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导语:“每个人都有权利拒绝那些让自己不舒服的行为,也有权利保护自己的边界。

有时候我们之所以会犹豫,是因为我们总觉得要对别人保持礼貌,可我们忘了,

礼貌是相互的,别人不尊重我们,我们也没必要委屈自己。

”正文周五傍晚的风带着点初夏特有的暖,从图书馆三楼的窗户缝里钻进来,

拂过我摊在桌上的《传播学概论》封面,把夹在书页里的便利贴吹得轻轻晃了晃。

我伸手把便利贴按平,指尖触到纸页上印着的“议程设置理论”几个字,

心里还在琢磨下午老师留的论文题目——“新媒体环境下议程设置理论的实践变形”,

光是想怎么搭框架,就已经耗掉了我大半个下午。图书馆里很静,

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偶尔响起的翻书声,还有远处服务台工作人员低声交流的声音。

我面前的空位一直空着,本来以为这个点不会有人再来了,

直到一阵不算轻的脚步声停在我旁边,接着是拉开椅子的“吱呀”声,

一个黑色的双肩包“咚”地放在了桌角,带起的风把我放在桌边的笔吹得滚了半圈。“同学,

不好意思,这里没人吧?”我抬头,看到一个穿灰色连帽衫的男生站在空位旁,

个子大概一米七五左右,头发有点乱,额前的碎发垂下来遮住了一点眉毛。

他手里还拿着一本翻开的《经济学原理》,书页折着角,看起来是刚从别的地方挪过来的。

我赶紧把滚到桌边的笔往里面挪了挪,笑着摇了摇头:“没人,你坐吧。

”他说了声“谢谢”,坐下后先把书包往椅子底下塞了塞,又把《经济学原理》摊在桌上,

接着就转头看向我这边。我本来已经低下头准备继续看论文资料了,

却感觉到他的目光还停在我书上,只好又抬起头,正好对上他的视线。

“你也在准备专业课论文啊?”他指了指我摊开的《传播学概论》,语气听起来挺自来熟的,

“这本我上周刚看完,说实话,里面好多理论都太老了,尤其是关于传统媒体那块的,

现在新媒体变化这么快,好多内容都跟不上了。你要是有不懂的地方,我可以给你讲讲,

我之前帮我们班好几个女生理过这门课的框架,她们最后都考得不错。”我愣了一下,

手里握着的笔顿了顿。其实我对传播学一直挺感兴趣的,

这门课的内容自己也预习得差不多了,本来没打算麻烦别人。但他话说得挺热情,

又是刚坐下的陌生人,直接拒绝好像有点太生硬,显得我不太礼貌。我想了想,

还是保持着微笑,把书往自己这边拉了拉:“谢谢啊,不过我先自己看看吧,

要是实在有不懂的,到时候再请教你。”他听完倒是没再说什么,只是点了点头,

然后就转回去看自己的书了。我松了口气,重新把注意力集中在论文上,

拿出手机打开之前存好的文献,一边看一边在便利贴上记要点。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旁边多了个人,我总觉得有点不自在,偶尔会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眼,

每次都能看到他要么在低头看书,要么在笔记本上写着什么,倒也没再主动搭话。

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我觉得有点渴,就起身去走廊尽头的饮水机接水。回来的时候,

正好看到他也站在桌旁,手里拿着手机,像是在等什么人。看到我回来,他抬了下头,

指了指我桌上的便利贴:“你刚才记的那个‘沉默的螺旋’理论,

其实现在在网络环境下已经有新的延伸了,你要是需要相关的案例,我手机里存了几篇论文,

可以发给你。”我接过水杯的手顿了一下,心里有点意外。我刚才记便利贴的时候明明很轻,

而且他一直在看自己的书,怎么会注意到我写的内容?不过人家也是好心,

我也不好直接说“不用”,只好拿出手机:“那太麻烦你了,我加你微信吧,

你把论文发给我就行。”他很快报了自己的微信号,头像是一个动漫角色,

名字就叫“陈默”。我加上之后,他立马就把论文传了过来,

还顺便发了条消息:“我叫陈默,计算机系的,你呢?”“林晓,新闻系的。”我回了消息,

把手机调成静音放回口袋里,“今天谢谢你啊,这些论文看着挺有用的。”“没事,

都是同学,互相帮忙应该的。”陈默笑了笑,露出两颗小虎牙,看起来倒是挺阳光的,

“你要是还有其他需要的资料,也可以跟我说,我电脑里存了不少专业课的东西,

说不定能帮上你。”我点了点头,没再多说,重新坐下来看书。那天之后,

我倒是没太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当是在图书馆遇到了一个热心的同学,

偶尔看到他发的论文,还会觉得人家确实挺乐于助人的。毕竟在大学里,

能主动分享学习资料的人不算多,

我甚至还跟室友提过一嘴:“今天在图书馆遇到个计算机系的男生,还挺热心的,

给了我好几篇传播学的论文。”室友当时正在敷面膜,含糊地应了句:“那挺好啊,

以后有不懂的还能问他。”可我没想到,从那天起,我几乎每天都能在图书馆遇到陈默。

周六早上,我特意起了个大早,想趁着图书馆人少的时候多查点资料。

刚走到三楼靠窗的位置——也就是我周五坐的那个位置,就看到陈默已经坐在那里了,

面前摊着一台笔记本电脑,屏幕上是密密麻麻的代码。看到我进来,

他立马抬起头挥了挥手:“林晓,这里有空位,过来坐啊!”他的声音不算小,

周围好几个人都被吸引,抬头看了过来。我有点不好意思,脸颊微微发烫,只好快步走过去,

在他旁边的位置坐下,压低声音说:“你今天怎么这么早?”“习惯了,早上效率高。

”陈默一边说,一边把自己的笔记本往旁边挪了挪,留出更大的空间给我,

“你昨天看我发的论文了吗?里面有几个案例挺适合你的论文题目,

比如那个关于短视频平台议程设置的,要是你觉得不好理解,我可以给你讲一讲,

保证你一听就懂。”“我看了一点,还没看完,觉得挺有用的,暂时没什么不懂的。

”我一边说,一边把书包里的书和笔记本拿出来,尽量避开他的视线。

其实我昨天晚上已经把那几篇论文大概翻了一遍,里面的案例确实不错,

尤其是他提到的短视频平台那篇,刚好能用到我的论文里。但我总觉得,要是再让他讲,

好像有点太麻烦人家了,而且我也不太习惯和不太熟的人走得太近——从小到大,

我都是个慢热的人,和陌生人建立信任需要很长时间。陈默哦了一声,没再坚持,

只是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然后就开始跟我聊起他自己的事。他说他当年高考成绩有多好,

超了一本线八十分,本来能去顶尖的985院校,

只是因为志愿填错了才来我们学校;说他现在在跟着系里的教授做项目,

项目是关于人工智能的,有多厉害,

以后肯定能拿国家级的奖项;还说他们系里好多老师都特别看重他,

经常在课堂上夸他有天赋,甚至还跟他说“以后考研可以直接跟着我”。我一边翻书,

一边偶尔应一声“厉害啊”“挺好的”,手里的笔却没怎么动。倒不是嫉妒他,

就是觉得刚认识没多久,聊这些是不是有点太自来熟了?而且他说这些的时候,

语气里总带着一种理所当然的自信,眼神里也透着一股“你肯定很佩服我吧”的期待,

让我有点不自在。就像有时候亲戚聚会,总有长辈拉着你说“我家孩子多优秀”,

你明明没什么兴趣,却还要假装很认真地听着。大概聊了一个多小时,陈默突然话锋一转,

身体往我这边凑了凑,声音压低了些,却还是能清晰地传到我耳朵里:“林晓,

你家是本地的吗?父母是做什么的呀?”我手里的笔顿了一下,

笔尖在纸上划出一道长长的痕迹。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刺了一下,有点不舒服。

这种涉及家庭隐私的问题,一般不都是关系比较近的人才会问吗?我们才认识两天,

他怎么就直接问出来了?我下意识地想回避,可抬头看到他一脸“好奇”的表情,

又觉得直接说“不想说”好像有点太生硬。犹豫了一下,我还是含糊地回答:“不是本地的,

父母就是普通上班族。”“不是本地的啊,那你平时周末不回家吗?”陈默接着问,

眼神里的好奇更浓了,“我看你好像总一个人吃饭,没男朋友吧?”这话让我更不舒服了。

我有没有男朋友,跟他有什么关系?而且他怎么知道我总一个人吃饭?难道他一直在留意我?

我想起前几天中午,我确实在食堂一楼一个人吃了午饭,

当时好像看到过一个穿灰色连帽衫的身影在不远处,但我没太在意,现在想来,难道是他?

我心里的警惕感慢慢升了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笔。抬起头,我勉强笑了笑,

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自然些:“周末有时候会出去逛逛,男朋友的话,暂时没有。

”“没男朋友啊,那挺好的,单身的时候可以多专注于学习。”陈默点了点头,

像是在赞同自己的话,又像是在安慰我,“不过你也别太挑剔了,

我们学校其实有不少优秀的男生,比如我……”他说到这里,顿了顿,

好像有点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耳朵尖微微发红,“我不是说我自己多好,

就是觉得像你这样的女生,找男朋友还是得找个能帮上你的,比如学习上能指导你,

生活上能照顾你的,不然以后会很辛苦。”我没接话,只是低头翻书,

书页被我翻得“哗啦”响。心里的不适感越来越强烈,就像有只小虫子在爬,痒痒的,

却又抓不到。这时候我才后知后觉地发现,陈默好像总是在有意无意地强调自己有多优秀,

还喜欢打探我的私人情况。可我又忍不住想,会不会是我想多了?也许他只是性格比较外向,

说话比较直接,没有别的意思?毕竟我们只是陌生人,他应该不会有什么坏心思吧?

而且他还帮我找了论文资料,说不定真的只是“热心过度”。这种自我怀疑一直持续到中午。

我收拾东西准备去食堂吃饭,陈默也跟着站起来,拿起自己的书包:“你去吃饭啊?

正好我也饿了,一起吧,食堂三楼的红烧肉挺好吃的,我请你。”我赶紧摆手:“不用不用,

我自己去就行,谢谢你啊。”“没事,就一顿饭而已,你帮我……”他话说到一半,

又停住了,好像在想自己帮了我什么,最后含糊地说,“就当是我谢谢你看我发的论文了。

”“真不用,我已经很感谢你分享资料了,吃饭就不用了。”我一边说,

一边加快脚步往楼梯口走,生怕他再坚持。陈默看着我匆匆离开的背影,脸上的笑容淡了些,

却还是对着我的背影喊了句:“那下午图书馆见啊!”我没回头,只是摆了摆手,

心里却像压了块小石头,沉甸甸的。下午我本来不想去图书馆了,想在宿舍里查资料,

可宿舍里另外三个室友要么在看剧,要么在跟男朋友视频,吵得很,根本没办法静下心来。

纠结了半天,我还是背上书包去了图书馆,只是没再去三楼靠窗的位置,

而是找了个二楼角落的位置,这里离楼梯口远,人也少,应该不会遇到陈默。

可我刚坐下没十分钟,就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旁边响起:“林晓,原来你在这里啊,

我找了你好半天。”我猛地抬头,看到陈默手里拿着一本书,正站在我桌旁,

脸上带着“找到你了”的笑容。我心里咯噔一下,问:“你怎么知道我在这里?

”“我猜的啊,”陈默笑了笑,直接拉开我对面的椅子坐下,“三楼没看到你,

我就想着你可能在二楼,没想到真找着了。你怎么换位置了?三楼靠窗的位置不是挺好的吗,

光线也亮。”我张了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总不能说“我不想跟你坐在一起”吧?

只好含糊地说:“这里人少,安静。”“也是,”陈默点了点头,没再追问,

而是把自己的书摊开,“对了,早上跟你说的那个项目,我今天又跟教授聊了聊,

教授说可以加一个传播学的维度,用来分析用户行为,你要是感兴趣,我可以跟教授提一下,

让你也加入进来。”我愣了一下,心里有点惊讶。他的项目是计算机系的,

跟传播学八竿子打不着,怎么突然要加传播学的维度?而且还要让我加入?

我下意识地觉得不对劲,赶紧说:“不用了,我最近要写论文,没时间参与项目,谢谢你啊。

”“没事,那太可惜了,”陈默叹了口气,好像很遗憾的样子,

“本来还想带你一起做点有意义的事,以后简历上也能好看点。”我没接话,只是低头看书,

心里的警惕感越来越强。我开始觉得,陈默的“热心”好像有点太过了,甚至带着点刻意。

可我又找不到证据,只能在心里告诉自己:再观察几天,说不定真的是我想多了。

接下来的两天,情况越来越糟。陈默不仅每天都能“偶遇”我,

还会主动跟我分享他的“光辉事迹”,比如他昨天又帮老师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

老师拍着他的肩膀说“陈默啊,你真是个好苗子”;比如他跟同学一起参加编程比赛,

他是团队里的核心,要是没有他,团队根本拿不到奖;甚至还跟我说,

他们系有个女生追了他很久,他都没同意,因为“觉得她太幼稚了,跟我不是一个层次的”。

每次他说这些的时候,我都只能敷衍地应着,心里却越来越不舒服。有一次,

我正在写论文大纲,陈默突然凑过来看了一眼,皱着眉头说:“你这个论文框架不太对,

逻辑有点乱。女生写学术类的东西就是容易这样,考虑得不全面,

总盯着一些细枝末节的东西。我帮你改改吧,我改完之后,你拿去给老师看,肯定能得高分。

”我当时就愣住了,手里的笔“啪嗒”一声掉在了地上。心里的火气一下子就上来了,

像被点燃的鞭炮,噼里啪啦地响。他凭什么说女生写学术类的东西就逻辑乱?

凭什么觉得他改完我的论文就能得高分?我从小到大,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尤其是文科类的,

老师从来没说过我的逻辑有问题。我强压着怒火,弯腰捡起笔,尽量平静地说:“不用了,

谢谢,我觉得我这个框架挺好的,我自己再改改就行。”“你这就是太固执了,

”陈默叹了口气,好像很无奈的样子,摇了摇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你要是不听我的,

到时候论文分数低了,可别后悔。我之前帮我们班那个女生改论文,她本来只能得B,

我改完之后直接拿了A-,老师还在课堂上夸她呢。”我没再理他,

直接把论文大纲往自己这边拉了拉,戴上耳机,点开了一首轻音乐,假装听不见他说话。

耳机里的旋律很舒缓,可我心里的烦躁却一点都没减少。我看着窗外的梧桐树,

叶子在风里轻轻摇晃,心里却乱得像一团麻。我不明白,我明明已经很委婉地拒绝他了,

他为什么还要这样?为什么就不能尊重我的决定?更让我困扰的是,

陈默开始通过微信频繁地联系我。有时候是早上七点多就发“早安,今天图书馆见啊,

我帮你占位置”,有时候是中午十二点发“你中午吃的什么呀?要不要一起去食堂吃饭?

我知道一家新开的窗口,味道不错”,有时候是晚上十点多还发“你今天论文写得怎么样了?

要不要我帮你看看?我现在还没睡,正好有空”。我一开始还会礼貌地回一句“早安,

不用占位置,我自己来就行”“我自己带了饭,谢谢”“论文还在写,暂时不用看,

谢谢你”,可后来他发得越来越频繁,甚至有时候我没回消息,他会直接打电话过来。

有一次我正在跟室友逛街,手机突然响了,看到来电显示是“陈默”,我赶紧挂了,

然后发消息说“我在忙,晚点再说”。结果他立马回了句“忙什么呀?跟谁在一起?

是不是跟男生出去了?”看到这句话,我彻底忍不了了。手指握着手机,

指节都因为用力而发白。他凭什么管我跟谁在一起?凭什么质问我?

我们只是认识几天的陌生人而已,他有什么资格干涉我的生活?我当时就想把他拉黑,

可手指放在“加入黑名单”的按钮上,却迟迟按不下去。我开始担心,要是我拉黑他,

他会不会觉得我小题大做?会不会在学校里说我坏话?毕竟我们在同一个图书馆看书,

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要是闹得太僵,以后见面多尴尬啊。

而且我从小就被教育要“与人为善”,不要轻易跟别人发生冲突,总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那段时间,我每天都在纠结和焦虑中度过。晚上躺在床上,闭着眼睛却毫无睡意,

脑子里反复回放着陈默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一会儿觉得自己是不是太敏感,

一会儿又觉得他的行为确实越界。室友看出了我的不对劲,有天晚上熄灯后,

她凑到我床边小声问:“林晓,你最近怎么回事啊?总是魂不守舍的,跟你说话也经常走神。

”我把脸埋在枕头里,犹豫了很久,才把遇到陈默的事情断断续续地跟她说了。

我说他每天都在图书馆“偶遇”我,说他总打探我的隐私,说他在微信上频繁联系我,

还说他对我的穿着指手画脚。室友听完之后,气得差点从床上坐起来,压低声音说:“林晓,

你怎么这么傻啊?他这明显就是不尊重你,你还跟他客气什么?直接跟他说清楚,

让他别再烦你了!要是他还敢纠缠你,我们就去告诉辅导员,或者找班里的男生帮忙!

”我揪着被子的一角,小声说:“可是我觉得有点小题大做了,毕竟我们只是陌生人,

要是我跟他翻脸了,会不会不太好啊?而且我也怕他会在学校里说我坏话,

到时候别人都觉得是我脾气不好。”“什么叫小题大做?他都已经侵犯到你的边界了!

”室友恨铁不成钢地说,“林晓,你要记住,你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他不尊重你,

你为什么要给他留面子?你越是退让,他就越是得寸进尺,觉得你好欺负。你想想,

要是你一直这么忍下去,他下次说不定还会做更过分的事!”室友的话像一根针,

刺破了我一直以来的自我安慰。我其实也明白,退让解决不了问题,

可我就是没办法迈出“翻脸”那一步。从小到大,我都是别人口中“听话”“懂事”的孩子,

从来没跟人发生过正面冲突,一想到要跟陈默对峙,我就觉得心跳加速,手脚都在发抖。

这种焦虑感越来越严重,甚至影响到了我的学习。之前我在图书馆能专注地看一下午书,

可现在只要一坐在那里,就会下意识地四处张望,生怕陈默突然出现。有一次我正在查资料,

眼角的余光瞥见一个穿灰色连帽衫的身影从远处走来,吓得我立马合上电脑,

抓起书包就往楼梯口跑,直到跑出图书馆,站在阳光下,才发现那个身影根本不是陈默。

我扶着墙壁大口喘气,看着自己因为紧张而颤抖的手,

突然觉得很委屈——明明我没做错任何事,为什么要像个逃兵一样躲着他?那天下午,

我没再回图书馆,而是一个人坐在操场的看台上发呆。操场上有不少同学在打球、散步,

欢声笑语不断,可我却觉得自己像个局外人,融不进去。我拿出手机,

翻到陈默的微信对话框,里面还停留在他昨天发来的消息:“明天早上我帮你占好位置,

记得早点来图书馆啊。”我盯着那条消息看了很久,手指在屏幕上反复摩挲,

最后还是没敢删除,也没敢回复。晚上回到宿舍,我看到手机屏幕亮了一下,

是陈默发来的微信:“你今天怎么没去图书馆啊?是不是不舒服?要是不舒服的话,

我可以帮你带点药过去,我知道学校门口有家药店的药特别好。”看到这条消息,

我心里五味杂陈。一方面,我觉得他的关心有点“假”,毕竟他根本不知道我住哪个宿舍,

怎么可能帮我带药;另一方面,我又忍不住想,万一他真的只是“热情过度”,

我这么对他是不是太冷漠了?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更加烦躁,最后只能把手机调成静音,

扔在一边,假装没看到。接下来的几天,我开始刻意避开图书馆,

每天要么在宿舍里戴着耳机查资料,要么去教学楼找空教室学习。可就算这样,

我还是能收到陈默的微信消息,有时候是问我“为什么不去图书馆了”,

有时候是分享他的“成就”,比如“今天教授又夸我了,说我做的项目很有创新性”,

有时候甚至会发一些他自己的照片,问我“你觉得我今天穿这件衣服怎么样?

是不是比上次那件好看?”我从来没有回复过这些消息,可他好像一点都不在意,

还是每天按时发来。有一次,我在教学楼的走廊里遇到了同班的同学,她看到我一个人,

就问我:“林晓,你最近怎么不跟我们一起去图书馆了啊?

之前你不是最喜欢在图书馆学习了吗?”我尴尬地笑了笑,含糊地说:“最近有点事,

就没去。”同学疑惑地看了我一眼,说:“哦,对了,

前几天我在图书馆遇到一个计算机系的男生,他还问我认不认识你呢,说你们是朋友,

经常一起学习。我当时还挺惊讶的,没听说你认识计算机系的人啊。”我心里“咯噔”一下,

猛地停下脚步,问:“他是不是穿灰色连帽衫,叫陈默?”同学点了点头:“对啊,就是他。

怎么了?”我张了张嘴,想说“我们不是朋友”,可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

我怕跟同学解释不清楚,也怕别人追问更多细节。最后只能摇了摇头,说:“没什么,

就是有点意外。”从那天起,我更不敢去图书馆了。我甚至开始害怕在学校里遇到认识的人,

生怕他们提起陈默,也生怕他们觉得我和陈默真的是“朋友”。我像一只受惊的兔子,

把自己缩在小小的壳里,尽量避免和外界接触。室友看到我这个样子,既心疼又着急。

有天晚上,她拉着我的手说:“林晓,我们别再忍了好不好?明天我们一起去图书馆,

要是陈默再过来烦你,我帮你跟他说清楚。你不能因为他,就放弃自己喜欢的学习环境啊。

”我看着室友坚定的眼神,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其实我也不想一直躲着,

也想重新回到图书馆,安安心心地学习。我咬了咬嘴唇,点了点头:“好,明天我们一起去。

”第二天早上,我和室友一起去了图书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选了一个人比较多的位置,

周围都是我们系的同学。坐下后,我深吸一口气,拿出书和笔记本,努力让自己专注起来。

室友坐在我旁边,时不时地看我一眼,像是在给我打气。大概过了一个小时,

我正低头写论文大纲,突然感觉到有人站在我旁边。我心里一紧,慢慢抬起头,

果然看到了陈默。他手里拿着一本书,脸上带着笑容,好像没看到我身边的室友一样,

直接对我说:“林晓,你终于来图书馆了,我这几天一直在这等你呢。你之前怎么没来啊?

是不是不舒服?”我攥紧了手里的笔,刚想说话,室友就先开口了,

语气带着点冷淡:“同学,你是不是认错人了?我们家林晓好像跟你不太熟吧?

”陈默愣了一下,这才注意到我身边的室友,脸上的笑容淡了些,但还是对着我说:“林晓,

我们不是朋友吗?我之前还帮你找过论文资料呢,你忘了?”我深吸一口气,

鼓起勇气说:“陈默,我之前就跟你说过,我们只是在图书馆偶然遇到的陌生人,

算不上朋友。而且我也不需要你帮我找资料,谢谢你的好意。”陈默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了,

他皱着眉头,好像很不理解:“林晓,你怎么这么说话?我把你当朋友,还帮了你那么多忙,

你怎么能这么对我?”周围的同学都被我们的对话吸引,纷纷抬头看了过来。

我感觉脸颊发烫,心跳得越来越快,可还是坚持着说:“我很感谢你分享资料,

但我已经明确表示过不需要你的帮助了。请你以后不要再打扰我了。”陈默盯着我看了几秒,

眼神里带着点委屈,又带着点不满:“好,我知道了。”说完,他转身就走了。

看着陈默离开的背影,我松了口气,手心里全是汗。室友拍了拍我的肩膀,

小声说:“你做得很好,别害怕。”我点了点头,重新低下头看书,可心里却一直无法平静。

我总觉得,陈默不会就这么算了。果然,当天晚上,我收到了陈默发来的微信,

内容很长:“林晓,我今天是不是哪里做错了?你为什么对我这么冷淡?

我只是想跟你做朋友,想帮你而已。我知道你可能觉得我有点热情,但我真的没有别的意思。

我从来没有对一个女生这么上心过,你是第一个。我希望你能再给我一次机会,

我们重新做朋友好不好?”看到这条消息,我心里又气又无奈。我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可他还是不明白,甚至觉得是我在“冷淡”他。我没有回复,

直接把他的微信消息设置成了“免打扰”。原以为这样就能清净一点,可我没想到,

陈默竟然找到了我们系的教学楼。有天下午我上完课,刚走出教室,

就看到陈默站在走廊尽头。他看到我,立马走了过来,手里还拿着一杯奶茶:“林晓,

我等你好久了。这杯奶茶是你喜欢的口味,我特意问了你们系的同学,说你喜欢喝珍珠奶茶,

三分糖,少冰。”我吓得后退了一步,手里的课本差点掉在地上。我怎么都没想到,

他竟然会跑到我们系的教学楼来堵我,还去打听我的喜好。我看着他手里的奶茶,

心里充满了恐惧和反感:“陈默,你到底想干什么?我已经跟你说过很多次了,

不要再打扰我了!”陈默脸上的笑容僵住了,他把奶茶递到我面前,

语气带着点恳求:“林晓,我只是想跟你道歉,那天在图书馆我不该惹你生气。

你就收下这杯奶茶,我们就算和解了好不好?”“我不需要你的道歉,也不需要你的奶茶。

”我往后退了一步,避开他递过来的手,“请你以后不要再出现在我面前了,

不然我就报警了!”说完这句话,我转身就跑,甚至没敢回头看他的反应。我一路跑回宿舍,

冲进卫生间,对着镜子大口喘气。镜子里的我脸色苍白,头发凌乱,眼神里充满了恐惧。

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因为一个陌生人,变得如此狼狈。室友看到我跑回来,

赶紧问我怎么了。我把在教学楼遇到陈默的事情跟她说了,说着说着,

眼泪就忍不住掉了下来。我觉得特别委屈,也特别害怕,我不知道陈默接下来还会做什么,

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室友抱着我,一边帮我擦眼泪,一边说:“林晓,别害怕,

我们现在就去告诉辅导员。这种事情不能再忍了,必须让老师来处理。”我点了点头,

心里却还是很不安。我怕辅导员觉得这是小事,不重视;也怕陈默会报复我,

毕竟他知道我的系别和班级。当天下午,室友陪着我一起去了辅导员的办公室。

辅导员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人很和蔼。她听完我的讲述后,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说:“林晓,你怎么不早点跟我说这件事?这种情况已经属于骚扰了,必须严肃处理。

”我低下头,小声说:“我怕麻烦老师,也怕别人说闲话。”辅导员叹了口气,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