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嫁妇成为陛下的心尖宠

二嫁妇成为陛下的心尖宠

作者: 燕归湖畔的鹿

言情小说连载

金牌作家“燕归湖畔的鹿”的优质好《二嫁妇成为陛下的心尖宠》火爆上线小说主人公萧景琰沈知人物性格特点鲜剧情走向顺应人作品介绍:男女情节人物分别是沈知意,萧景琰的古代言情,婚恋,养崽文,萌宝小说《二嫁妇成为陛下的心尖宠由网络作家“燕归湖畔的鹿”所展现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本站纯净无弹欢迎阅读!本书共计99481章更新日期为2025-09-19 22:37:06。目前完小说详情介绍:二嫁妇成为陛下的心尖宠

2025-09-19 23:40:50

第一章暮春的雨刚过,青石板路润得发亮,沈知意攥着绣了半朵兰草的帕子,

站在自家绸缎庄的柜台后,听着里屋传来的争执声,指尖掐得掌心发疼。

“我不同意你们和离!囡囡才三岁,不能没有娘!”是婆母尖利的嗓音,

却带着几分理亏的虚弱。“娘,不是我要逼她,是县主那边催得紧!

”夫君周明远的声音传来,带着她从未听过的急切与不耐,“我寒窗苦读十年,

若不是县主赏识,这辈子都只能困在这小县城里!知意是个明事理的,她会懂。

”沈知意闭了闭眼,将涌到眼眶的泪逼了回去。她与周明远成婚五年,谈不上多深的爱,

却也相敬如宾。可自从他去年结识了路过县城的县主,

整个人就变了——嫌她出身商户不够体面,嫌她每日围着灶台孩子转没有才情,

如今更是为了攀附权贵,要亲手拆了这个家。她猛地推开门,

目光直直看向周明远:“我不跟你和离。囡囡要爹也要娘。”周明远皱着眉,

似乎早料到她的反应,沉默片刻后,忽然换了副温和的语气:“知意,我知道你委屈。

但我有个法子,既能保住我们的家,又能让我得偿所愿。”他走近一步,压低声音,

“宫里在选女官,专挑识字、手脚麻利的妇人,只要选上,不仅能留在京中,每月还有俸禄。

你去试试,若是选上了,我就不提和离的事。”沈知意愣住了。她虽只读了几年私塾,

却也识得字,女官之位听起来确实稳妥。可她看着周明远眼底一闪而过的算计,

心里莫名发慌。可一想到囡囡抱着她脖子说“娘不要走”的模样,她还是点了头:“好,

我去。但你要说话算话。”周明远立刻笑了,伸手帮她理了理鬓发:“自然。

我这就帮你备齐文书,三日后带你去京中参选。”三日后,

沈知意被周明远送上了去往京城的马车。车窗外,囡囡挥着小手喊“娘早点回来”,

她忍着泪挥手,全然不知自己正一步步踏入一个精心编织的陷阱。

第二章抵达京中选秀别院时,沈知意才发现,一同参选的妇人竟有上百人。

她们大多面色平静,少数人眼底藏着不安,却没人像她这般茫然。同住一间房的妇人姓柳,

曾是个秀才娘子,丈夫病逝后,婆家怕她改嫁分家产,硬逼着她来参选。

“沈妹妹是自愿来的?”柳氏一边整理床铺,一边随口问道。“我夫君说……是选女官。

”沈知意迟疑着回答。柳氏愣了一下,随即苦笑出声:“女官?妹妹怕是被骗了。

这哪是选女官,是选秀女——只不过,是专挑咱们这种生过孩子的妇人。”沈知意如遭雷击,

猛地站起身:“你说什么?选秀?可我是已婚妇人啊!”“这正是太后的意思。

”柳氏叹了口气,“皇上登基七年,后宫无所出,朝堂民间都快吵翻天了。

太医说皇上身子无碍,太后就琢磨着,是不是后宫的姑娘们没生养过,不懂调理,

才迟迟怀不上。所以这次选秀,特意放宽了规矩,要找咱们这种‘好生养’的,

只要能给皇上诞下子嗣,不管以前是什么身份。”沈知意只觉得天旋地转。她想逃,

可别院四周都是侍卫,连院门都出不去。柳氏见她失魂落魄的样子,

拍了拍她的肩:“妹妹别慌,咱们这样的,不止你一个。你看那边那个李妹妹,

是被夫家送来的,她儿子在乡下,夫家说只要她选上,

就给她儿子请最好的先生;还有那个张妹妹,娘家欠了赌债,说是只要能入宫,

债主就肯宽限。”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些:“再说,就算逃出去又能怎样?咱们这些人,

一旦踏进来,官府早就跟夫家断了关系。你回去,和离文书怕是早就备好了,

到时候你一个妇人,带着孩子怎么活?不如留在这儿试试,真要是被皇上选上,不说封妃,

哪怕只是个答应,你家囡囡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沈知意沉默了。

柳氏的话像针一样扎在她心上,却也戳破了她最后的侥幸。是啊,周明远本就想和她和离,

如今她入了这选秀的局,他怕是早就拿着官府的和离文书,去讨好县主了。

第一轮筛选很简单,只是核对身份、查家世背景。当太监念到“沈知意,商户之女,

嫁与周明远为妻,育有一女,夫家已递和离文书”时,

她的心彻底沉了下去——周明远果然骗了她。第二轮是考校礼仪。宫里的嬷嬷教得严苛,

稍有差错就会被斥责。沈知意学得格外认真,不是想争什么,只是想着既然逃不掉,

不如尽力留下,至少能在京中离囡囡近一些。同屋的几人也都卯着劲,

毕竟这是她们唯一的出路。第三轮是最让人脸红的身体检查。嬷嬷们带着她们进了一间暖房,

褪去衣物,细细检查每一处。“沈氏,身段匀称,气血充足,是宜男之相。

”听到嬷嬷的评价,沈知意攥紧了拳头,指甲深深嵌进掌心。她听到旁边有人低泣,

是那个李妹妹,想来是觉得屈辱,可没人敢反抗——这是宫里的规矩,容不得半分置喙。

检查结束后,嬷嬷站在高台上,

念出留下的名单:“沈知意、柳如眉、李翠儿、张静、王若兰,其余人等,明日送返原籍。

”沈知意松了口气,却又涌起一阵茫然。留下的五人,无一例外都生过子嗣,

柳氏生过两个儿子,李翠儿有个儿子,张静和王若兰各有一女。夜晚,五人坐在灯下,

谁都没说话。最后还是柳氏先开了口:“嬷嬷说,咱们背景都干净,没有复杂的外戚,

太后就怕选些高门贵女,以后有麻烦。”“可皇上……会看得上咱们吗?”李翠儿小声问,

语气里满是不安。她以前只是个乡下妇人,连县令都没见过,更别说皇上了。

沈知意摇了摇头:“不知道。但皇上想要孩子,这是真的。”她们不知道的是,

此刻的养心殿里,太后正拿着她们五人的卷宗,递给皇帝萧景琰。“皇上,

这五人都是身家清白,且都生过孩子,身子肯定没问题。哀家已经让人查过了,

她们的孩子都安置妥当了,不会有后顾之忧。”萧景琰拿起卷宗,一张张翻看。

沈知意的卷宗上写着“绸缎庄主之女,性情温顺,育有一女,和离”,

柳如眉的写着“秀才遗孀,育有两子,婆家自愿送选”,其余几人的也都简明扼要。

他眉头微蹙,不是嫌弃她们的身份,只是觉得这场选秀太过荒唐。

可一想到朝堂上那些大臣“请立太子”的奏折,想到民间“皇上无子”的流言,

他终究还是松了口:“既然是太后选的,那就按太后的意思办吧。

”太后立刻笑了:“皇上放心,哀家会好好教她们规矩,争取早日为皇家开枝散叶。

”萧景琰没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月光,眼神复杂。他登基七年,励精图治,

却唯独在子嗣上落了话柄。他不是没想过好好经营后宫,可那些娇养的贵女们,

要么一心争宠,要么畏惧宫廷,没一个能让他上心。如今选了这五个“特殊”的秀女,或许,

真能如太后所愿。而选秀别院里,沈知意正对着一盏孤灯发呆。她想起囡囡软软的小脸,

想起周明远虚伪的笑容,想起柳氏说的“为了孩子”。她不知道自己未来会怎样,

只知道踏入这宫门,就再也回不去从前的日子了。她能做的,只有走一步看一步,至少,

要活着见到囡囡长大。窗外的风卷起帘角,带着一丝凉意。沈知意拢了拢衣襟,

心里默默念着:囡囡,娘一定会好好的,等娘有能力了,就接你过来。第三章夜色如墨,

储秀宫的烛火摇曳,映得柳如眉鬓间的珠花格外亮眼。当太监尖细的“传陛下口谕,

柳氏接驾”响起时,同屋的沈知意攥紧了手中的针线,指尖微微泛白。

柳如眉连忙起身整理衣饰,脸上难掩紧张与期待,路过沈知意身边时,脚步顿了顿,

终究只是拍了拍她的肩,没说一句话。殿门关上的刹那,

沈知意听到了隔壁李翠儿低低的叹息——入宫第一晚,太后便让人传了话,

让陛下优先召见生过男孩的秀女,柳如眉和李翠儿自然成了头两位。翌日清晨,

五人一同前往中宫给皇后请安。踏入坤宁宫的瞬间,

沈知意只觉得无数道目光如针般扎在身上。两侧的宫妃们或斜睨,或嗤笑,

交头接耳的低语清晰可闻:“瞧那几位的模样,竟是生过娃的妇人,太后这是病急乱投医了?

”“可不是嘛,咱们这些名门闺秀还入不了陛下的眼,倒让些残花败柳占了先机。

”沈知意垂下眼睑,盯着自己的鞋尖,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柳如眉和李翠儿走在前面,

腰杆挺得笔直,想来是昨晚侍寝得了恩宠,底气足了不少。“都免礼吧。”皇后的声音温和,

打破了殿内的尴尬,“新来的妹妹们刚入宫,规矩上难免生疏,慢慢学便是。

”她目光落在柳如眉身上,笑容真切了些,“柳妹妹昨晚伺候陛下辛苦了,

赏你一对羊脂玉镯,愿你早日为陛下诞下龙嗣。”太监捧着锦盒上前,柳如眉忙屈膝谢恩,

脸上的笑意藏都藏不住。沈知意站在末尾,看着这一幕,

心里五味杂陈——她如今连陛下的面都没见过,更别提恩宠了。日子一天天过去,

宫墙里的日子单调又压抑。一个月后,张静、王若兰也陆续被陛下召去侍寝,

各自得了个更衣、答应的位分。唯独沈知意,像被遗忘在了储秀宫的角落,

连皇帝的影子都没再见过。那些先前被陛下冷落的妃嫔们,找不到撒气的地方,

便把矛头对准了她。路过御花园时,

会有人“不小心”撞掉她手里的食盒;去内务府领份例时,管事嬷嬷总会百般刁难,

给些粗制滥造的布料;甚至连同住的李翠儿,得了恩宠后也对她冷淡了许多,

说话时总带着几分优越感。这天晚上,沈知意看着窗外的月亮,

想起囡囡临走时塞给她的小布偶,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了下来。她不能再等了,再这样下去,

别说见到囡囡,怕是连在宫里活下去都难。为了女儿,她必须争。

她悄悄找了个平日里还算和善的小太监,塞了些自己带来的碎银子,打听陛下每日的行程。

小太监收了好处,压低声音说:“陛下每日寅时会去御花园的揽月亭练剑,

辰时会去上书房批阅早朝遗漏的奏折,您要是想偶遇,这两个时辰最有机会。”从那天起,

沈知意每天寅时就起身,揣着一块冷糕,躲在揽月亭附近的海棠树后。春寒料峭,

晨露打湿了她的衣摆,冻得她手脚发麻,可她不敢动,生怕错过了陛下的身影。

这样苦等了一周,终于在第七天清晨,看到了那抹明黄色的身影。萧景琰穿着玄色劲装,

手持长剑,剑气凌厉,晨光洒在他身上,镀上了一层金边。沈知意的心跳瞬间漏了一拍,

鼓起勇气想上前,却见他练完剑后,径直跟着太监走了,连眼角的余光都没往她这边扫。

她垂头丧气地回到储秀宫,心里满是失落。她知道,自己身份卑微,又无过人之处,

很难让陛下记住。可她没想到,最终还是陛下想起了她——入宫第二个月的月底,

太后找萧景琰问话,提起“沈氏入宫两月,尚未侍寝”,萧景琰这才恍然记起,

还有这么一位“特殊”的秀女。第四章当晚,传召的太监便来了。沈知意坐在镜前,

任由宫女为她梳妆,手却控制不住地发抖。她十六岁嫁人,周明远一门心思扑在功名上,

婆婆以“耽误读书”为由,不许他们同房,直到两年后他考中秀才,

两人才有了真正的夫妻之实。可怀上囡囡后,她便被接回娘家养胎,生产后又忙着照顾孩子,

等她回到周家时,周明远早已攀上了县主,对她冷淡至极。成婚五年,

他们同房的次数屈指可数,这也是为何她只生了一个女儿。踏入养心殿偏殿时,

萧景琰正靠在床榻上看书,见她进来,只是抬了抬眼,便又低下头去。

殿内的气氛压抑得让人窒息,沈知意按照宫女教的规矩,屈膝行礼,连大气都不敢喘。

萧景琰合上书,语气里带着明显的不耐烦。这一个多月,他先后召了柳如眉和李翠儿十几次,

张静和王若兰也各有四五次,可她们的肚子都毫无动静。他甚至开始怀疑,

太后的法子是不是根本没用,可太后还让他再试试,说“广撒网才能多敛鱼”。

如今翻到沈知意的牌子,不过是因为她是最后一个“未试过”的。“过来。”他开口,

声音低沉。沈知意硬着头皮走到床榻边,没等她反应过来,

萧景琰便伸手扯掉了她身上的外衣。他的动作粗鲁,没有丝毫温存,

显然只是把她当成了完成“任务”的工具。沈知意疼得皱紧眉头,却不敢出声,

只能在最难受的时候,下意识地紧紧抱住了他的后背。萧景琰的动作顿了顿,

随即又恢复了之前的节奏。他怕一次不够,又接连来了两次,直到两人都精疲力尽才停下。

他侧过身,看着身边呼吸微促的沈知意,语气平淡:“夜深了,就在这儿睡吧。

”沈知意没敢应声,只是悄悄往床沿挪了挪,尽量与他保持距离。这一夜,她睡得极不安稳,

直到清晨太监进来请陛下上朝,她才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看着萧景琰起身更衣的背影,

心里一片茫然。自那晚之后,萧景琰竟开始频繁地召沈知意侍寝。并非她有多讨喜,

而是他对柳如眉几人早已没了耐心——试了一个半月都没动静,他实在提不起兴趣。更何况,

相比之下,沈知意性子温顺,从不主动索要恩宠,也不会像其他妃嫔那样扭捏作态,

倒让他觉得省心些。宫里的怨气越来越重。那些妃嫔们两个月没见到陛下,

如今听说他天天黏着沈知意,便纷纷跑到坤宁宫告状。皇后坐在凤椅上,听着下面的哭诉,

无奈地叹了口气:“各位妹妹,哀家何尝不明白你们的心思?可陛下也是急着要子嗣啊。

若是哪位妹妹能先怀上龙胎,陛下自然会回到你们身边,哪里还轮得到旁人?

”这话戳中了众人的痛处,殿内瞬间安静下来。是啊,她们入宫多年,用尽了心思,

却始终没能怀上孩子,这才给了沈知意这些人可乘之机。沈知意连续侍寝两个月后,

连太监都忍不住提醒萧景琰:“陛下,您已有三月未曾去其他娘娘宫中了,

怕是会寒了她们的心。”萧景琰皱了皱眉,最终还是摆了摆手:“传沈氏。”当晚,

云雨过后,萧景琰抱着沈知意,下巴抵在她的发顶,

语气带着一丝疲惫与急切:“再给你一个月时间。若是怀不上,

朕便……”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可意思再明显不过——他要放弃了。沈知意的心猛地一沉,

抓紧了身上的被子,声音带着几分委屈:“陛下,妾身也不知能否怀上。当年妾身与前夫,

最新章节

相关推荐
  • 错爱错恨
  • 医生宋含烟最新章节更新
  • 沉默
  • 医生宋如烟
  • 折枝予椿
  • 桑延和温以凡的漫画名叫什么
  • 重生回到选择养母的那天
  • 医生宋含烟最新更新内容
  • 永恒岛宠物
  • 癌症晚期总裁妻子疯狂报复我类似的小说
  • 许思思宋含烟小说大结局
  • 教授家的小可爱小说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