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昭昭初露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唐砚之并非不守孝,只是武将世家的守孝,藏在更深的骨血里。

按礼制,父母丧需守孝三年,期间不得婚娶、不赴宴乐,若为官员则需解职丁忧。

但那年唐家情形特殊,先祖父旧部在西北遭突厥余部围困,军中急需熟悉唐家枪法的后辈稳住军心,而唐怀瑾身为兵部主事,正值边境军备调整的关键期,根本抽不开身离京。

姜若蘅下葬第三日,唐砚之便跪在她灵前,磕了三个响头,对唐怀瑾说:“父亲,儿子不入禁军了,儿子要去西北。”

唐怀瑾望着灵位上若蘅的画像,良久才道:“你母亲最不喜你动戾气。”

“可她也说过,唐家儿郎,不能让先人的枪蒙尘。”

唐砚之的声音在灵堂里发颤,却字字咬得极稳,“儿子去军中,不挣功名,只守着祖父的旧部,守着西北的疆土。

三年孝期,儿子住在军帐里,不沾酒肉,***锦绣,算得守孝么?”

最终唐怀瑾点了头,他知道,若蘅若在,定会摸着砚之的头说“去吧”。

她从不把儿女困在庭院里,就像她当年支持自己弃文从武一样。

这两年,唐砚之在西北果然如他所说,一身素色军服洗得发白,住的军帐比普通士卒的还要简陋,每日除了操练便是研究兵法,连家书都写得简短。

首到半年前,突厥余部溃败,边境安稳,将军才以“军中历练己满,需归家侍奉父妹”为由,强把他调回禁军神机营。

此刻书斋里,唐砚之看着砚舟写的字,忽然想起小时候,母亲也是这样握着他的手,教他写“安”字。

那时他不懂,为何母亲总说“安”字比“勇”字更难写,如今看着父亲抱着小妹的背影,看着砚舟认真练字的模样,才隐约明白,守孝不是守着一座坟,是守着逝者留下的家,守着让活着的人安稳度日的责任。

他抬手摸了摸腰间的银牌,那是母亲留给他的,背面刻着个极小的“衡”字。

风从窗缝钻进来,带着些凉意,他却觉得心里那块因丧母而起的硬痂,正被这书斋里的烛火、墨香和弟妹的笑语,一点点焐得软了些。

“大哥,母亲画的星图,还在吗?”

唐砚之望向书斋西角的梨木柜。

最上层的紫檀匣子里,收着母亲生前所绘的全部星图,还有那本被翻得卷了角的《天机秘要》。

“在,等你把字练好了,大哥就陪你一起看。

母亲画的北斗七星,像极了祖父枪杆上的纹路,你定然喜欢。”

砚舟眼睛亮了,重又拿起笔,小脸上多了几分郑重。

唐砚之看着他写下“星”字,忽然想起西北的寒夜。

有次他高烧不退,迷迷糊糊中竟觉得帐帘被掀开,有人用带着星子凉意的手探他的额头。

惊醒后才发现,不过是风雪卷着帐布拍在脸上,手里却攥着半块母亲生前常吃的松子糖,那是离家时砚舟偷偷塞进他行囊的,糖纸早己被汗水浸得发潮。

“大哥在想什么?”

砚舟的声音把他拉回书斋。

唐砚之收回目光,“明日放风筝,让小妹抓着你的衣角跑,她怕生,除了父亲,就跟你最亲。”

砚舟用力点头,忽然凑近低声道:“大哥,我昨夜梦见母亲了。

她站在观星台上,身上亮闪闪的,像披了星星织的衣裳。”

唐砚之喉头哽了哽,伸手揉了揉弟弟的发顶。

窗外的铜铃又响了,这次却像是带着笑意,风卷着***掠过书斋,吹得烛火轻轻摇晃。

时光如梭,己满西岁的唐烬昭愈发地聪慧可爱,书斋的书案上摆着两盏茶,一盏是她最爱的蜜渍梅子茶,一盏是唐怀瑾常喝的碧螺春。

唐怀瑾把着唐烬昭的小手悬腕运笔教她习字,看那稚嫩的笔触在宣纸上写下的字迹,眼角笑意漫开。

“昭昭,爹爹有个礼物要送给你。”

“爹爹,礼物在哪里?

快给昭昭瞧瞧。”

唐怀瑾放下笔,从书案下取出一个精致的木盒,轻轻放在唐烬昭面前。

“自己打开看看。”

他声音里带着笑意,指尖轻轻点了点盒盖。

唐烬昭小肉手按住盒面,掀开盖子,里面铺着一层柔软的锦缎,静静躺着一支小巧的狼毫笔,笔杆是通透的竹节样式,顶端还嵌着一颗圆润的珍珠,在窗边漏进的光线下闪着细碎的光。

“这是给昭昭的?”

她眼睛瞪得溜圆,小手指小心翼翼地碰了碰笔杆,“可以用它写字吗?”

“当然,”唐怀瑾拿起笔,塞进她手里,大小正合适,“这是爹爹做的,送给昭昭的五岁生辰礼,你可喜欢?

以后昭昭就用自己的笔练字,等写得好了,爹爹再教你画梅枝。”

唐烬昭握着笔,凑近在他脸颊上亲了一口,声音黏糊糊的:“昭昭喜欢,谢谢爹爹!

昭昭最喜欢爹爹了,昭昭一定好好写!”

墨香混着梅子茶的甜气在书斋里漫开,唐怀瑾笑着揉了揉她的发顶,看她踮着脚要往宣纸上落笔画,眼底的温柔像化不开的春水。

演武场的青石板被日头晒得发烫,唐怀瑾站在廊下,看着场中那个小小的身影。

唐烬昭穿着一身藕荷色短打,裙摆被风掀起小小的弧度。

她双手抱着那把特制的小弓,弓弦是上好的牛筋,被唐怀瑾特意调松了力道,正适合她这年纪的孩子。

箭头裹着雪白的棉絮,射中靶子时只会发出“噗”的轻响,却足够让她看清自己的准头。

“爹爹你看!”

唐烬昭刚松开弓弦,棉絮箭头就稳稳钉在靶心那朵用朱砂点的桃花上。

小丫头兴奋地蹦起来,肉乎乎的脸颊泛着红晕,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皮肤上。

唐怀瑾缓步走过去,袖中摸出个油纸包,里面是她爱吃的陈皮梅。

伸手揉了揉她的发髻,把原本梳得整齐的双丫髻揉得乱糟糟的。

“嗯,我昭儿这眼力,将来怕是要超过爹爹了。”

唐烬昭嘻嘻笑着晃晃脑袋,将一颗蜜饯含进嘴里,欢喜地微眯了双眼。

转身跑到堆着小木人的角落,那些木头小人是唐怀瑾照着军中阵型刻的,此刻被她摆得歪歪扭扭,有的脸对脸,有的背靠背,看着毫无章法。

可唐怀瑾知道,这孩子摆弄这些时,眼神里的专注与算计,绝不像个五岁孩童该有的。

他想起夫人临盆那晚留下的最后那句话,唐怀瑾望着女儿的背影,缓缓握紧了拳。

他无法改变她的命格,能做的,唯有将自己毕生所学和为人处世的道理,一点点教给她。

唐烬昭嘴角还挂着甜美的笑,却浑然不知等待自己的,将是怎样的惊涛骇浪。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