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春二十八年,秋意渐浓。白云昭站在刺史府后院的回廊下,望着满园凋零的菊花,
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她身边的丫鬟小桃低声道:"小姐,该出发了。""我知道。
"白云昭淡淡地应了一声,抬手整理了一下头上简单的珠钗,"长姐可还好?
""大小姐已经服下安神汤,睡下了。"小桃犹豫了一下,"小姐,
您当真要去...那可是皇宫啊!"白云昭转身,看着这个从小跟在自己身边的女孩,
眼神坚定:"我别无选择。父亲与姐姐不愿嫁,那便由我来。"半月前,
一纸圣旨打破了刺史府的平静——当今圣上龙体欠安,需一位品貌端庄的贵女入宫侍奉汤药,
以冲喜气。刺史白启明膝下有一双女儿,大女儿白云华,二女儿白云昭。按理说,
嫡出的白云华才是最佳人选,然而这位白家大小姐早已与京城世家定下婚约,更兼性子刚烈,
宁死不愿入宫。白启明无奈之下,只得将庶出的二女儿白云昭推了出来。"小姐,
您这一去..."小桃欲言又止。白云昭轻轻拍了拍她的手:"放心,我不会有事。记住,
对外只说我自愿入宫侍奉皇上,其他不必多言。"她抬头望向天空,
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入宫?好啊,这正是她梦寐以求的机会!
谁让那些人平日里欺负她庶出的身份,谁让姐姐能嫁入高门而她只能困在这小小刺史府中?
她白云昭,绝不会甘心只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庶女!
第二章 初见皇宫比白云昭想象的更加宏伟壮观。当她穿着素雅的宫装,
跟着引路太监穿过一道道朱红大门时,内心竟没有丝毫畏惧,反而涌动着难以抑制的兴奋。
"白云昭参见皇上。"在御书房外,她恭敬地行礼,声音清脆却不失端庄。"起来吧。
"一个低沉而略显疲惫的声音传来。白云昭抬起头,透过半开的门缝,
看到了传说中的景阳帝——李承煜。他斜倚在龙椅上,脸色苍白,眼下有明显的青黑,
显然久病未愈。即便如此,那一身帝王威仪依然让人不敢直视。"朕听闻你精通药理,
特召你来侍奉汤药。"皇帝缓缓开口。白云昭心中暗笑,面上却恭敬有加:"民女略通医理,
愿为皇上分忧。"就这样,她被安排在了离皇帝寝宫不远的偏殿,名义上是照顾汤药,
实则日夜守候在侧。第一夜,白云昭辗转难眠。她轻抚自己简单梳妆的面容,
喃喃自语:"白云昭,这是你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次日清晨,
当她端着药碗进入皇帝寝宫时,发现李承煜正靠在床头咳嗽。"皇上,该喝药了。
"她轻声说道,将药碗递到床边。李承煜抬眼看她,目光中带着几分探究:"你叫什么名字?
""民女白云昭,是刺史白启明之女。"她低眉顺眼地回答。"抬起头来。"皇帝命令道。
白云昭缓缓抬头,直视皇帝的眼睛。
到了一丝惊讶闪过那双深邃的眼眸——大概是因为她不同于寻常宫女的明亮眼神和从容姿态。
"你不怕朕?"李承煜忽然问道。白云昭微微一笑:"皇上乃天子,民女侍奉左右是荣幸,
何来害怕?"李承煜盯着她看了许久,忽然轻笑一声:"好一个伶牙俐齿的丫头。药苦,
加点蜜。"从那天起,白云昭凭借着过人的聪慧和察言观色的本事,很快获得了皇帝的青睐。
她不仅懂得如何煎药,还总能用恰当的方式逗皇帝开心。一个月后,皇帝的病情明显好转,
对白云昭的依赖也与日俱增。"白云昭,你为何入宫?"一日,李承煜突然问道。
白云昭正在为皇帝按摩太阳穴,闻言手上动作微顿,
随即又恢复自然:"民女...想为皇上分忧。""是吗?"皇帝意味深长地看着她,
"朕听说,你是代替你姐姐入宫的?"白云昭心头一跳,
但面上不显:"民女愿意为皇上效力,与姐姐无关。"李承煜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没有再追问。白云昭却在心中冷笑。她知道,宫中耳目众多,自己的底细迟早会被查清。
但她早已准备好了应对之策——一个精心编织的谎言,
一个关于她与皇帝前世今生的美丽故事。第三章 谋算"娘娘,
皇后娘娘邀您明日去凤仪宫品茶。"小桃恭敬地向白云昭禀报。如今,白云昭已晋升为贵人,
虽只是正五品,但因得皇帝宠爱,宫中无人敢小觑。她微微颔首:"知道了。"待小桃退下,
她脸上的温顺神情立刻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冷意。皇后...那个高高在上的女人,
会轻易邀请一个新晋贵人品茶?其中必有蹊跷。"小桃,去打听一下,最近宫中有什么风声。
"白云昭吩咐道。小桃领命而去。不多时,她便回来禀报:"小姐,
听说皇后娘娘近日身体不适,太医院说是忧思过度所致。另外,
太子殿下似乎与二皇子之间有些矛盾..."白云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皇后邀请她品茶,
恐怕不只是单纯的喝茶那么简单。她需要好好谋划一番。次日,
白云昭精心打扮后前往凤仪宫。皇后高坐上位,见到她来,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贵人了,
快请坐。""谢皇后娘娘。"白云昭恭敬地行礼,然后在指定的位置坐下。茶过三巡,
皇后状似无意地问道:"听闻贵人深受皇上喜爱,不知有何妙法?"白云昭心中冷笑,
面上却露出羞涩的表情:"皇后娘娘说笑了,不过是皇上恩典,臣妾不过尽本分而已。
""贵人不必谦虚。"皇后笑道,"本宫听闻,贵人精通药理,连太医院都称赞不已。
"白云昭谦虚几句,心中却在思索皇后的用意。突然,皇后话锋一转:"贵人是白大人之女,
不知可认识户部尚书家的公子?"白云昭心中一凛。户部尚书家的公子?
那不是姐姐的未婚夫吗?皇后这是何意?"回皇后娘娘,臣妾庶出,与家中嫡姐相差甚远,
对于这些高门贵子并不熟悉。"白云昭谨慎地回答。
皇后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原来如此。本宫也是听闻一些闲言碎语,随便问问。
"离开凤仪宫后,白云昭的脸色立刻冷了下来。皇后这是在试探她与姐姐的关系,
甚至可能是在怀疑她的真实身份!看来,宫中的争斗比她想象的还要复杂。回到自己的宫殿,
白云昭立即召来了心腹宫女小桃:"去查查,皇后最近与哪些人来往密切,
特别是与户部尚书府。"小桃领命而去。白云昭则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镜中明艳动人的自己,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后娘娘,您以为我会像其他女子一样任人摆布吗?"她轻声自语,
"我白云昭想要的,从来就不只是一个小小的贵人位置。"接下来的日子里,
白云昭一边小心应对着宫中的各种试探,一边利用皇帝的宠爱,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她善于察言观色,懂得在适当的时候示弱,在必要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一个月后,
当皇帝再次来到她的宫殿时,白云昭已经有了新的计划。"皇上,臣妾近日研读古籍,
发现一种新的糕点配方,不知可否为皇上献上?"她柔声问道。李承煜宠溺地笑道:"哦?
爱妃还会做糕点?""不过是略懂皮毛。"白云昭谦逊地说,随后吩咐小桃去准备。
不一会儿,一盘精致的糕点被端了上来。李承煜尝了一口,眼睛一亮:"确实不错,
甜而不腻,口感独特。""皇上喜欢就好。"白云昭微笑道,眼中闪烁着计谋得逞的光芒。
她知道,这小小的糕点,将是她通往权力中心的又一块垫脚石。
第四章 清障景春二十九年春,皇宫内百花盛开,一片生机盎然。
白云昭站在自己宫殿的廊下,望着远处盛开的海棠,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短短半年时间,她已从默默无闻的庶女,变成了皇帝面前最受宠爱的昭贵人。"小桃,
最近宫中可有什么新鲜事?"她漫不经心地问道。小桃恭敬地回答:"回贵人,
听说德妃娘娘最近病了,太医院说是感染了风寒。还有,
皇后娘娘前几日召见了几位大臣的家眷。"白云昭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德妃...那个总是与她争夺皇帝注意的女子,看来是时候解决这个障碍了。
"去准备一份厚礼,送去德妃宫中。"她吩咐道。小桃惊讶地抬头:"贵人,
德妃娘娘向来与您不和,您为何...""傻丫头,此一时彼一时。"白云昭淡淡地笑道,
"她病了,我送些补品过去,旁人只会说我宽宏大量。更何况..."她眼中闪过一丝冷光,
"我自有打算。"三日后,德妃的病情突然加重,太医院束手无策。
就在众人以为德妃可能熬不过去时,白云昭主动请缨,表示自己略通医理,愿意一试。
"皇上,臣妾虽不敢说能治好德妃娘娘的病,但或许能缓解一二。"她跪在皇帝面前,
声音诚恳。李承煜看着她坚定的眼神,点头允诺:"爱妃一片好心,朕准了。不过,
一切要小心行事。"白云昭精心调制了一副药方,表面上看起来是普通的治疗风寒的药物,
实则暗中加入了会让人昏睡的药物。德妃服药后,病情似乎更加严重,整日昏睡不醒,
太医院会诊后认为情况危急,建议移至偏殿静养。就这样,
曾经与白云昭争夺皇帝宠爱的德妃,悄无声息地退出了争宠的舞台。
宫中众人都感叹白云昭宅心仁厚,不计前嫌救助德妃,却不知这"救助"背后隐藏的算计。
解决了德妃,白云昭的下一个目标是太子。太子李承澜,皇帝的嫡长子,
一直被视为储君的不二人选。但他与皇帝的关系并不亲密,甚至可以说有些疏远。
白云昭通过细心观察,发现皇帝对太子颇有微词,而二皇子李承钰则更受皇帝青睐。"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