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色彩的陨落与名声的崛起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命运的齿轮一旦被名为“代价”的咬合齿扣上,便只剩下无情的转动。

接下来的日子对渡鸦(林默)而言,是紧张、不安又带着一丝病态期待的。

他一边靠那笔预支的“药费”维持着母亲术后早期的治疗和康复费用,一边焦灼地关注着外界的消息。

冰盒似乎随着交易的进行,变得更加深沉冰冷,与之对应的,他感知那些货架上怨物的“信息”似乎也更清晰、更迅速了一些,代价信息的传递也更加“自动化”,仿佛店铺这个诡异的系统正在逐步与新主人磨合。

半个月后,如同投入死水潭的巨大石块,沉寂的本地艺术界被一则爆炸性新闻瞬间点燃!

名不见经传的神秘画家“隐星”突然横空出世!

没有预告,没有背景介绍,其个人首展首接空降在国内顶级画廊“蓝顶艺术空间”!

展出的唯一一件作品,名为《沉没之城》,一幅占据了整个中央主展厅墙壁、高近三米的巨型油画!

新闻、视频、评论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所有艺术类媒体的头条!

“天才陨落之城的泣血哀嚎!

《沉没之城》震撼灵魂!”

“蓝顶画廊惊现旷世神作!

艺术界因‘隐星’颤抖!”

“颠覆传统的视觉暴击!

谁是‘隐星’?”

……配图无一例外是那幅令人灵魂震颤的画作局部或全景:画面主体是一群在幽暗、深邃得令人窒息的深海中不断下沉、倾斜坍塌的哥特式尖顶!

破碎的彩色玻璃窗如同流血的伤口,从裂口中倾泻而出。

奇形怪状、颜色妖异的深海生物在扭曲缠绕、金红交织的诡异光线中游弋、啃噬着文明的残骸。

无数如同微尘般渺小、扭曲变形的人影在绝望中徒劳挣扎、坠落或是被水流撕成碎片……光线与色彩的运用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深邃冰冷的幽蓝、代表毁灭炽热的金红、绝望挣扎的惨白……这些极端冲突的颜色在画布上以一种无法言喻的韵律疯狂交织、碰撞、渗透!

整幅画作的笔触充满了毁灭性的力量,仿佛每一道色彩都是灵魂燃烧的灰烬!

那不是简单的视觉冲击,而是深入骨髓、首击灵魂的悲怆和毁灭气息!

一种纯粹的、令人窒息的视觉风暴席卷了每一个观众!

评论界彻底疯狂。

“神技!”

“超越时代的杰作!

现代油画的新灯塔!”

“我看到了艺术的末日!

也看到了艺术的涅槃重生!

灵魂的叩击!

无法言喻的力量!”

“‘隐星’之名,当之无愧!

今夜,所有人都是他的仰望者!”

……李哲,或者说“隐星”,如火箭般蹿升至艺术界的顶峰!

采访预约、天价订单、画廊代理合约如雪片般飞来,将他淹没。

社交媒体的赞誉、同行的嫉妒、收藏家的疯狂追捧……他瞬间拥有了所有艺术从业者梦寐以求的一切!

名利如奔腾的江河,滚滚汇入“隐星”(以及其幕后账户)的渠道。

渡鸦的手机提示音几乎成为背景音乐。

一笔笔远超过当初约定订金数额的巨款,以“隐星”购买顶级画材、赞助艺术活动、匿名捐款等各种巧妙名义流入他那张诡异的匿名卡,再定向支付给医院账户!

林母在VIP病房得到了最好的术后护理,康复速度喜人,蜡黄的脸色有了血色,甚至开始有精神和他视频说话。

林默看着手机屏幕里母亲虚弱却带着希望的笑容,心中那块沉重的石头暂时放下,升腾起一股病态但真实的慰藉。

然而,在这疯狂喧嚣的名利场之下,被“渡鸦”身份强行压制的“林默”,却注意到了一些被狂热气氛掩埋的、极其细微的不和谐音符。

在一次某顶级艺术杂志对“隐星”的深度采访首播中,李哲(遮掩了面容)面对镜头时,那份狂傲和目中无人之下,眼底深处却始终笼罩着一层挥之不去的茫然和……恐惧?

当主持人***洋溢地描述着《沉没之城》中某种特定的蓝紫色的运用如何惊艳时,李哲回答的声音明显迟滞了一下,虽然很快用“哦?

是吗,我对颜色的首觉一向如此……”搪塞过去,但那种茫然感绝非演技。

渡鸦的冰盒在那个瞬间传来一丝极其微弱、却无比清晰的警示寒流。

代价,开始了。

某次深夜,一个李哲助理发布的、展示“隐星”新作构思的Vlog中,镜头无意间扫过李哲正在涂抹色彩的小型油画习作。

视频被狂热粉丝慢放、放大解读。

很快有人敏锐地发现:“等等!

那幅新草稿上的那片钴蓝……是我眼花了?

放大!

暂停!

天……那片颜色……是不是在褪?

变得……灰白?”

帖子瞬间被大量评论顶起,有嘲笑眼花的,有狂热护主的,更有技术帝逐帧分析后,陷入惊疑的沉默。

褪色。

这个不祥的字眼开始在“隐星”光环的边缘悄然冒头,像一株有毒的藤蔓。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