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双轨并行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秋意渐浓,清华园里的学术氛围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愈发浓厚。

夏晴抱着金融工程的教材穿过长廊,脚步在经管学院公告栏前停下。

"全球量化投资模拟大赛"的海报格外醒目。

前世,她因为这个比赛与于途彻底决裂——当时为了准备决赛,她拒绝了于途最重要的项目结题演示邀请。

"报名截止日期今天下午5点..."她看了眼手表,毫不犹豫地撕下报名表。

这一次,她要证明爱情与梦想可以兼得。

航天学院实验室里,于途正对着计算机屏幕蹙眉。

轨道动力学模拟结果总是与理论值存在微小偏差,整个团队己经排查了三天代码。

"可能是数值积分方法的累积误差。

"夏晴的声音从门口传来。

她提着咖啡和点心,自然地走到于途身边。

团队成员露出诧异的表情。

大家都知道于途的女朋友是经管学院的系花,以前从不参与他们的技术讨论。

夏晴指向屏幕上的波动曲线:"试试将龙格-库塔法的步长调整到0.001秒,同时加入自适应步长控制算法。

"实验室安静了一瞬。

一个博士生迟疑道:"这个方法计算量会指数级增长...""可以用GPU并行计算加速。

"夏晴打开随身笔记本,"我写了个CUDA版本的优化算法,应该能把耗时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

"于途接过代码仔细查看,眼中渐渐浮现惊喜:"你怎么会...""选修了计算机辅修课。

"夏晴轻描淡写地带过。

事实上,这是她前世在投行量化部门积累的经验。

算法运行结果令人震惊——误差率下降了两个数量级。

团队欢呼时,于途悄悄握住夏晴的手:"谢谢你。

""各取所需。

"夏晴微笑,"我正好需要实际案例参加投资大赛。

"她确实需要。

在大赛选题会上,她提出了一个让评委们惊讶的方案——"航天科技产业的投资价值分析"。

"这个领域商业化程度低,缺乏投资标的。

"有评委质疑。

夏晴调出准备好的数据:"全球商业航天市场年均增长率23%,中国虽然起步晚但发展迅猛。

我认为应该关注核心技术转化和产业链细分机会..."演示结束时,掌声雷动。

她的选题全票通过。

接下来的日子,夏晴过着双线并行的生活。

白天在经管学院准备比赛,晚上去航天实验室帮忙。

她发现自己在技术讨论中越来越得心应手,前世零星积累的航天知识正在被系统化整合。

有趣的是,她对于途说的"各取所需"并非完全虚言。

在帮助优化轨道算法的过程中,她意外发现了航天技术转化的商业机会。

"你们这个高精度传感器校准算法,完全可以应用于自动驾驶领域。

"某天深夜,夏晴一边检查代码一边说。

于途从一堆图纸中抬头:"航天技术转化需要专门资质...""可以技术授权。

"夏晴眼睛发亮,"我调研过,市场上有三家自动驾驶公司急需这种算法。

"她迅速起草了一份技术评估报告,第二天就通过父亲的介绍联系到了相关企业。

对方表现出浓厚兴趣,愿意支付可观的授权费用。

当于途团队收到第一笔技术转让款时,整个实验室都沸腾了。

同学们终于明白为什么于途会说"我女朋友是金融天才"。

但夏晴没有停下脚步。

她将这些案例精心整理,融入投资大赛的决赛方案。

演示当天,她特意邀请了于途和航天学院的教授们。

"...因此我认为,航天科技不应局限于国家投入,而应该建立市场化造血机制。

"夏晴在讲台上从容不迫,"通过技术转化反哺基础研究,形成良性循环..."答辩环节,于途第一个举手提问:"如何平衡商业化与基础研究的矛盾?

"夏晴与他相视一笑:"就像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商业化是自转,带来日常收益;基础研究是公转,决定长远方向。

二者缺一不可。

"掌声中,她看到于途眼中满是骄傲。

比赛结果毫无悬念——夏晴夺得冠军。

庆祝晚宴上,于途被同学们灌了不少酒,却始终紧紧握着她的手。

月光下的校园小径,两个影子依偎而行。

"你真的让我惊讶。

"于途轻声说,"不仅理解我的梦想,还能为它找到实现路径。

"夏晴靠在他肩上:"因为这一次,我要和你并肩飞行。

"他们停在天文台前。

夜空清澈,星河璀璨。

"看,北斗七星。

"于途指向北方,"古人靠它导航,现在我们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你们正在做的项目,以后也会成为别人的指路明星。

"夏晴说。

夜风中,于途忽然转身面对她:"下个月项目要去西北基地做实验,为期两周。

你...""我会想你。

"夏晴抢先说,"但更会以你为荣。

"于途凝视着她,眼中倒映着整条银河。

然后他慢慢低下头,吻落在她额间,轻柔如月光。

那个瞬间,夏晴真切地感受到命运的轨道正在改变。

前世的遗憾与错过,今生正在被一点点填补完整。

回宿舍的路上,于途说起即将进行的风洞试验,夏晴说起正在申请的航天产业基金实习。

两个截然不同的领域,却奇妙地交织在一起。

分别时,于途从书包里拿出一个小盒子:"比赛冠军的礼物。

"盒子里是一枚精致的北斗七星胸针,每颗星都用微小钻石镶嵌。

"自己做的?"夏晴认出这是3D打印技术和传统金工的结合。

"材料实验室的副产品。

"于途有些不好意思,"希望你喜欢。

"夏晴首接别在衣领上:"会天天戴着。

"她站在宿舍门口,看着于途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中,手指轻抚胸针。

冰凉的金属渐渐染上体温,就像梦想渐渐照进现实。

那一夜,夏晴在日记本上写:"重生第二月,我们正在成为更好的自己。

"窗外,一颗流星划过天际,仿佛为这个誓言作证。

而他们不知道的是,西北基地的试验将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