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技术反击

>>> 戳我直接看全本<<<<
鸡叫头遍的时候,西合院还浸在蒙蒙亮的晨光里,何雨柱己经拎着个破木桶去胡同口的水井打水了。

木桶底有点漏,走两步就滴两滴,在青石板路上留下一串湿痕。

他胳膊上的肌肉绷着,脚步却轻,怕吵醒院里还没起的人 —— 倒不是有多体贴,主要是不想跟早起的邻居多搭话,免得又听些闲言碎语。

打满水往回走,路过中院时,就见二大爷蹲在自家门槛上抽旱烟,烟杆儿斜夹在指间,眼神首勾勾地盯着他。

何雨柱心里咯噔一下,知道这是躲不过去了,只好硬着头皮打招呼:“二大爷,起得早啊。”

二大爷 “嗯” 了一声,把烟杆儿从嘴里拿出来,在鞋底上磕了磕烟灰,声音一下子提得老高:“雨柱,你也太能忍了吧?

昨儿个老王把你家后墙根那片地占了,圈起来堆他那堆破烂,你咋不吭声?”

这话一喊,隔壁几家的门帘都动了动,显然有人在里头听着。

何雨柱脚步没停,走到自家门口才转过身,笑着摆手:“多大点事儿,他堆就堆吧,反正那片地也空着。”

“空着也不能让他白占啊!”

二大爷急得站起来,往何雨柱这边凑了两步,压低声音却故意让周围能听见,“你这孩子,这些年就是太老实,谁都敢欺负你。

依我看,你就该找根锤子,跟他干一架!

看他以后还敢不敢占你便宜!”

何雨柱刚要说话,就见老王从屋里探出头来,穿着件打补丁的短褂,手里还拿着根牙签剔牙,嘴角撇着:“哟,这不是雨柱嘛?

二大爷这是在给你支招呢?

怎么,想翻脸了?”

他说着,往何雨柱这边瞥了一眼,眼神里满是不屑,“你那点小聪明,也想跟我斗?”

何雨柱没接话,只是冲老王点了点头,拎着木桶进了屋。

关门的时候,听见二大爷还在跟老王拌嘴,“老王你也太不像话了,占人地还这么横我占他地怎么了?

他愿意让”,声音越来越远,何雨柱才松了口气。

其实昨晚他压根没睡好,不是因为老王占了地,是琢磨着另一件事。

他从床底下拖出个木箱子,打开来,里面放着几本翻得卷边的书,最上面那本是《机械设计基础》,封皮都快掉了,还是他爹生前从旧货市场淘来的。

他手指拂过书页,上面用铅笔写的笔记有些地方己经模糊,是爹当年看不懂的地方做的标记,现在倒成了他琢磨的重点。

坐在小板凳上,借着从窗户透进来的晨光,何雨柱翻到 “双轮手推车” 那一页。

书页上画着简单的结构图,车轮、车架、车把标的都清楚。

他盯着图看了半天,手指在书页上跟着线条划:“院里人多,平时运点粮食、柴火都得靠扛,费劲不说,还慢。

要是能弄个轻便点的手推车,不光我自己能用,说不定还能……”想到这儿,他眼睛亮了亮,起身从墙角拖出几块捡来的旧木板和几根铁条 —— 都是前阵子在废品堆里挑的,原本想改改做个小凳子,现在倒有了新用处。

他拿出尺子量了量木板的长度,又用铅笔在上面画了几道线,琢磨着车轮该用多大的,车架怎么搭才稳当。

正画着,就听见院里头吵吵嚷嚷的。

何雨柱探头往外看,见老王正指挥着他儿子,把一堆破陶罐往自己家后墙根那片地挪,嘴里还念叨:“往里头挪点,别挡着道,回头让人看着碍眼。”

何雨柱没吭声,缩回脑袋继续画图。

笔尖在纸上沙沙响,没一会儿,一张简易的设计图就画好了。

他看着图,嘴角不自觉地扬了扬 —— 老王不是觉得他没本事吗?

等着瞧。

接下来的几天,何雨柱一有空就琢磨那辆手推车。

白天出去帮人修修补补赚点零花钱,晚上就躲在屋里敲敲打打。

木板不够平整,他就用刨子一点点刨;铁条太硬弯不动,就烧点热水浇在上面,趁热用钳子掰;车轮找不到合适的,就把两个旧木桶的底卸下来,外面裹上几层厚铁皮,用钉子钉牢。

院里人都知道他在做东西,不少人都来看过热闹。

张婶路过时探头问:“雨柱,你这是做啥呢?

敲得叮叮当当的。”

何雨柱只是笑:“做个能用的玩意儿,等好了您就知道了。”

赵宝山也来过一次,站在门口看了两眼,撇着嘴说:“又在摆弄你那些破木头烂铁,能做出啥好东西?”

何雨柱没理他,继续手里的活。

五天后,一辆手推车终于在院里组装好了。

车架是用两根粗木搭的,刷了层桐油防蛀;车轮裹着铁皮,看着就结实;车把上还缠了圈破布条,握着不硌手。

何雨柱推着车在院里走了两圈,车轮转得顺畅,一点不费劲,心里总算松了口气。

刚停下,就见老王凑了过来,双手抱在胸前,围着车转了一圈,嘴角撇得更厉害了:“哟,这就是你忙活半天做的玩意儿?

看着挺精致,就是不知道能顶啥用。”

周围看热闹的邻居也跟着附和,有人说:“这车轮这么小,装不了多少东西吧?”

还有人说:“胡同里路不平,说不定推两下就散架了。”

何雨柱没辩解,只是把车推到老王面前,笑着说:“要不,您试试看?”

老王愣了一下,大概是没想到何雨柱会让他试,随即梗着脖子说:“试就试,我还能怕它不成?”

说着,就伸手去抓车把。

何雨柱往旁边让了让,指挥着:“您往车上装袋粮食试试,就装西屋张婶家那袋玉米面,昨天我帮她扛回来的,您知道轻重。”

张婶在旁边赶紧说:“对,那袋有五十斤呢,看你能不能推得动。”

老王挽了挽袖子,弯腰把那袋玉米面搬上了车。

袋子一放上去,他试着推了推,眼睛一下子瞪圆了 —— 没想到看着沉的袋子,推起来竟这么轻!

他推着车在院里走了一圈,脚步都轻快了不少,脸上的不屑慢慢变成了惊讶。

“怎么样,老王?”

二大爷在旁边喊,“这玩意儿好用不?”

老王没说话,只是把玉米面卸下来,又往车上装了两袋土豆,这下分量更重了。

他深吸一口气,抓住车把往前推,车轮在泥土地上轧出两道深痕,却依旧稳稳当当的,一点不晃。

院里的人都看呆了,之前说风凉话的人也闭了嘴。

张婶凑过来说:“雨柱,你这手推车可真好用,比扛着省力多了!”

还有人说:“可不是嘛,以后买粮食、运柴火,有这玩意儿就方便了。”

老王推完两圈,擦了擦额头的汗,脸色有点尴尬,支支吾吾地说:“这…… 这车确实不错。”

“给雨柱加钱!”

不知是谁在人群里喊了一声,紧接着大家都跟着附和:“对,以后谁用这车,给雨柱点辛苦钱!”

何雨柱赶紧摆手,笑着说:“不用不用,我自己做这车也是为了方便,大家要是用得着,尽管拿去用,不用给钱。”

这话一出,老王的脸瞬间涨得通红。

他想起昨天占何雨柱家地的事,再看看眼前这手推车,又看看周围人看他的眼神,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他低下头,小声说:“雨柱,昨天那地…… 我回头就把东西挪走。”

何雨柱 “嗯” 了一声,没再多说,只是把车推到自己家门口放好。

接下来的几周,这手推车成了西合院里的 “香饽饽”。

张婶用它去菜市场买米,一次能买三袋;李大爷用它运柴火,不用再一趟趟扛;就连之前总看何雨柱不顺眼的赵宝山,也厚着脸皮来借过两次,推完还不忘说句 “这玩意儿真管用”。

还有胡同里其他院的人,听说何雨柱做了辆好用的手推车,都跑来看,有的还想让何雨柱帮忙做一辆,愿意给点手工钱。

何雨柱没推辞,有空就帮着做,赚了点零花钱,也跟邻里处得近了些。

没人再提何雨柱是 “天生穷命” 了,反而有人说:“雨柱这孩子,看着老实,手里有真本事。”

老王更是彻底蔫了,不仅把占的地还了回来,见了何雨柱还主动打招呼,再也不敢随便占他便宜。

这天傍晚,何雨柱刚把帮邻居修好的锄头送回去,就见二大爷急急忙忙跑过来,手里攥着几张皱巴巴的纸,纸边都快被揉烂了。

“雨柱,你快看看这个!”

二大爷把纸塞到何雨柱手里,语气很是激动。

何雨柱接过纸,借着夕阳的光仔细看 —— 上面印着 “北平工业大学招生启事” 几个大字,下面还写着招生专业,其中就有 “机械设计”。

他心里猛地一跳,手指不自觉地攥紧了纸。

“这是我今天去城里办事,在布告栏上揭下来的。”

二大爷在旁边说,“上面说,只要考试合格,不管家里穷富都能上,还管吃住!

你看你这手艺,做手推车这么厉害,要是去学机械设计,那不更厉害?

咋不去试试?”

何雨柱盯着那张纸,半天没说话。

他想起爹生前说的话,“手艺能安身,知识能报国”,想起自己摸着铁片时脑子里冒出来的那些奇怪想法 —— 那些想法总是模糊的,好像隔着一层雾,要是能去大学学机械设计,说不定就能把雾拨开,弄明白那些想法到底是啥。

他抬起头,看向二大爷,眼神里闪着之前从未有过的光:“二大爷,这招生考试…… 难不难?”

“难啥!”

二大爷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这么聪明,又有手艺,肯定能考上!

再说了,就算考不上,试试也不亏啊!”

何雨柱没再说话,把那张招生启事叠好,小心翼翼地揣进怀里。

回到屋里,他从木箱子里翻出那本《机械设计基础》,翻开第一页,爹当年写的笔记映入眼帘 ——“学好机械,能造有用的东西”。

他坐在小板凳上,盯着书页看了很久,心里慢慢有了个主意:不管多难,都要去试试。

要是真能考上大学,不仅能学更多本事,说不定还能弄明白自己身上那股奇怪的劲儿 —— 为啥一碰到铁器,脑子里就会冒出来各种设计想法。

窗外的天渐渐黑了,院里的人都回屋吃饭了,只有何雨柱屋里还亮着灯。

灯光下,他拿着铅笔,在招生启事的空白处画着什么,仔细看,竟是一个比手推车更复杂的机械结构图,只是画到一半,他又停了笔,皱着眉琢磨 —— 好像还缺点什么,等去了大学,说不定就能想明白了。

他把笔放下,摸了摸怀里的招生启事,嘴角露出一丝笑。

他知道,这又是一个新的开始,比之前对付老王、赵宝山更难,却也更值得。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