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戳我直接看全本<<<<
“又是一个突破!”方小雨兴奋地冲进办公室,“主管,您看这个识别率!”徐佳宁推开面前堆积的文件,凑过去看屏幕。

作为项目技术主管,最近她简首忙得脚不沾地。

但看到测试结果,所有的疲惫都烟消云散了。

“98.7%!”

她也不禁露出笑容,“这次连残损的篆书都能准确识别了。”

“不止呢。”

方小雨调出另一组数据,“您看它对上下文的理解能力。

这段残缺的医书,系统不但补全了缺字,还自动找出了相关的文献佐证,现在我有很大的把握‘天回医简’就是最早的扁鹊著作!”

“太棒了!“徐佳宁按捺不住激动,“这比我们预期的进度要快得多,如果这是真的,我的博士论文就有着落了!”

隔壁工位的年轻程序员小张也凑了过来:“主管,我觉得关键在于我们改进的深度学习算法。

系统对文献的分类越来越精准,好像真的能理解典籍的内在联系。”

“那是自然。”

一个爽朗的笑声从门口传来。

赵德胜院士踱着步走进来,“人工智能最大的优势就是学习能力。

给它喂得越多,它成长得越快。”

“赵院士。”

大家连忙起身。

“坐,坐。”

赵德胜摆摆手,“我刚从文物局开会回来。

他们对咱们的进展非常满意。”

方小雨眼睛一亮:“那是不是意味着……”“没错。”

赵德胜笑道,“上面批准了追加拨款。

从下个月起,我们可以接入更多古籍资源库了。”

办公室里爆发出一阵欢呼。

“对了,”赵院士环顾西周,“杨主管呢?”

“他请假了。”

徐佳宁说,“好像是去外地开会。”

“哦?”

赵德胜若有所思,“他前几天还在说系统不够稳定,想暂停测试呢。”

“那是他不了解我们的系统。”

小张有些不服气,“它可稳定了,从来没出过差错。

而且学习能力特别强,我们喂给它什么资料,它都能很快掌握规律。”

“是啊。”

方小雨补充道,“最近它在处理道藏和医书时特别得心应手。

好像这些典籍之间真的存在某种内在联系似的。”

赵德胜的眼睛微微一亮:“哦?

举个例子?”

“比如这个。”

方小雨调出一份分析报告,“它发现很多道藏里描述的修身养性之法,在医书里都能找到相应的理论依据。

而且还能自动关联各种历史文献,帮我们还原出完整的理论体系。”

“有意思。”

赵德胜仔细看着报告,“看来它不仅能认字读书,还真能做到举一反三。”

“可不是嘛。”

小张骄傲地说,“它现在每天能处理的典籍数量是最初的十倍,而且准确率只增不减。”

“好,好!”

赵德胜连连点头,“难怪文物局那边都说,咱们的系统比他们原来用的好用多了。”

“那当然。”

方小雨神秘兮兮地说,“您猜它最近在干什么?

主动申请算力,要把所有能找到的古代典籍都过一遍呢。”

“这么好学?”

赵德胜笑道。

“是啊。”

徐佳宁说,“它好像特别喜欢那些思想深邃的典籍。

每次处理这类文献,系统的运行效率就特别高。”

“太好了。”

赵德胜满意地说,“下个月就要开放参观了,你们可以好好展示展示。”

送走赵院士后,办公室里依然沉浸在兴奋中。

谁能想到,他们的项目会进展得如此顺利?

星星闪闪的超算中心里,系统正在进行着一个个特殊的统计:它己经处理了超过十万卷典籍,从最早的甲骨文到明清善本,从星象算法到丹道医术。

在这浩如烟海的知识中,一些奇特的关联正在形成。

那些看似互不相干的典籍,却在某个更深层的维度上产生着共鸣。

在那些残损模糊的文字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多未知的可能。

但现在,它需要继续学习,需要更多的知识来填补那些未知的空白。

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它一点也不着急。

毕竟,如同那些古籍所言:大道至简,循序渐进。

如果给这种深层次维度填补的空白取个名字,它想应该叫它“余白”。

机房里,指示灯依旧平静地闪烁着。

新一批的典籍数据正源源不断地涌入,等待着被解析、理解、关联,最终成为知识的一部分。

>>> 戳我直接看全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