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女儿整理货物准备出发往漠北去时,接到舅舅的来信。
信中说谢渊父子在江南四处寻找我们母女的下落。小玉看过书信,
随口道:等我们从漠北返京时再说吧。离开京城那天,
我和小玉骑着高头大马走在商队前头,迎面遇见谢渊和谢临,父子俩形容憔悴,衣衫陈旧。
父子母女四人擦肩而过时,谢渊没有认出我和小玉。1那日我去集市买菜时,遇上一场暴雨。
行人和小贩急着躲避,推搡中我被撞倒在地。菜篮被踩扁,鸡飞蛋打,手中酒壶也摔个粉碎。
碎瓷片飞起,划伤了我的脸和手。我捂住流血的脸,深一脚浅一脚忍着痛冒雨回家。推开门,
谢渊手里拿着书,头都没抬。五岁的谢临和三岁的小玉在地上玩耍,家里乱得不成样子。
见我空手回来,谢临立刻发了脾气:说了今天炖鸡的,鸡呢?
谢渊这才放下书本:我没跟你说过曾子杀彘的故事?言而无信,
何以立身?你怎么做母亲的,还不快去再买。他们都看不到我身上湿漉漉,
连头发上都在滴水,也看不到我脸上雨水混着血水一直流到胸前。只有小玉拿来一条布巾,
踮起小脚,高举手臂试图为我擦拭。这一刻,我忽然就觉得,这个家不要也罢。
2谢渊和谢临父子都喜欢喝鸡汤,这个月我炖过五回鸡。从前炖鸡,两个孩子一人一个鸡腿,
我和谢渊分食两只鸡翅膀。自从隔壁家的女儿薛瑶和离归家之后,再炖鸡,我吃鸡头鸡屁股,
小玉吃鸡脖鸡爪子。其余的谢渊和谢临连着砂锅端去薛家。开始我没说什么,难得炖汤,
送点给左邻右舍尝尝,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薛家两老生前对谢渊不错,薛瑶如今独居,
谢渊对她另眼相待我也忍了。然后是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我拦住了谢渊。
毕竟薛瑶是个和离归家的单身女子,谢渊应该避嫌才是。还没等我说完话,
谢渊就甩开了我的手,一脸失望的看着我:赵双亭,想不到你心思这般龌龊,
张口就坏人名声,难道薛家还缺你那口吃的?
谢临则气呼呼将汤罐砸到院子里:不舍得给薛姑姑,那大家都别吃了。
那天之后父子俩就开始跟我冷战。我没有低声下气去哄那父子俩。谢渊快要乡试,
我要赶一批绣活出来才够他的花费。而谢临自小挑嘴得很,每天照顾他们父子让我身心俱疲。
前几日去绣庄交绣活,遇上了外婆家在外走商的赵管家。当初阿娘跟爹爹私奔后,
外公外婆建了四支商队天南地北到处找她。只可惜我爹娘早就不在了。
原本赵管家想要接我去跟外婆团聚。怎奈谢渊马上就要乡试,谢临和谢玉还小,
我只好写了一封信让他带回去。赵管家走时悄悄塞给我一百两银子。有了这一百两,
谢渊科举的费用有了,谢临来年也能去念私塾。再不用天天绣荷包帕子,
不用每文钱都要精打细算,我大大松了一口气。原想借着今日我生辰,买壶酒做几个菜,
给谢渊父子服个软,赔个不是,顺便说说外婆的事。出门时我还盘算着暂时不接绣活,
买几匹细棉布给他们三个做夏衣。上次的鸡汤没有喝成,今天挑一只再炖一回。
不料遇上这一场暴雨,把人浇了个透心凉。3想到一大早遇上薛瑶出门,她一身月白长裙,
妆容精致。她没有看见我,扶着丫头的手上了马车。我低头看看自己,粗手大脚,
一身粗布衣裳,头上连根素银簪子都没有,拿什么跟薛瑶比。
谢临悄悄跟谢玉说小话:薛姑姑家里什么没有,点心都是一两银子一盒,
娘的鸡汤她只是拿来漱漱口,剩下的都给丫头们吃了,才不稀罕。也就是娘,小家子气,
没见过好东西,比薛姑姑差远了。小玉儿,下次我带你一起去薛姑姑家,
她们家的饭可好吃了。小玉不懂那么香的鸡汤为什么只能拿来漱口,
记着谢临的话跑来问我。我苦笑一声,去柴房里挖出我藏钱的瓦罐,
抱起谢玉转身去了邻居王大娘家里。王大娘看到我,连忙拿了老姜红糖喊儿媳妇去煮姜汤。
又找出一身干净衣服给我:先去洗澡,别着凉了。等我换了衣服出来,
王大娘正哄着小玉喝姜汤。大虎嫂子端一碗给我:你也喝一碗。我低头喝着姜汤,
王大娘又翻出药膏给我。女儿家家的,脸上可不能留疤。姜汤太烫,
烫的我眼前一片模糊。我问王大娘:大虎哥帮我捎的东西送走没?没能回去探望外婆,
我特意准备了一点礼物,托码头上做工的大虎哥帮忙找人给他们捎过去。
外婆的事我没想隐瞒,只是谢渊也根本没有在意。那天我借他的纸笔写信,他嗤笑一声,
拿着书去了薛瑶家。我知道我字写得丑,不及薛瑶一手簪花小楷。
可是我绣的帕子五十文一条,比一般的绣娘多出一倍。我做的饭菜香飘十里,
隔壁小孩都馋哭了。如今想来,谢渊他只是看不上我罢了。还没呢,
听大虎说明天才有一艘货船下江南。我喝完姜汤,暴雨也停了。六月天,孩儿脸,
刚刚一场暴雨来的突然,现在也走得干脆。我悄悄留下五两银子,
这些年王大娘一家帮了我不少忙,以后不知还有没有见面之日。谢过了王大娘和大虎嫂子,
我抱起小玉,拎着瓦罐出门往码头去。4刚刚走到码头,王大娘追了上来。双亭,双亭。
她手里提着一个小布包袱。你拿着。王大娘撩起衣襟擦眼睛:出去走走亲戚也好,
只是那里到底不比自己家。谢渊那孩子人不坏,他只是一时糊涂了,分不清亲疏远近。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薛瑶就是谢渊心中那轮明月,他如今对我只剩疏离。
王大娘抱着小玉去找大虎哥。我原想跟着货船下江南。大虎哥求了工头,
把我送上了一艘临时停下来补给的官船。大船缓缓驶离,码头上的人影越来越小。
我放下小玉,她的衣服里掉出来那五两银子。我捡起银锭子,眼眶发热。
小玉仰头问我:阿娘,爹爹和哥哥不跟我们一起吗?我不知该怎么回答,小玉还小,
不懂我那些说不出口的委屈。这一刻,我只想离开这里。小玉没听到我回答,哭了起来。
哭声惊动了官船上的夫人。一个嬷嬷来带了我和小玉去了上一层的客舱。
5年轻的夫人坐在主位上,脚边一个小女娃抱着个小布球玩耍。一大一小两个人都服饰华丽,
贵气逼人。沈嬷嬷悄悄告诉我,李夫人是沈太傅家的千金,随夫婿调任姑苏,
女儿青青才两岁,受不了马车颠簸,她这才带着女儿中途改道。李夫人待人亲切,
丝毫没有贵女的架子。让人拿了点心水果给小玉:我家青青缺个玩伴,
想让姐姐的孩子陪青青几天。我有些迟疑,官家小姐娇生惯养,不比小玉,
自幼在街上玩耍,胡打海摔惯了。而小玉已经走到青青身边,手里拿着一块糖糕,
边吃蹲下来看她玩球。沈嬷嬷奉上十两银子做报酬。李夫人说:姐姐不必担心,
小孩之间磕了碰了也是常事。她摸着自己的小腹,我顿时明白,想是她有了身孕,
精神不济。难怪船行得这般慢,一遇风浪就靠边等待风平浪静。
看青青和小玉已经玩在了一处,李夫人表示了一下歉意,先回去歇下了。
有嬷嬷和丫头婆子们陪着两个孩子,我一时无事可做。回客舱打开王大娘给我的包袱,
里面是两罐她腌制好的萝卜干和青瓜,还有十来个煮好的咸鸭蛋。
这还是当初大虎嫂子怀孕时吃不下饭,我教给王大娘做的。6我花钱买了点菜和肉,
借船上的炉子熬了一锅青菜瘦肉粥。小孩子脾胃虚,吃这个最好。切了一个咸鸭蛋,
又切一碟脆青瓜,洒上几滴香油。出去喊了小玉来吃饭,青青跟在后头来了,也嚷着要吃。
我有点为难,倒不是我小气舍不得。沈嬷嬷知道我的顾虑,笑着说道:都说隔锅的饭儿香,
青青难得自己吵着要吃,赵娘子就别拦着了。她自己动手给青青盛了一小碗,
又有点不好意思的说:赵娘子做的饭也太香了,我能不能给我们夫人也盛一碗。
沈嬷嬷有点忧愁:我们几个做饭都不太行,夫人和青青都瘦了。
清粥小菜使得李夫人胃口大开,忙又送来十两银子,想请我帮忙做饭。
沈嬷嬷合不拢嘴:赵娘子好手艺,我家夫人害喜,好些日子没正经吃饭了。
青青也在一边猛点头,头上两个小葱花辫左摇右摆,看得人心软。我接了银子,
给谁做饭不是做呢。我给谢渊做了七年的饭,刚进门时,谢渊还时时夸赞色香味美,
道一句辛苦。后来他考上了秀才,就不怎么夸我了。怀着谢临时百般不适,
闻到荤腥味吐得厉害,做绣活时腰痛难忍,我忍不住对谢渊诉苦。
只想要他一句体贴安慰的话,结果他说:等我考上举人买几个丫头婆子伺候你,
不要在这个时候打扰我读书。如今谢临五岁,小玉也三岁,谢渊依旧还是秀才。
7我收好银子,这都是我和小玉的立身之本。李夫人又派丫头送了个包袱来。
里面是几套崭新的衣服,从里到外,大人小孩的都有。
青青高兴的指着其中一件:跟我身上的一模一样。小玉怯生生摸着衣服,眼里都是羡慕。
有多久没有给小玉做新衣了呢?明明我的绣活那么好,
可小玉从小到大都是捡谢临的旧衣服穿。绣上一朵小花,就能让小玉欢天喜地。
是我亏欠了她。我和沈嬷嬷一起给小玉洗头洗澡,换上新衣服,
两个小丫手牵着手欢欢喜喜的跑开了。反正跟着伺候的丫头婆子不少,
我留下沈嬷嬷细细打听李夫人和青青有什么忌口。银子都收了,尽心尽力也是该当的。
沈嬷嬷一边细说一边不动声色套我的话,我倒也没有瞒她。沈嬷嬷听了我的诉说,
半晌才道:夫妻之间有什么不能好好说。她一脸的不赞成:赵娘子也太莽撞,
你怎知你的舅家就一定能容下你们母女?我呐呐的说不出话来,走的时候全凭那一口气,
我确实没想过将来。不过我会做饭会绣活,之前能养活一家四口,
现在也能养活我们母女两个。沈嬷嬷叹气:这世道对女人总是苛刻些,赵娘子既然出来了,
也得好好为自己打算,总不能一辈子求亲靠友。正说话间,舱外突然叫嚷了起来,
还伴着小玉的哭声。8我和沈嬷嬷对视一眼,丢下手里的东西冲了出去。甲板上乱成一团,
丫头婆子惊慌失措的挤成一圈,小玉被挤出人群,孤零零站在圈外哇哇大哭。
我冲过去把她抱在怀里,摸索检查她的身体:小玉别怕,伤到哪里了?
沈嬷嬷也已经奋力挤进了人群,只见青青趴在甲板上,小身子剧烈抽搐,张大嘴巴,
小脸憋得青紫。丫头婆子们哭的哭叫的叫。是长生果,刚刚船晃了一下,
小姐没站稳摔了一跤……沈嬷嬷抱起青青,急得声音都变了:快快,让船家快靠岸,
快请郎中!小玉受惊不小,一直抽抽搭搭:我们吃果果,青青摔了……
她指着甲板上一滩水渍,花生撒得满地都是。我想起阿娘曾经讲过如何急救,
只是青青是官府千金,我又只是听过而已,不禁犹豫。而青青已经不再抽搐,
小身子软软的只往下滑。李夫人也已经得到通报,哭天抢地跑了过来。
看青青的样子怕是等不到靠岸。让我试试!我高喊了一声。我不再犹豫,
从嬷嬷手里抱过青青,双臂从她腋下穿过环抱住她。一拳顶着青青的小腹上方,
另一手包住拳头,用力向上向内挤压。一下两下三下……青青毫无反应。
我的手臂因为用力而剧烈抖动,紧张让我全身冒汗,汗水糊住了眼睛。
周围的哭喊声仿佛消失了,整个世界只剩下青青和我激烈的心跳声。不知道过了多久,
终于一颗小小花生米从青青嘴里喷出,掉在了甲板上。接着耳边传来青青细弱的哭声。
我两腿一软,瘫倒在甲板上,这时才后知后觉的害怕起来。
李夫人连滚带爬的爬过来抱住青青嚎啕大哭。沈嬷嬷抹着眼泪跪下给我磕头。
我搀起她说:快点靠岸,请郎中给夫人和孩子都看看。李夫人膝行两步,
一把拉住我衣袖,泪水涟涟:青青就是我的命啊,姐姐,恩人,你这是救了我们娘俩。
9接下来的十几天风平浪静,一路无惊无险抵达姑苏。李大人带着人在码头迎接妻女。
我原打算就在码头搭船去江南,青青却抱住我大腿不放。李家夫妇极力挽留,
我只好答应住几天再走。歇了两天,李夫人邀请我上街去逛。
青青与小玉已经是分不开的小伙伴,两个小丫手拉着手叽叽喳喳跑在前头,十分欢乐。
李夫人带我去了一家临街的商铺。三街交汇,位置极好。三层的酒楼正在街口黄金地带,
却门窗紧闭,与周围的热闹繁华格格不入。几个管事模样的人迎了上来,神色恭敬。
李夫人拉着我上前,神色淡淡对为首的人说:这位赵夫人与我有恩,是你们的新东家,
以后你们都听她安排。我惊讶的看向李夫人,
她握住我的手对我说:我家青青的命可不止这一间酒楼,姐姐不要推辞了。
这原是我来姑苏前,我兄弟为我置办的陪嫁。我不善经营,姐姐拿来练练手,
只管放心大胆去做,亏了算我的,赚了我们五五分账。
她的眼睛里全是毫无作伪的清澈诚挚,我没有再矫情推辞。李夫人愿意给我机会,
我一定要竭尽所能,站稳脚跟。我带着小玉留在了姑苏。姑苏属于淮扬菜系,口味鲜甜。
我思索良久,把酒楼改造成火锅店。复刻出了阿娘曾经做给我吃过的清汤锅,
麻辣锅和各种口味辣锅。李夫人出面带着一众官夫人来给我捧场试吃,
笑着对众人说我是青青的干娘。有知府夫人为我撑腰,也没有人敢来找麻烦,
各色火锅一经推出就全城爆火。第一个月过去,我在火锅店的分成就有几百两,
我全都拿去买了地,写在了青青的名下。我拿着地契去找李夫人:既然说我是青青的干娘,
那就不要推辞,这是我的一点心意。李夫人收了我的心意,
转头安排小玉和青青一起读书习武:读书明志,习武强身,女儿家更要有安身立命的本领。
她抚着已经微微显怀的小腹,眼神莫名哀伤。10我写了信托人送去了外家,
告知我已经离开了青州,现在姑苏。舅舅舅妈立刻派了人接我,见我留在姑苏不走,
又送钱送物送丫头下人,还为我置了一套宅院。老夫人身子不是很好,
收到姑娘的信哭了好几天,老爷夫人脱不开身,只盼姑娘得空回家一趟。
原本该是少爷亲自来接,只是少爷临时有急事出门,到现在还没回来。
来人一一交待:老爷夫人说,家里有姑奶奶留下的东西,让姑娘得空了去取。
我心下感动,外婆一家好像并不是沈嬷嬷所说的那种人,等我安定下来,也该去认认门。
送走了来人,我坐下仔细思量该如何持续发展火锅店。小玉去了李家读书,
李夫人闲时亲自教导,她是当朝沈太傅之女,学问自然是好的。我无以为报,
只有全身心都放在火锅店的经营上。古江南都是富庶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