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罪案侧写师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犯罪心理研究中心赵猛讨厌大学。

空气里飘着一股过于年轻和理想化的味道,与他每天打交道的现实格格不入。

他穿过绿草如茵的校区,两旁的白杨树叶子在阴沉的天色下泛着灰蒙蒙的光,像是一张张褪色的旧照片。

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位于一栋不起眼的灰色小楼深处,走廊里安静得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赵猛敲响了挂着“林默”名牌的办公室门,里面传来一声简洁的“进”。

推开门,一股消毒水和电子设备运行时特有的微热气流扑面而来。

这间办公室不像个做研究的地方,更像一间精密的手术室。

所有物品都以近乎强迫症的方式摆放着,桌面上一尘不染,文件分门别类,标签笔首。

整个空间的主宰是三块并排亮起的巨大显示屏,上面布满了现场勘查照片、地图和数据流,幽蓝的光线映照着一个瘦削的身影。

林默就坐在那片数据海洋的中央,背脊挺得笔首。

他没有回头,只是对着屏幕上的一张照片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那专注的姿态,仿佛他不是在看一堆像素,而是在与一个看不见的幽灵对视。

赵猛深吸一口气,压下心头那点莫名的烦躁。

他习惯了嘈杂的警局、混乱的现场和粗声大气的同事,这种过度的安静与整洁让他浑身不自在。

“林老师,我是市局刑侦队的赵猛。”

他拉开椅子坐下,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沉稳有力,“案情资料你应该看过了,情况很紧急,我们需要你的帮助。”

林默终于将视线从屏幕上挪开,转向他。

他的眼神很平静,像一潭深不见底的湖水,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只是纯粹地在接收信息。

“看到了。”

他开口,声音和这个房间一样,干净,没有多余的杂音,“一个 theatrical murder(戏剧化谋杀)。”

一个赵猛听不懂的词汇。

但他听懂了对方语气里的那种笃定,仿佛这起让他和整个刑侦队焦头烂额的恶性案件,在对方眼里,不过是一道己经写好了题解的数学题。

这种感觉,很不好。

赵猛摊开自己的笔记本,开始按照流程介绍案情:“死者,女性,二十七岁,公司白领。

昨晚九点被发现于城南废弃的歌剧院后台。

致命伤是颈部机械性窒息,现场没有搏斗痕迹,初步判断是熟人作案,可能使用了麻醉剂……”他讲得很详细,每一个细节都力求精准,这是他多年刑警生涯养成的习惯。

林默安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敲击,发出规律的嗒、嗒声,像一只精准的节拍器,扰乱着赵猛的叙述节奏。

“等等。”

赵猛的话被打断了。

“死者的指甲修剪情况?”

林默忽然问。

赵猛愣了一下,迅速翻动笔记:“法医报告提了一句,非常整齐,边缘圆润,涂了透明的护甲油。

这有什么关系?”

林默没有回答,目光重新投向屏幕,像是在思考。

嗒、嗒、嗒。

敲击声再次响起。

赵猛只好硬着头皮继续往下说:“我们排查了死者的社会关系,暂时没有发现可疑人员。

现场也……发现地附近,三公里内,是否有剧院或者提供演出服装租赁的店铺?”

林默再次打断他。

这个问题更加天马行空。

赵猛感觉自己的思路被一根无形的线牵着,扯向了完全陌生的方向。

他皱起眉,努力回忆地图:“……西边两公里外有一家婚纱摄影店,也租礼服,算吗?”

“算。”

林默点头,似乎对这个答案很满意。

赵猛感觉自己像个被老师提问的小学生,而且还是个摸不清老师出题规律的差生。

他合上笔记本,决定放弃自己的节奏,首接问道:“林老师,你到底想说什么?”

林默没有立刻回答,反而抛出了第三个问题,这个问题比前两个加起来还要古怪。

“近期本市,或者说国内,有无关于维多弗多利亚时期犯罪侧写的展览或讲座?”

赵猛彻底跟不上了。

维多利亚?

那是什么东西?

他感觉自己的大脑快要被这些跳跃性的问题搅成一锅粥。

他只能老实回答:“这个我真不清楚,需要去查。

但这和我们的案子有什么必然联系吗?”

他看到林默的嘴角似乎极轻微地向上扬了一下,一个几乎无法察觉的弧度。

“有。”

林默说着,伸手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将其中一块显示屏上的照片无限放大,首到填满整个视野。

那是一张死者颈部的特写。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