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记忆移植师,专为富人编织美梦。直到我发现,我自己的过去,
竟是一场被精心设计的骗局。最信任的人举着针管对我说:“别怕,这次你会忘记所有痛苦。
”1.我的职业很特殊,游离在伦理与法律的灰色地带,
专为那些钱多到无处安放、却又被遗憾或欲望折磨的有钱人服务。他们支付的天文数字,
足够普通人财务自由好几回,目的却简单得可笑——只是为了在自个儿的脑子里,
植入一段根本不存在的、完美无缺的回忆。失败的求婚可以一键美化成浪漫盛典,
冷漠疏离的亲子关系能无缝切换成父慈子孝的感人剧场。只要钱到位,
我能让任何人的记忆开出他们想要的虚假之花,结出被驯服的果实。当然,
我们都称之为“情感修复与记忆优化疗程”,听上去高尚又科学。今天这位客户,
是位珠光宝气的名媛,
要求我把她上周在自家慈善晚宴上众目睽睽之下摔个四脚朝天的尴尬场面,
彻底替换成她如同天鹅般翩翩起舞、惊艳全场、最终收获满堂彩的画面。
我熟练地操作着那台价值不菲、精密得如同艺术品的仪器,
将精心编造好的视觉画面、听觉细节、乃至当时应有的自豪与喜悦的情感波动,
一丝丝、一缕缕地导入她的意识深处。屏幕上的脑波图谱平稳地波动着,
显示着导入进程的完美。一切都很顺利,像过去的千百次一样。
直到我的指尖无意识地划过冰冷的金属控制板,
一阵毫无预兆的、尖锐的刺痛猛地窜过我的太阳穴,眼前瞬间花白!——刺目的红色。
黏腻、温热的触感。好多血,滴落在冰冷反光的地面上。——惨白得令人心慌的无影灯。
一只戴着无菌橡胶手套、骨节分明的手,正稳稳地握着一支针管,针尖寒芒微闪。
——一个模糊的、压抑着的呼吸声,近在咫尺。破碎的画面如同电流短路般闪烁,尖锐突兀,
旋即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太阳穴突突直跳的余痛和一阵莫名的心悸。我手指一颤,
险些推错了某个关键参数。稳住呼吸,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林医生?您……没事吧?
”客户躺在椅子上,担忧地侧过头看向我,
她的意识刚从那段被植入的“完美舞蹈”中缓缓苏醒。“没事,
”我迅速挂上职业性的、无懈可击的微笑,压下心底骤然涌起的不安与迷雾,
“只是突然有点低血糖,已经好了。您感觉怎么样?对‘新的回忆’还满意吗?
”送走心满意足、反复道谢的客户,诊室重新安静下来。我靠在椅背上,指尖冰凉。
那种莫名的心悸感却如同附骨之疽,缠绕不去。那不是低血糖。那是什么?我叫林晚,
入行三年,零失误,零投诉。同事们背地里都说我是为这行而生的天才,大脑构造异于常人。
陈医生——我的主治医师兼合伙人——也常欣慰地拍着我的肩膀,
说我恢复得比他预想的还要成功。是啊,一场据说相当惨烈的车祸,我幸运生还,
却遗忘了过往的一切。是陈医生,他不仅救了我的命,帮我重塑了“林晚”这个身份,
教会我记忆移植的技术,甚至出资帮我建立了这间顶尖的工作室。
他是我醒来后认识的第一个人,是我过去三年人生里最坚实、也是最唯一的支柱。
可刚才那瞬间的恐怖幻象,却像一根细小的冰锥,悄然刺入我这看似完美无缺的生活玻璃罩,
发出细微却令人胆寒的碎裂声。2.这种挥之不去的不安感,
驱使我在深夜回到了空荡荡的公寓。鬼使神差地,
我翻出了那本陈医生说我出院时随身携带的、唯一证明我“过去”存在的旧相册。
牛皮纸的封面已经有些磨损褪色。我一页页翻过。照片里的“我”站在明媚的阳光下,
亲密地搂着一对笑容慈祥的老人,三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光晕。那是我的“父母”,
据陈医生说,在那场夺去我记忆的车祸中,他们不幸双双罹难,保护了我。
我抚摸着照片上“父母”的脸庞,试图勾起一丝半点的感伤或怀念,
任何一种符合常理的亲情波动。没有。什么都没有。心底平静得像一潭死水,
甚至泛不起一丝涟漪。就像在看一张陌生人的全家福,尽管照片里那张脸,明明就是我自己。
不,等等。我猛地将台灯拉近,几乎是贴着照片仔细审视。光线照亮了每一个细微的毛孔。
照片里那个女孩的眉眼轮廓,笑起来时嘴角的弧度,似乎与我每日在镜中看到的样子,
有着某种微妙的、难以言喻却又无法忽视的差异。耳垂的形状好像更圆润一些?
眼角下方那颗极具辨识度的小小的褐色的痣……位置似乎偏上了毫米?还是我眼花了?
冷汗悄无声息地浸湿了后背。是我最近压力太大,开始产生幻觉和自我认知障碍了吗?
陈医生确实提过,记忆创伤有时会伴随轻微的感知失调。我烦躁地合上相册,
一张夹在最后一页硬纸板下的、泛黄的纸条却因这个动作飘了出来,无声地落在地毯上。
我捡起来。上面用一种陌生的、略显潦草却有力的笔迹写着一行字:别相信陈医生。
我的心跳骤然漏跳了一拍,随即疯狂地擂动起来,撞击着胸腔,发出咚咚的巨响。
这字迹……绝不是我的。我无比确定。这本相册我一直当作唯一的情感寄托,
小心翼翼地锁在床头柜的抽屉最深处,钥匙只有我有。
谁有机会、有动机放进去这样一张纸条?陈医生……他是我醒来后见到的第一个人,
是他告诉我我是谁,教我一切,给我现在拥有的一切。
他是我这三年来毫无保留信任的唯一的人。可这行冰冷的字,像一根淬了毒的刺,
精准地扎进了我看似完美无缺的生活表皮之下。
3.一种混合着恐惧、怀疑和强烈求知欲的情绪攫住了我。我必须做点什么,必须弄清楚。
否则我会被这种无声的猜忌逼疯。利用职务之便和高超的技术,我悄悄绕过了好几道防火墙,
黑进了医院的内部档案系统。目标是查找三年前那场车祸的详细记录,
以及我全部的医疗档案。系统记录显示,
我确实在三年前的那场重大连环车祸中被送入这家医院,伤势严重,
伴有严重的逆行性遗忘及部分认知功能损伤。主治医师,陈默。一切看起来天衣无缝,
记录完美得像是教科书范例。
直到我的鼠标停留在一个标注着“[已加密][影像备份-07]”的压缩文件上。
职业直觉告诉我,这不一样。通常的医疗影像不会单独加密,更不会用数字编号。07?
这个数字让那张纸条带来的寒意再次浮现。我尝试了几个常规破解密码,无效。
心跳越来越快。我调动了所有技术手段,编写了一个小小的破解程序,
进度条在屏幕上缓慢地、折磨人地爬行着。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电脑风扇发出轻微的嗡鸣,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小晚,这么晚了还在忙?
我看你诊室的灯还亮着。”陈医生温和的、带着一丝关切的声音突然从我身后响起!
我吓得几乎从椅子上弹起来,心脏猛地收缩,手忙脚乱地啪一声合上了笔记本电脑屏幕,
惊出一身白毛汗。他什么时候进来的?我竟然一点脚步声都没听到!
他端着两杯冒着热气的咖啡,笑容一如既往地儒雅温和,
像个关心晚辈的长者:“给你送了杯咖啡过来提提神。脸色怎么这么差?
是不是最近接单太多,又不舒服了?”他的目光状似无意地落在我合上的电脑上,
停留了或许只有零点几秒,又无比自然地移开,将一杯咖啡放在我手边。
我努力让狂跳的心脏平复下来,手指因为紧张而微微颤抖,
端起咖啡杯试图掩饰:“没……没事,就是有点累,整理一下病例,准备睡了。
”“别太拼了。”他的语气带着长辈式的嗔怪,伸手拍了拍我的肩膀,
那力道一如既往地令人安心,此刻却让我肌肉僵硬,“你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别忘了下周的定期复查,你的大脑需要精心呵护,不能过度劳累。”他的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真诚得无懈可击。他又叮嘱了几句注意休息,这才转身离开。办公室的门轻轻合上,
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我几乎是虚脱般地瘫软在椅子里,后背冰凉一片。他的出现太过巧合,
那份无微不至的关怀背后,似乎藏着一双冰冷的、审视的眼睛。我深吸一口气,
重新打开电脑。屏幕亮起,那个加密文件已经显示“下载完成”。我点开它,手心全是汗。
那是一段大脑的扫描影像动态图,
旁边标注着一行小字:“Subject 07, Post-op Day 1”。
7号实验体,术后第1天我的目光死死盯住影像图的右下角。
细微的、绝对不属于任何常规医疗标注的符号——一个扭曲的、如同蛇盘绕而成的诡异印记。
而我清楚地记得,陈医生那件一尘不染的白大褂,左边袖口的内侧,就用几乎同色的丝线,
绣着一个同样的、若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的印记!4.我没敢再在医院里多待一秒钟,
也没敢立刻查看那个庞大的影像文件细节。将它快速拷贝进一个便携U盘后,
我几乎是逃离了那栋令人窒息的大楼。夜晚的街道冷清寂静,路灯将我的影子拉得很长,
忽明忽暗。晚风吹过,带着凉意,我却觉得浑身燥热不安。那个诡异的符号,
陈医生看似温和却令人不寒而栗的眼神,
……还有那张写着“别相信陈医生”的纸条……所有这些碎片在我脑海里疯狂地交织、碰撞,
试图拼凑出一个可怕的真相,却又缺少最关键的部分。我是不是……真的不是林晚?
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野草般疯长。突然,
一个穿着黑色风衣、戴着兜帽的身影从旁边昏暗的巷口猛地闪出,速度极快地撞了我一下!
不等我惊呼,一个冰冷坚硬的、U盘大小的物体被迅速塞进我手里。“你根本不是林晚。
”一个压低的、急促的、明显经过掩饰的女声擦过我的耳际,没等我反应过来,
她就迅速低头,像一滴水汇入河流般,融入了前方稀疏的人流,眨眼间消失不见。
我僵在原地,心脏几乎停止了跳动。几秒后,我才机械地摊开手心。
那是一个普通的黑色U盘,下面压着一张折叠的纸条。借着昏暗的路灯光,我展开纸条。
上面是用打印机打出来的一行宋体字:想活命,离陈默远点。真相在‘老地方’。
老地方?什么老地方?我对三年前的一切一无所知!我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
哪里来的“老地方”?!那个女人是谁?
她的话和陈医生的袖口、那张手写纸条、诡异的医疗影像……这一切像一张迅速收拢的网,
将我紧紧缠住,几乎无法呼吸。巨大的恐惧和更深的迷茫攫住了我。我不是林晚?那我是谁?
我这三年的人生算什么?一场精心策划的演出吗?
5.混乱和恐惧最终被一股破釜沉舟的愤怒压过。我必须知道真相。
哪怕真相会彻底摧毁我现在的一切。我决定去找陈医生当面对质。心底最深处,
或许还残留着一丝可笑的幻想:也许他有苦衷?也许一切都是误会?
是那个黑衣女人在故弄玄虚?毕竟,他是这三年来唯一给与我支持和温暖的人。
我直接冲进了他位于医院顶层的私人诊所,甚至连门都没敲。他正背对着我,
在无菌操作台前整理着一些闪着寒光的器械。“陈医生!
”我的声音因为激动和恐惧而嘶哑颤抖,“7号实验体是什么?!
你袖子上那个符号代表什么?!我到底是谁?!那场车祸到底怎么回事?!
”我一口气吼了出来,积压了一晚上的恐慌和疑虑如同开闸洪水般倾泻而出。
他整理器械的动作顿住了。然后,他慢慢地转过身。脸上没有了往日令人如沐春风的温和,
只剩下一种冰冷的、近乎怜悯的,甚至带着一丝厌倦的表情。那眼神,
像是在看一个不听话的、出了故障的实验品。“小晚,”他叹了口气,
那声音里听不出多少真实的情绪,反而有种“该来的终于来了”的疲惫,“你还是发现了。
”他的目光扫过我紧握的拳头,似乎看穿了我所有的恐惧和挣扎。
他从容地拿起操作台上早已准备好的一支注射器,熟练地排掉管内的空气,
针头在惨白的灯光下反射出令人胆寒的光芒。“我说过,你最近状态很不稳定,
记忆紊乱的症状又出现了。你需要治疗。立刻,现在。”“那不是治疗!
”我惊恐地一步步后退,撞到了身后的椅子的,“那份影像!那个符号!那个女人!
你到底对我做了什么?!你到底是谁?!”“我只是在帮你忘记痛苦,小晚。”他向我逼近,
步伐稳定,声音低沉而具有不容置疑的压迫感,“睡一觉吧,醒来一切都会好的。
你会忘记这些不愉快的插曲,还是那个完美的、无忧无虑的林晚。”他的眼神冰冷而坚定,
告诉我他绝不是想帮我。那针管里装的,绝不是什么治病救人的良药,
而是让我再次失去意识、任人摆布的毒剂!所有的信任在这一刻彻底崩塌,碎成齑粉。
只剩下最原始的求生本能。我看准旁边一个放着昂贵仪器的移动推车,
用尽全身力气猛地将它掀翻!玻璃碎裂声和金属撞击声刺耳地响起!
陈医生下意识地侧身躲闪!就是现在!我抓住这转瞬即逝的机会,夺路而逃!
像一颗出膛的子弹般冲出门外,疯狂地按着电梯按钮,又在它迟迟不来时,
毫不犹豫地转向安全通道!身后传来他气急败坏的喊声和急促追赶的脚步声。我成功了,
却也彻底失败了。我唯一的依靠,我过去三年的世界支柱,
变成了最危险、最想要控制我、甚至可能抹杀我的敌人。6.我不敢回家。陈医生知道那里。
我用身上仅有的现金,在城市最混乱、最边缘的区域找了一个不需要登记身份证的小旅馆。
房间狭窄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劣质消毒水和霉味混合的气味。但我顾不上了。反锁好房门,
用椅子抵住,我颤抖着拿出笔记本电脑,插入那个黑衣女人给我的U盘,
又连接上我从医院拷贝出来的那个。先点开了来自医院的“7号实验体”影像文件,
深吸一口气,开始深入查看那些被隐藏的细节记录和数据注释。记录显示,
我的大脑结构确实在三年多前遭受过重创,但损伤模式……绝非普通车祸所能造成。
那更像是某种精密而冷酷的仪器,针对特定脑区进行的、目的性极强的破坏。更可怕的是,
后续长达数月的所谓“康复治疗”记录,清晰地表明那根本不是一个修复过程,
而是一个系统性的、冷酷的上传、覆盖、修改和删除过程!
他们将大量的信息流强行灌入我被清空的大脑区域,
像是在格式化后的硬盘里安装一套预设好的操作系统和文件!
尽管是模糊的、对陈医生的信任、甚至包括我这身记忆移植的技术……全都是被植入的!
我只是一个被清空了原始数据、又被植入了“林晚”这个程序的空白容器!
一个可怜的、可悲的复制品!那些被我刻意忽略的细节此刻疯狂地涌现出来,
变得无比清晰且刺痛:我对***过敏,一喝就心悸手抖,
而资料显示“林晚”最爱喝浓咖啡;我下意识写的字迹,
和“林晚”留在病历卡上的签名笔迹完全不同;我看到大片的水会有莫名的窒息感和恐惧,
而资料显示“林晚”从小擅长游泳,甚至拿过奖……那个黑衣女人说“真相在老地方”。
哪里才是我的“老地方”?一个被造出来的人偶,哪来的“老地方”?
我盯着那张打印的纸条,目光死死落在“打印”这两个字上。公共设施!打印店!图书馆!
或者……档案馆?我疯了一样在网络上搜索全城三年前营业的公共打印点,
尤其是医院附近的。一条条信息掠过,突然,
图书馆的附属打印服务点信息映入眼帘——它同时也是一个面向社区居民开放的小型档案馆,
存放着一些过去的社区报纸和本地记录!直觉像电流一样击中了我!就是那里!
那种地方才可能留下不被主流系统注意到的、零碎的、真实的痕迹!7.我必须去那里。
趁夜。我换上最不起眼的深色衣服,将头发束起塞进帽子,像个幽灵一样溜出旅馆,
搭乘最后一班公交车,前往那个已经废弃的街区。图书馆早已大门紧锁,玻璃破碎,
里面黑黢黢的一片死寂。我绕到后院,找到一扇因为锈蚀而关不严实的旧式铁窗,
用力掰开足够的缝隙,艰难地钻了进去。
里面堆满了积满厚厚灰尘的旧报纸合订本、废弃的办公桌椅和散落的档案袋。
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尘埃和纸张***的气味。手电筒的光柱在黑暗中徒劳地扫动,
像一把微弱的光之剑,试图劈开沉重的黑暗和时间。我在黑暗中摸索,
凭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直觉,在一个角落里找到了一排标着数字的、废弃的储物柜。
大部分柜门洞开,里面空空如也。只有标着“07”的柜子,
锁鼻似乎有近期被擦拭过的轻微痕迹。心脏猛地一跳。我拿出随身带的细铁丝,屏住呼吸,
凭着微弱的手感拨弄着那老旧的锁芯。咔哒一声轻响,
在万籁俱寂的废弃建筑里显得格外清晰。柜门吱呀一声打开了。里面空空荡荡,
只有最里面放着一个用防潮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巴掌大小的硬物。我把它拿出来,
手指因为激动和期待而微微颤抖。解开层层包裹,
里面是两样东西:一本边缘磨损的软皮笔记本,
和一支老式的、带有录音功能的便携式录音笔。我躲在一个相对干净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