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首接任务:美妆小样方案遭三连拒
苏晚坐在靠窗的桌子前,手里握着笔,面前摊着一张白纸,标题写着“如何避免文件错漏”。
她没急着动笔,而是先翻出早上领的部门手册,把创意一部到六部的标识、项目分类、文件流转流程都抄在草稿纸上,连张姐提到的“标签粘贴位置要靠上1厘米,避免蹭掉”都标了重点。
想起陆承泽说“要具体”,她又在纸上列了两条实操办法:一是接收文件时先核对标签与部门标识,二是送文件前用手机拍张照备份,防止拿混。
写完后反复读了两遍,觉得不够细致,又加了一条“每天上班前花5分钟,在工位贴一张部门标识对照表”,这才满意地誊写在正式纸上,折好放进文件袋。
送说明去陆承泽办公室时,他正在和客户打电话,手指在键盘上快速敲击,偶尔应一声“好的,这个数据我们明天给您”。
苏晚把文件袋放在桌角,轻轻鞠了一躬就退了出去,没敢打扰。
刚回到工位,林悦就凑了过来,手里拿着一份品牌资料:“晚晚,陆总监刚才在部门群里发任务了,你看这个——‘华’美妆的小样推广,咱们组负责,总监让你也参与进来,主要做线上推广的创意构思。”
苏晚眼睛一亮,赶紧点开部门群。
陆承泽的消息很简洁:华美妆-平价线小样推广,目标用户18-25岁女性,核心诉求:提升小样领取率+带动正装销量,周三下班前提交初步方案,每人至少一版创意。
“太好了!”
苏晚攥紧手里的资料,心里的雀跃压过了早上的沮丧。
这是她入职后第一个正经项目,要是能做好,说不定能让陆总监改变对她“爱犯错”的印象。
林悦拍了拍她的肩膀:“别太激动,‘华’虽然是平价品牌,但对推广要求不低——之前他们做过一次小样活动,用户领了就走,正装转化率才2%,这次就是想解决这个问题。
你刚毕业,对年轻用户比较了解,说不定能出好点子。”
“我会好好做的!”
苏晚用力点头,立刻翻开资料看了起来。
华的平价线主打“学生党友好”,单价都在50元以内,这次要推广的是粉底液、口红、眼影的小样组合,每份3件套,成本不高,但希望通过小样让用户尝试后买正装。
当天晚上,苏晚留在公司加班。
办公室里只剩零星几个人,键盘敲击声此起彼伏。
她对着电脑,打开了十几个网页——华的官方店评论、小书上的用户笔记、博上的相关话题,甚至还去逛了逛大学生论坛,想看看18-25岁的女生平时都关注什么。
“她们买平价美妆,最在意的是性价比和实用性,还有能不能在社交平台分享……”苏晚一边嘀咕,一边在笔记本上记关键词。
她想起自己大学时和室友拼单买美妆的经历,突然有了个想法——做“线上拼单领小样”,比如2人拼单领1份,3人拼单领2份,拼单成功后还能抽正装免单券,这样既能提升领取率,又能带动社交传播。
为了让方案更具体,她还画了简单的流程图,标注了拼单入口(程序)、分享机制(生成专属海报)、抽奖规则(拼成功后自动参与),甚至算了一笔账:按预计拼单人数,小样成本可控,正装免单券的数量也能根据预算调整。
熬到晚上十点,第一版方案终于完成。
苏晚反复检查了三遍,确认没有逻辑漏洞,才保存文件,发给林悦帮忙看看。
林悦很快回复:创意不错,拼单很符合学生党习惯,但你没提“怎么让用户领了小样后买正装”,这是客户的核心诉求之一,得加进去。
苏晚一拍脑袋,对啊!
她光顾着想怎么提升领取率,忘了带动正装销量这个重点。
赶紧打开文件,在方案末尾加了一条“领取小样后,7天内购买正装可享8折优惠,并用小样兑换10元优惠券”,这才重新保存,心里松了口气。
第二天一上班,苏晚就把方案打印出来,送到陆承泽办公室。
敲开门时,他正在看报表,抬头示意她把方案放在桌上:“我看完给你反馈。”
“好的,谢谢陆总监!”
苏晚退出去时,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她坐在工位上,时不时看一眼陆承泽的办公室门,心里像揣了只兔子,既期待又紧张。
首到中午吃饭,陆承泽才把她叫进办公室。
苏晚进去时,看到自己的方案上画了不少红色批注,心里一沉。
“你的方案,问题出在这里。”
陆承泽指着“拼单领小样”的部分,“2人拼单领1份,3人拼单领2份——对用户来说,拼单门槛太低,很容易出现‘为了领小样而拼单’,领完后不会关注正装,反而增加了小样成本,却达不到带动正装的目的。”
他又翻到后面的“正装优惠”部分:“7天内8折+10元券,优惠力度不够吸引——华扬平时做活动,正装也常有8折,用户为什么要为了10元券特意买?
你没抓住‘小样和正装的关联点’。”
苏晚低着头,把他的话记在心里,脸颊发烫——她以为的“好创意”,原来有这么多漏洞。
“方案打回,重新改。”
陆承泽把方案递给她,“重点想清楚两个问题:第一,怎么让‘领小样’和‘买正装’强绑定;第二,怎么让优惠有‘专属感’,让用户觉得‘只有领了小样才能享受到’。”
“好的,我马上改!”
苏晚接过方案,心里有点失落,但更多的是庆幸——幸好陆总监指出了问题,不然她还以为自己的方案有多好。
回到工位,苏晚立刻重新梳理思路。
她把陆承泽的两个问题写在便利贴上,贴在电脑屏幕上,然后重新翻看华的用户评论,发现很多用户说“想试试但怕不适合自己不知道和自己的肤质搭不搭”。
“有了!”
苏晚眼睛一亮。
她把方案改成“线上申领小样+线***验”模式:用户线上预约申领小样,凭预约码到华的线下快闪领取,领取时可以免费体验正装试妆,试妆后购买正装,不仅能享8折,还能免小样费用(相当于小样免费送)。
这样既解决了“绑定正装”的问题,又能让用户亲身体验正装,提升转化率。
为了增加“专属感”,她还加了一条“预约时填写肤质信息,快闪会提前准备适合的色号”,让用户觉得“这份小样是为自己量身准备的”。
第二版方案完成后,苏晚先找林悦把关。
林悦看了后点头:“比第一版好多了,绑定了线***验,转化率应该能上去。
不过线下快闪的成本会不会太高?
客户是平价品牌,可能会在意预算。”
苏晚愣了一下,她没考虑过成本问题。
赶紧查了一下华最近的活动预算,发现他们今年的线下活动预算很少,主要侧重线上。
“那怎么办?”
苏晚有点慌。
“你可以把‘线下快闪’改成‘线上虚拟试妆’啊!”
林悦提醒她,“现在很多美妆品牌都有虚拟试妆小程序,用户领小样前先在线上试妆,试完觉得合适再领,领完后买正装,虚拟试妆的记录可以兑换额外优惠,这样既不用线下成本,又能绑定体验。”
“对哦!”
苏晚茅塞顿开,立刻修改方案,把“线下快闪”换成“线上虚拟试妆”,并标注“和公司技术部对接虚拟试妆功能,复用现有小程序模板,降低成本”。
当天下午,她把第二版方案交给陆承泽。
这次等了不到两小时,就收到了反馈——还是被打回了。
陆承泽的批注很简单:虚拟试妆功能需技术部支持,项目周期只有20天,技术开发时间不够,落地性不足。
苏晚看着批注,心里的失落又多了几分。
她明明己经考虑了成本,却忘了项目周期这个关键问题。
坐在工位上,她盯着电脑屏幕,手指无意识地点击鼠标,连林悦叫她去吃饭都没听见。
“怎么了?
又被打回了?”
林悦走过来,看到她屏幕上的批注,拍了拍她的肩膀,“别灰心啊,新人做方案,被打回个三西次很正常。
我刚入职的时候,一个方案改了五版才通过呢。”
“可是我己经改了两版了,还是没找对方向……”苏晚的声音有点委屈,眼眶微微泛红,“我是不是真的不适合做广告啊?”
“别瞎想!”
林悦拉着她去茶水间,给她倒了杯热牛奶,“你只是还没抓住‘落地’的核心。
陆总监常说,好的创意不是天马行空,而是在‘预算、周期、资源’里找到最优解。
你想想,华的目标用户是18-25岁女生,她们平时除了拼单、试妆,还喜欢做什么?”
苏晚捧着热牛奶,想了想:“刷小书、发朋友圈,分享自己的‘好物清单’?”
“对呀!”
林悦眼睛一亮,“你可以从‘社交分享’入手,让用户领了小样后,分享自己的使用感受,集赞兑换优惠——比如集10个赞,买正装减20元;集20个赞,买正装送同款小样。
这样既不用额外开发功能,又能利用用户的社交圈传播,还能绑定正装购买,一举三得!”
苏晚茅塞顿开,刚才的沮丧一下子烟消云散:“林悦姐,你太厉害了!
我怎么没想到这个!”
“你只是太急着证明自己,反而忽略了最简单的办法。”
林悦笑着揉了揉她的头发,“别慌,还有时间,你再改一版,这次肯定能行。”
回到工位,苏晚立刻开始写第三版方案。
她把核心定为“小样申领+社交分享返现”:用户线上免费申领小样(需填写基础信息,控制成本),收到小样后在小书/朋友圈发布使用笔记,带话题#华小样试用#并@官方账号,集满10个赞可兑换20元正装优惠券,集满20个赞可兑换“正装+同款小样”套餐(比单独买正装便宜30元)。
为了确保落地性,她还特意查了华现有的社交账号运营情况,发现他们在小书有10万粉丝,正好可以用来推广活动;同时标注“优惠券在官方店首接使用,无需额外开发系统”,解决了周期问题。
写完后,苏晚反复检查了预算、周期、资源三个关键点,确认没有问题,才把方案发给陆承泽。
这次她没敢抱太大希望,只是坐在工位上,等着反馈。
傍晚时分,陆承泽的消息来了,只有一句话:第三版方案,仍需修改。
下班前到我办公室来一趟。
苏晚的心一下子沉到了谷底。
三版方案,三次被打回。
她盯着电脑屏幕上的方案,突然觉得自己的创意好像一文不值,之前的信心和热情,也像被泼了一盆冷水,凉得透透的。
同事们陆续下班,办公室里渐渐空了下来。
苏晚坐在工位上,手指攥着方案纸,指节都泛白了。
她不知道自己到底哪里错了,明明己经考虑了成本、周期、绑定正状,为什么还是不行?
难道她真的像早上那个二部的女生说的,第一天上班就悬了?
甚至……根本不适合做广告?
夕阳透过玻璃,在办公桌上投下长长的影子。
苏晚趴在桌上,鼻子一酸,眼泪差点掉下来。
就在这时,她的手机响了,是林悦发来的消息:晚晚,你还在公司吗?
我刚从客户那边回来,带了好吃的,给你留了一份,在茶水间的冰箱里。
苏晚吸了吸鼻子,回复“谢谢林悦姐”,然后起身走向茶水间。
冰箱里放着一份草莓蛋糕,是她早上提过喜欢吃的那种。
林悦还留了张便签:别灰心,陆总监让你改方案,是因为觉得你有潜力,要是他觉得你不行,根本不会给你提意见。
加油!
看着便签上的字,苏晚心里暖了点。
她拿起蛋糕,咬了一口,甜甜的味道在嘴里散开,沮丧好像也少了点。
她回到工位,重新翻开第三版方案,决定再看一遍,找找问题。
可看了半天,还是没发现哪里不对。
抬头看向陆承泽的办公室,灯还亮着——他还在加班。
苏晚咬了咬唇,心里冒出一个念头:要不要现在去找他,问问到底哪里需要改?
可她又怕打扰他,也怕听到更严厉的批评。
纠结了半天,她还是把方案纸折好,放进了文件袋。
明天,明天一定要问清楚。
她想。
只是,陆承泽到底觉得第三版方案哪里不好?
她又该怎么修改,才能让他满意?
这个晚上,对苏晚来说,注定是个难眠的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