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隔断仙凡路,轮回难断父子情。一个在六道中浮沉,
带着仙缘却甘为凡人;一个在尘世间长大,凭着血脉,一步步叩问天门。1夜里十一点,
“明远科技”顶层办公室的灯还亮着。董之原坐在宽大的红木书桌后,
指尖夹着一支早已熄灭的雪茄,目光却没落在面前闪烁的电脑屏幕上,
而是死死盯着桌角那幅装裱精致的古画——《仙女织锦图》。画是祖传的,
据说是他太爷爷的太爷爷传下来的。画面有些模糊,只能隐约看出云雾缭绕间,
一位衣袂飘飘的女子正坐在织机前,手中的丝线仿佛有了生命,在她指间流转成七彩的光带。
董之原从小看到大,以前只当是普通的古董,可最近一个月,这幅画却像有了魔力。
他总会做同一个梦。梦里没有钢筋水泥的都市,没有没完没了的董事会和项目报表。
有的是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是村口那棵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还有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自己,
牵着一个女子的手,女子的笑容很温柔,身上的衣服,和画里的仙女一模一样。更奇怪的是,
每次梦醒,他的胸口都会莫名地发闷,心里空落落的,像丢了什么极其重要的东西。
他今年四十二岁,白手起家,一手打造了市值百亿的科技帝国,
在外人眼里是妥妥的人生赢家。可只有他自己知道,这种莫名的空虚感,这些年越来越强烈。
“叮铃铃——”桌上的私人电话突然响起,打断了他的思绪。是老家的堂叔打来的,
语气带着几分急切:“之原啊,不好了!咱们老董家的祖宅要拆迁,挖地基的时候,
在老槐树底下挖出个木盒子!”董之原的心猛地一跳,
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预感涌上心头:“木盒子?什么样的木盒子?”“黑檀木的,
上面刻着咱们董家的族徽,还锁着呢!我看这东西年头不短,没敢随便打开,
寻思着得先告诉你。”“你别动它!”董之原几乎是脱口而出,
声音带着一丝自己都没察觉的颤抖,“我马上回去!”挂了电话,他再也坐不住,
抓起椅背上的外套就往外冲。电梯下降时,他看着镜面里自己西装革履的倒影,
突然觉得无比陌生。这真的是我想要的生活吗?2这个问题,像一颗种子,
在他心里埋藏了许多年,直到今天,被那个突如其来的电话,彻底唤醒。他不知道的是,
千里之外的老家,那只静静躺在祖宅地基下的黑檀木盒里,一缕七彩的丝线正随着他的靠近,
微微颤动着,仿佛在回应着什么。车窗外的风景飞速倒退,从鳞次栉比的高楼,
渐渐变成了开阔的田野和低矮的村屋。董之原靠在副驾驶座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膝盖,
心里像揣了只兔子。他已经有十年没回过老家了。记忆里的村庄模糊而遥远,
只剩下老槐树下斑驳的光影,和梦里那个若隐若现的女子身影。三个小时后,
车子停在了董家村口。堂叔早已在路边等候,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巴掌大的黑檀木盒。
那盒子乌沉沉的,表面刻着繁复的云纹,中央是一个小小的“董”字,边缘因为年代久远,
已经有些磨损。“之原,你可算回来了!”堂叔把木盒递过来,“我找了好几个锁匠,
都说这锁是古物,没见过,不敢随便撬。”董之原接过木盒,入手冰凉,沉甸甸的。
他的指尖刚触碰到盒面,一股微弱的电流似的触感突然从指尖窜过,顺着手臂直达心脏。
他猛地一震,抬头看向堂叔,堂叔却一脸茫然,显然什么都没感觉到。“我先拿回屋里看看。
”董之原的声音有些沙哑。他抱着木盒,快步走进了那栋即将被拆迁的祖宅。
院子里的老槐树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一个光秃秃的树桩,旁边散落着几块挖出来的青砖。
他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走进了小时候住过的房间。房间里积满了灰尘,
阳光透过破旧的窗棂,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董之原把木盒放在褪色的梳妆台上,
深吸一口气,开始仔细观察那个锁。锁是黄铜做的,上面没有钥匙孔,只有一个小小的凹槽,
形状像一片柳叶。他皱着眉,手指在凹槽上轻轻摩挲着。突然,他想起了什么,
从口袋里掏出了那块一直随身携带的玉佩——那是他记事起就戴在身上的,玉质温润,
上面也刻着一片柳叶。他试探着把玉佩按进凹槽里。“咔哒”一声轻响,锁开了。
董之原的心跳瞬间加速,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铺着一层暗红色的绒布,
绒布上放着两样东西:一缕七彩斑斓的丝线,和一块已经泛黄发脆的婴儿襁褓碎片。
那缕丝线约莫有手指粗细,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交织在一起,
在昏暗的光线下,竟然泛着淡淡的光晕,摸上去丝滑柔软,却又带着一丝奇异的冰凉,
不像凡间的蚕丝,倒像月光凝结而成。而那块襁褓碎片上,绣着一个小小的“昊”字,
针脚细密,和他梦中女子织布的手法,一模一样。就在他的指尖触碰到那缕七彩丝线的瞬间,
一股强大的力量突然从丝线中爆发出来,涌入他的脑海!
无数破碎的画面、声音、情感像潮水般涌来——老槐树下,
一个穿着粗布衣裳的年轻男子跪在地上,对着一位身着华服的女子磕了三个响头,
声音哽咽:“娘子,此去不知归期,你多保重……”云雾缭绕的天宫里,
一位威严的妇人怒喝:“织女私配凡人,违反天条,押入云房,永世不得踏出半步!
”还有一个婴儿的哭声,微弱却执着,伴随着女子撕心裂肺的呼喊:“董郎!我的儿!
”“啊——”董之原抱着头,痛苦地蹲在地上。那些记忆不属于董之原,
而属于一个叫“董永”的年轻人。他看到了自己卖身葬父的孝心,看到了槐树为媒的惊喜,
看到了与七仙女朝夕相伴的甜蜜,更看到了天人永隔的绝望。原来,那些不是梦。原来,
他真的是董永。原来,他和七仙女,真的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过往。不知过了多久,
脑海里的混乱渐渐平息。董之原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3他终于明白,
为什么自己总觉得空虚,为什么总向往着虚无的“高处”——因为他的一部分,
永远留在了那个云雾缭绕的天宫里,留在了那个叫七仙女的女子身边。他拿起那块襁褓碎片,
指尖轻轻抚摸着上面的“昊”字。这是他们的孩子吗?他叫董昊?他后来怎么样了?
就在这时,窗外突然刮起一阵大风,吹得窗户哐当作响。梳妆台上的七彩丝线突然飘了起来,
在空中盘旋了一圈,然后朝着窗外飞去,最终停在了院子里那个老槐树桩的上方,
化作一道小小的彩虹,转瞬即逝。董之原猛地抬头,眼里闪过一丝光亮。他知道,这缕丝线,
是七仙女留下的念想,也是指引他寻找真相的线索。他不仅要找回自己的记忆,
还要找到他们的孩子。无论他在六道中轮回多少次,
无论付出什么代董永把木盒和襁褓碎片小心收好,揣进怀里。窗外的天色已经完全暗了下来,
乌云密布,看样子一场大雨就要来了。他刚站起身,
准备去找堂叔问问村里有没有关于一个叫“董昊”的孩子的传说,
就听到院子里传来“吱呀”一声,像是有人推开了那扇破旧的木门。“谁?”董永警惕地问。
院子里没有回音,只有一阵微风吹过,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董永皱了皱眉,
走到窗边向外望去。只见院子里的老槐树下,不知何时站着一个人。
那人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蓝色道袍,背对着他,身形佝偻,手里还拄着一根拐杖,
拐杖头是一个雕刻成葫芦形状的木头。“请问,您是哪位?”董永打开房门,走了出去。
那人缓缓转过身来。这是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长,脸上布满了皱纹,眼神却异常明亮,
像两颗深邃的星辰。他的目光落在董永身上,从上到下打量了一遍,
最后停在了他怀里的位置,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施主,别来无恙?
”老道长开口了,声音沙哑却有力,“多年不见,董姑爷倒是风采依旧,
只是这凡尘俗世的烟火气,重了些。”“董姑爷”这三个字,像一道惊雷在董永耳边炸响!
他浑身一震,难以置信地看着老道长:“你……你认识我?你知道七仙女?
”老道长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抬头看了看天,叹了口气:“天机不可泄露,
老道只是奉故人之命,前来送你一句话。”“什么话?”董永急忙追问,心脏狂跳不止。
“想找你的孩子,就去东边的‘望仙观’。”老道长一字一顿地说,“那里有你要找的人,
也有你想知道的答案。记住,你儿子天生仙根,却命犯孤星,若不及早点化,恐有性命之忧。
”“望仙观?”董永牢牢记住这个名字,还想再问些什么,天空中突然响起一声炸雷,
豆大的雨点瞬间砸了下来。“哗啦——”大雨倾盆而下,视线瞬间变得模糊。
董永下意识地抬手挡雨,等他再睁开眼时,院子里的老道长已经不见了踪影,
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只有那根葫芦拐杖还静静地立在老槐树下。董永快步走过去,
捡起拐杖。拐杖入手冰凉,上面还残留着一丝淡淡的檀香。他抬头望向东方,雨幕中,
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望仙观,就在那云雾缭绕的山巅之上。他知道,这绝不是巧合。
这位神秘的老道长,一定和七仙女有关,甚至可能就是王母娘娘派来的。那句“命犯孤星,
恐有性命之忧”,像一块巨石压在他的心上。没有丝毫犹豫,董永转身回到屋里,
简单收拾了几件行李,抓起车钥匙就往外冲。4雨越下越大,冲刷着村庄的泥土和记忆。
董永发动汽车,车灯刺破雨幕,朝着东方疾驰而去。他不知道前方等待他的是什么,
也不知道望仙观里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但他知道,他必须去,为了他的孩子,
为了那段跨越仙凡的情缘。而他不知道的是,在他离开后,祖宅的屋顶上,
一道七彩的身影一闪而过,正是七仙女。她看着董永离去的方向,眼中满是担忧和期盼,
轻轻叹了口气,化作一缕青烟,消失在雨夜里。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
当董永驾驶的汽车终于抵达望仙山山脚下时,雨才渐渐停歇。山间弥漫着浓厚的雾气,
空气清新得让人心旷神怡,与城市的喧嚣截然不同。望仙观就坐落在望仙山的半山腰,
青砖灰瓦,掩映在苍松翠柏之间,透着一股古朴而宁静的气息。董永停好车,深吸一口气,
拄着那根葫芦拐杖,沿着蜿蜒的石阶一步步向上攀登。石阶两旁长满了青苔,湿滑难行。
董永走得并不快,他的心里既期待又忐忑。他想象过无数次和儿子相见的场景,
却不知道真正面对时,该说些什么。终于,他来到了望仙观的山门前。朱红色的大门上,
挂着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上面写着“望仙观”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他轻轻推开大门,
院子里很安静,只有几个穿着青色道服的小道士在打扫庭院。
一个须发皆白的老道长正坐在院子中央的石桌旁,闭目养神,手指捻动,似算五行八卦。
“道长您好,”董永走上前,微微躬身,“我叫董之原,是来找人的。
”老道长缓缓睁开眼睛,目光落在董永身上,又看了看他手里的葫芦拐杖,
点了点头:“施主可是找一个叫董念仙的少年?”“正是!”董永心中一喜,
“不知他现在何处?”“他在观后的练剑场练剑,你自去吧。”老道长说完,
便再次闭上了眼睛,不再言语。董永谢过老道长,顺着他指的方向,绕到了观后。
练剑场是一块开阔的平地,四周插着几根木桩。一个身穿白色道服的少年,正手持一把木剑,
在晨光中练剑。少年约莫十五六岁的年纪,身形挺拔,眉目清秀,尤其是一双眼睛,
明亮而清澈,像极了记忆中的七仙女。他的动作行云流水,剑光挥舞间,
竟带起了一阵小小的风,卷起地上的落叶。虽然只是木剑,却练出了几分凌厉的气势。
董永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他几乎可以肯定,这就是他的儿子,董念仙。他站在原地,
看着少年的身影,眼眶渐渐湿润。多少年了,他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己的孩子。
少年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下了练剑的动作,转过头来。当他看到董永时,
眼中闪过一丝警惕和疑惑:“请问,你是谁?找我有什么事吗?”董永深吸一口气,
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一步步走到少年面前,声音有些颤抖:“孩子,我……我是你的父亲。
”“父亲?”董念仙皱起眉头,脸上露出一丝嘲讽,“我没有父亲。我是个孤儿,
是观里的师父把我捡回来养大的。”“我知道你不信,”董永急忙从怀里掏出那个木盒,
打开,拿出那块襁褓碎片,递到董念仙面前,“你看这个,这是你小时候的襁褓,
上面绣着的‘昊’字,是我给你取的名字,董昊。后来你师父给你取名念仙,
是思念你母亲的意思,对不对?”董念仙的目光落在襁褓碎片上,瞳孔猛地一缩。
这块碎片他见过,一直被师父妥善保管着,说是他身世的唯一线索。他抬头看着董永,
眼神里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有震惊,有疑惑,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期待。
“你……你怎么会有这个?”他的声音有些沙哑。“因为我真的是你的父亲,董永。
”董永看着他的眼睛,一字一顿地说,“你的母亲,是天上的七仙女。当年我们被迫分离,
我一直在找你,找了整整十六年。”“七仙女?天上?”董念仙像是听到了天大的笑话,
突然笑了起来,“你是不是疯了?这种神话故事,你也拿来骗我?我看你就是想攀附权贵,
找个借口认亲!”他猛地一把推开董永,转身就要走。董永被他推得一个趔趄,
心里像被针扎了一样疼。5他知道,让一个从小在道观长大、只相信道法自然的少年,
突然接受自己是仙凡之子的事实,确实太难了。“念仙,你听我说!”董永急忙上前一步,
抓住他的手腕,“我说的都是真的!你天生就有仙根,修炼速度远超常人,
这就是最好的证明!你梦里是不是经常会梦到一个穿着七彩衣裳的女子?那就是你的母亲,
七仙女!”董念仙的身体猛地一僵。他确实经常做那样的梦。梦里的女子很温柔,会抱着他,
给他唱好听的歌,可每次他想看清女子的脸时,梦就醒了。他一直以为那只是一个普通的梦,
从未想过那会是他的母亲。他转过头,看着董永眼中的真诚和急切,心里的防线开始动摇了。
就在这时,一阵风吹过,董永怀里的那缕七彩丝线突然飘了出来,飞到了董念仙的面前。
丝线在他眼前盘旋了一圈,然后轻轻落在了他的眉心。董念仙只觉得眉心一热,
一股温暖的力量瞬间传遍全身。紧接着,
无数破碎的画面涌入他的脑海——一个穿着华服的女子在云雾中织布,
一个年轻的男子在槐树下等待,还有一个婴儿在襁褓中哭泣……“啊——”董念仙抱着头,
痛苦地蹲在地上,和当初董永打开木盒时的样子一模一样。董永急忙蹲下身,
轻轻拍着他的背,安慰道:“孩子,别怕,这是你母亲留在丝线上的记忆,她一直在想你。
”过了好一会儿,董念仙才缓缓抬起头,脸上挂满了泪水。他看着董永,
哽咽着说:“爹……”这一声“爹”,让董永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一把将他搂进怀里,
失声痛哭:“孩子,爹对不起你,让你受了这么多苦。”父子俩相拥而泣,
积压了十六年的思念和委屈,在这一刻尽情释放。而在不远处的树荫下,
那个送董永拐杖的老道长正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嘴角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
他轻轻叹了口气,转身消失在树林里。父子相认的激动过后,董永便将所有事情的来龙去脉,
一五一十地告诉了董念仙。从槐树为媒,到天人永隔,再到自己轮回寻找,
每一个字都饱含着十六年的思念。董念仙听得入了迷,他低头看着自己的双手,
仿佛第一次认识它们。原来,自己修炼时那种与天地灵气的天然亲近感,
并非偶然;梦里那个模糊的七彩身影,真的是自己的母亲。“爹,我想修仙。
”董念仙抬起头,眼神无比坚定,“我要变得很强,然后去找娘!”董永心中一暖,
用力点了点头:“好!爹支持你!”第二天一早,董永便带着董念仙去拜见了望仙观的观主,
也就是抚养念仙长大的清玄道长。清玄道长是一位仙风道骨的老者,他听完董永的讲述,
又看了看董念仙,捋着胡须沉吟片刻,说道:“念仙这孩子,我从小看着长大,
根骨确实奇佳,是万中无一的修仙奇才。只是他身世特殊,仙凡混血,
修炼之路注定比常人坎坷百倍,甚至可能引来天道的反噬。”“道长,无论多苦,我都不怕!
”董念仙立刻说道。清玄道长点了点头,从袖中取出一本泛黄的古籍,
递给董念仙:“这是我观的入门心法《引气诀》,你先试着修炼,
看看能否在三日内引气入体。若是能成,便算正式踏入仙途。”引气入体,
是修仙的第一道门槛,也是最关键的一步。普通修士往往需要数月甚至数年的苦修才能成功,
而清玄道长给了董念仙三天时间,这已经是极高的期望了。6董念仙接过《引气诀》,
如获至宝。他立刻回到自己的房间,盘膝坐下,按照古籍上的口诀开始修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