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针落惊神

>>> 戳我直接看全本<<<<
绣坊里,上官雪竹看着叶漓消失在巷口的背影,指尖还悬在半空中——方才那男人周身的冷意太过鲜明,像是寒冬里未化的冰,连带着空气中的丝线香气都仿佛冷了几分。

她低头看了眼绣绷上被针尖扎出的细小针孔,轻轻叹了口气,将那丝莫名的不安压了下去。

“雪竹姐,那人看着好凶啊,不会是拆迁队的吧?”

小满抱着刚捡起来的线轴,小脸上满是担忧,手指无意识地绞着衣角,“昨天王爷爷还说,叶氏的人可不好说话,好多商户都被吓得连夜签字了。”

上官雪竹伸手将散落的丝线重新绕回轴上,指尖划过冰凉的竹制线轴,动作轻柔却带着笃定:“别瞎猜,说不定只是来老街区拍照的游客。”

话虽这么说,她心里却清楚,游客不会穿一身剪裁考究的定制西装,更不会用那种审视的目光盯着《百竹图》看。

她走到窗边,望着巷口的方向,青石板路上己经没了那道挺拔的身影,只有风吹过墙头的茅草,发出沙沙的声响。

母亲去年走的时候,攥着她的手反复叮嘱:“雪竹,绣坊是上官家的根,苏绣更是咱们的魂,就算天塌下来,也不能丢了这手艺。”

那时她还以为,只要好好绣活,总能守住这份传承,可如今老街区要拆的消息像乌云一样压在头顶,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的力量那么渺小。

“对了雪竹姐,张阿姨早上打电话来,说她儿子下周结婚,订的那批竹纹喜帕想提前三天取,说是要用来装喜糖。”

小满突然想起订单的事,连忙说道,语气里带着几分急切,“咱们现在只绣好了一半,能赶得及吗?”

上官雪竹回过神,走到绣架前,看着绷上只绣了半片竹叶的喜帕,指尖轻轻抚过绢布:“赶得及,我今晚加个班,你和小敏明天把绣好的先锁边,咱们分着来,肯定能按时交活。”

她拿起一根红色的丝线,用牙齿轻轻咬断,线头穿过针眼时,眼神又恢复了往日的专注——只要拿起绣针,她就觉得心里踏实,仿佛母亲还在身边,陪着她一针一线地绣下去。

傍晚的时候,巷子里的光线渐渐暗了下来,上官雪竹点亮了绣坊里的白炽灯。

暖黄色的灯光洒在绣绷上,让绢布上的竹纹多了几分温润。

小满和小敏己经下班回家,绣坊里只剩下她一个人,只有绣针穿过绢布的“沙沙”声,在安静的屋子里格外清晰。

她绣的是喜帕上的竹枝,用的是“虚实针”的技法,竹叶的边缘绣得轻浅,中间绣得厚重,这样在灯光下看,就有了层次感,像是真的竹叶在随风摆动。

绣到竹节的时候,她特意用了深棕色的丝线,还在每节竹节上绣了小小的圆点,那是母亲教她的“活节”技法,说是能让竹节看起来更有生命力。

不知不觉间,窗外己经黑透了,巷子里偶尔传来几声狗吠,还有邻居关门的声响。

上官雪竹伸了伸懒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肩膀,抬头看了眼墙上的挂钟,己经快十一点了。

她起身倒了杯热水,走到《百竹图》前,借着灯光仔细看着这幅绣了快半年的作品。

这幅《百竹图》是母亲生前就开始绣的,原本是想作为非遗展的参展作品,可惜还没完成就病倒了。

母亲走后,她接过了这幅绣品,每天都会绣上几个小时。

如今绣品上己经有了几十竿竹子,有的挺拔如松,有的弯曲如弓,有的刚劲有力,有的柔美纤细,每竿竹子都有自己的姿态,就像母亲说的,“竹有千态,人有千面,绣活要绣出魂来”。

她伸手抚过绣品上的竹枝,指尖能清晰地感受到丝线的纹理,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

不管老街区会不会拆,不管未来有多难,她都要把这幅《百竹图》绣完,这不仅是对母亲的承诺,也是对自己手艺的交代。

而此时的叶氏集团总部,叶漓还在办公室里看着文件。

秦峰己经把老街区商户的资料整理好,放在了他的办公桌上,其中“竹影绣坊”的资料被他单独抽了出来,放在最上面。

叶漓拿起这份资料,指尖划过“上官雪竹”这个名字,脑海里又浮现出她低头绣活的样子——阳光落在她的发梢,她的睫毛很长,垂下来的时候,在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还有她指尖的那点淡青色丝线,像是不小心染上的春色。

他想起自己刚才在绣坊门口的失态,竟然忘了自己是来勘察项目的,还被那个叫小满的小姑娘撞破,现在想来,倒是有些狼狈。

“秦峰,明天把竹影绣坊的经营数据再细化一下,尤其是近三年的订单量和客户群体,还有上官雪竹的苏绣技法等级,有没有获得过相关的奖项。”

叶漓按下内线电话,对秦峰说道,语气依旧清冷,却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细致。

“好的叶总,我明天一早就去办。”

秦峰的声音从电话里传来,带着一贯的恭敬。

挂了电话,叶漓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城市夜景。

霓虹闪烁,车水马龙,这座城市他己经住了快三十年,却从未像今天这样,对一个藏在老巷子里的小绣坊产生兴趣。

他想起上官雪竹看着《百竹图》时的眼神,那里面有专注,有执着,还有一种他从未在别人眼里看到过的坚定——那是一种对自己所热爱的事物,不计代价的坚守。

他从小就在商业环境里长大,祖父和父亲都告诉他,做商业要懂得权衡利弊,要追求利益最大化,不能有太多的感情用事。

这些年,他也是这么做的,不管是收购公司,还是开发项目,他都能做到冷静果断,从不拖泥带水。

可今天遇到上官雪竹,遇到那家竹影绣坊,他第一次觉得,有些东西,或许比短期的商业利益更重要。

叶漓拿起桌上的车钥匙,决定再去老街区看看。

他开车来到青石板巷口,没有进去,只是停在路边,看着巷子里的灯光。

大多数人家己经熄灯了,只有巷尾的竹影绣坊还亮着一盏灯,暖黄色的灯光从窗户里透出来,像是黑夜里的一颗星星,温暖而明亮。

他知道,那个叫上官雪竹的女子,应该还在里面绣活。

他想象着她坐在绣绷前的样子,指尖灵动,眼神专注,仿佛整个世界只剩下她和绣品。

那一刻,他突然觉得,这个老街区的改造项目,或许可以有不一样的方案。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