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府中初会王莽帝君

>>> 戳我直接看全本<<<<
苏然在宰相萧子成的府中,正于书房内翻阅古籍,试图从这新朝的文字记载里探寻一些可能与穿越相关的蛛丝马迹,或是能助他更好理解这个时代局势的信息。

他深知自己虽凭借些许现代知识在府中暂得立足,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每一步都需小心谨慎。

这日,府中上下忽然一阵忙碌与紧张。

苏然正疑惑间,听闻王莽帝君亲临宰相府。

他心中一惊,赶忙整理衣冠,随着众人在一旁候着。

只见王莽身着一袭绣有精致龙纹的袍服,冕旒之下的面容透着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场,在一众侍从的簇拥下步入府中。

萧子成率众人急忙跪地行礼:“陛下圣驾光临,微臣有失远迎,死罪死罪。”

王莽微微抬手:“萧相平身,朕今日前来,是想与你商讨些朝事,无需多礼。”

众人起身,萧子成恭敬地将王莽引入正厅。

厅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侍从们小心地伺候着,不敢有丝毫懈怠。

王莽坐在主位,目光首视萧子成,缓缓开口:“萧相,朕自新朝建立,推行诸多改制之策,然现今各地田制改革进展缓慢,诸多地主豪强***,地方官员亦执行不力,你可有何良策?”

萧子成心中一紧,他深知这问题的棘手,思索片刻后,谨慎地说道:“陛下,田制改革关乎各方利益,豪强们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

微臣以为,或可再下严令,督促地方官员强力推行,对违抗者加重惩处。”

王莽微微皱眉:“朕己多次下旨,然效果不佳。

且一味惩处,恐引发更大动荡,此非长久之计。”

萧子成额头渐渐渗出冷汗,他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这田制改革涉及的利益关系太过复杂,他虽为宰相,却也难以在短时间内给出一个令王莽满意的答案。

见萧子成沉默,王莽心中有些失望,他轻哼一声:“萧相,朕本以为你能为朕分忧,如今看来,你也并无妥善之法。”

萧子成惶恐地跪地:“陛下恕罪,微臣愚钝,未能即刻想出良策。

但微臣府中有一人,名叫苏然,此人颇有学识,对诸多事务常有独特见解,陛下不妨听听他的看法。”

王莽心中一动:“哦?

既有此等人物,速速传来。”

苏然在一旁听闻,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上前几步,恭敬地行礼:“草民苏然,拜见陛下。”

王莽打量着苏然:“苏然,朕且问你,这田制改革之事,你有何高见?”

苏然恭敬地回答:“陛下,草民以为田制改革受阻,根源在于豪强势力与旧有土地制度的根深蒂固。

陛下可先从清查土地入手,建立精准的土地户籍,令每家每户的土地持有量清晰可查。

对于豪强,可采取分化之策,对那些愿意配合的,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或官职荣衔,使其成为改革的助力而非阻力;对于冥顽不灵者,再以国法严惩,抄没其多余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百姓。

同时,在地方上选拔公正廉明且有魄力的官员负责推行,且每隔一段时日,便对其政绩考核,与奖惩挂钩,如此方能保证改革有效推进。

并且,为了防止土地兼并现象再次迅速滋生,可设立土地监管机构,定期巡查各地土地情况,一旦发现有违规兼并行为,立即制止并依法惩处。

此外,还可鼓励百姓开垦荒地,对于新开垦的土地,给予一定期限的免税政策,以提高百姓开垦荒地的积极性。”

王莽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与赞赏:“你这年轻人,想法倒是与众不同。

朕再问你,货币改制后,市场物价混乱,百姓怨声载道,这又该如何是好?”

苏然思索片刻后说道:“陛下,货币改制旨在规范经济,然新币发行仓促,百姓对其价值和兑换规则尚未熟悉。

陛下可在各州郡县设立专门的货币讲解场所,由专人负责向百姓阐释新币的价值、用途与兑换方式,消除百姓的疑虑。

并且,朝廷可对市场物价进行调控,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物价区间,对哄抬物价或恶意囤积货物的商人予以重罚,以稳定市场秩序。

还可建立物价监督体系,由百姓自发参与监督,一旦发现有商人违反物价规定,可向当地官府举报,举报属实者给予奖励。

同时,朝廷可适量储备一些物资,在物价波动过大时,投放市场,以平衡供需关系,稳定物价。

此外,对于货币的发行数量,需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进行精准把控,避免货币超发引发通货膨胀。”

王莽微微点头:“嗯,你所言有理。

朕欲在文化上推行新制,统一思想,你觉得该从何入手?”

苏然回答:“陛下,文化统一至关重要。

可在全国大兴官学,从各地选拔优秀的学子入学,不论出身贵贱,皆有机会接受教育。

教材以儒家经典为核心,同时融入新朝的治国理念与道德规范。

并且,鼓励文人墨客创作符合新朝气象的诗词文章,在民间传播,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对于民间的私学,可派遣学官前去监督指导,确保其教学内容与朝廷的文化导向相符。

还可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如文化节、诗词大会等,邀请各地的文人雅士参加,对表现优秀者给予奖励和荣誉,以提高文人对新朝文化建设的参与度。

同时,在各地方设置文化宣传栏,张贴新朝的文化政策、优秀文学作品等,让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新朝文化。

此外,对于一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可进行筛选和整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其融入新朝文化体系之中,以增强百姓对新朝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王莽听后,脸上露出些许笑容:“苏然,你果然不负萧相举荐。

朕观你才思敏捷,对朝事颇有见地,日后可多为朝廷效力。”

苏然连忙行礼:“草民多谢陛下赏识,愿为陛下和新朝鞠躬尽瘁。”

王莽又与苏然谈论了些关于水利建设、军事防御等方面的事务。

谈及水利建设时,王莽问道:“苏然,如今新朝部分地区常遭水患,水利设施年久失修,你认为当如何解决?”

苏然恭敬回应:“陛下,水利乃农业之根基,关乎百姓生计。

可先派遣水利专家前往各地勘察,绘制详细的水利地图,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形地貌和水患情况,制定因地制宜的水利建设方案。

对于大型河流,可修建堤坝、疏浚河道,增强河流的泄洪能力;在干旱地区,兴修灌溉水渠,引水源灌溉农田。

同时,设立水利工程专项资金,由朝廷拨款,并鼓励地方乡绅和富商捐资,确保水利建设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还可组织百姓以工代赈,参与水利工程建设,既解决了劳动力问题,又能让百姓在灾年有口饭吃。

此外,建立水利工程维护制度,定期对水利设施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长久发挥效用。”

论及军事防御时,王莽道:“边境之地,时有蛮夷侵扰,我新朝军事防御该如何加强?”

苏然抱拳行礼后说道:“陛下,军事防御需从多方面着手。

首先是军队的训练,要提高士兵的战斗素质,可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将领制定科学的训练计划,增加实战演练的频次,让士兵熟悉各种战斗场景。

其次,改善军事装备,投入资金研发和制造更精良的兵器、盔甲等,例如采用新的冶炼技术,提高兵器的锋利度和坚固性。

再者,加强边境的军事设施建设,如修筑坚固的关隘、烽火台等,形成有效的预警和防御体系。

还可在边境地区实行屯田制,让士兵一边耕种一边戍守,既解决了粮草供应问题,又能增强边境的防御力量。

同时,与周边一些友好的部落或国家建立军事联盟,在面对共同的敌人时,相互支援,共同抵御外敌。

此外,建立情报网络,派遣密探深入蛮夷之地,了解其军事动向和内部情况,以便提前做好应对准备。”

苏然皆凭借自己的现代知识与对历史的了解,给出了较为合理的建议。

待王莽离去后,萧子成松了一口气,看着苏然说道:“今日多亏有你,否则我真不知该如何应对陛下的问询。

你之才华,实在令我刮目相看。”

苏然谦逊地说:“大人过奖,我只是机缘巧合下能有这些想法,还得多谢大人平日的包容与信任,让我有机会能在陛下面前陈述。”

萧子成拍了拍苏然的肩膀:“日后你在这府中,恐怕会更加引人注目,也会招来一些人的嫉妒与怨恨。

你需时刻小心,莫要被人抓住把柄。”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