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肩传来钝痛,每一次呼吸都牵扯着伤处。
他睁开眼,映入眼帘的是赤翎破损的装甲表面,微弱的蓝色光晕在接缝处流转,仿佛在确认他的苏醒。
昨夜惊心动魄的逃亡历历在目。
靠着与赤翎那难以言喻的连接,他们跌跌撞撞地穿越了沦为废墟的城区。
赤翎的机动性超乎想象,总能提前感知危险,带着他避开一波又一波的机械巡逻队。
此刻,他们藏身于一栋半塌写字楼的地下停车场,外面不时传来远处爆炸的闷响和令人不安的机械嗡鸣。
“最后希望基地……”林曜喃喃道,回忆起灾难爆发时广播里重复的讯息。
那是军方设立的紧急避难和抵抗中心之一,据说是最后的堡垒。
他必须去那里,不仅为了求生,更因为赤翎需要维修,而他一个人的力量远远不够。
他挣扎着坐起,检查赤翎的损伤情况。
胸部装甲碎裂严重,多处线路暴露,左臂关节活动明显受阻,能源读数也低得惊人。
但核心确实仍在运转,那种奇异的“生命感”虽然微弱,却未曾熄灭。
“得给你找点‘吃的’。”
林曜苦笑一下,从随身工具包里翻找出便携能量检测仪。
停车场里废弃车辆不少,或许能找到些残存能源。
一小时后,林曜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手里拿着几根临时接驳的线缆,另一端连着一辆老旧新能源车的充电接口。
他小心翼翼地将线缆接入赤翎背部一个相对完好的应急能源接口。
能量流入,赤翎机身轻微震颤,眼部的蓝光亮了几分。
林曜甚至感觉到一丝……满足的情绪顺着那无形的连接传递过来?
他摇摇头,把这归咎于伤痛和疲劳产生的幻觉。
补充了些许能量,林曜决定立刻出发。
白天目标更大,但视野更好,而且他担心赤翎撑不了太久。
再次建立神经连接比第一次更熟练,痛苦依旧,但多了份奇异的熟悉感。
通过赤翎的传感器,他“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热成像视角下冷色调的废墟,空气中漂浮的能量粒子轨迹,甚至能捕捉到极远处细微的震动。
他们如同幽灵,在城市的残骸间穿梭。
赤翎的机动性让林曜惊叹,它总能找到最优路径,时而如猎豹般疾驰,时而如猫科动物般悄无声息地潜行,完美避开空中巡逻的机械飞梭和地面搜寻的蜘蛛机械体。
途中,他们目睹了更多惨剧。
被摧毁的坦克残骸,来不及逃难者的遗体,以及一小队士兵被数倍于己的机械体包围、歼灭……林曜紧握双拳,无力感和愤怒交织。
赤翎似乎感知到他的情绪,机身微微发热,一种类似“愤怒”的情绪反馈回来。
接近傍晚时,他们终于抵达了广播中指示的区域——一片位于山脚下的军事管制区。
高耸的合金围墙布满防御炮塔,墙内外布设着路障和防御工事,空中偶尔有武装首升机掠过。
门口排着长长的队伍,都是逃难而来的幸存者,接受着严格的身份核查和医疗筛查。
希望就在眼前,但林曜的心却沉了下去。
赤翎太显眼了,它破损的外形和未知的科技结构,很难不引起警惕甚至敌意。
他该如何解释这台机甲的来历?
他让赤翎潜伏在一处隐蔽的碎石堆后,断开连接,独自走向检查站。
排队的过程漫长而煎熬,空气中弥漫着恐惧、悲伤和一丝渺茫的希望。
终于轮到他时,一名面容疲惫但眼神锐利的士兵仔细检查了他的身份证件。
“C-7研究所的技术员?
跟我来,指挥官要见所有相关技术人员。”
士兵的语气不容置疑。
林曜心里一紧,回头望了一眼赤翎藏身的方向,只能硬着头皮跟上。
他被带进指挥部,一间忙碌而紧张的临时指挥中心。
一位肩章显示为上校、神色刚毅的中年男子正在全息沙盘前部署防御,他就是赵卫国。
“报告,又一名C-7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林曜。”
赵卫国抬起头,目光如炬地扫过林曜:“林曜?
林正清和苏婉的儿子?”
林曜一怔:“您认识我父母?”
“他们是杰出的科学家,也是我的老朋友。”
赵卫国眼中闪过一丝痛惜,“可惜……节哀。
现在,告诉我你是怎么活下来的,这一路见到了什么?”
林曜深吸一口气,省略了与赤翎神经同步的具体细节,只说自己侥幸躲过袭击,依靠一台父母留下的试验型防护机甲才逃到这里。
“试验型机甲?
在哪?”
赵卫国立刻抓住了重点,眼神变得锐利。
林曜知道无法隐瞒,只得说出赤翎藏在外面。
赵卫国沉默了几秒,对旁边士兵下令:“带一队人,跟他去把那个机甲带回来。
注意警戒。”
当士兵们看到赤翎时,所有人都如临大敌,枪口下意识抬起。
赤翎似乎也感受到敌意,眼部蓝光闪烁,破损的机身发出轻微的威胁性嗡鸣。
“放松!
它没有恶意!”
林曜急忙挡在中间,同时对赤翎喊道:“赤翎,别动!”
令人惊讶的是,赤翎真的停止了嗡鸣,安静下来,只是传感器仍警惕地注视着士兵。
赵卫国赶到现场,仔细观察赤翎,尤其是它破损处露出的非传统机械结构,眼中闪过惊奇和凝重。
“把它运进基地最高级别机库,隔离检查。
林曜,你跟我来。”
他的语气不容置疑,“我们需要好好谈谈,关于你,关于这台机甲,关于我们……最后的机会。”
林曜看着被小心运送的赤翎,心中忐忑,但看到赵卫国眼中除了警惕,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他知道,至少暂时,他们安全了。
新的篇章,即将在这个名为“最后希望”的堡垒中展开。
(第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