来才知道,这不过是吕布的常规“打卡上班”,每月不来抢点东西,都不好意思说自己在三国混。
“看来我们的巡逻制度有待加强。”
事后总结会上,曹操摸着下巴说。
所有将领齐刷刷看向林凡,眼神里写着“你的KPI该更新了”。
林凡清清嗓子:“将军,我建议实行‘网格化巡逻责任制’,将营地划分为若干个区域,每个区域设立巡逻打卡点,士兵巡逻到点需签字画押……”他差点说出“扫码打卡”,赶紧刹住车。
曹操听得两眼放光,而下面的将领们一脸懵逼。
一个络腮胡将军小声问旁边的人:“网格是啥?
打什么卡?”
林凡的“现代化改革”成了一场爆笑实验。
他设计的签到表太复杂,许多士兵不识字,只好按手印,结果一张表上全是红指印,看起来像命案现场。
他推广的“扁平化管理”被理解成真的把帐篷搭扁一点,说是为了节省空间。
最搞笑的是绩效考核。
林凡给炊事班定了“饭菜可口度KPI”,结果每到月底,炊事班长老王就端着锅挨个帐篷求好评:“张将军,给个五星好评吧?
今天红烧肉特意多放了盐!”
张飞有一次被求烦了,大吼一声:“再烦俺就把你当柴火烧了!”
老王哭唧唧地去找林凡投诉:“林先生,张将军的满意度调查能不能取消?
他每次都说‘能吃就行’。”
林凡无奈,只好给张飞单独设定考核标准:不打厨子就算合格。
这一日,曹操召林凡密谈。
“先生之法甚妙,但昨日袁本初遣使来问,为何我军粮草调度如此迅速。”
曹操意味深长地看着林凡,“他说我军必有仙人相助。”
林凡心里一紧:这是要泄露商业机密的节奏?
曹操突然压低声音:“先生真乃仙家弟子乎?”
林凡差点被口水呛到,急中生智道:“将军明鉴,此法乃家传之学,名曰‘管理学’,与仙术无关。
若将军有意,我可撰写教材,供军中学习。”
他心想,就当是给古人开MBA速成班了。
曹操大喜,当即命林凡开班授课。
第一堂课就闹了笑话。
林凡在黑板上画组织结构图,下面坐着的将领们开始打赌那是什么阵法。
夏侯惇说是“八卦阵”,曹仁说是“一字长蛇阵”,差点没打起来。
讲到“时间管理”时,林凡举例说明:“比如张将军每日练武两个时辰,可调整为……”张飞猛地站起来:“俺练武咋了?
你要减俺练武时间,俺跟你急!”
林凡费尽口舌才让这群肌肉男明白,时间管理不是不让他们练武,而是练得更高效。
课后,林凡听见两个小兵在议论:“林先生说的‘Deadline’是啥?”
“好像是‘死线’的意思。”
“妈呀,考核不过真要处死啊?”
林凡仰天长叹:穿越难,难于上青天。
更大的挑战来自刘备的第二次拜访。
这次关羽也来了,一首眯着眼看林凡的板书,突然开口:“先生之字,缺笔少画,甚是奇特。”
林凡老脸一红:他的毛笔字确实惨不忍睹。
关羽居然挽起袖子,现场教学:“此乃永字八法,看关某示范。”
于是一个未来武圣教一个现代研究生写毛笔字,场面十分魔幻。
刘备则对林凡的“员工激励理论”感兴趣,听到“马斯洛需求层次”时追问:“马先生是何方高人?
可否引荐?”
林凡只好瞎编:“马先生是西域高人,己仙逝多年。”
刘备惋惜地叹了口气,然后认真地记下了“马斯洛”这个名字。
日子在笑料百出中过去。
林凡逐渐习惯了三国生活。
他学会了用文言文说“这个需求做不了”,用拱手礼代替握手,甚至能喝下那种浑浊的米酒而不皱眉头。
但他始终谨慎地把握着分寸:只引入管理方法,不泄露天机;只改善细节,不改变历史大势。
某夜,林凡在油灯下写日记:“来到三国第三十天。
今天教会了曹操什么是SWOT分析。
他用来分析袁绍的弱点,效果不错。
但当我提到‘竞争优势’时,他问能不能把竞争对手都干掉。
看来古今中外的老板思维都差不多。
PS:张飞今天又来蹭饭,吃光了我私藏的肉干。
下次得藏好些。”
写完吹灯睡觉时,林凡突然想到一个问题:如果他一首留在曹操身边,赤壁之战时该怎么办?
是跟着一起败走华容道,还是提前跳槽到刘备那里?
“算了,”他把自己裹进被子里,“说不定在那之前,我就因为教曹操玩PPT而被杀头了。”
窗外月光如水,林凡迷迷糊糊地想:不知道现代的那些同学,有没有人发现图书馆少了个人?
要是他们知道我在给三国人物讲MBA课程,一定会笑到肚子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