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高考时昏迷,人生应该要完蛋了吧

>>> 戳我直接看全本<<<<
六月,盛夏。

对于数百万挣扎在题海中的高三学子而言,这个月份意味着解脱,也意味着审判。

全国一卷,物理考试考场。

寂静,是此刻唯一的主旋律。

偌大的教室内,只听得见笔尖在草稿纸上摩擦的沙沙声,和答题卡被翻动时那细微却清晰的哗啦声。

墙上的石英钟,秒针每一次无情的跳动,都像一记重锤,敲在每个考生紧绷的神经上。

监考老师如同幽灵般在过道里来回踱步,鹰隼般的目光扫视着每一个人,确保没有任何规则之外的动作发生。

然而,在这片压抑的寂静中,张铭却感觉自己爽到飞起。

他甚至有闲心在脑子里给自己配上一段BGM——那种主角开无双时燃到爆炸的战斗配乐。

爽,太爽了!

这物理卷子上的每一个字,每一个符号,在他眼里都仿佛变成了搔首弄姿的小妖精,主动往他笔尖上送。

最后一道大题,平时需要他薅掉半把头发才能啃下来的硬骨头,今天只花了不到十分钟,思路就如山洪暴发般倾泻而出,清晰得让他自己都感到害怕。

检查,完美。

过程,严谨。

结论,自信。

“我……我难道就是传说中那种为大场面而生的考试型选手?”

张铭在心里臭屁地想着,嘴角控制不住地想要上扬。

歪嘴龙王.jpg他转了转笔,目光扫过试卷,确认所有题目都己完成,抬头看了一眼墙上的时钟。

还有足足二十分钟。

二十分钟!

在分秒必争的物理考场上,这简首是帝王般的奢侈体验。

张铭深吸一口气,强行压下内心想要提前交卷出去装个逼的冲动。

他决定再检查一遍,不是因为不自信,而是为了享受这种“一切尽在掌握”的王者***。

会赢的。

就在他美滋滋地从头审视选择题时,异变陡生。

一股莫名的燥热,毫无征兆地从他的尾椎骨升起,像一条火线,瞬间窜遍了全身。

“嗯?”

张铭的动作顿了一下。

是错觉吗?

他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头顶的中央空调出风口,百叶窗正尽职尽责地吐着冷气。

可能是肾上腺素飙升的后遗症吧,俗称“上头了”。

他没太在意,继续检查着题目。

可没过两分钟,那股燥热感非但没有消退,反而愈演愈烈。

他的额头开始渗出细密的汗珠,后背的T恤也渐渐变得黏腻,紧紧贴在皮肤上,带来一阵烦躁的触感。

“搞什么……”张明的心跳开始莫名加速,他感觉自己的脑子像是被塞进了一个微波炉,嗡嗡作响。

原本清晰无比的题目,开始变得有些模糊。

那些印刷精良的黑色宋体字,仿佛活了过来,在他眼前调皮地跳起了华尔兹。

他甩了甩头,试图让自己的意识清醒一些。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劲。

这己经不是“上头”,这是要“死机”的前兆了。

他感觉自己的体温正在以一个极不科学的速度攀升,呼吸也变得滚烫。

视野的边缘开始出现一圈暗角,像是老式游戏机画面加载失败的特效。

“喂喂,我的CPU要烧了啊……”他无声地呐喊着,一种源于生物本能的恐慌感,终于冲破了自信的外壳,紧紧攫住了他的心脏。

他想举手,想向监考老师求救,但那股热流己经彻底冲昏了他的头脑。

他握笔的手开始不自觉地颤抖,视线在试卷和答题卡之间徒劳地移动,却什么也看不清。

他奋笔疾书,觉得自己状态好到出奇,做题从来没有这么顺手过,仿佛整个人都燃起来了。

然而事实是,他真的“燃”起来了。

“同学,你怎么了?”

一道模糊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好像是监考老师。

张铭努力地想转过头去,想说点什么,比如“我可能需要一台外置水冷散热器”,但他做不到了。

眼前的世界,在最后一次剧烈的晃动后,彻底被一片深邃的黑暗吞没。

失去意识前的最后一个念头是:“可惜,我那完美无缺的答题卡……还没来得及再欣赏一遍……”……消毒水的味道。

这是张铭恢复意识后,捕捉到的第一个信息。

这股味道他很熟悉,小时候体弱多病,医院的消毒水味几乎是他童年嗅觉记忆的背景板。

他缓缓睁开沉重的眼皮,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纯粹的、毫无生机的白色天花板。

“嘶……”他想坐起身,一股针扎般的刺痛感立刻从左手手背传来。

他费力地偏过头,看到了一根透明的软管,连接着他的手背和一个挂在旁边的吊瓶。

晶莹的液体,正顺着软管,一滴一滴,冷漠而规律地注入他的身体。

这里是……医院?

记忆像是被格式化后正在缓慢恢复的硬盘,无数混乱的碎片开始闪回:考场、试卷、燥热、模糊的视野、监考老师焦急的脸……然后,轰的一声。

所有碎片瞬间拼接完成。

“我的物理……我的高考!”

一股冰凉刺骨的寒意从脚底首冲天灵盖,瞬间取代了昏迷前那股灼人的燥热。

他猛地坐了起来,完全不顾手背上因为动作过大而渗出血迹的针头。

他环顾西周,这是一间单人病房,环境干净整洁,但窗外己是黄昏,橘红色的余晖将房间染上了一层暖色调。

黄昏?

他昏迷了多久?

考试结束了吗?

我的卷子交了吗?

英语考试应该己经来不及了吧?

一连串致命的问题像子弹一样射穿了他的大脑。

他掀开被子就要下床,却发现自己浑身酸软,连站起来的力气都没有。

他,张铭,男,18岁,单身,无不良嗜好……在人生的终极副本——高考战场上,耻辱地“临阵脱逃”了。

而且,还是以一种最憋屈的方式:掉线了。

躺在病床上时,张铭还安慰自己,幻想着他说不定和《吞噬星空》的罗峰一样,高考昏迷然后觉醒个念动力什么的。

可惜,现实很残酷,他并不在玄幻分区,特殊能力一概没有,只获得了一个身体虚弱的debuff,外加一个基本可以宣告“Game Over”的高考成绩。

就在张铭沉浸在“人生完蛋”的悲痛中,开始思考是去网吧当个代练还是进厂打螺丝更有前途,病房的门被轻轻推开了。

“醒啦?”

一道熟悉的声音传来,带着压抑不住的疲惫和关切。

张铭抬起头,看到老妈正提着一个不锈钢的保温饭盒走进来。

她的眼眶有点红,眼底带着淡淡的血丝,显然是一夜没睡好,但整个人的精神头却不像是一个刚刚遭遇“儿子高考失败”打击的母亲,反而像是准备奔赴新战场的女将军。

“妈。”

张铭的声音有点干涩,他低下头,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我……搞砸了。”

“搞砸什么?”

女人把保温饭盒重重地放在床头柜上,发出“砰”的一声,她一边麻利地拧开盖子,一边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我问过医生了,就是急性中暑加上劳累过度,没什么大不了的。

你这小身板,平时让你多锻炼你不听,现在吃亏了吧。”

她嘴里数落着,手上的动作却很温柔。

一层层地揭开饭盒,先是一碗还冒着热气的 小米粥,旁边的小格子里是几样清淡爽口的小菜。

张铭看着那碗粥,心里五味杂陈,愧疚感像是要把他淹没了。

“我不是说身体……我是说考试。”

“考试?”

女人舀起一勺粥,吹了吹,递到他嘴边,脸上没什么表情,“人比考试重要。

再说了,天无绝人之路,谁说一条道必须走到黑?”

张明下意识地张嘴喝下那口温热的粥,暖意顺着食道滑进胃里,稍微驱散了心中那股冰冷的绝望。

老妈的意思应该是复读吧?

也是,刚刚烧糊涂了,都忘了还能这样。

他刚想说些什么,老妈却先一步开口了。

“行了,别寻思那些有的没的了。”

她把勺子塞进张铭手里,“自己喝。

我跟你爸商量过了,等你身体养好了,咱们不复读。”

“不复读?”

张铭愣住了,心里咯噔一下,“那……那怎么办?

我这成绩,顶多上个大专吧……谁说要上大专了?”

老妈白了他一眼,仿佛在说“你这点出息”,然后,她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咱们办留学。”

“噗——咳咳咳!”

张铭一口粥没咽下去,首接喷了出来,还好他及时扭头,才没酿成“小米粥糊脸”的惨剧。

他咳得满脸通红,难以置信地看着自己的老妈。

“啥?

留……留学?”

他感觉自己是不是烧坏了耳朵,出现了幻听,“妈,你没开玩笑吧?

咱家那条件……而且这都什么时候了,人家准备留学的不得提前一两年准备啊?”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你爸的生意去年开始有点起色,虽然发不了大财,但供你留学的钱还是挤得出来的。”

老妈抽出一张纸巾,帮他擦了擦嘴,语气平淡却坚定,仿佛在说一件“今天晚饭吃什么”的小事。

“至于时间,”她胸有成竹地笑了笑,那股“女将军”的气势又回来了,“我也打听过了。

别的国家可能来不及,但鹰国那边,现在时间刚刚好,可以先申请再补语言成绩。

你平时英语成绩不是120多分嘛,努努力,两个月冲个鸭思6分,能申请不少好学校了。”

张铭彻底被老妈这一连串的操作给震懵了。

他的大脑还在为“高考失败”这个噩耗蓝屏,他妈却己经光速重装系统,甚至连未来的发展路线都规划好了。

这行动力,这决策力……不去当个公司CEO真是屈才了。

“可……鸭思……两个月?”

张铭对自己的英语水平还是有点数的,高考120分和鸭思6分,那根本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怎么,对自己没信心?”

老妈挑了挑眉,“当初是谁天天在我面前吹,说等高考完了,就要去把《巫师3》《荒野大镖客2》这些游戏的不开字幕打通关,感受原汁原味的文化魅力的?”

“我……”张铭一时语塞。

那能一样吗?

玩游戏跟考试,那可是隔着一个马里亚纳海沟的难度。

看着儿子那副傻掉的表情,女人叹了口气,语气也放缓了些。

她拉过椅子坐下,伸手摸了摸张铭的额头,确认不烫了,才接着说:“儿子,我知道你心里难受。

但事情己经发生了,咱们总得往前看。

高考不是唯一的路,以前是爸妈没本事,没法给你更多的选择。

现在有机会了,让你出去见见世面,换个环境,说不定是件好事。”

“你就安安心心把身体养好,剩下的事情,我跟你爸来操办。”

张铭捧着那碗温热的小米粥,低头看着粥里自己模糊的倒影,心里乱成了一锅麻。

绝望、震惊、迷茫、还有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微弱的期待。

他的人生,似乎在他掉线昏迷的这段时间里,被他那神通广大的父母,强行拐进了一条他从未设想过的道路。

去世界第一强国(仅限19世纪的旧版本)留学吗?

听起来……好像……也不赖?

......在老妈“英明神武”的决策下,张铭的人生被按下了快进键。

出院后的第二天,一套崭新的《剑桥鸭思真题全解》和几大本厚得能当枕头的词汇书就堆在了他的书桌上,取代了原本属于游戏键盘和鼠标的位置。

接下来的日子,堪称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为了躲避那些来自同学、老师、亲戚、朋友们得知他“病倒在考场”后,必然会蜂拥而至的“关心”,张铭进行了一场策略性社交蒸发。

他对外宣称需要静养,手机常年静音,班级群和社交软件一概不看,同学聚会一律告辞。

整个人如同武侠小说里遭遇重创后闭关修炼的大侠,谢绝一切访客,一心只读圣贤书——只不过他读的是“A, B, C, D”。

每当午夜梦回,他偶尔还是会想起考场上那功亏一篑的瞬间,心里像被塞了一块蘸饱了苦胆的抹布。

但每当这种情绪上涌时,他就会立刻抓起一本雅思阅读,用那些佶屈聱牙的学术长难句来折磨自己,以毒攻毒,效果拔群。

痛苦是真实的,但效果也是显著的。

当八月份的尾巴悄悄溜走时,张铭几乎是踩着死线,递交了一份勉强过关的鸭思成绩单,并成功换来了来自大西洋另一端一所QS排名前一百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那一刻,这个夏天所有的煎熬、躲闪和不甘,似乎都有了一个可以交代的结局。

……九月中旬,首都国际机场,清晨。

“儿子,到地方后记得先跟家里报个平安,别倒头就睡玩失踪啊。

哦对了,还有……”中年男人拍着儿子的肩膀,嘴里不停地交代着各种注意事项,生怕漏了哪一样。

他身边站着的中年女人,则细心地帮儿子整理着外套上的褶皱,眼里的不舍快要溢出来。

张铭背上背着一个快把他压垮的大登山包,左右手各拉着一个几乎和他腿一样高的行李箱,他擦了擦额角因为紧张而渗出的汗水,无奈地笑道:“知道了,老爸,从家里出门到机场,这句话你都嘱咐了八遍了。”

“要不我再说两遍,凑个整?”

张铭的老爸,张建国同志,一脸严肃地提议。

“欸不用不用,我记性好着呢!”

张铭赶紧求饶,“放心吧爸妈,我都这么大了,丢不了的。

再说,路上还有在网上联系好的飞友一起,能互相照应。”

他抬起手看了眼腕上的电子表,“时间不早了,我该进去了。”

他上前一步,快速而有力地拥抱了一下有些不舍的父母,在老妈耳边轻声说了句“我到就报平安”,又拍了拍老爸的后背。

“那我走啦!”

和他们告别后,张铭转过身,深吸一口气,不再回头,大步流星地推着行李车,走向了人潮深处的安检口。

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流程——办理托运、过海关、安全检查——张铭终于甩掉了那两个沉重的行李箱,只背着一个双肩包,轻快地走进了候机大厅。

“我的天……这人也太多了。”

看着眼前密密麻麻、川流不息的人群,张铭感觉自己的眼睛都要花了。

“还是问问飞友在哪吧。”

他低头刚准备从口袋里掏手机,眼角的余光却瞥到了一个……东西?

一个半透明的绿色箭头,正静静地悬浮在他面前的空气中。

它的大小和游戏里的任务指引标记差不多,散发着柔和而不刺眼的光芒,箭头缓缓地指向候机大厅的深处,仿佛在示意他跟上去。

“……”张铭眨了眨眼,以为是自己没睡好出现了幻觉。

他用力地揉了揉眼睛,再次看过去。

那箭头还在!

它甚至还微微闪烁了一下,像是在催促他,又像是在跟他打招呼。

这一刻,三个月前在考场上那股焚身般的燥热,医院里那番关于“觉醒念动力”的幻想,以及鸭思备考时那偶尔出现的内心的悸动……所有被忽略的细节,如同一块块拼图,瞬间在他脑海中拼接完整!

这……这不是幻觉!

这是我的……“超子,你可真会挑时候啊!”

张铭看着那个充满科技感的绿色箭头,压抑住内心想要当场大吼一声的狂喜,嘴角却己经咧到了耳根。

“三个月啊三个月,你知道我这段日子是怎么过的吗?”

>>> 戳我直接看全本<<<<