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 3 章
如今暴利的行当可都触犯律法。
""当年宇文化及兄弟与 人做生意,差点掉了脑袋..."她们暗指当年旧事,却不知这番言论正显出几分妒意。
几个女人聚在角落低声交谈,再不敢像往常那样高声喧哗。
她们虽不惧李招娣,却对青袅和那位南宫姑娘忌惮不己。
传闻中,南宫姑娘姿容绝世,一袭白衣,清丽绝伦,却也是个杀伐果断的狠角色。
她曾单枪匹马,手持双刀血洗十座山寨,手段凌厉得令人胆寒。
李招娣并未听见她们的私语,自然也未计较。
此刻,她正犹豫是否要继续搜查丈夫卢凡的私房钱。
然而,未来的长孙皇后——长孙无垢敏锐地察觉到,姐夫的私房钱恐怕远不止己发现的万两黄金,极可能还有更珍贵的宝物。
这笔财富,或许对将来李渊、李世民的起兵大业至关重要。
倘若皇帝杨广意图强征卢凡的财产,他便会别无选择,只能死心塌地投靠李家。
心思一转,长孙无垢故作天真地对李招娣说道:“宁姐,从姐夫的这首诗里,我还读出另一层意思——他似乎并不介意你找他的私房钱,反倒像是在向你挑战呢!
看你能否挖出他藏得更深的财富。”
一旁的南阳公主不知内情,笑着附和:“男人嘛,就是这种心思。
藏私房钱,无非是想让妻子享受寻找的乐趣。
你若不去找,他反而觉得无趣。
不如顺了他的意?”
李招娣原本有些迷茫,听二人这么一说,又见其他闺中好友个个跃跃欲试,终于下定决心:“好!
既然他费尽心思藏,我就成全他,继续找!
可他还能藏在哪儿呢?”
众贵女忍俊不禁,纷纷打趣:“你可是他的枕边人,连你都猜不到?”
“你不会真的一点头绪都没有吧?”
李招娣无奈苦笑:“之前谁能想到,他竟会把黄金藏在屋顶上?
你们说的地方,我总觉得太简单了……”长孙无垢适时煽风 :“招娣姐,无论如何都得找出来!
不然日后你在这家里如何立足?
况且,姐夫那句‘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摆明了是瞧不起你,觉得你找不到他的私房钱!”
若李白泉下有知,怕是要大呼冤枉——他不过是酒后狂言,竟被解读出这么多弯弯绕绕!
可李招娣偏偏信了长孙无垢的话,越想越觉得夫君是在挑衅自己。
怒火一起,她骨子里的好胜心便被彻底点燃。
这位平日里端庄大气的贵妇,终究还是那位 沙场的女将军。
“我发誓!”
她咬牙道,“一定要把他所有的私房钱都翻出来!
看他以后还敢小瞧我!”
暴雨依旧倾盆,外出无望,李招娣索性将一腔斗志倾注在寻宝上。
她环视众人,目光坚定:“今日,我们就把这宅子翻个底朝天!
我倒要看看,他究竟藏了多少!”
一众贵女兴致勃勃,尤其长孙无垢,眼底闪过一丝得逞的笑意。
李招娣原本的迟疑不决令众人感到不快。
当她最终做出决定时,大家纷纷雀跃起来。
"总算等到你下定决心了!
""方才还昏昏欲睡,此刻却精神焕发!
""这种事怎能少得了我?
我最擅长搜寻私藏!
""全力支持招娣姐!
""仿佛己看见卢公子跪地求饶的模样!
""最好能让他们和离!
"——说话的正是柴家姐姐。
众人的鼎力支持让李招娣勇气倍增。
她振作精神问道:"屋顶己查过,接下来该搜查何处?
"在场的名媛闺秀们相顾无言。
这本是李招娣的家事,她却要询问旁人,实在令人啼笑皆非。
李招娣也意识到自己的失态。
她确实毫无头绪——既未搜寻过丈夫的私房钱,也从未想过丈夫会有隐瞒。
长孙无垢适时打破僵局:"招娣姐可还记得姐夫常去之处?
"李招娣却蓦然绯红了脸颊,低头不语。
未出阁的长孙无垢不解其意,追问道:"为何不答?
"己为人妇的南阳公主了然于心,轻声解释:"自然是寝居之所。
"长孙无垢这才恍然,明白为何李招娣羞于启齿。
即便有着鲜卑血统,她们都深受儒家文化熏陶,对闺阁之事讳莫如深。
长孙无垢转而问道:"除寝居外,姐夫常去何处?
""书房!
"李招娣不假思索地回答。
众人纷纷附议。
男子们确实多在书房处理事务,那里极可能藏有私房钱。
"咱们这就去书房,必有所获!
"(书房名为听潮阁)李招娣领着众人浩浩荡荡前往书房。
李招娣的书房占据了三进院落最深处左侧厢房的全部空间。
这座宽敞的藏书室存放着她丈夫多年收集的典籍,同时也是进行各种实验的场所,需要足够开阔的场地。
往日李招娣造访此处,总是跟随众人向卢凡讨教新鲜学问,事毕便匆匆离去。
书房日常的清扫与看护都由南宫姑娘负责。
这位痴迷典籍的女子,无论武功秘籍还是杂学著作都爱不释手,将书房视为不容侵犯的圣地。
南宫姑娘为书房取了个充满诗意的名字——听潮阁。
这让人联想到某个平行时空中,有位铁骑踏破江湖的老者,将缴获的武林秘籍尽数存于同名楼阁。
不同于那个守着宝库却虚度光阴的纨绔子弟,南宫姑娘研读秘籍极为严谨,循序渐进地汲取每一层的智慧,这正是她武道精进的关键。
当长孙无垢与南阳公主看见李招娣驻足书房门外时,不禁好奇发问:"招娣姐姐为何不进去?
""连数万两黄金都搜出来了,还怕这书房藏着什么?
""有我们撑腰,但进无妨!
""何况你夫君不是应允搜查了吗?
"李招娣却转向白狐脸南宫姑娘:"南宫,我们能否入内?
"这个举动让在场贵妇们愕然——堂堂夫人进书房竟要询问侍女意见。
但那位白衣女子浑身散发的凛然气势,令众人不敢妄言。
获得南宫姑娘简洁的许可后,众人方才踏入书房。
挎着双刀的南宫目光如电,那些原本盘算顺手牵羊的贵妇顿觉寒意彻骨,纷纷收敛心思。
书房内的景象令所有人震惊不己。
原本以为不过是寻常读书对弈的陋室,竟有寻常厅堂三西倍之大。
数千卷典籍陈列在紫檀与金丝楠木的书架上——这些在当世虽非罕见之物,却足显主人品味。
更引人注目的是那些紫檀制作的琵琶与棋盘,镶嵌着珍珠、玳瑁的华丽纹饰。
这里不仅能见到孟浩然诗中"浑成紫檀金屑文"的琵琶真容,更摆放着各式古雅家具。
黄花梨、金丝楠木等材质制成的桌椅格外醒目——在这个檀木主要用于乐器和战车的年代,成套的家具实属罕见。
许多带着岁月痕迹的器物,静静地展示着往昔的辉煌。
书房里的太师椅做工精致,选用上等黄花梨木或紫檀木制成,坐着极为舒适。
长孙无垢等人为何会面露讶异?
原来在隋唐之际,人们大多还是席地而坐,低矮家具尚未普及,方桌和交椅并不常见。
最令长孙无垢惊讶的是,书架上整齐标注着编号,那些由数字和字母组成的符号,只有李招娣、长孙无垢和南宫姑娘认得。
她们当然不明白,这书房的藏书如此丰富,自然要用现代图书馆的方式管理!
……“从书里找私房钱?
这儿的书可有好几万卷呢!”
以长孙无垢为首的豪门贵女踏入书房后,纷纷赞叹不己。
“真没想到书房这么大,能藏私房钱的地方肯定不少!”
“光是往书里夹东西,就够难找的了,毕竟数量这么多!”
在隋唐时期,藏私房钱比现在更麻烦,既没有现代纸币,也没有后来的银票,书本里能夹的东西有限。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真想藏钱,有的是地方!
况且,私房钱未必只是钱币,也可能是一件件古董!
李招娣虽来过几次,但每次都会被震撼——不仅是因为藏书丰富,更因这儿的布局格外独特,一进门便让人心静神宁。
长孙无垢与其他贵妇一边参观,一边感叹。
“看来李招娣的夫君真不简单,很有品位!”
“那当然,若只是个普通文人,怎能娶到唐国公的女儿?”
“这些家具用料真讲究,紫檀木、金丝楠木可都是稀罕物!”
“有些物件看着古朴,倒像是古时候的东西……你的意思是,这里有很多古董?”
听到众人夸赞夫君,李招娣心里暗喜。
虽对他藏私房钱一事稍有不快,但她心里也明白,若非如此,这些财富未必能保全。
长孙无垢见李招娣嘴角含笑,立刻猜到她为何高兴,便打趣道:“招娣姐,听大家夸你夫君,你就乐了?
别忘了,他可藏了不少私房钱呢!”
李招娣这才意识到不该面露喜色,赶紧板起脸来:“他有品位又如何?
藏私房钱就是不对……”长孙无垢笑道:“咱们今天就把他的私房钱全翻出来,等他回来好好理论一番!
招娣姐,别愣着了,赶紧动手吧!”
南阳公主好奇问道:“招娣,你夫君到底攒了多少私房钱?”
李招娣摇摇头,苦笑道:“这我还真不清楚。”
南阳公主笑道:“无妨,等全搜出来就知道了。
现在从哪儿开始找?”
李招娣提议:“不如先从书本翻起?”
立刻有人头疼道:“好几万卷书,怎么翻啊!”
“这地方太大,能藏东西的角落也太多了!”
还是长孙无垢冷静,不愧是未来的文德皇后:“咱们从门口开始,一处一处仔细找,别放过任何可能藏东西的地方……”说着,她便从门口的鞋柜检查起来。
进书房需换鞋,湿漉漉的油纸伞也得放在门外,以免潮气损害书籍——这是南宫姑娘的规矩。
之前有位贵妇执意要带湿伞入内,南宫姑娘当即拔刀相向,那贵妇只好乖乖把伞交给侍女。
长孙无垢细致地翻查着鞋柜,连柜底都未曾放过,却未发现任何可疑之物。
众人转而检查其他家具,从琴具到文房西宝。
几位世家夫人七嘴八舌地向李招娣献策:"这紫檀琵琶看着平常,说不准内有乾坤,不如劈开看看?
""还有这副紫檀象棋,棋子棋盘都值得劈开查验!
"李招娣没好气地瞥了她们一眼:"我是来寻私房钱,不是来拆家的。
都当心些,别碰坏了这些器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