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它小说连载
“紫色芒果”的倾心著妞妞陈越是小说中的主内容概括:故事主线围绕陈越,妞妞,沈清连展开的精品短篇小说《妈你一人节省就好了由知名作家“紫色芒果”执情节跌宕起本站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1116110章更新日期为2025-09-27 23:58:13。该作品目前在本完小说详情介绍:我妈的节是刻在基因里上一世国庆我和老公带着我妈和婆婆去云南旅订机票她说飞机太奢非要自己坐三十小时的绿皮火没办法我只能陪着她一给她定的豪华大床第二天发现她在桌子上睡了一景点吃她嫌贵不吃不结果饿的低血糖晕倒去医院花了五我哥带女朋友来家我妈做了得了鸡瘟的鸡哥哥吃的确诊急性肝衰要全身换血治最终抢救失败去我被折磨的患上抑郁我妈转头就把我的药换成了她做的补导致我严重内脏过敏休没救回再睁我说:妈你一个人节省就好
1
我妈是节省界的达人,喜欢牺牲自己,成全大家。
国庆节去云南旅游,订机票时,她说飞机太奢侈,非要自己坐三十小时的绿皮火车。
给她定的豪华大床房,第二天发现她在桌子上睡了一夜。
景点吃饭,她嫌贵不吃不喝,结果饿的低血糖晕倒去医院花了五千。
我哥带女朋友来家里,我妈做了得了鸡瘟的鸡汤,哥哥吃的多,确诊急性肝衰竭,要全身换血治疗,最终抢救失败去世。
我被折磨的患上抑郁症。
我妈转头就把我的药换成了她做的补药,导致我严重内脏过敏休克,没救回来。
再睁眼,我回到了订国庆机票的时候。
......
看着手里震动的手机,我确信自己重生了。
我答应了我妈今晚回家吃饭。
饭桌上,老公陈越兴致勃勃地划着手机:订一号早上的航班吧,到了昆明还能玩半天。
我还没开口,我妈的眉头已经拧成了疙瘩:又旅游?烧钱。在家里待着不行吗?
上一世,我堆起笑脸:
妈,一年到头也就这么一次机会,大家一起出去热闹热闹。钱赚来不就是花的嘛?您辛苦一辈子,也该享受享受了。
我妈拧着眉头:不去,坚决不去,我就是个劳碌命,享不了这个福。
陈越附和:妈,这也是清妍一片心意。
五岁的女儿妞妞跑过去抱住她的腿:外婆,去嘛去嘛,云南有大象,有孔雀,可好玩了,跟我们一起去嘛。
哎,随你们便吧,反正我说了也不算。就当是过去给你们看孩子,省得你们手忙脚乱。
仿佛答应去旅游,是给了我们天大的恩赐。
我拿出平板,点开购票APP。
就订一号早上九点二十那趟吧,我们四个大人加妞妞,妞妞买儿童票......
等等!我妈的声音立刻拔高,给我也买飞机票?我不坐。那玩意儿上天了,心慌得很,而且死贵死贵的,我坐火车就行。
我耐心地劝说她:妈,火车要三十多个小时,折腾死人啦。
我们飞机两个小时就到了,到时候您一个人落在后面,我们到了还得在机场干等,多不方便?
都一起出来玩了,肯定要一起行动啊......
嘴皮子磨破,道理讲尽也没用。
最后陈越带着婆婆和妞妞去坐了飞机,而我不放心我妈一个人,陪着她坐了三十多个小时的火车。
可这一次,我只是抬起眼,平静地看着她:
行啊,妈。你要觉得浪费钱,不想去就算了。
正好这次我婆婆也去,人多了我还真怕照顾不过来。您就在家歇着,清静清静。
空气瞬间安静了。
陈越有点惊讶地看我一眼,我递给他一个稍安勿躁的眼神。
我妈彻底愣住了。
她脸上那种准备好的等着别人来劝的表情一下子没了着落,显得有点滑稽。
她嘴唇嚅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又没说出来。
客厅里只剩下妞妞还在不明所以地摇晃着她的腿:外婆去嘛去嘛。
沉默了大概有半分钟,我妈才像是刚找回自己的声音:
那好吧,你婆婆她年纪大了,也不会带孩子。妞妞调皮,没个人看着不行。
我还是跟你们一起去吧,免得你们玩都玩不尽兴。
我心里冷笑一声。
果然,一点没变。
明明自己想去得不行,却非要摆出一副牺牲自我,成全大家的姿态。
订机票时,我妈果不其然又执意要坐火车。
我果断回答:好,就按您说的办。
那我们就多在昆明玩一天,到时候您到了,我们再去车站接您,应该也耽误不了太多功夫。
我妈又一次愣住了。
她张着嘴,看着我真的开始查询火车班次,脸色变了几变。
她憋了半天,才悻悻地说:
火车好啊,总比你们那烧钱的飞机强。
你带着你婆婆坐飞机就行,反正你已经是别人家的人了,对婆婆比对自己亲妈都好。
这话酸得能腌黄瓜,还带着她惯用的道德绑架。
若是以前,我肯定会又委屈又生气地辩解。
可现在,我只是嗯了一声:
是啊,婆婆是客人嘛,得招待好。您是自己人,怎么实惠怎么来。
我看看啊......一号上午的火车票还有站票,二百多,比机票便宜十倍呢,就订这个了?
我甚至把屏幕转向她,让她看清那个价格,像是在展示我的体贴和周到。
她看着那价格,嘴角抽搐了一下,眼神复杂地在我和屏幕之间来回看。
她大概在想,这个女儿怎么突然不按常理出牌了。
她那一套固定剧本,在我这里完全失效了。
我不仅不劝,还把她推开的选项直接坐实,这让她有种一脚踏空的失重感。
她没再说什么,闷闷地转身回了厨房,把碗筷弄得叮当响。
重活一世,我才看清,这种几乎自虐的节省,背后藏着多么强烈的控制欲和表演欲。
她享受的不是省钱本身,而是子女为了孝顺她,不得不绞尽脑汁、低三下四去哄她、迁就她的那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